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功能性灭绝是什么意思啊(儒艮在中国功能性灭绝)

2023-08-13 15:30:13生活百科88
由于栖息地退化和狩猎,儒艮在中国功能性灭绝。 功能性灭绝 首先做个生物学中的名词解释,功能性灭绝指种群数量减少到无法维持繁衍的状态,在宏观上已经灭绝,但尚未确认最后的个体已经死亡的状态,2022年7月21日,宣布灭绝的中国白鲟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功能性灭绝期后被正式确认为灭绝。 通俗点讲就是数量已经少到无法正常繁衍致使种群持续壮大。 也有物种从被认为的“功能性灭绝”状态下,通过人为干预

由于栖息地退化和狩猎,儒艮在中国功能性灭绝。

功能性灭绝

首先做个生物学中的名词解释,功能性灭绝指种群数量减少到无法维持繁衍的状态,在宏观上已经灭绝,但尚未确认最后的个体已经死亡的状态,2022年7月21日,宣布灭绝的中国白鲟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功能性灭绝期后被正式确认为灭绝。

通俗点讲就是数量已经少到无法正常繁衍致使种群持续壮大。

也有物种从被认为的“功能性灭绝”状态下,通过人为干预下恢复过来的例子,例如曾经介绍过的戈梅拉巨蜥与豪勋爵岛竹节虫,但个例发生的情况是极低的。

能恢复过来的物种一般为陆栖物种,而生活在水中或者飞行的物种往往因为其生活半径大、生存环境复杂、生理习性难以掌握等客观因素,想要通过人为干预恢复种群的难度呈几何倍数的增加。

研究成果

“在栖息地普遍退化和历史悠久的狩猎之后,儒艮现在在中国已经功能性灭绝。”

“这是中国另一种具有魅力的水生哺乳动物物种在区域性丧失的有力证据——可悲的是,这再次是由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引发的”

“欢迎未来任何可能的证据,表明儒艮可能仍然在中国生存”

研究人员在2019年7月15日至8月13日期间

在四个南方沿海省份(海南、广西、广东和福建)22个直辖市的66个村庄

对788名18岁或以上在调查区生活和工作至少5年的专业渔民进行了访谈调查

以收集当地关于儒艮目击事件及了解其分布区域的相关情况,并回顾了中国过去儒艮分布和活动的历史数据。

然而悲伤的是自从1975年开始目击事件迅速减少,2008年以后没有儒艮出现在中国的记录,通过本次调查,团队一致认为“儒艮在中国功能性灭绝”


功能性灭绝原因

儒艮特别依赖海草,这是一种特殊的海洋栖息地,但由于人类从沿海开发到水污染的影响,它正在迅速退化。

海草床也容易受到一种称为“富营养化”的过程的影响——由于人为增加水中的营养物质(例如来自污水),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这降低了光穿透海水的能力,从而阻止了海草的光合作用。

自1988年起,儒艮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同时把海草的恢复认为是一项重点保护工作,包括在广西建立儒艮和其他濒危海洋动物群的海草保护区。

但恢复过程可能很漫长,而且对于居住在那里的儒艮种群来说可能已经为时已晚,在制定出有效的保护行动之前就可能会发生灭绝。

狩猎、捕鱼、船舶撞击、被渔网困住导致溺毙,也是导致儒艮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物种介绍

儒艮(学名:Dugong dugon

它是现存海牛目四种物种之一,和它最近的亲戚叫斯特勒海牛(Hydrodamalis gigas),在18世纪被猎杀至灭绝。

它的生活区域横跨整个印度到西太平洋,约40个国家和地区的水域,为了获取它的肉、油、骨头而被人类猎杀了数千年。

儒艮是草食性海洋哺乳动物,从生理角度上来说它们是大象的亲戚。它们的天敌很少,只有鳄鱼、虎鲸和鲨鱼等动物会对幼崽构成一定威胁。

一般成年后的儒艮长度约为2.5米,重量约为420公斤。有记录的最大个体长4.06米,重1016公斤。

因为它们几乎只以纤维含量低营养且价值高的海草为食,通过进食海草的同时也可刺激海草栖息地的新生长,这为它们赢得了“海牛”的绰号,但这个名字与三种海牛物种共享。

它的进食方式十分的独特,会像吸尘器一样撬动海床,挖掘和吸吮海草!

儒艮的寿命很长约为73年,怀孕周期长达12至14个月。每胎几乎只会产下一只,幼兽在18个月左右断奶,8-18岁才会进入成年期,比大多数其他哺乳动物时间都要长。


现存分布

由于缺乏准确的调查,人们普遍认为,儒艮的记录数量低于实际数量,儒艮种群数量仍被认为正在萎缩,在过去90年中,全球数量下降了约20%。

它们已经从香港、毛里求斯和台湾的水域以及柬埔寨、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的部分地区消失了。

全世界范围内,澳大利亚和波斯湾分别为现存儒艮数量的第一与第二位。

其他区域从东非到南亚(包括红海、印度水域)、南太平洋(澳大利亚除外,泰国、越南、菲律宾)、北太平洋(日本水域中的琉球群岛、萨苏楠群岛、八重山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中有少量种群或个体存在,且都面临着灭绝的风险。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评估:脆弱


文化历史

在马来西亚怡保的Tambun Cave有一幅由新石器时代人绘制的儒艮壁画,已有5000年的历史。

儒艮在东南亚,特别是南岛语系的民间传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菲律宾和沙巴的Ilocano、Mapun、Yakan、Tausug、Kadazan Dusun等语言中,儒艮的名字是“美人鱼”的同义词。

在马来语中,他们有时被称为perempoen laut(“海洋女士”)或putri duyong(“儒艮公主”),导致人们误以为“儒艮”这个词本身的意思是“海洋女士”。

在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人们普遍认为儒艮最初是人类或半人类(通常是女性),当它们被屠杀或搁浅时会哭泣。

因此,如果儒艮在菲律宾,沙巴(马来西亚)的一些地区以及苏拉威西岛北部和小巽他群岛(印度尼西亚)的网或鱼栏中被杀或意外死亡,则被认为是坏运气。

相反,儒艮的“眼泪”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文莱,泰国,越南和柬埔寨的其他地区被认为是壮阳药。儒艮肉被认为是奢侈的食物,也被认为具有壮阳特性。它们在这些地区被积极猎杀,在一些地方濒临灭绝。


延展阅读

在中国被宣布功能性灭绝的动物还包括中华穿山甲、白鱀豚、野生华南虎


TAG:
热门标签: 罐子(1) 男皇后(3) 第六感(3) 九齿钉耙(2) 电缆(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