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地震一般是几级(有感地震一般是几级到几级)
小于3级的地震为弱地震,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4.5级的地震为有感地震,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为中震,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称为强震。
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破坏,很危险。
地震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感觉不到,2.5级以上的地震人感觉得到。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量级。
一般地震发生后,震中地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更高。这个烈度被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到外围,地震烈度逐渐降低。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是不同地区造成的破坏是不一样的。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们制定了一个调查尺度,即“地震强度”,它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和地震区的土壤条件有关。
震级是指地震的震级,是衡量地震强度的指标。由地震仪测得的每次地震运动释放的能量大小决定。最常用的震级是里氏震级和矩震级。震级通常由字母m表示,分为9个等级。小于2.5级的地震通常称为小震,2.5-4.7级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大于4.7级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每相差1.0的量级,能量相差约30倍;每差2.0级,能量差900次左右。一次7级地震相当于32次6级地震或1000次5级地震。根据震级,地震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一般来说,震级小于1的地震称为超微地震。
2、M≥1,小于3称为弱地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一般不容易被人察觉。
3.M≥3小于4.5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可以感觉到,但通常不会造成破坏。
4.M≥4.5小于6的称为中等地震(如9.7级宜良地震)。是地震,会造成破坏,但破坏程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因素有关。
5.M≥6小于7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M≥7小于8的地震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堪察加半岛地震)。
7、8级及以上的地震称为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地方地震)。
目前人类有记录的更大地震是1960年5月21日的智利9.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一颗爆炸能力为1800万吨的氢弹,或者100万千瓦的电厂40年的发电量。汶川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90万吨左右的爆炸氢弹,或者100万千瓦电厂两年的发电量。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美国地震学家查尔斯·弗朗西斯·芮希特和本诺·古登堡于1935年提出的震级划分方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震级地震范围。里氏震级是地震波更大振幅以10为基数的对数,选取距离震中100公里为标度。里氏震级每加强一次,释放的能量就会增加32倍左右,两个震级的能量相差1000 (~ 32 × 32)倍。
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如下所示:
1、I级响应为更高级别响应,指发生5.0级以上,或累计造成5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的地震灾害。在省指挥部的统一指导下,由市指导指挥工作;
2.ⅱ级响应是指产生4.0级以上、5.0级以下,或者累计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地震灾害。在省指挥部支持下,市指导指挥工作;
3.ⅲ级响应是指发生3.5级以上、4.0级或累计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的地震灾害;
四级、ⅳ级响应是指发生3.0级以上、3.5级以下地震。
中国的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
一级:没人感觉到,只有仪器能记录下来。
第二级:个体敏感的人感觉完全静止。
三级:房间里有少部分人感觉它处于静止状态。地震就像一辆大车经过,门窗发出轻微的响声,悬挂的物品晃动了一下。
4级:室内大部分人,室外少数人有感觉。挂物摇摆,门窗格格作响,器皿发出碰撞声。
5级:房间里的人都感觉到了,外面大部分人都感觉到了。房子瑟瑟发抖,灰尘或灰泥从房间的屋顶和墙壁上脱落,墙壁灰色的侧面出现裂缝,不稳定的餐具被翻了个底朝天。
6级:房间里的人惊慌失措,往外跑,树被摇动,架子上的物品掉落,破旧劣质的房屋被毁坏,个别屋顶或墙上的瓦片轻微开裂。
7级:人员惊吓逃生,房屋大面积积土,墙体开裂,房屋部分损坏,不稳定房屋倾倒。
8级:人行走困难,砖房出现裂缝,烟囱倒下,普通建筑严重受损,地面出现裂缝。
9级:人不安分,地面开裂,水喷沙,水管开裂,多处建筑物倒塌,路基开裂,铁路轨道局部曲折,山区出现泥土、滚石、滑坡。
10级:人有被抛起来的感觉,地表地面裂成运河,甚至基岩裂缝,山体滑坡,桥梁大坝受损,铁轨轻微弯曲。
一级:大量人畜死亡,建筑几乎不存在,铁路扭曲,地下管道被毁,洪水泛滥。
12级:建筑物破坏性破坏,地面波浪起伏,山川大规模改造。
抗震等级也有具体规定。我国有五五级。根据差值的震级烈度,确认其破坏力和抗震烈度。我认为中国抗震等级最强的是核电设施,是民用经济中最重要最安全的病,要求抗震系数更高。日本有先例。所以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考虑的比较周全。完全可以达到全国更高抗震等级,甚至穿越。
目前我国使用的震级是国际里氏震级,分为9级。小于2.5级的地震通常称为小震,2.5-4.7级的地震称为有感地震,大于4.7级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每差1.0的量级,能量差约30倍。每差2.0量级,能量差约900倍。例如,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 *** 。一次7级地震相当于32次6级地震,或者1000次5级地震。
根据震级,地震可分为以下几类:
弱地震的震级小于3级。有感地震的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
中强地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强震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震级大于等于8级的也叫大地震。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分享的有感地震一般是几级(有感地震一般是几级到几级)相关知识,愿望对您有所帮忙 ,如果还想搜索其他问题,请珍藏本网站或点击搜索更多问题。TAG:
热门标签: 一生(10) 思恋(1) 海盐(1) 王大雷(1) 生产(7)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