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普雷马克原则是什么意思

2023-08-13 15:27:13生活百科78
普雷马可原则,又称“祖母原则”,是行为主义者普雷马克在试验中得出的。试验中,为孩子们提供“糖果”和“游戏机”两种选择,如果利用更喜欢的一项活动作为强化物,增加孩子选择另一项活动的频率。因此得出结论:"更有可能发生的活动用来强化不太可能发生的活动",即*概率事件作为低概率事件的强化物。实际上是呈现了一个期许和目标,为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动力。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恰当运用。例如:对于学生而言,“做游

  普雷马可原则,又称“祖母原则”,是行为主义者普雷马克在试验中得出的。试验中,为孩子们提供“糖果”和“游戏机”两种选择,如果利用更喜欢的一项活动作为强化物,增加孩子选择另一项活动的频率。因此得出结论:"更有可能发生的活动用来强化不太可能发生的活动",即*概率事件作为低概率事件的强化物。实际上是呈现了一个期许和目标,为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动力。

  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恰当运用。例如:对于学生而言,“做游戏”是喜欢的事件,“打扫卫生”是不喜欢的事件,此时利用普雷马克原则,只有打扫完卫生才做游戏。

  在家庭中同样适用。例如:“看动画片”是孩子喜欢的事件,“做作业”是孩子不喜欢的事件,此时家长可利用普雷马克原则提出要求:只有完成作业才能看动画片。这样会促进孩子做作业行为的发生。

  

  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顺序不能颠倒,即低频率事件在前,*频率事件在后。例如:如果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如果你*证看完动画片后能完成作业”,则不会起到强化作用。当孩子在从事喜欢的事件时,由于自身缺乏的一定的自制力,就会无限延长该事件的时间;当转而不喜欢的事件时,由于缺乏兴趣和动力,完成质量就会大打折扣。这在实际家庭教育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2、两种行为对学生而言要在喜恶方面存在明显的对比,即*低频率的行为进行恰当的组合。例如:同样都是学生不喜欢的事件,“做作业”和“做家务”,则不会起到预期中的强化作用,

  3、要言而有信,即如果以喜欢的事件作为奖励以呈现,则学生在完成指定行为后*须予以兑现,否则不利于产生持久的效用。例如:家长承诺孩子“如果期末明显进步,就去游乐场”,当孩子完成后家长却没有兑现承诺,这样将失去孩子的信任,日后再利用普雷马克原则就会存在障碍。这在实际家庭教育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在教育实践中,恰普雷马克原则,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家长的教育工作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要进行恰当的使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本站所有资源收集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提供,仅用于学习和研究,若用于违法,与本站无关。若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TAG:
热门标签: 鳗鱼(1) 统计(4) 陪伴(1) 主父偃(1) 药材(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