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为何总看到11点11分?
假设你突然有了买汽车的打算,手头上也正好宽裕。自然而然,那些天你就会对这件事特别在意,而在有买车这念想之前,搞不好你一听到电视上放汽车广告就会大发牢骚。但是现在不同了,你准备投资消费了,有了一种花钱的欲望。
这时当有人不经意间提到某款汽车,而这一款你却从未听说过,心想,嘿,真奇了怪了,怎么一直没听说有这款车呢?于是你便开始留意起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突然,不知怎么的,这款车变得满大街都是了。小区门口垃圾桶旁边停一辆,原来某亲戚也有一辆,到了公司,门口还停了两辆。听上去甚是令人诧异,怎么不经意间满眼都是它了呢?
类似的还有一种,不知道有没有相同体验的,那就是时刻表的“11:11”现象。某一天,你偶然间瞅了一眼手机,发现时间正好是11点11,觉得真是巧了。等过了一周或者三四天,不经意间再瞅一眼手机,又是11点11,觉得真是奇怪,这是怎么回事?等又哪一天一瞧,嘿,竟然是12点12,之后的一段时间要么是11点11,要么是22点22,要么是12点34,等等等等。
这种现象其实有一个名字,叫“巴德尔-迈因霍夫现象”。当你不经意间注意到某个事物,或者被人告知了一件不起眼的东西,随后一段时间内,却感觉这东西好像无处不在,几乎人人都在谈论。这不是心理有了问题,也不是脑子断了路,而是你的注意力相比以前,更加集中在这件事物上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一现象发生的过程中,主要分析下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你获得了新奇的经验知识,了解到了新鲜玩意儿,于是大脑因这一事实而变得活跃兴奋起来,进而对周围的事物开始“选择性”的留意。
其次,大脑的潜意识层开始这样想,“这东西真酷,真不错,我要不假思索的找一找。”因此,你就开始“寻找”了起来,最终如愿以偿,“找到了”。
然后,大脑开始“强化”你的认知,换句话说,你已经开始同意自己的认知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同学某一天路上向你指出前面有一个漂亮的女生,你只是看了看,觉得确实漂亮。不巧过了两天又看到那个漂亮妹子,于是你就开始“留心”了,等到再有几次这样的巧合,而且无论中间隔了多久,说不定十天半个月都有可能,于是竟然“主动”寻找起来,只是这“主动”是不可能自己承认的。有的时候,就算不是巧合,你也会生拉硬拽的当成巧合。
想要这种现象消失倒也不是难事,只要不再那么“留心”便是。比如11点11分,越是在意反而越是得到强化,只须转移注一下意力,或者把这种现象权当是解闷儿,慢慢的也就变得稀松平常了。
TAG:
热门标签: 叶修(1) 许婕(1) 契丹人(1) 夺笋(1) 比较适合生肖(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能力超群的两大人物孙策和吕布谁比较厉害
想必很多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物都有较为鲜明的印象,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孙策。孙策是孙坚长子,为人豪爽有大志,早年随父亲征战,对战术以及战争带来的伤害深有感触,同时他也认识到了自己强大才是不被别人欺负的有力保障。自孙坚死后,孙策统领江东诸将逐渐统一东南列强建立了自己的权利中心。但后来因..
-
上一篇
中国文人墨客的恋足情结:李白也有恋足癖?
中国很多文人墨客都有恋足的情结,比如唐代大诗人李白,清代诗人袁枚,明末清初文学家李渔,作家金庸,台湾作家柏杨等等。这些都是恋足的典型代表。 中国文人恋足的情结自古就有。我们看西方的艺术,不论是油画、雕塑、还是小说,他们对女人的丰乳肥臀刻画的尤其深刻。而反观中国古人,他们对美女的审美标准和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