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所欲不逾矩是什么意思
随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
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随心所欲不逾矩造句
1、为人处世有法度(原创),随心所欲不逾矩。
2、跑堂旁敲侧击或指桑骂槐,老头不为所动,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龄,廓然无我,只当耳旁风。
3、《论语》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4、读书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学的小学,大学的通义。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进能变通运用,能说会道,有一得。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TAG:
热门标签: 外形(3) 孙皓(2) 替代(1) 手环(2) 左镜(2)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桃花雪是什么时候
很多人都不知道桃花雪是什么意思,其实,桃花雪是三月桃花开了却遇到了下雪天,这样想想还是挺浪漫的。那么,桃花雪是什么时候?桃花雪是什么征兆?一起来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绍吧!三月份。关于三月桃花雪是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三月桃花雪是指每到阳春三月,满山遍野的桃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时,形成了长达数里,花开成片的花海,当三月春风一吹而过,片片花瓣簌簌落下时,就如纷纷扬扬的雪花,恍如粉红的春雪,纷纷飘落遂得名“桃花
-
上一篇
冰墩墩盲盒多少钱一个
北京冬奥会是比较受欢迎的一个大型体育比赛,也是一场国际赛事,里面会有很多的比赛项目,还有吉祥物——冰墩墩,它是以熊猫为原型的,造型设计非常可爱,深受人们喜欢,市面上还推出了冰墩墩盲盒,售价118元一个,是非常抢手的。118元一个,冰墩墩盲盒一共有7款,6款是基础款,1款是隐藏款。“冰墩墩”的盲盒、手办在网络平台上线仅15分钟,5000个就一扫而空。更是有北京市民需要排队3个小时才能购买到“冰墩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