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脱俗的意思是什么
超出常人、脱离凡俗也就是超凡脱俗最直接的解释,也是汉语成语。在道家的术语中是指与众不同,达到脱离世俗的境界。超凡脱俗这个词语最早出自于郑逸梅《我与文史掌故?集札》:“很自然的在疏书朗朗的八行笺中表现出来,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的享受。”
郑逸梅简介
郑逸梅(1895—1992)男,笔名冷香,生于上海江湾,祖籍安徽歙县。本姓鞠,名愿宗。父亲鞠震福,母亲郑瑞娥,家中以经营米业为生。三岁时因邻居失慎酿火而殃及左右,家室被毁。同年父亲病故,依苏州外祖父为生,过继于已故舅父郑国龄为嗣子,改姓郑,谱名际云,号逸梅。5岁入私塾,10岁入上海敦仁学堂,14岁入苏州长元吴公立第四高等小学堂。17岁进江苏省立第二中学。开始为报刊写文史小品。21岁进江南高等学堂。32岁到上海,入上海影戏公司,编撰字稿及说明书。参加南社。1913年,编辑《华光半月刊》、《金刚钻报》。1934年辞《金刚钻报》编辑职务,任中孚书局编辑。1938年在上海国华中学任副校长。同时在上海音乐专修馆、爱群女中兼课。国华中学停办后,在大夏大学附中、大同大学附中任教。1942年至1943年,在徐汇中学、志心学院、江南联合中学任教。1944年至1946年,在模范中学、诚明文学院任教。笔耕不辍,以“报刊补白大王”闻名。后曾任上海新中国法商学院教授。建国后,在晋元中学任教,任副校长。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7年彻底平反,恢复名誉,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自1981年起,每年从事写作、编撰50万字左右。1992年7月11日在上海逝世。著作很多,有近50种,辑为《郑逸梅选集》三卷本。
主要作品
著有专著《人物品藻录》《淞云闻话》《逸梅小品》《孤芳集》《近代野乘》《逸梅谈丛》《南社丛谈》《郑逸梅文摘》《艺坛百影》《影坛旧闻》《三十年来之上海》《清娱漫笔》等。
中华书局出版有郑逸梅先生著作《艺林散叶》《艺林散叶续编》《书报话旧》《文苑花絮》《清末民初文坛轶事》《近代名人丛话》 〉《南社丛谈:历史与人物》。前两本书以笔记文体琐记近现代文史掌故,文字短小精悍,叙述亲切生动,兼具史料性和趣味性;《书报话旧》以通俗平实的文字琐谈清末民国出版界、报界旧闻逸事,勾勒出了一部富有参考价值的文化史料,具有比较强的可读性,素来为关注近现代文化史的学人称道,也吸引了不少普通读者的兴趣,可称雅俗共赏。
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有郑逸梅文集《书话篇——芸编指痕》《人物篇——世说人语》《艺事编——林夏云烟》《美文类编——前尘旧梦》。
TAG:
热门标签: 努尔哈赤(16) 董明珠(1) 国有(1) 赛事(5) 第五(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字是谁发明的
出自《淮南子·本经训》: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据《万姓统谱·卷五十二》:记载,上古仓颉,南乐吴村人,生而齐圣,有四目,观鸟迹虫文始制文字以代结绳之政,乃轩辕黄帝之史官也。 《明一统志·人物上古》亦记载:仓颉,南乐吴村人,
-
上一篇
疫苗可以混打吗科兴和生物
北京生物与科兴疫苗能混打。根据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 ,现阶段建议用同一个企业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如遇疫苗无法继续供应、受种者异地接种等特殊情况,无法用同一个企业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时, 可采用相同种类的其他生产企业的疫苗 产品完成接种。也就是说现阶段,国家建议优先用同一类型、同一厂家的疫苗打完2针。但是,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疫苗供应不上,或者你去了外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