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前,羊城晚报记者以1300元的价格购得一只原价25600元的某品牌手袋,不仅获得包括发票在内的整套“配件”,还能在网上实时查询到该手袋通过物流企业韵达公司在“香港中环揽收”“深圳口岸清关”等信息,假品牌手袋摇身变成“海外专柜正品”。
羊城晚报记者暗访发现,所谓海外代购奢侈品已形成“假代购”产业链,从商品包装到物流信息,都是一场精心布置的骗局。有律师称,售卖“假大牌”的商家、协助伪造物流信息的物流企业等,不仅需要承担民事和行政责任,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追究。
买“假大牌”需拉客仔带路
“看名牌包吗?这里应有尽有”“看表吗?一比一复刻”……一踏入站西区域,众多拉客仔就蜂拥而至。不到100米的路程,就有超过10名拉客仔询问记者。
站西,位于广州火车站西侧,其核心商业区汇集了包括金都服装城、金美服装城等广州知名的服装和鞋类批发市场。
在一名拉客仔带领下,记者在金都服装城一个档口看到,里面陈列着形形色色的名牌鞋子,LV、Gucci、Nike、Adidas等应有尽有,犹如一个“小专柜”。档口老板小明毫不避讳地告诉记者,自己所售的高仿鞋来自莆田等地的代工厂。哪款鞋热销、人气高,工厂就立刻买正品回来打版。以原价6200元的麦昆为例,“最高版本”价格为380元,也有240元和160元的版本。售价上万元,且“一鞋难求”的Nike与LV联名款球鞋,只需要380元,与正品相比相差了将近30倍。
为了躲避执法人员检查,有商家将门店隐藏于站西一些写字楼深处,想淘到这些高仿品通常需要有人引荐才能进入。拉客仔刘泽将记者带到站西南方国际钟表城六楼,绕过四道弯才到达铁门紧闭的目标店门前。店内的人通过监控确认拉客仔的身份后,才将门推开。记者看到店内灯火通明,数十位顾客正忙着挑选“名牌鞋子”。随后,刘泽又带领记者前往同层的“名牌包包店”,这家店铺占地不足100平方米,却被分割成3个房间,摆满了LV、Prada、Hermes等顶级品牌高仿包。
随后,记者在刘泽的带领下又来到万通汇大厦七楼。等候在电梯口的老板“霞姐”将记者带到楼层中间的一个写字间。霞姐介绍,自己销售的是顶尖复制品,“跟正品没有差距了”。为了规避执法检查,她特意将店开到隐蔽的写字楼内。
高仿LV包“包装”30元可搞掂
记者调查发现,在站西,假代购花小钱就能轻易获得包括包装、发票在内的整套配件。
刘泽给记者提供了几个包装店的地址。在其中一家高仿包装店内,记者询问能否为手上的假包配一套“顶配”包装,商家称可以提供包括吊牌、盒子、袋子、说明书、保修卡、票据在内的全套包装。以记者购买的高仿LV包为例,一套包装只需要30元。
“美元、欧元、港币、韩元的免税发票我都能弄到。”商家向记者展示了韩元和港币的两套票据,韩元票据8元一套,港币票据1元一套。一些国家的票据则需要大批量定做。记者看到,票据上包含了商品编号、银行卡、授权码、日期等内容,让人分不清真假。
“异地上线”捏造假物流信息
在物流环节,记者调查发现,只需支付70元,就能将从广州发出的包裹伪装成来自香港的货品。
假代购在处理物流信息时一般采取两种手段:一部分假代购将假货发往国外,再由当地接收人寄回国内;另一部分假代购则直接和物流公司内部人员合作,制造虚假的快递信息,这种实际发货地与物流信息中发货地不一致的现象,被称为“快递异地上线”。
通过百度贴吧,记者以“海外假代购”的身份联系了几家提供“异地上线”服务的商家。其中,商家王鹏告诉记者,通过他的运作,从国内发出的快递物流信息可以显示为海外发货。他可以伪造发自中国香港、韩国、日本和美国的假快递信息,其中香港的7元一单,其他的12元一单。
记者假称自己手上有一个包要从广州寄往佛山,需要物流信息显示发货地为香港。王鹏表示,可以操作,但“不接散单”。记者加价到70元后,王鹏同意帮忙寄一单。
3月8日,记者向王鹏提供了收货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和收货地址后,第二天便收到了他发来的韵达快递单号。此时,包裹仍在记者手中并未寄出。
随后,王鹏提供了一个深圳市龙岗区的收货地址,记者从广州将包裹寄给他后,由他贴上伪造的快递面单再发往佛山。
记者在韵达官网查询王鹏发来的快递单号显示:2024年3月8日23时36分,该快件被中国香港新界荃湾区韵达德汇公司中环分部揽收;3月9日8时29分,快件从香港发出;3月9日13时15分,快件到达深圳口岸准备清关;3月13日1时8分,快件在深圳被揽收,进入国内快递流程。
3月14日上午,记者在佛山收到包裹,发现包裹上的快递单号与王鹏伪造的“异地上线”单号一致,寄件地址为香港新界元朗区某地。
一名物流从业者林峰介绍了“异地上线”的具体流程:在后台打印快递单后,贴在包裹上,将所有的包裹装在一个大袋子里,再用任意一家国内快递寄到深圳。收到包裹后,他们将包裹统一装车,送到国际转运中心,并最终分发至各个买家的地址。
律师 “造假”物流公司或要担刑责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廖建勋律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没有经过注册商标所有权人同意使用他人的商标的行为,构成商标侵权,属于违法甚至犯罪行为。
销售者售卖“假大牌”,需要承担三类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销售者售卖假货给消费者,需要对消费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消费者可以主张“退一赔三”;在行政责任方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这类违法行为进行行政调查、行政处罚,如没收生产者、销售者的假冒商品;在刑事责任方面,如果生产者侵权违法行为性质非常恶劣,可能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者则可能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如果商城物业明知有档口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还为其违法犯罪行为提供帮助,商城物业也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此外,物流企业伪造物流信息,除了要承担民事责任,在行政责任方面,物流企业没有合法经营,伪造快递信息,相关行政部门可以对此类行为进行行政处罚,如责令其改正、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在刑事责任方面,协助售假的行为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可能犯诈骗罪或是销售假冒注册商品罪,择一重罪处罚。”
廖建勋建议,如果消费者购买到假货,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或者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起行政投诉。
(文中人物名字均为化名)
羊晚快评
假代购“套路深”,关键在切断“产业链”
羊城晚报评论员
“3·15”前,羊城晚报记者对海外代购进行调查发现:以不到正品十分之一的价格购入的“高仿包”,只需花30元置办一整套包括保修卡、票据等在内的“名牌包装”,再花7元定制一套“境外发货”的假物流信息,就摇身一变成为“海外专柜正品”。整个过程中,产业链之完整、门槛之低、流程之“便捷”,令人咋舌。
这些代购的造假手段也是随着消费者防范意识提高而逐步升级的。以前,消费者要求提供专柜小票验明“正身”,于是,供应全套“名牌包装”的商家迅速“补位”,商家们甚至能弄到美元、欧元、韩元的免税发票,涵盖商品编号、银行卡、授权码等内容;再后来,“学乖了”的消费者从物流单号对发货地点进行甄别,于是,提供“快递异地上线”的商家悄然“入局”,只需要购买一个快递公司“国际后台账户”,打印面单、问题件处理、丢件理赔等都可以在后台直接处理。
真可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消费者可能想不到,自己的“海外代购”背后,是拉客仔、假货商家、售假微商、快递网点等制假售假“一条龙服务”。套路之深,让人无从识别,防不胜防。
近年来,尽管各监管部门持续打击、各电商平台积极整顿,但假代购始终禁而不绝,甚至更为隐秘难以追踪。何以至此?一方面,不管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没有从内心深处真正拒绝假冒伪劣,甚至有消费者为了虚荣知假买假。另一方面,与低廉的造假成本、丰厚的造假利润相比,目前的监管和打击力度并不能对制假售假者形成彻底的震慑。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利益共同体的不断扩张,“海外代购”制假售假已形成隐秘的产业链条,亟须引起相关平台和监管部门的重视和警惕。
就目前而言,加强监管的关键在于如何切断“海外代购”制假售假的“产业链条”:除了紧盯上游的生产加工,也要关注下游的销售运输,加强对跨境网络交易中邮递、快件渠道的监管。
从长远来说,切断“海外代购”制假售假的利益链条,只靠监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电商平台和社会持续关注,形成长效监管合力;消费者也要提高鉴别能力,通过官方合法途径购买正规商品。最后,也想劝劝一些生产厂家,既然技术上能做到“以假乱真”甚至“质量更优”,何不 “国货当自强”,在阳光下把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好?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原标题:假包装、假发票、假物流……一连串操作下,山寨货摇身变成“海淘正品” 责任编辑:曾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