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谁

2023-08-13 15:26:19生活百科36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孔子,这个成语出自《史记 孔子世家》,古代的书籍都是刻在竹简上,用绳子把一根根竹简串起来,韦编三绝是指看书时,因为看书比较勤奋,编连竹简的的绳子都断了三根。比喻读书非常勤奋。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读书非常认真,晚年的时候他喜欢读《周易》,反反复复把《周易》这本书看了很多遍,以至于编结《周易》的绳子都磨断了好几根。春秋时期的书籍都是用竹简做成的,人们把字一个个地刻在一根根竹简上,然后

  韦编三绝的主人公是孔子,这个成语出自《史记 孔子世家》,古代的书籍都是刻在竹简上,用绳子把一根根竹简串起来,韦编三绝是指看书时,因为看书比较勤奋,编连竹简的的绳子都断了三根。比喻读书非常勤奋。

  春秋时期,教育家孔子读书非常认真,晚年的时候他喜欢读《周易》,反反复复把《周易》这本书看了很多遍,以至于编结《周易》的绳子都磨断了好几根。春秋时期的书籍都是用竹简做成的,人们把字一个个地刻在一根根竹简上,然后用绳子把竹简按顺序编好,一般用麻绳做的竹简叫做绳编,熟牛皮做的竹简叫做韦编,熟牛皮是最坚韧的编书材料。

  最为坚韧的绳子都被磨断了好几根,可见孔子读书是多么勤奋,就连孔子这种教育家读书都会这么认真,普通人更要勤奋学习。

  释义

  韦: 熟牛皮;

  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

  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

  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

  《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示例元·耶律楚材《过天德和王辅之》:“~耽羲《易》,萧散风神真隐人。” 典故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 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 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 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 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 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 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 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 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TAG:
热门标签: 米饭(1) 黑布林(3) 心灵(1) 苍蝇(3) 福气(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