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2023-08-13 15:31:31生活百科27
每年农历7月15日,被称为中元节。 其实,中元节是道教的节日。 佛教把每年的7月15日称为盂兰盆节,民间把7月15日称为鬼节、7月半等,中元节的风俗有什么? 1、放水灯:又称“荷花灯”。 主要是为了让神光打破幽冥,让亡灵乘光领悟,摆脱冥界。 因此,水灯有放光引路、普渡孤魂的说法。 水灯是放在水里的纸灯,把水灯放在河里,随波逐流。 点灯之前,岸边会向僧道读经祈祷,准备动物的鱼叉和供品。 但是,在一些

每年农历7月15日,被称为中元节。 其实,中元节是道教的节日。 佛教把每年的7月15日称为盂兰盆节,民间把7月15日称为鬼节、7月半等,中元节的风俗有什么?

1、放水灯:又称“荷花灯”。 主要是为了让神光打破幽冥,让亡灵乘光领悟,摆脱冥界。 因此,水灯有放光引路、普渡孤魂的说法。 水灯是放在水里的纸灯,把水灯放在河里,随波逐流。 点灯之前,岸边会向僧道读经祈祷,准备动物的鱼叉和供品。 但是,在一些地方的风俗中,把装水的灯作为许愿的祈祷用途。 水灯的设计各不相同,有简单朴素的,也有华丽美丽的。 但是,它们的作用大致相同。

2、送大士,焚纸公,焚包。 普渡结束后,大士爷、山神、土地神、护法神等神仙功德圆满,寒林院、同乡的好兄弟也该回阴曹,于是焚烧大量的纸钱和冥镪,称为“金山”、“银山”,送神,送天庭和地府也有人在门前画一个灰圈,在圈里焚烧纸公来崇拜祖先。 而“烧掉街装”的目的是让毫无根据的孤独灵魂穿上衣服、御寒,用食物包裹腹部。 “包烤”时,包裹塔,用蜡烛绕塔一周,留下缺口组成阵形,意思是死者收纸钱的路。 钱包都是一寸厚,两个包之间夹着一张画有骏马的纸片,叫做“驼马”。 烤包前,在圈外放一个金属铁锹,里面放一半水。 铁锹上放着贵州取煤用的“夹钳”之一(又称“火钳”,类似北方的“火筷子”)和一把菜刀。 为了防止无主的孤独幽灵接近。

3、掠孤:台湾民间在中元普渡后,将祭祀供品提供给民众进行掠夺,称为“掠孤”。 一种说法是为了夺走孤魂野鬼和祭品,另一种说法是为了吓唬难忘的幽灵。 所谓掠夺,首先是设置几十米高的“孤棚”,再在上面设置“孤棚”,在上面摆放供品和旗帜。 给棚柱涂上牛油,靠自己爬上孤棚不容易。 为救济贫困死者而争抢祭品的掠夺活动,如今已经成了一种竞争性的民俗活动,能先登上山顶的“顺风旗”不妨夺冠。 在民间,人们相信顶风的人,能得到神鬼的庇护。

4、吃鸭: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那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 为什么呢? 原来“鸭”是“压”,取其谐音,为了抑制幽灵而吃鸭子。 广西也说,广西大部分是水乡,经常养鸭。 中元前后,鸭子吃稻谷,很胖,肉质也到了最好吃的时期,所以到了中元,家家户户都杀鸭。

关于中元习俗有哪些内容的介绍到此为止。


TAG:
热门标签: 老火汤(1) 任何(1) 气话(1) 奥族人(1) 发配边疆(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