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三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内容)

2023-08-13 15:30:44生活百科72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斯滕伯格认为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内在成分(成分水平),智力成分与环境间的关系(情景水平),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经验水平),这三方面构成了智力,这三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1.组合性智力/成分性智力:阐明个体智力与其内在活动的关系,主要处理个体内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

  斯滕伯格认为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内在成分(成分水平),智力成分与环境间的关系(情景水平),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经验水平),这三方面构成了智力,这三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1.组合性智力/成分性智力:阐明个体智力与其内在活动的关系,主要处理个体内部的心理关系,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表现在以下活动之中:

  元认知成分: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等的高级执行过程,元成分在三种成分中起核心作用,用来支配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操作成分:主要用于任务操作时执行不同的策略,包括信息的编码、组合和信息间的比较以及反应等,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获得成分:用于获取和保持新信息的过程。它负责接受新刺激,作出判断与反应,以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和存储。包括学习、保持和迁移成分。

  2.经验性智力:阐明个体智力与其经验之间的关系,主要处理个体解决新问题,以及随着经验的增加而将这种认知活动自动化的能力。从新问题变成常规问题。

  3.适应性智力/情景性智力:适应性智力阐明个体智力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处理个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含有个体适应、选择及改变环境的能力。

  适应:指人们通过发展有用技能和行为使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选择:指人们在环境中找到自己适当位置的能力;

  塑造:如果个人不能或不能很好地适应他所在的环境或不能选择一个新环境,智力活动可能对环境本身进行塑造。

  

  【练习题】

  阐明个体智力与其内在活动的关系,主要处理个体内部的心理关系,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指的是( )。

  A.成分性智力 B.经验性智力 C.情景性智力 D.流体智力

  【答案】A。解析:斯滕伯格认为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内在成分(成分水平),智力成分与环境间的关系(情景水平),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经验水平),这三方面构成了智力。其中,组合性智力(又称成分性智力),阐明个体智力与其内在活动的关系,主要处理个体内部的心理关系,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


TAG:
热门标签: 普世(1) 中华人民共和国(1) 收音机(2) 积炭(1) 用保鲜膜(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