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朱熹其一其二拼音(观书有感 朱熹其一其二)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观书有感朱熹其一其二拼音,观书有感 朱熹其一其二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观书有感》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诗。
2、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行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
3、《观书有感》的原文如下所示:观书有感·其一(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观书有感·其二(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6、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7、《观书有感》的译文如下:(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8、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9、(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舰大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10、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顺漂。
11、事实上,第一首诗借助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而第二首诗借助巨舰无人能推动却能自由航行在水中,比喻艺术创作需要灵感的道理。
12、这里简单地介绍一下朱熹,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13、祖籍徽州府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14、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15、事实上,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16、朱熹是“二程”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17、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18、《观书有感二首》,其一就是其中第一首诗的意思,其二就是其中第二首诗的意思。
19、《观书有感二首》是宋代学者朱熹的组诗作品。
20、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
21、原文:其一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2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3、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24、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5、译文: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26、要问为什么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27、其二昨天夜里江边涨起了阵阵春潮,巨大的舰船轻盈得如同一片羽毛。
28、向来行驶要白费很多推拉力气,今天却能在江水中央自在地顺漂。
29、扩展资料《观书有感二首》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
30、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
31、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3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3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4、(那 通:哪)完善译文及注释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35、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36、注释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37、朱熹父亲朱松与郑交好,故尝有《蝶恋花·醉宿郑氏别墅》词云:“清晓方塘开一境。
38、落絮如飞,肯向春风定。
39、”鉴:一说为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
40、镜子;也有学者认为镜子。
41、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42、“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43、徘徊:来回移动。
44、为:因为。
45、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46、那得:怎么会。
47、那:怎么的意思。
48、清如许:这样清澈。
49、如:如此,这样。
50、清:清澈。
51、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观书有感》其一和其二的意思: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52、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53、其二: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54、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55、背诵古诗《观书有感》其一、其二,并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56、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57、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
58、其二: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59、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
热门标签: 通用(1) 智商(4) 优点(4) 世界十大(6) 李师师(35)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