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文若虚(继承万贯家财,坐吃山空穷困潦倒,谁知海上奇遇,变化翻天覆地)

2023-08-13 15:28:24生活百科31
文若虚是谁?明朝时期的一个商人。 明成化年间苏州人文若虚在国内经商屡遭失败陷入穷困破产的境地,人称“倒运汉”。 一些从事海外贸易的人就带他出海散心排忧。文若虚没有本钱购置货物从事贸易,只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篓洞庭红(一种桔子),准备路上解渴。 没想到洞庭红在海外吉零国,被...
文若虚是谁?

明朝时期的一个商人。

明成化年间苏州人文若虚在国内经商屡遭失败陷入穷困破产的境地,人称“倒运汉”。

一些从事海外贸易的人就带他出海散心排忧。文若虚没有本钱购置货物从事贸易,只花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篓洞庭红(一种桔子),准备路上解渴。

没想到洞庭红在海外吉零国,被当成稀世珍品抢购一空,卖了一千多两银子。回国途中他又偶然拣到一个大乌龟壳,回到福建后被一个波斯商人用五万两银子买去,后知道壳其中有很多珍珠。他用这些钱在沿海重置家业,娶妻生子,从此家道殷富不绝。

人物出处: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正式成书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尚友堂书坊于翌年1628年刊行。

该书共有短篇小说78篇,杂剧一个,它以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拟话本”形式,描写了众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如商人由厄运而致富,读书人由贫寒而成名;清官们断案如神,贪吏们枉法如虎;恶棍们奸淫揽讼,骗子们尔虞我诈。

青年们怎样追求忠贞不二的爱情,而封建礼教又如何制造婚姻悲剧。语言通俗简练;情节曲折起伏,扑朔迷离,却又合乎情理;人物内心刻画细致入微,艺术形象栩栩如生。

继承万贯家财,坐吃山空穷困潦倒,谁知海上奇遇,变化翻天覆地

文若虚继承万贯家财,怎奈坐吃山空,穷困潦倒,谁知海外行走一趟,带来翻天覆地变化,预知详情怎样细看下文分解。

明朝成化年间,苏州长州县有一人叫文若虚,多才多艺,祖上留下家财万贯,但他仗着自己有才能,不去牟营生,坐吃山空,祖上的财产也所剩无几。

后来文若虚看别人经商获利不少,也想着做些生意。他听说,夏天北京炎热,苏州的扇子特别好卖,便雇了一个伙计,买了一些扇子。为了好卖,还花费了些银子,求书画名人画了一部分扇面。后面弄了几大箱子,运到了北京。

要知道,那年的北京,入夏以来,天天下雨,天气清凉,没有人买扇子。直等到入秋,才有几日“秋老虎”天气,才有人买扇子,可是打开箱子拿出扇子一看,有名人字画的扇子都发霉了,揭都揭不开了。只剩下一些白扇子,也卖不了多少钱,只将就卖了回家的路费,本钱也没卖出来。后来,,又做了几次生意,也是如此,不但赔得双手空空,最后雇的伙计也跑了。

因此,当地人给文若虚起了个外号叫做“倒运汉”。不过几年,把祖上留的财产挥霍的一文不剩,家徒四壁,连妻子也不曾娶得。每日东游西逛,无所事事。

明朝成化年间,苏州海上贸易发达,有些商人经常到航海贩货,而且收益不错。文若虚想,呆着也是无聊,去海外看看也是好的。正好他与一海运老大张乘运熟悉,而且此人专一做海外生意,而且为人豪爽,乐于助人。文若虚便把这个想法与张承运说了,张承运一口应允,说:正好,旅途寂寞,有你去,每日给我们讲讲笑话也是好的。只是一样,我们带了许多货物去进行贸易,你什么也不带,不是白白去一趟?不如我给你张罗一下,让一起出海的朋友资助你一些银两。

谁知道张承运张罗一圈,都无人应答,无奈张承运说:我这有一两银子,给你买些水果带着吧,其它日常饮食我就包啦。文若虚千恩万谢,说:我只不过是出去散散心而已,并指望能赚些钱回来。随后,拿着一两银子到集市购买水果。

当时苏州地域盛产桔子。特别是太湖中有一地,叫洞庭山,土地肥沃,桔子更是名闻一方,此桔子熟了以后,红艳如火,甜如蜜糖,名字叫:洞庭红。只是现在尚未熟透,略有酸涩,但是价格特别低。文若虚想着在船上分给他人解渴,一两银子买了一百多斤,装在竹篓里,运上了船,同船的商人们笑着说:“文先生宝货来喽!”文若虚羞惭难耐,把桔子放在一角,再也不敢提起买桔子的事。

船开了半月有余,来到一海外繁华城市,名字是吉零国。明朝的丝绸、瓷器在这里是俏手货,往往价格翻上几番。船上的商人们纷纷下船,找自己熟悉的买家去卖手上的货物。只留文若虚在船中看船,他道路不熟,也无走处。

正烦闷时,忽然想起他的一百多斤桔子,可别烂了。于是叫来几个水手帮忙,把一篓桔子倒在甲板上,透透气。经过半月,这些桔子都已熟透,红艳艳的,远处一看,就像万点灯火。引来岸上走来吉零国的一帮闲人,问:“是什么好东西呵?”文若虚笑笑也不答应。

其中有个胆子大的,拿来一个桔子,扒皮就吃,吃后直喊:太好吃了,真甜啊。其他人惊笑道:“原来是吃的啊!”有一人问:多少钱一个?文若虚听不懂他们说什么,船上的水人却晓得,就扯个谎哄他,竖起一个指头,说:“要一钱一颗。”那人于是摸出银钱一个,“买一个尝尝。”其他人见状,也纷纷拿出银钱,有买一个的,有买两个的,一会儿一篓桔子一个不剩。

原来吉零国也以银子为钱,与大明不同的是银子上刻有花纹刻龙凤纹的,最贵重,其次人物,又次禽兽,又次树木,最下等的,是水草:却都是银铸的,分量都是一样。刚才这些人都是用水草纹银子买的,自以为占了便宜。

文若虚见人散了,数了数银子有一百多个,赏了两个给帮他卖货的水手,其余收拾在包里。

其他商人带着换来的货物回来,文若虚把刚才的事情一说,众人皆称:造化!造化!这些商人都是做大生意的,说是造化,倒也没把这点儿小钱放在心上。

又过月余,商船返航。途中有一天,海上黑浪滔天,乌云密布,应该是要来台风。商船紧急停靠海中一个无人岛避风。

商船无人岛一避风处,抛下铁锚。众人躲在船舱中。文若虚有了银子,恨不得马上飞回家去,躲在船舱,心中不免焦躁。于是对众人说:“我上岛看看!”众人都说:“一个荒岛,有什么看的?”文若虚说:“闲着也是闲着……”众人都被大风颠得头晕,个个是呵欠连天,都不愿意出去。文若虚只好独自一人跳上岸来,谁想这一去,换来一世富贵。

却说文若虚独自上岛,看到岛上杂草丛生,一片荒凉。他信步走在半人高的杂草中,突然脚下一绊,差点摔倒,低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床一样大的乌龟壳,不禁大惊:还有这么大的龟壳!我把它拉回去,锯开,再做几个木腿,不就是两张床吗。于是,文若虚卸下裹腿布,拖了便走。

把乌龟壳拉上船,众人都笑话道:一个死乌龟壳有什么用处?文若虚说:回家做床。众人又笑道:文先生,想法真是独特。

次日风停了,开船不久,船停福建某地。原来这里是商人们卖货的一个地方。

众人按往常出海回来一样,来到一波斯人开的店中。这波斯人叫玛宝哈,专门与这些商人兑换珍宝货物,家财不知有多少。众人都是熟主熟客,只有文若虚不曾认得。

玛宝哈一拱手:请各位拿出货单,也好落座。原来波斯人重利,这次谁带回来的货物最值钱,就坐在最上位,其他人按货物价值多少依次往下坐。

船上众人,货物贵的贱的,多的少的,各自心照不宣,都各自坐好。最后只有文若虚一个,呆呆站在那里。张承运说:这是我的朋友,跟着船去玩,虽然赚了百八十两银子,但是并没有带回任何货物。只能让他委屈一下坐在最后面吧。文若虚想:早知道这样,不如把那些银子买点儿货回来。于是只能坐在最后,闷闷不乐地喝酒。波斯人玛宝哈看出文若虚不快,但也没说什么,只是礼节性地敬了一杯酒。

第二天,波斯人玛宝哈起早来到海边船上看货。刚刚登船,看到一床大的乌龟壳仍在船甲板一角,大惊失色:这是那一位客人宝物?昨日酒席上不曾说起,是不是不想买啊?众人指着文若虚笑着说:文先生的宝货。文若虚满脸臊的通红,他知道这又是众人在拿他取笑。

而波斯人玛宝哈却满脸怒气,埋怨道:“我与各位相交多年,怎么作弄我呢?让我把文先生得罪啦,怎么能让文先生坐末位呢?”玛宝哈一把拉住文若虚,对众人说:“且慢发货,跟我上岸给文先生谢罪!”

众人一脸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好跟着波斯人玛宝哈上岸。来到酒店,玛宝哈拉文若虚做到首位,长鞠一躬:“多有得罪。”文若虚也心中糊涂,暗自想:“这个死乌龟壳还是什么宝物不成?”

酒过三杯,玛宝哈就开口问:“敢问文先生,这个宝物可肯卖否?”文若虚是个聪明人,趁机答应道:“只要有好价钱,为什么不卖呢?”

玛宝哈听后,不觉喜从天降,起身问:“不知道多少钱肯卖?”文若虚也不知道要多少,怕要多了卖不出去,卖少了吃亏,随看向张承运,张承运偷偷给文若虚使个眼色,在桌子上,伸入三个手指。文若虚一想:三千两银子真要不出,可别要跑了。一千两银子就行啊。于是,面红耳热地伸出一个手指头。

其中,一好事者起哄道:“文先生这手势,是要一万两啊?哈哈”波斯人玛宝哈呵呵大笑说:“文先生不卖直接说好了,为什么要逗我玩。这样的宝物,要这点钱?”众人一听,立刻目睁口呆,都站了起来,围着文若虚揣度,:“文先生不如来个狮子大开口,要他五万。”文若虚只得讨了五万两。波斯人玛宝哈还摇头道:“罪过,罪过。我只能占便宜啦。那就各位做个保人,我当重谢。”于是,找来店小二,拿来笔墨纸砚,众人作保,签字画押,写好文书。写完以后,玛宝哈又每个保人包了五十两银子作为酬谢。文若虚象梦里醉里,话都说不出来。只是呆呆地看。

张承运扯了一把文若虚,说“这钱如何使用,就得文先生做主了。”文若虚懵懵懂懂地说:“我也不知道咋花啦。”只见波斯人玛宝哈说;

“听说,文先生苏州并无家室,这五万两银子搬到苏州而不是一两天能办到的。不如文先生就在这安家吧。小弟有一个缎匹铺,价值三千两,其前后大小厅屋楼房,也有百余间,价值二千两,不如就折价给文先生。其余银两过后,给您搬过去。”

文若虚说:“我家里原无家小,况且家里老房子都抵押给别人了,带了这么多银子回去,也没处安顿。我就在这里,安个家也是挺好的。”

第三天,玛宝哈领着文若虚来到店铺。自是一应俱全,管家伙计都是原来现成的。

文若虚搬到新家,欣喜之余宴请玛宝哈和众商人。酒过三巡,众人纷纷问波斯人玛宝哈:“交易已经完事,谁也不能反悔了。现在能不能给我们解决一下疑惑,这个龟壳为什么这么值钱呢?”

玛宝哈笑着说:“各位,常年在海上行走做生意,这个宝物应该认识啊!你们知道吧,龙有九子吗?第九子就是鼍龙[tuó lóng],它皮可以做鼓,声闻百里,称之鼍鼓。鼍龙一万岁,蜕下此壳成龙。此壳里面有二十四根肋,对应天上二十四气,每肋中间节内有大珠一颗。这一颗珠就值五万两以上。”众人听后,将信将疑。只见玛宝哈让仆人去了好久,取回绒布裹着寸许大一颗夜明珠,光彩夺目。找个黑盘子,拉上窗帘,夜明珠闪闪发亮,光芒四射。众人看了,惊得目睁口呆,伸了舌头收不进来。

从此,文若虚做了闽中一个富商,就在那里取了妻小,立起家业。数年之间,才到苏州走一遭,会会旧相识。

改编自《初刻拍案惊奇》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明朝成化年间,苏州有一个人,叫文若虚,小时候听相士说他有巨万之富,因此他自恃命好,并不十分营求生产,渐渐地坐吃山空,把祖上积累下来的千金之富也挥霍殆尽。

此时,文若虚才知道要采取些行动,看到商人做买卖,有时能有几倍的利钱,他也想着做做生意。看到天气炎热,他就想进些扇子来卖,不料赶上天降大雨,扇子在运行过程中淋了雨,扇子湿了,扇面上的字也混在一起了,这算没法卖了。以后做其他生意,也是连连亏本,因此人们送他一个外号,叫"倒运汉"。

有一天,他的一个朋友张乘运要到海外去做生意,看到文若虚闷闷不乐的,想邀请他一同出海去散散心,见见外面的世界。文若虚答应了。张乘运对他说,难得出海一次,进些货物到海外去卖也好。文若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做生意算是怕了,但最后还是凑了几两钱,买了两筐当地所产的名为"洞庭红"的橘子。他没想着赚钱,想着带这两筐橘子在海上,给自己吃,或者分给众人吃也好。但是,到了出海那天,他把两款橘子搬到船上的时候,众人都纷纷嘲笑他:"看,倒运汉的货物来了。",文若虚被嘲笑,也就不和众人说这是他带过去的"洞庭红"橘子,并且裹得严严实实的。

船行到岸,也不知到了什么国度,下了船,文若虚把自己的两筐橘子运上岸上,呆坐在那里,也不要喝。忽有一个人上前来,试探着掰开一个橘子吃了,觉得味道甘甜无比,询问价钱。文若虚听不懂他说什么,试探着比了一个手指,说一个小钱一个橘子。那人也听不懂,见举了一个手指,掏出一个银子做的水草纹的银子付了。原来该国的钱币都是银子做的,重量都一样,而以不同纹形区分贵贱,龙凤纹形的最贵,水草纹形的最便宜。但是对于文若虚来说,都是银子,是赚了便宜。很快,橘子销售一空,文若虚也得到了好些银子。随行众人都很惊讶,没想到却是倒运汉几乎没有本钱的,赚了个盆满钵满。

众人卖完货物,又从海外买了洋货,想运到国内贩卖。文若虚还是对做生意心生忌惮,只想着带着现有的钱赶快回去。

船行到中途,众人歇脚休息,文若虚看到远处一个荒岛,想下去看看。在荒岛上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龟壳,他给拖着回来了。众人都笑他:"一个破龟壳有什么稀奇,值得带回来。"但文若虚就是觉得很难得。

船行到福建靠岸,此地有一个波斯胡,取玛瑙的玛字为姓,叫玛宝哈,专与海客收奇珍异宝生意,积累了不知多少钱财。看到随行众人带来的货物,连连摇头,没有一个入他法眼。当看到文若虚带来的大龟壳时,他欣喜万分地问文若虚是否肯卖。文若虚见他反应激烈,知道是件宝贝,但不知道能卖多少钱。玛宝哈逐次抬价,最后以白银五万两成交。双方怕彼此反悔,立下买卖文书。

文书既立,买卖做成了,再不能反悔。但是,具体这个龟壳有什么价值,值得这么重金相买,众人有疑问于玛宝哈。玛宝哈解释说:"列位岂不闻说龙有九子乎?内有一种是鼍龙,其皮可以幔鼓,声闻百里,所以谓之鼍鼓。鼍龙万岁,到底蜕下此壳成龙。此壳有二十四肋,按天上二十四气,每肋中间节内有大珠一颗。壳值钱,其珠皆有夜光,乃无价宝也!今天幸遇巧,得之无心耳。”说着,剖开其中一肋,果然有一颗夜明珠,众人惊异不已。但是买卖已成,不能反悔了。

这一趟,文若虚交了好运,先是卖洞庭红橘子小赚了一笔,后卖了龟壳更大赚了一笔。众人见他交了好运,改称文若虚为"转运汉"。而文若虚感谢众人带他出海,拿出先前赚的一千两银子给众人分了。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的梗概

故事叙述了一个颇有戏剧性的故事:商人文若虚在国内做生意屡遭挫折,眼看就要到破产的境地了。后来朋友到海外经商时顺便邀他同往,开船前他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篓太湖特产洞庭红桔子准备在路上享用。没料到了海外吉零国,这一篓桔子竟卖出了1000多两银子。他在返程的路上又偶然捡到了一只大龟壳,到达福建后被一个波斯商人用5万两银子买去。至此文若虚用赚来的钱在沿海重置家业,娶妻生子,家道殷富不绝。这篇话本小说反映了明代商业兴旺,商人们出海冒险经商的生活现实,文若虚转运虽然掺杂有“命中注定”的糟粕成分,但这篇作品也暗含有与生活、与命运抗争的主观精神。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表现了封建社会中商人海外冒险的理想,鼓吹暴利思想,金钱第一。作品传出了特定的时代气息,表现市民生活已在明代短篇小说中占了比较重要的地位,为研究明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历史图景。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故事不仅反映了明代中叶以后要求开放“海禁”的时代愿望,而且直接形象地揭示了商品的巨额利润产生于异地交换的流通领域这一重要的经济学原理。不仅具有文学的欣赏价值,而且也是研究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珍贵材料。

三言二拍的剧情简介

第一单元:卖油郎独占花魁(三集)

改编自《醒世恒言》第三卷 “卖油郎独占花魁”

导演:雪村

制片:张跃刚

编剧:王冠亚、雪村、殷伟

莘瑶琴出身在汴梁城郊一个开六陈铺的小康家庭,自小聪明灵秀,十岁便能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女红刺绣无所不通。

靖康之难,汴梁城破,瑶琴在逃难时与家人失散,被人卖到临安做了 *** ,改名称作王美,唤作美娘。

王美娘凭着自己的才艺和容貌,成为了临安名妓,得到“花魁娘子”的称号,一晚白银十两,仍然慕名者众。

王美娘也想过从良嫁人,但是“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一直没有见到合适的人选。

临安城外卖油店的朱老板,过继了一个小厮。

他原来姓秦名重,也是从汴梁逃难过来。

秦重母亲早亡,父亲在他十三岁那年将他卖到油店,自己北上做生意去了。

秦重过继给朱老板后,改名朱重。

一年二月的一天,朱重为昭庆寺送油之后,碰巧看见了住在附近王美娘,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心想“若得这等美人搂抱了睡一夜,死也甘心。

”于是日积夜累,积攒了十两银子,要买王美娘一晚春宵。

老鸨嫌弃他是卖油的,再三推托,后来见他心诚,就教他等上几天,扮成个斯文人再来。

然而等到美娘之时,后者大醉,又认为朱重“不是有名称的子弟,接了他,被人笑话”。

但朱重不以为意,整晚服侍醉酒的美娘。

次日美娘酒醒后,感到歉意,觉得“难得这好人,又忠厚,又老实,又且知情识趣”,但“可惜是市井之辈”,“若是衣冠子弟,情愿委身事之”,回赠朱重双倍嫖资以作谢。

朱老板不久病亡,朱重接手了店面。

这时美娘生身父母来到临安寻访失散的女儿,到朱家油店讨了份事做。

一年之后,美娘被福州太守的八公子羞辱,流落街头,寸步难行,恰巧遇见经过的朱重。

朱重连忙将美娘接回青楼,美娘为了回报朱重,留他过宿,并许诺要嫁给朱重。

美娘动用自己多年储下的钱财为自己赎身,嫁给了朱重,又认出了店里的亲生父母。

朱重最后也与父亲相认,改回原姓,于是皆大欢喜。

第二单元:琵琶扣(又名李方哥卖酒)(两集)

改编自《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十八卷 “程朝奉单遇无头妇,王通判双雪不明冤”

导演:中叔皇

制片:范世德

编剧:王一民

徽州府岩子街有户卖酒为生的夫妻,丈夫叫李方哥,其妻陈氏生得十分娇媚,被一个专好女色的富人程朝奉盯上了,日日来酒肆喝酒,以甜言软语哄动。

不想陈氏是个正正经经的人,一时勾搭不上。

程朝奉便以银钱利诱李方哥,李方哥拿了银子回家给陈氏看,并劝陈氏忍得一时羞愤,以图富贵。

陈氏被说动了。

李方哥约程朝奉第二日来家喝酒,陈氏作陪,到时李方哥寻借口出门,给他二人制造机会。

程朝奉欣然赴约,不巧路上被朋友缠住,耽搁了好久才到李家。

推门进去大惊,只见一个没头的妇人淌在血泊里。

李方哥回来发现妻子横死,以为是程朝奉与陈氏起了冲突怒而杀人,便报了官。

县官恼怒程朝奉奸淫起祸,要判他杀人之罪,但凶器和头颅都没找到,不好定案,只得责了限期,要在程朝奉身上追那颗头出来。

这时有位老者出来说道:“地方上向有一个远处来的游僧,每夜敲梆高叫,求人布施,已一个多月了。

自从那夜李家妇人被杀之后,就不听得他的声响了。

若道是别处去了,怎有这样恰好的事?况且地方上不曾见有人布施他的,怎肯就去?这个事着实可疑。”

程朝奉得了线索便重金悬赏,将近一年时间才捉到这个游僧。

原来这和尚那日见李家门没锁,大胆进去想偷些东西,但看见了陈氏不由心里动火,抱住求奸。

陈氏拼死反抗,和尚一怒之下就把她杀了,把头扔在了上三家铺的架子上。

县官派人传上三家铺的人来,对方说当时担心惹祸上身,把它丢到了赵大家门前的一棵树上。

于是又传了赵大来,赵大说那天早上看见这人头,担心自己惹祸上身就拿到田里埋了。

众人浩浩荡荡地去挖头,但头颅竟然有胡须,分明是颗男人的脑袋!官老爷转身问赵大,赵大早就跑得不知踪影。

官差去赵大家查问,赵大老婆招了供,原来多年前赵大有个仇人姓马,被赵大杀了,头就埋在那里。

后来官差在赵大女婿家将潜逃的赵大抓捕归案。

原来赵氏的头也埋在那棵树下,赵大把两颗头的位置记反了。

县老爷一次性破了两个案子,报告上级,获得嘉奖。

第三单元:一着饶天下(三集)

改编自《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 “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

导演:王南

制片:刘和平、康玲

编剧:王枫

北宋时,辽国有个棋艺高强的女棋手妙观,被朝廷册封为女棋童。

她设了个棋肆教授门徒,其中不乏王公子弟。

妙观作为老师,自然是矜持有加,不苟言笑,落得阳春白雪,无人敢高攀。

这时有一个穷苦家庭出身的蔡州青年周国能,从小爱下棋,又得到一位老道指点,更是国内无敌。

他远游汴梁,声名大噪,又到辽国境内想寻找与之匹敌的人。

无意中到了妙观的棋肆,看见一个美貌女子正在指点人下棋。

国能一见妙观,不禁魂飞天外,但发觉妙观的棋艺虽佳,却还有不到之处。

他在一旁冷观几日,实在忍不住了,就在旁边略加指点。

妙观虽然承认国能指点的那几点倒也是神着,但是心里很不舒服,叫学生将国能轰走。

不料国能故意在棋肆附近租了间屋,挂出一块招牌,上书:“汝南小道人手谈,奉饶天下最高手一先。”

妙观很生气,想和国能比个高低。

为了谨慎起见,她派手下第一高徒张生去试探国能的本事,不料张生在国能先让三子的情况下竟然败北。

妙观不得不正视与国能的对局,但是也知道自己是胜不了国能的。

于是托人私下许国能一点钱财,希望国能在比赛中让她。

不料国能却要以娶她作为条件。

妙观假装同意,在比赛里赢了国能以后,却以黄金付给国能,让国能无可奈何。

后来国能被辽国王公显贵们邀去下棋,酒酣之余评论起两人的棋艺,国能生气地说:“此女棋本下劣,枉得其名,不足为道。

”并告诉王公们那日比赛之所以输棋是因为如此这般。

王公们把妙观招来重新比赛,国能以妙观所付五两黄金为注,妙观未带注金,只好接受国能提出的以她为妻作注。

结果国能两局连胜,经过幽州总管的裁定,终于迎娶到妙观。

婚后两人感情很好,经过国能的指点,妙观棋艺也有所进步,最后两人成为真正的对手。

第四单元:罗衫恩仇记(三集)

改编自《警世通言》第十一卷 “苏知县罗衫再合”

导演:齐兴家

制片:范世德、李怀、邢韵声

编剧:禾青

新任知县苏云与妻子郑氏带着家人苏胜夫妇由涿州老家走大运河南下赴任,不想行至仪真,坐船漏水。

众人换上私商徐能之船,被贪财好色的徐能划到黄天荡,杀死苏胜夫妇,将苏云捆缚后掷入水中,劫持郑氏妄图霸占。

郑氏被徐能劫到家中,后被徐能弟弟徐用放走,在逃难途中避入一座尼姑庵,生下一名男婴,被追来的徐能抱走收养,取名徐继祖,郑氏则做了尼姑。

苏云在将要淹死时被一客船救起,后在三家村教书为生。

苏云的弟弟苏雨南下寻兄,客死兰溪。

徐继祖赴京会试时在涿州巧遇并不相识的祖母,并接受了一件罗衫。

后徐继祖中进士做御史,南下刷卷。

此时郑氏、苏云分别到官府告状申冤,接案者恰是徐继祖。

一家三口罗衫会合,骨肉团聚。

第五单元:一箭姻缘(两集)

改编自《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导演:吴荫循

制片:唐光辉

编剧:李海鸣

成都参将之女闻蜚娥从小练得一身武艺,后巧扮男装化名闻俊卿,和杜子中、魏撰之同窗读书。

俊卿和子中、撰之都很要好,但更中意子中。

闻俊卿射箭择偶,内心暗卜,拾者为夫。

本来是子中拾到箭,但俊卿来时子中有事先走了,箭落到了撰之手里。

俊卿谎称箭是姐姐所射,并答应请父亲将姐姐许配撰之。

后来俊卿父亲被诬入狱,在共同营救中增进了三人的友谊,更深化了俊卿对子中的爱情。

俊卿女扮男装的秘密被子中发现后,两人顺理成章地结合。

最后俊卿巧遇才貌双全的景小姐追求自己,就设法使她和撰之结为姻缘,圆了俊卿射箭择偶时的许诺。

第六单元:客舫奇缘(两集)

改编自《喻世明言》第十九卷 “杨谦之客舫遇侠僧”

导演:向霖

制片:唐光辉

编剧:徐世彦、刘灵

浙江永嘉杨谦之授贵州安庄县令,要去赴任。

安庄县地接岭表,南通巴蜀,蛮獠错杂;人好蛊毒战斗,不知礼义文字,事鬼信神,俗尚妖法;产多金银、珠翠、珍宝。

杨谦之在忧虑中启程,来到镇江搭船,在船上认识了一位会法术的游方僧人。

杨谦之把贫难之事都与和尚说了,和尚答应替他寻个有法术手段的人相伴前往安庄县。

半月后船行到和尚的老家偏桥,和尚上岸领来了一位美貌寡妇李氏,陪伴杨谦之赴任。

杨谦之与李氏彼此相爱,就如结发一般。

两人在安庄县经历了一系列奇闻异事,最后杨谦之任满致仕。

船又经过偏桥时,和尚前来拜见,将李氏领走。

杨谦之与李氏难分难舍,痛哭作别。

第七单元:丹客奇谈(两集)

改编自《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八卷 “丹客半黍九还,富翁千金一笑”

导演:张仲年、陈茂林

制片:邢韵声

编剧:陈祺、孟浪

第八单元:船尸疑案(两集)

改编自《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一卷 “恶船家计赚假尸银,狠仆人误投真命状”

导演:王金声

制片:范世德、张秋君、邢韵声

编剧:罗华俊

第九单元:错配鸳鸯(两集)

改编自《醒世恒言》第七卷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导演:谢晋、卢俊福、宋宁奇

制片:马中兴、林楚雄

编剧:叶明、斯民三

外湖富商高赞的女儿高秋芳,聪明貌美,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

高赞夫妇为爱女择婿费尽心机,登门参试者甚多,但都不中意。

宦门公子颜俊,不学无术,恃财仗势,选美寻欢。

在庙会上,颜俊见秋芳貌美,欲以金钱取得她的欢心,虽遭碰壁,却不死心,指使其债户果子铺掌柜尤辰前往高府骗婚。

不料高赞择婿严谨,定要会文相婿。

颜俊腹中无墨,又怕高家认出他是追赶高小姐的 *** 之徒,便想出移花接木之计,假以会文为名,蒙骗其表弟钱青冒名顶替,到高府应试。

相亲宴上,秋芳乔装改扮,亲赴席前送酒试才。

高赞见钱青才貌出众,欣然允亲。

吉日将临,高赞定要佳婿亲自迎娶。

颜俊唯恐真情败露,再次请钱青帮助。

钱青正为替他相亲之事悔恨不已,拒不替他迎亲。

后来,颜母亲自出面,迫使钱青应允。

钱青万般无奈,违心从命。

迎亲之日,高府宾客满座,盛情款待。

忽然天气突变,风雪交加,湖水浪涌,无法行船。

高赞恐误吉日良辰,执意在他家拜堂成亲。

迎亲者自知不妥,但又不能言明,只得拜天地,入洞房。

秋芳夙愿得偿,感到无比幸福,对钱青关怀备至。

可钱青悔恨交加,不知所措。

花烛之夜,一对新人,各怀心事,痛苦地坐到天明。

颜俊得知钱青与高秋芳已拜堂成亲,怒不可遏,硬拉钱青上公堂,告钱青骗婚占妻之罪。

高赞得知真情,也拉尤辰到公堂论理。

知县在夫人的协助下,审明案情,惩戒了颜俊,成全了钱青与秋芳的姻缘。

第十单元:人情恩怨(两集)

改编自《醒世恒言》第三十卷 “李汧公穷邸遇侠客”

导演:吴培民

制片:陈荣轩、姚金宝、马中兴

编剧:王一民

唐代有个叫房德的秀才,偶然遇见一伙绿林好汉,被强留入伙。

后来房德被官府捕获,幸得畿尉李勉搭救。

可是房德恩将仇报,竟想谋杀李勉,结果被一个专爱打抱不平的剑侠杀死。

第十一单元:一文钱(两集)

改编自《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 “一文钱小隙造奇冤”

导演:孙羽

制片:王丽娜、李怀、王峰

编剧:李其宏

明朝时,江西景德镇上发生了一起很大的人命案件。

但是这件大案的开头却是一文钱小隙引起的邻里纠纷而来的。

后来死者的尸首又卷入两家富户的争田官司,事件更加复杂化。

案子几经周折,历时两年,到案情大白时,前后断送了十三条人命。

第十二单元:白玉娘(三集)

改编自《醒世恒言》第十九卷 “白玉娘忍苦成夫”

导演:张亮、陈玉光

制片:孙猛健、江林君、王峰

编剧:赵大年

程万里不幸被元兵兀良哈歹的副将张万户所俘。

为了笼络人心,张万户把抓来的女子白玉娘配给他为妻。

婚后白玉娘即劝丈夫逃走,程万里误以为白玉娘受张万户指示来试探,就把妻子的话告诉了张万户,以免被害。

张万户一怒之下,决定把白玉娘卖了。

程万里方知玉娘情真。

分离之前,夫妻交换了两只鞋子,以便日后相认时作为凭据。

后来程万里终于远离了元营,二十多年后,在尼姑庵中找到了妻子白玉娘。

第十三单元:郑月娥从良(又名胭楼记)(三集)

改编自《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 “姚滴珠避羞惹羞,郑月娥将错就错”

导演:张亮

制片:王丽娜、李怀、王峰

编剧:李栋

富家女姚滴珠天资聪颖,风华绝代,但生性好吃懒做,过惯了富贵的生活。

因轻信媒婆之言,嫁与贫苦人家。

生活突变,相公出走,天 *** 望无法得到满足,离家出走,被一老鸨诱惑,捧为红极半边天的一代名妓。

两年后,姚滴珠的哥哥在相隔几千里的他乡遇上一青楼名妓月娥,此女风华绝代,万人垂涎,却巧合得和他妹妹长得一模一样;更离奇的是他爱上了月娥。

这样的爱情来得太突然了,世俗之人变得有点措手不及,也让他们自己掏尽了心力;世俗的眼光,注定他们将受到世俗的唾弃……

第十四单元:义结生死交(两集)

改编自《喻世明言》第七卷 “羊角哀舍命全交”、第十六卷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

导演:吴荫循

制片:唐光辉

编剧:李海鸣

第十五单元:孙小官得妻(两集)

改编自《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五卷 “错调情贾母詈女,误告状孙郎得妻”

导演:吴培民

制片:陈荣轩、姚金宝、马中兴

编剧:马千里、徐昌霖

第十六单元:莫大姐私奔(两集)

改编自《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十八卷 “两错认莫大姐私奔,再成交杨二郎正本”

导演:丁铷

制片:王峰

编剧:贾力先

第十七单元:醉草吓蛮书(两集)

改编自《警世通言》第九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导演:向霖

制片:唐光辉

编剧:肖尹宪

李白是我国唐代的伟大诗人,人民出于对他的崇敬和爱戴,编了许多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

《警世通言》这一卷叙述李白在为唐玄宗起草吓蛮书时,迫使太师杨国忠、太尉高力士替他磨墨脱靴,使奸佞权贵微风扫地。

李白见朝廷黑暗,不愿摧眉折腰,遂辞朝归去,漫游江海,遁迹于山水之间,最终在采石江上跨鲸飞升而去。

故事虽不符历史真实,但也反映了诗人李白爱国爱民的思想,描绘了他正直不阿、蔑视权贵的品质。

第十八单元:重会珍珠衫(三集)

改编自《喻世明言》第一卷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导演:谢晋、王培民

制片:应日隆、袁岳

编剧:毛秉权

襄阳府枣阳县商人蒋德(蒋兴哥)外出经商,两年未归。

其妻王三巧疑心丈夫有外遇,心绪烦闷之际偶识来此经商的英俊青年陈商(即陈大郎),经薛婆牵线,两人坠入爱河。

半年后陈商暂别归乡,王三巧以珍珠衫相赠。

陈商归乡途中恰巧与回家的蒋德相遇,并无意间说出自己与王三巧的恋情。

蒋德闻知大怒,回家后即休了妻子王三巧。

三巧后来嫁与广东吴知县为妾。

陈商闻听王三巧厄运以后,又悔又恨,以致一病不起。

恰又逢心爱的珍珠衫“不翼而飞”,便失魂落魄而死。

他一死,家遭劫难,从此家道败落。

其妻平氏走投无路欲自尽,被村妇张嫂救起。

后来平氏经张嫂作媒再嫁,所嫁之人竟是蒋德。

蒋德娶了陈商遗妻,又重新得到自己祖传之物珍珠衫。

这桩奇事尚未结束。

后来蒋德牵涉一桩人命案,情况危急,审案官员竟是王三巧现任丈夫吴知县。

三巧原来有负于前夫蒋德,今见前夫有难,遂从旁援手相救。

蒋德念及往日夫妻情份,亦后悔自己当日休妻之举。

幸得吴知县从旁成全,蒋、王二人终又破镜重圆。

第十九单元:转运汉奇遇(两集)

改编自《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鼍龙壳”

导演:达甲

制片:李栋、李怀、陈默

编剧:李栋

国朝成化年间,苏州府长州县阊门外有一人,姓文名实,字若虚。

他在国内做生意屡遭挫折,人称“倒运汉”,眼看就要到破产的境地了。

后来朋友到海外经商时顺便邀他同往,开船前文若虚用朋友张乘运等人赞助的一两银子买了一筐太湖特产洞庭红桔子,准备在路上享用。

没料到了海外吉零国,这筐桔子竟卖出了一千多两银子。

他在返程的路上又偶然捡到了一只大龟壳,到达福建泉州后被一个波斯商人用五万两银子买去。

至此文若虚用赚来的钱在沿海置办家业,娶妻生子,家道殷富不绝。

第二十单元:牧童奇梦记(三集)

改编自《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九卷 “田舍翁时时经理,牧童儿夜夜尊荣”

导演:常彦

制片:李栋、王丽娜、石青

编剧:盛曼姝

第二十一单元:包公断奇冤(三集)

改编自《警世通言》第十三卷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导演:印质明

制片:张跃刚、郜志平、金可灿

编剧:胡三香、沈超

开封府尹孙文救了一个冻倒在大雪里的人,这人反和他妻子私通,谋害了孙文,并娶了她的老婆。

后来孙文的鬼魂三次出现,包拯审明案情,将囚犯正法。

第二十二单元:相会出师表(两集)

改编自《喻世明言》第四十卷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导演:熊裕国

制片:徐劭信

编剧:李年初

明嘉靖年间,奸臣严嵩父子依仗权势,横行霸道。

锦衣卫经历沈炼上本弹劾其罪,反为所害,被逼得家破人亡。

其子沈小霞在被押解发配途中,依靠爱妻闻氏和济宁府冯主事的帮助,幸免于难。

后来慑于朝野舆论,嘉靖皇帝被迫惩办了严嵩奸党,沈炼父子的冤案才得到昭雪。

第二十三单元:寂寞宫花红(两集)

改编自《醒世恒言》第十三卷 “勘皮靴单证二郎神”

导演:中叔皇

制片:范世雄、邢韵声

编剧:彭名燕

宋徽宗宫内的韩夫人,因为养病下放在宦官杨戬府中。

韩夫人病好到清源妙道二郎神庙烧香还愿,庙官孙神通会些妖法,假扮成二郎神模样,夜夜翻墙逾屋到杨戬府私通韩夫人。

杨戬找道士豿治,击落一只皮靴,经过勘查终于破案。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是什么词语

是羞涩。

羞涩:

拼音:xiū sè ]

意思:难为情,态度不自然:他站在讲台上,~地看着大家。

近义词:害羞、羞怯、憨涩、害臊

反义词:奔放、从容、大方、自然、淡定

心理学概念:羞怯是由于性格内向或挫折引起的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而无法真实表现自己情感的一种心理障碍。分适度羞涩和过度羞涩。适度怕羞是必要的,它可以显得谦虚而有涵养。但过渡羞涩,特别是与自卑联系在一起就会严重妨碍人际交往。

羞涩的反义词

一、奔放[ bēn fàng ]

释义:(思想、感情、文章气势等)尽情流露,不受拘束:热情~;笔意~。

二、从容[ cóng róng ]

释义:

1、不慌不忙;镇静;沉着:举止~;~不迫;~就义(毫不畏缩地为正义而牺牲)。

2、(时间或经济)宽裕:时间很~,可以仔仔细细地做;手头~。

三、大方

dà fāng:指专家学者;内行人;绿茶的一种,产于安徽歙县、浙江淳安等地。

dà fang: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样式、颜色等)不俗气。

三言二拍的剧情简介

《三言二拍》有200个以上的故事,其著名故事简介如下:

1、莘瑶琴出身在汴梁城郊一个开六陈铺的小康家庭,自小聪明灵秀,十岁便能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女红刺绣无所不通。靖康之难,汴梁城破,瑶琴在逃难时与家人失散。

后来被人卖了,唤作美娘,王美娘凭着自己的才艺和容貌,得到“花魁娘子”的称号。一年二月的一天,朱重为昭庆寺送油之后,碰巧看见了住在附近王美娘,被她的美貌所吸引。

一年之后,美娘被福州太守的八公子羞辱,流落街头,寸步难行,恰巧遇见经过的朱重。朱重救了她,美娘为了回报朱重,嫁给了朱重,又认出了店里的亲生父母。朱重最后也与父亲相认,改回原姓,于是皆大欢喜。

2、徽州府岩子街有户卖酒为生的夫妻,丈夫叫李方哥,其妻陈氏生得十分娇媚,李方哥拿了银子回家给陈氏看,并劝陈氏忍得一时羞愤,以图富贵。

程朝奉得了线索便重金悬赏,将近一年时间才捉到这个游僧。原来这和尚那日见李家门没锁,大胆进去想偷些东西,但看见了陈氏不由心里动火,陈氏拼死反抗,和尚一怒之下就把她杀了,把头扔在了上三家铺的架子上。

3、北宋时,辽国有个棋艺高强的女棋手妙观,被朝廷册封为女棋童。她设了个棋肆教授门徒,其中不乏王公子弟。妙观作为老师,自然是矜持有加,不苟言笑,落得阳春白雪,无人敢高攀。

这时有一个穷苦家庭出身的蔡州青年周国能,从小爱下棋,又得到一位老道指点,更是国内无敌。妙观很生气,想和国能比个高低。为了谨慎起见,她派手下第一高徒张生去试探国能的本事,不料张生在国能先让三子的情况下竟然败北。

4、新任知县苏云与妻子郑氏带着家人苏胜夫妇由涿州老家走大运河南下赴任,不想行至仪真,坐船漏水。众人换上私商徐能之船,被贪财好色的徐能划到黄天荡,杀死苏胜夫妇,将苏云捆缚后掷入水中,劫持郑氏妄图霸占。

5、成都参将之女闻蜚娥从小练得一身武艺,后巧扮男装化名闻俊卿,和杜子中、魏撰之同窗读书。俊卿和子中、撰之都很要好,但更中意子中。闻俊卿射箭择偶,内心暗卜,拾者为夫。本来是子中拾到箭,但俊卿来时子中有事先走了,箭落到了撰之手里。

6、浙江永嘉杨谦之授贵州安庄县令,要去赴任。安庄县地接岭表,南通巴蜀,蛮獠错杂;人好蛊毒战斗,不知礼义文字,事鬼信神,俗尚妖法;产多金银、珠翠、珍宝。杨谦之在忧虑中启程,来到镇江搭船,在船上认识了一位会法术的游方僧人。杨谦之把贫难之事都与和尚说了,和尚答应替他寻个有法术手段的人相伴前往安庄县。

扩展资料

《三言二拍》重要演员表介绍

1、奚美娟饰演郑氏

1955年生于中国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中国影视女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央十七大、十八大党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

2、李国华饰演

1946年生,重庆市人。1961年毕业于四川省戏剧学校。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演员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在40多部话剧及80部集电影、电视剧中任主要角色。


TAG:
热门标签: 女人(106) 想法(8) 壁挂炉(13) 生茶(1) 普查(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