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最霸气的一句话
2022年3月17日(农历二月十五),是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诞辰2593周年纪念日。 文献中最早对老子祭祀的记载是汉延熹八年春,桓帝《遣中常侍左患之苦县,祠老子》。
1、行旧路,行今朝之事。
【翻译】沿着古老的街道,控制现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现实。
【悟】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已经存在的道理来控制现在的具体事物。 换句话说,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老子告诉人们,将所学的前人应用于现实生活,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司马光等编著的《资治通鉴》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供后人参考。 书名的意思是“因古为鉴,以治道为资”,即以史之得失为戒,加强治理,旨在使统治者从中领悟到政之法、君之道。
2、我有三宝。 拥有它,保护它。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抢占天下。 慈故能勇。 所以,为了世界,我不敢往前走,所以,我可以成为它的船长。
【翻译】我有三件宝物,拥有并珍惜它们。 一是好心,二是俭朴,三是不敢走在天下人前面。 因为怀着亲切,所以可以勇敢献身; 因为奉行节俭,所以可以周济民运; 不敢走在天下人前面,可以成为天下的领袖。
【悟】老子讲的三宝,与事物表面现象似是而非,反之亦然。
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 这样,真正的仁者不仅勇敢,而且天下无敌。 “慈故能勇”本质上说,所以与表面现象相反。 我们平时说的“大仁有大勇”,就是这个理由。
人们认为节俭就成不了大事。 但老子认为,如果不节俭地运用资源,就能做更多的大事。 你只有节俭内心和精气,才能保持内心和精气的饱满旺盛; 只有节俭财富,才能投资更大的企业。 所以,“俭朴”实质上就是说。
人们习惯凡事抢在前面,老子指出,在事情不成熟之前,不要抢在前面做。 你好像在说相反的话。 如果你承认事情是按照事情的自然发展去做的,而不是拉事情,强迫事情发展得不自然,那么老子的话是对的。 前者是无为的做法,后者是无为的做法。
我们平时也说“瓜熟蒂落”,“用力榨取的瓜不甜”,就是这个理由。 我们也知道。 “十月怀孕”。 胎儿来不及的时候,硬是早点生下他,这是“为天下先的勇气”。 不到时间,不敢生他的,就是“为天下不存先”。
3、功成身退,天之道。
【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急流勇退的就是天道。
【悟】人必须符合天之道。 工作达到目的,功业已达到顶峰时,退后退,知急流勇退,符合“天道”。
《道德经》中也有“揣摩而尖锐,不可长保”的说法。 意思是一个人手里的武器已经很锋利了,但越锋利刀刃越薄,遇到硬一点的东西就会破损,所以不能保持很久。 同样,一个人成名就好了,却逃不掉,只是追求更多的东西,是不会长久的。
“退”不是临阵脱逃、消极避世,而是教会人们成功时要有所收敛、有所反省,不能只是前进,而是适度后退。
“功成身退”是一大智慧,启示我们,有功时绝不可骄傲。 另外,也不能动不动就说“你觉得当初怎么样”。 否则,会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或危险。 功成身退可以保护自己。 这是老子教给我的另一大智慧。
4、识人之智。 知者知之。
【翻译】能了解别人的人只能叫聪明,而能了解自己的人只能叫聪明。
【悟】“知人者知智,知己者知明”这句话表明老子对小聪明持批判态度,认为只有大智慧的人才是贤明之人。
也就是说,能了解别人,知道如何应对他,这只是聪明; 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在这个概念中,“明”明显高于“智”。 “明智”一词也由此诞生。
了解别人的人聪明,了解自己的人聪明。 人很了解自己,这是我们常说的话,出处本来就在这里。 只有有自觉的人,才能不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不会因为小小的成果而高兴,只有这样才能继续完善自己。
5、缺大成,那就没有缺点。 受益匪浅,那就不穷了。
【翻译】最完美的东西,看似残缺,但绝不破碎。 最满足的东西,看似虚无,却被无限地使用着。
【领悟】“若不足大成,则用之无损”,对大成的理解有两种。 一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成功。 一个是最圆满的东西。
老子觉得,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是残缺的。 同样,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也必须表现得欠缺。 保持自身的不完美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还有进步。
“豪迈突进,其用不穷”,其中之盈为丰满、丰满之意。 这两句话的道理是一样的,都论述了事物极为相反的道理。
老子要告诉人们,凡事只有把握程度,保持“大成若缺”、“大刀阔斧”的状态,才能保证事物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6、天道无亲戚,常与好人交往。
【翻译】上天不分亲疏,总是伴随着有德有善的人。
【悟】“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为伍”的表面意思,是天道对伉生平等、无私无私、不厚道,而上天往往不自觉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
老子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行善是合乎天道的。 因此,行善的人是遵循天道的人。 因此,天道常与善良的人在一起,善良的人做事有如神助,一帆风顺。
老子在这里想告诉人们,“善”符合大“道”,善良的人只要自己的思想和言行都符合“道”,能坚守自己心中的“道”,自然就会受到大街上的喜爱。 所以做人做事要顺应天道,行善积德,结缘,做善良的人。
在这里,老子所称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自以为是的善行,而是沿着大“道”去做“善”。
7、知道停下来就不会有危险。
【翻译】适度是不会遇到危险的。
【悟】“知道停止”就是知道停止。《道德经》正如多次提到的,“不知足”和“渴望得到”是造成灾祸的根源,“制止”是可以避免灾祸的。
老子认为,人太在意某事,紧紧抱住它,必然会有损害。
因此,“停止的话就几乎没有危险”是告诉我们什么事情都要适度就可以了。 这个道理应用于处世,懂得适时放手,才能让自己回归和平。
8、无为而治。
【翻译】没有什么是必须按照自然规律行动才能完成的。
【领悟】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地什么都不做,不是躺在沙发上什么都不做。 或者双手放在裤袋里闲逛。 “无为”不是主张“无为”。 相反,它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蛮横,只要求不以个人的主观欲望破坏自然的发展,所以常把“自然”与“无为”连用,统称为“自然无为”。
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就是自然。 因此,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生活态度,更是人生境界。
他还强调,不能任性、胡来,不违背事物存在和发展变化规律,要充分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然后按自然规律办事,不能无理取闹。 随心所欲、脱离实际,不能盲目行事,而要顺其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行事。
依靠“无为”实现“一切为”。 用取消人的主观努力的方法达到人的主观目的,听起来很荒谬! 然而,这句看似荒谬的话背后,却蕴含着丰富而深邃的智慧。
自然中一切事物的成长都是漫无目的无意识的,但结果又是符合某种目的的; 大自然并不是有意识地在追求什么,而是无形中达成了一切。 水开,鹰飞,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但不能说很棒; 他们什么都不想实现,但什么都实现了。
9、轻约必寡信,再容易也多难。
【翻译】简单做出的承诺,很少一定能实现; 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做了往往会遇到很多困难。
【悟】“轻诺必寡信”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轻易答应。 答应了就认真做,绝对不要失信于人。
老子这句话在这里可以从两面解读。 一个是,如果是一个人轻易答应的话,他可能缺乏诚心诚意的承诺。 这个约定本身就是缺乏信用的。 二是轻易承诺的人,看到承诺没有实现,有时也会失去信任。
他一眼就看出,老子大智大慧对人性有深刻的洞察,轻易答应的人一定是信用不足。 这句话一方面警告我们不要听花言巧语。 而更重要的是,对我们守信用,重承诺,不说话,不守信用的轻浮的人。
10、不失其所在者长。
【翻译】不失去立身之本的人,才能平安长久。
【悟】“所”是指场所和场所,在这里与基础和根本的意思相关联。 老子这里说的“所”应该是人生的基础。 有了人生的根基就有了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可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可以走得很长。
老子说“所”,是人的归宿,不仅包括人的真实住所的意义,也包括心灵和精神的归属,可以看作人的根基和需要坚守的信念。
老子这句话是在提醒世人,置身社会,面对各种诱惑,能够坚守自己的本分,只有不因外界因素的吸引和干扰而抛弃根本,不忘初心,才能平安长久。
TAG:
热门标签: 马兰(1) 把一个男人的心伤透了怎么挽回(1) 论语(1) 增稠剂(1) 车牌号(2)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为什么不建议买带露台的房子
对于阳光房、大阳台、露台这样的设计可能会成为如今大家购买房屋时的一大亮点,但是关于以上这些房子,也有些朋友认为最好不要购置。接下来,马上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不建议买带露台的房子,买带露台的房子后悔为什么相关内容吧!为什么不建议买带露台的房子01|漏水问题常常担忧漏水是顶楼住宅最担心的问题,为什么不是一楼,或者中间楼层,就因为你是顶楼。开发商交房之初,也只会对新房顶楼防水维保5年,而不是其它楼层,言下
-
上一篇
m档怎么使用
1、降挡超车。超车的时候,如果在D挡上,车速不会因为你猛踩油门而迅速提升,只能是顺序加挡超车。但是你切换到M挡就大不一样了,这时候踩下油门,车辆就能借助低挡位的高扭矩瞬间提速,更快地完成超车动作。2、下坡。下长坡时,如果开自动挡,车速会不受控制地不断提升,那就只能滑行的时候适时踩刹车。但如果是下坡时挂入手动模式,并向后拨挡把,降入低速挡,这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降低车速,驶入坡底时可以迅速加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