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是多少(而立之年是)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而立之年是多少,而立之年是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而立之年是三十岁。
2、“而立之年”也称为“三十而立”。
3、出自《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
4、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翻译: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6、扩展资料三十而立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架空后,率领门生们环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钉子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门生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此刻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触万千……宰予当即过来慰藉孔子。
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而立之年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
8、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9、而立之年读音:[ ér lì zhī nián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10、”白话译文: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
11、汉字笔画:近义词:当立之年读音:[ dāng lì zhī nián ]释义:指三十岁。
12、出处:《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13、”白话译文: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
14、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三十岁。
15、“而立之年”是三十岁,意思是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16、读音:ér lì zhī nián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17、”用法:偏正式,作定语、状语。
18、例句:到了而立之年的歌德更加发奋读书,所以他在后来创作了不少作品。
19、“而立之年”的近义词介绍:三十而立读音:sān shí ér lì表达意思:原意是指人在三十岁前后建立自己人生稳定的价值观,做事做人的原则,如孔子三十立于礼,现代则多指有所成就。
20、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21、”用法:复句式;作分句;指三十岁。
22、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23、而立之年 ér lì zhī nián【释义】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
24、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25、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
26、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一般用于男性。
27、【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28、”【近义词】三十而立,当立之年拓展资料:中国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着不同的说法。
29、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2~3岁:孩提童年:总角,垂髫8岁(男):龄年10岁以下:黄口10岁(女):髻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14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15岁(女):及笄之年15岁(男) :志学之年 15~20岁:舞家之年16岁(女):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蓓(信)年华出嫁:标梅之年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知命之年、半百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77岁:喜寿80岁:杖朝之年88岁:米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台,骀)背之年99岁:白寿100岁:期頣 ,人瑞108岁:茶寿而立之年是30岁.【成语】: 而立之年【拼音】: ér lì zhī nián【解释】: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
30、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31、【出处】: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32、”【举例造句】: 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拘了。
33、 ★鲁迅《导师》【近义词】: 三十而立【灯谜】: 30岁【用法】: 作定语、宾语;指30岁,用于男性【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
热门标签: 傅欢(1) 排水槽(1) 崇祯帝(3) 500年青蛇(1) 蚱蜢(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