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焯水后嘌呤是不是少了
现如今,高尿酸已经和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并称,成为威胁巨大的“第四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朋友在烹饪亦或是饮食的过程中,都会着重注意食材中嘌呤的含量,继而更好地对自身的尿酸数值进行把控。
而在减少食材嘌呤含量的众多行为中,焯水往往是大家非常熟知,也是大众比较认可的方法。
这是因为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焯水可以将猪肉中导致腥味,臭味的一些脏东西以及血水析出,继而增加猪肉的干净程度以及口感。
而嘌呤也被大家认为是一种脏东西,觉得焯水就可以将其很好的析出,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猪肉经过焯水,到底能不能有效的减少嘌呤含量?
医生回答:可以减少,但是减少的分量不多。
根据科学实验得出的结论:将猪肉,牛肉,鸡肉等样品进行水煮,并且在不同的时间段捞出以后进行嘌呤检测。
得出结论:在经过三分钟左右水煮的肉类,嘌呤的含量降低比较明显,大约降低了30%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进行适当时间的焯水,的确可以让肉类中的嘌呤含量减少,但是减少的量并不是很多。
这里大家要注意的是,焯水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对于一些腥味重味并不是很大的肉类来说,焯水三分钟,就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嘌呤的含量。
如果焯水时间过长,水中的嘌呤很有可能会反被肉质吸收,起到不降反升的负面效果,还希望大家能够注意。
另外,实验中还表明,除了水煮,油炸,煎炒等食物的烹饪方式,非但不会减少肉中的嘌呤含量,反而会让其中的嘌呤值升高,特别是对于尿酸高的家庭,在一日三餐的烹制中,要尽量避免这两种方式。
其实,不仅在烹饪的过程中,在高尿酸人群吃肉的时候,如果能注意好方式方法,饭前饭后的准备工作都能做好,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自身嘌呤的摄入,让自身的尿酸值更加容易把控。
如何才能比较有效的减少嘌呤摄入?
“吃肉的时候,最好不要喝汤”
根据研究显示,鸡鸭猪等肉类在经过炖煮以后,会释放出肌肽,嘌呤碱和氨基酸等物质,这些物质被统称为“含氮浸出物”,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类浸出物的含量会越来越多。
之所以我们喝肉汤会觉得鲜美,就是因为浸出物中,含有随着时间,析出越来越多的氨基酸。
但在汤变得鲜美的同时,其中的嘌呤碱被析出的也会越来越多,如果尿酸高的朋友经常喝肉汤,自然大量的嘌呤类物质就会进入身体,继而引起尿酸的失控,给身体带来隐患。
因此高尿酸的朋友吃肉,能避免喝汤就避免,如果实在想喝,也尽量喝一些白肉,例如鸡肉,鱼肉熬出的汤,其中的嘌呤含量稍少一些,但仍然要控制喝汤的量,以免对健康不利。
TAG:
热门标签: 资料员(2) 人缘(1) 古代冷知识(1) 科考站(1) 瘦马(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油耗测算公式
汽车油耗是指百公里油耗,计算公示为:油耗=耗油量/里程*100。 实际计算油耗的方法就是,加满油后记下自己的里程表数。 下次再去加满油时,记下加的油升数,同时记下现在的里程表数。油耗计算方法方法一所耗油量:100/7.5=13.3升油耗:13.4/130*100=6.1升/百公里,即每百公里油耗为6.1升。相对比较准确计算油耗方法:加油至跳枪,将里程表回零。第二次加油依然加到跳枪,然后将该次加油量
-
上一篇
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
上学时就为各种图形的周长啊,面积公式而烦恼。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来了解一下长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S=ab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为C=2(a+b)公式中a、b分别为长方形的长和宽,S为长方形的面积,C为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说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周长等于长与宽和的2倍。长方形的性质为两条对角线相等;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四个角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