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的黑匣子是什么意思
黑匣子(black box)是电子飞行记录仪的俗称。用于记录飞机飞行和性能参数的仪器。它不是黑色的,而是桔红色,外形像流线型集装箱。
飞行记录仪记录的信息可用于飞行事故分析,人们可根据飞机坠毁前记录的数据和话音记录,经处理后重现事故的过程,形象地分析事故的原因。
黑匣子分为:驾驶员座舱录音器和飞行资料记录器。前者能记录驾驶人员从起飞后到着陆前的相互对话。录音磁带能防火、防水、防震。后者可记录飞行时的各种数据。
黑匣子的外壳具有很厚的钢板和许多层绝热防冲击抗压保护材料,通常安装在飞机尾部最安全的部位。记录介质也从磁带式改进成为能承受更大冲击的静态存储记录仪。
功能应用
按照黑匣子的用途,它被形象地称为“法官”、“教官”和“医生”。所谓法官,是基于飞行事故调查的用途,事故发生后通过找回黑匣子,对数据译码分析,可以判定事故真正原因,避免同类事故再次发生;所谓教官,是指在飞行员监控方面的功能,通过日常分析黑匣子的数据,纠正飞行员不良驾驶习惯,预防事故发生;所谓医生,则是在飞机故障诊断与维护方面的作用,通过对黑匣子数据进行日常分析,监控、预测飞机主要部件的健康状态,排查故障隐患,防止故障发展为事故。
为了事故调查时获取客观、全面的信息,黑匣子记录数据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数据种类从最初的飞行、音频数据,拓展到了视频和数据链数据;参数数量从最初的五个逐步发展到几百个甚至上千个。
黑匣子的名字由来
飞行记录仪(英语:Flight Recorder),俗称黑匣子(实为橘色),是安装在航空器上,用于航空事故调查、维修或及飞行试验用途。“黑匣子”叫法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种解释认为其来自于早期电影对飞行记录仪的艺术化表述,是一种和处理底片、相片等“暗房”相类似的称呼,这主要也是为了凸显飞行记录仪的神秘感。
“黑匣子”于1958年由一位墨尔本工程师设计,最初使用在军用飞机上。1954年间,飞机上所有电子仪器均放置在形状、大小统一的黑色方盒里,故被称为“黑匣子”。后改为颜色非常醒目的桔红色或橙色、黄色,便于在搜寻时更快被发现。
“黑匣子”一代的记录方法为机械记录,在照相之上记录5个参数;二代“黑匣子”由磁带机记录数据,一般有几十个参数;三代“黑匣子”开始采用半导体存储器记录数据,能够记录几百个参数;新一代黑匣子不仅可以记录视频信息,参数也提升为上千个。
黑匣子没有GPS定位系统的原因
理论上,黑匣子能做到与卫星定位的功能。但由于各种现实的因素限制,导致黑匣子一直未能配备卫星定位。
卫星定位的原理十分简单,人在地面上有x,y,z三个坐标值。
手机可以通过接收卫星发出的时间计算出其中一个值,如果有三颗卫星就可以计算出人所在位置的精确信息。
因为光速是固定的,卫星的位置也不同,最后导致手机接收到三颗卫星的时间信号有误差。所以还需要第四颗卫星校正这种误差。所以至少需要4颗卫星才能定位。
TAG:
热门标签: 医学(3) 蜷伏(1) 那些(6) 夫妻缘尽有哪些征兆(1) 室内(3)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逐差法公式
逐差法公式是△X=at^2,X3-X1=X4-X2=Xm-X(m-2)。逐差法是为提高实验数据的利用率,减小了随机误差的影响,另外也可减小实验中仪器误差分量,因此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逐差法是针对自变量等量变化,因变量也做等量变化时,所测得有序数据等间隔相减后取其逐差平均值得到的结果。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测量数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可及时发现差错或数据的分布规律,及时纠正或及时总结数据规律
-
上一篇
小麦在我国有多少年种植历史
小麦在我国有5000年种植历史。小麦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我国开始广泛栽培,经过1985年和1986年先后两次的遗址调查中,发现了碳化小麦和大麦粒。从汉朝以后,小麦开始慢慢向南方推广,北方也在持续发展。1996年起,我国开始对小麦实行配额管理,成为重要口粮之一。小麦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对其野生祖先进行驯化的产物中亚的广大地区,曾在史前原始社会居民点上发掘出许多残留的实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