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济天下 精神永传承
山河呜咽,举国分担悲伤。
“混合大米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5月22日13时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是袁隆平一生的追求。 袁老倾其一生,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袁隆平1981年获国家发明特等奖,2001年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8年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获“共和国勋章”。 他先后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科学奖”等20多个国际国内大奖。
辛苦,担心,不放弃工作,壮烈。 他长期以来致力于促进混合大米进入世界。 目前,杂交大米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地广泛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每公顷产量优于当地良种
人们之所以爱他,不仅是因为他勇敢的创新、顽强的执着、卓越的贡献,更因为他的朴素、耕田、来自平凡的伟大,他的家世情怀和风格代代相传。
5月24日10:00日,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5月22日,在重庆北碚区的西南大学,同学们来到袁隆平雕塑前献花致哀
悼念
“有些人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伟大。 他们没有生老病死。 ”
因此,袁隆平去世的消息传来时,世人震惊不已,举国悲痛。
5月22日,湖南长沙,小雨凄美。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病房里,袁隆平的家人在床边唱了他最喜欢的《红莓花儿开》等歌曲,但被这些优美的旋律包围着,最终没能留住袁老。
13时07分,深受群众喜爱的袁隆平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 袁老走得很平稳。
“爷爷没有留下遗嘱,但他还能说话的时候,记住的还是混合大米事业,希望徒弟们发展混合大米事业,好好推广混合大米。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病房里,袁隆平家人告诉新华社记者。
今年初,“90后”袁隆平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袁隆平从去年年底开始身体状况就不太好,“老了”。 今年3月,袁隆平在三亚杂交水稻研究基地摔倒,导致身体不适。 4月初,转院长沙住院治疗。
住院之初,袁隆平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同样的问题。 “外面是晴天还是下雨? ”“今天几度? ”
这是袁老多年的习惯。 他一直把天气放在心上,把水稻放在心上。 袁老有个孙女,小时候以为自己的爷爷是“看天气预报的人”。
住院期间,袁老经常安慰医务人员不要悲伤。 “你们不要为我吃饭。 请不要吃饭。 ”必须记住吃饭。
依依不舍
5月22日16时长沙,乌云低垂,地面潮湿。 袁隆平院士的灵车,缓缓驶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在车道的两侧,站着许多自发前来送行的市民。
灵车上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由北向南缓行。 很多市民在路边坐着车行驶,嘴里用悲痛的声音说:“袁爷爷,你走吧! ”他喊道。
车辆在露营车东路向东拐时,在路口等待红绿灯的车辆,不约而同地长鸣着车笛,笛声悲鸣,响彻云霄,目送袁老。
场景震撼,催人泪下。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年轻的90后、00后长期伫立在现场,不愿离开。 傍晚,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口,络绎不绝地来了人,放下花字字甚至水稻秧苗,向袁老致敬、哀悼。
随后,在前往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的路上,灵车在袁老长期生活工作的湖南混合大米研究中心转了一圈。 这里有他生命攸关的事业,也有他最亲爱的同事和学生。
5月22日下午至深夜,大批群众前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湖南杂交大米研究中心、长沙明阳山殡仪馆悼念袁隆平。
5月23日上午10点,距离长沙明阳山殡仪馆几公里外,记者在现场看到,成千上万来自各地的人们手捧鲜花走过。 在殡仪馆,排队悼念的人群也几乎挤满了道路,队伍绵延数公里,看不见头。
队伍里,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朝气蓬勃的青年,有孝敬父母的孩子,也有年幼的孩子,每个人都一脸严肃而悲伤的表情。 一位老人不断接到家人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家人为她的身体担心的问候,那位老人不停地告诉家人:“自己很好,排队要快进去,一定要去追悼。”
一个孩子知道父亲第二天要参加袁爷爷的追悼会,就对父亲说。 “爸爸,很遗憾,我不能去。 请代袁爷爷鞠躬。 ”
队伍里也有很多送外卖的哥哥,他们是跑龙套的,为来不了吊唁的群众代献鲜花。
网上,在袁隆平同志网络吊唁厅,截至5月23日21时,已有900多万名悼念者献花献花。
也有人说,只有崇尚英雄的地方,才能造就英雄。
2013年8月19日,袁隆平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袁隆平超级稻第四期攻关试条调查水稻生长状况
一稻报国
2019年10月,在第三代杂交大米技术会议上,袁隆平对记者表示,一是杂交大米有两大梦想,一是继续迈向更高产,实现“禾下凉梦”。 另一个是“混合大米覆盖世界梦想”。
这是他一直的梦想,也是一直的理想。
一生,袁隆平一稻报国。 他想参军报国,也想通过体育报国,但最终选择了用丰饶的稻穗报国。
“我们国家人口多,耕地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单产。 所以高产对我来说是永远的主题。 ”袁隆平说,新中国成立前,亲眼看到倒在路边的骁龙,他感到痛心。 1949年,他报考了西南农学院。
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 几年来,他发现水稻中有几种杂交组合占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种杂交米的想法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1970年,揭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海南发现的花粉培育出了野生稻,为杂交水稻研究打开了突破口。 1973年,在第二届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合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稻三系合作成功。
1981年,国务院向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全国籼稻科研合作组颁发了“国家技术发明特等奖”。
1996年,农业部正式制定了超级稻育种计划。 4年后,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在2000年实现。 之后,是2004年800公里、2011年900公里、2014年1000公里的“三连跳”。
到了90岁,一直在追逐梦想。
“退休对我来说不存在。 ”袁隆平这样说。
今年5月初,湖南混合大米研究中心宣布,袁隆平“超优千号”超级杂交稻品种今年在三亚种植50亩土地进行高产攻关,5月9日,以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为首的专家组对该攻关地进行了生产检验。 随机选取3块田测定田间整体收获量,最终成绩平均为每亩1004.83公斤。
热带地区首次大面积种植超级稻亩产超过1000公斤。
据介绍,“超优千号”是袁隆平指导研发的第五期超级杂交稻。 三亚试种以来,连续几年亩产不断刷新产量记录。 该品种有望有助于袁隆平最近提出的双季稻亩产3000斤目标的实现。
为了让中国人“拿好饭碗”、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袁隆平提出杂交大米双季亩产3000斤的目标,并于2020年12月20日在三亚召开全国杂交大米双季亩产3000斤生产项目启动会。
2021年,3000斤工程在海南省布局7个攻关点,早稻亩产900公斤,品种“超优千号”,4月至6月收获; 晚稻亩产600公斤,品种“叁优一号”,10月至11月收获。
双季稻亩产三千斤的目标,已经不远了。
“宝藏90后”
在很多人眼里,袁隆平是“杂交米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同时也是“宝90后”。
水稻一直像他的“孩子”。 袁隆平家后院就在试验田旁边,升级到“90后”,一天也要看三四次。
2019年9月,在启程前往北京获得共和国勋章奖之前,他来到稻田告别水稻。 “你们都很坦率。 我过几天就回来。 ”
除了终其一生的科研精神和献身初心外,袁隆平的《宝爷》和《90后梗王》也深受喜爱。
他会拉小提琴,他很多时间忙于科学研究,可以练习小提琴,跳踢踏舞。
为了帮助世界解决粮食问题,和更多的国际朋友交流,他在练习英语。
他总是和固定的牌友“锻炼大脑”。 打麻将。
我问为什么没有博士生,他给出的理由是修改论文很麻烦。
当被问到“你觉得很帅吗”时,他回答说“Handsome”。
袁老一生简朴。 有一次,他和太太去商场,看到集装箱里有一件打折到10元的衬衫,一口气买了10多件。 “这件衬衫很好。 下地的时候很容易穿,不用担心脏。 ”
90岁生日的前一天,他特意穿上新衣服,去了常去的理发店,梳了个帅气的发型,理了发之后,笑着说自己又年轻了5岁。
90岁生日当天,他面对生日蛋糕,还不忘把第一块蛋糕给自己的夫人。
5月22日,大侠自发前往湖南杂交大米研究中心为袁隆平院士送行
精神上的传承
对于年轻人的鼓励,袁老总是从不吝啬。 他一直关心年轻人的成长,多次寄语,激励着年轻一代。
他对年轻人说:“理想要高雅,不要特意看上钱,赚钱应该赚钱,但要能赚到对社会对老百姓有益的钱。”
他还有一句名言。 “人就像一粒种子。 要种出好种子,身体、精神和感情都要健康。 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就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
袁隆平在国际上获得的大奖奖金,大部分都捐给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农业科技奖励基金,支撑着年轻一代的发展。
2019年9月,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学生向袁隆平传授“成功秘诀”。 袁隆平通过视频回复。 “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我觉得没有什么秘诀。 我的体验是8个字。 知识、汗水、灵感和机会。 ”
2020年,袁隆平对年轻人说:“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现代农业! 青年农民是国家的希望,现代农业研究需要更多的知识青年。 ”
袁老给世界的最好礼物,不仅有混合大米,还有他继承的宝贵精神。
袁隆平当时写给妈妈的信《妈妈,稻子熟了》,感动得眼泪汪汪。
他在信中写道。
“妈妈,每当我的研究有了成果,每当我在国际讲坛上谈笑,每当我接过一个又一个奖杯,我总是告诉别人。 到现在为止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妈妈啊。 没有你的英语启蒙,在闭塞中,我怎么可能阅读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拜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和摩根? 很难想象,在那流转的岁月里,从北平到汉口,从桃源到重庆,没有你的执念和鼓励,我怎么能获得系统的现代教育,获得自由飞翔大江大河的胆识。 难以想象,面对在摇篮前向尼采,激励生命力和意志力的伟大哲人,他怎么能相信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一粒种子一定能让万千民众远离饥饿。 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我知道。 这个种子是妈妈在我小时候种的! ”
精神的“种子”,世代相传!
来源:上海证券报
TAG:
热门标签: 行业(2) 心情(4) 策划(1) 酱状(1) 长林军(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桃李争艳是指什么生肖
桃李争艳是说明各个方面表现都非常的优秀,你追我赶的意思。那在12生肖里最具有这样特征的,那就应该是生肖猴。生肖猴还是比较适合这句话。生肖猴性格幽默机智,自信心强,性格宽厚。属猴的人很注重名利,占有欲很强,处事敏捷。他们善于以自我为中心,善于交际。在感情方面,属猴的人异性朋友很多,定性不足。但是只要是遇到真正的爱情立马变成爱情的专一者。但由于他们的感情总是游移不定,没有长性,会经常有找不到幸福的感觉
-
上一篇
毛尖属于什么茶
毛尖是绿茶或黄茶中的一个品种,由一个芽孢与一片茶叶构成,毛尖外部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绒毛,茶汤颜色碧绿、口感鲜浓、味道清香。毛尖的采收时间较长,可以从每年的三月份开始采摘,到九月份才会结束。1、毛尖毛尖是绿茶或者黄茶中的一个品种,原材料是茶树上长出的幼芽,将其连着最近的一片叶子一起摘下,经过筛选、摊放、生锅、熟锅、并反复烘干摊凉三次后,才能制成毛尖茶,其茶汤碧绿、口感香浓。2、主要品种毛尖的品种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