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2022年为什么没有大年三十

2023-08-13 15:24:52生活百科64
我们一般将把大年三十叫“除夕”。2022年的除夕是大年二十九,也就是1月31日,而2月1日就是大年初一,中间没有熟悉的“大年三十”。这和我国独有的农历算法有关。具体原因1.2021年腊月恰逢小月大年三十一般指农历腊月,而我国农历是按照月亮的盈亏圆缺周期变化来计算的。就像2021年农九月有三十天,而十月只有二十九天,按照此方法来推算的话冬月(十一月)有三十天,而十二月(腊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这一天

  我们一般将把大年三十叫“除夕”。

  2022年的除夕是大年二十九,也就是1月31日,而2月1日就是大年初一,中间没有熟悉的“大年三十”。这和我国独有的农历算法有关。

  具体原因

  1.2021年腊月恰逢小月

  大年三十一般指农历腊月,而我国农历是按照月亮的盈亏圆缺周期变化来计算的。就像2021年农九月有三十天,而十月只有二十九天,按照此方法来推算的话冬月(十一月)有三十天,而十二月(腊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这一天是除夕,属于岁末。而2022年正月有三十天,二月只有二十九天。这种被称为大小月,通常农历大月有30天,小月只有29天。

  2.和朔望月有关系

  公历的一个月,有的有30天,有的有31天,2月只有28-29天。而农历,则有大小月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这是因为,农历是根据月亮的圆缺变化来编算的,在天文学中被称为“朔望月”。

  根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起草《农历的编算和颁行》,朔日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也就是说,每个农历月的初一是朔日。从“朔”到“望”,再到下一个“朔”,一个周期约29.53天,所以计算出来的农历月天数或者是小月(29天),或者是大月(30天)。今年的腊月恰逢小月,只有29天,因此也就没有大年三十了。实际上,腊月遇上小月的时候并不少,像离大家最近的2012年、2013年、2016年这三个年份都没有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传统习俗

  1、洗:沐浴更衣

  通常,人们在年三十及时沐浴更衣,换上新衣服;也有的地方,最迟在大年初一早上,换上新衣服,辞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无论是在年三十,还是初一早上,穿上新衣服。都寓意着辞旧迎新,除旧换新,焕然一新,把旧的、脏的、不好的东西统统去掉,迎接新年崭新的生活。

  2、贴:贴年红

  贴年红,不仅包括贴春联,还包括贴窗花、贴门神、贴福字,还有年挂、横批及年画等等,所有过年要贴的内容。

  贴春联是家喻户晓的传统习俗。春联也叫对子、门对、对联等等,家家户户都要精挑细选,在门两边整整齐齐贴上大红春联,寓意红红火火,喜庆欢乐。

  3、挂:挂灯笼

  挂灯笼,讲究非常多,要成双成对,代表好事成双、福禄双全。通常,挂在大门两旁,还讲究两两对称,整齐划一,要非常协调喜庆。

  挂灯笼,是吉祥如意,去邪挡煞。在传统文化上,还有鸿运当头的美好寓意,是逢年过节高挂的吉祥物。

  4、放:放鞭炮

  鞭炮声声辞旧岁,欢天喜地过大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几千年来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环保问题,很多城市都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噪音污染及安全问题,禁燃禁放,总感觉少了节日热热闹闹的气氛。

  5、包:包饺子

  过大年,吃饺子。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事,尤其是北方地区,包饺子是逢年过节必备的传统习俗。

  到了过年,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一起包饺子,交流分享一年来生活经历,幸福时刻。在过年包饺子时,人们往往将小小的硬币,放到饺子馅里面,在除夕夜,谁要是吃到这枚硬币,寓意吃到钱财,来年钱财滚滚来,是不是很有意思!

  6、看:看春晚

  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除夕夜的一道年夜盛宴和文化大餐。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翘首以盼的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了一年一度的新传统和习俗。

  自从1983年春晚以来,已经经历了近40年的光阴,形成了“天涯共此时”大格局。从全体中国人民,到海外同胞,欢聚一堂,欢声笑语,共度良宵。

  7、敬:敬祖先

  大家都知道,通常在腊月二十九去祭祖,上年坟。但是,到了年三十,邀请家里的祖先回家过年。当然,各地的风俗不尽相同,祭祖形式也各种各样。


TAG:
热门标签: 初中生(1) 巧妙(1) 染色(4) 重要性(1) mac(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