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是什么意思?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从这时开始我国大部分地区就进入闷热多雨的盛夏了,另外我国民间夏至还有各种习俗!下面养生之道网为您介绍夏至是什么意思吧!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28″44),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南方各地从日出到日落大多为十四小时左右。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夏至的由来
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夏至时节气候特点
1、多数情况,“夏至”期间,正值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梅雨,频频出现暴雨天气,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应注意加强防汛工作。
2、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3、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过了夏至,虽然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天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但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立夏和夏至的区别
2.夏至前后如何钓鱼
3.夏至节气有什么花
4.夏至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5.夏至为什么吃狗肉
6.上海夏至要吃什么
7.夏至的准确时间及习俗
8.夏至为什么要吃馄饨
9.夏至狗无处走是什么意思
10.夏至日和冬至日有什么关系
TAG:
热门标签: 高原(5) 油耗(3) 黄鼠狼(1) 2021年(2) 石达开(2)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千钓一发兴喜若狂的近义词
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近义词有:1、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2、间不容发: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3、火烧眉毛:火烧到眉毛。 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4、一触即发: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立即会爆发。5、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近义词有:1、兴
-
上一篇
乌梅长什么样子
乌梅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它的树皮是淡灰色的,花萼是红褐色,花瓣一般是白色或者淡红色,而它的果实则是椭圆形,顶端有个小尖尖,一般是淡紫色的。说起乌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毕竟小时候经常吃酸乌梅和乌梅汤,那种酸酸甜甜的感觉,现在想起来也是回味无穷啊。但也就是因为其酸酸甜甜的口感,使得很多人对乌梅的营养价值产生了疑惑,那么乌梅究竟有没有什么营养?吃多了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呢?那么下面就给大家讲讲乌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