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改革(高考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中高考改革政策解读如下:
一、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什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歼并和教育部考试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以下简称合考)和选择性考试(以下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高考总成绩,作为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二、完善和强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1、促进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现象,***提高综合素质。
2、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选择考科目,学生须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扬长避短选择。
3、促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引导高中落实课程方案加强课程实施,提高办学质量。
4、促进高校科学选才。高校可以针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合理设置招生录取科目要求,提高选拔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合格考的考试对象是哪些?
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合格性考试,考试科目成绩全部合格者,颁发普通高中毕业证书。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符合报考条件的可直接报名参加***统一高考和选择性考试。
高考改革的意义和影响
1、突破传统育人模式。
新高考改革可以说是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政策落实,也并不单纯是家长和学校要关注的问题,而是要让各界参与到高考这个流程中的不同个体,都要积***响应新高考的政策落实,这样才能更深层次的深入到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中,让高考的传统形式发生改变。
新高考改革给高中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1、优势: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喜欢的高校和专业的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三门选考科目。
2、挑战:以浙江省为例,3门选考科目,可以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科目中任意选择组合。这样的组合排列达到了35种,这么多的选择给学生选课和高中安排课程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导致某些高中只限定了几种选择,开设几种课程,学生只能在这几种选择中选课,否则无法开课。
35种选择形式,造成学生选课并非从兴趣和爱好的角度出发而选择,他们会从科目的难易程度出发。浙江省2017年公布的高考选科科目发现,物理是满足高校专业选科要求覆盖率***高的科目,达到了91%的覆盖率。但是学生在选择的时候,都避开了物理。从杭州市2016年10月公布的选考数据发现,选考***多的是化学,然后依次是地理、历史、政治、物理、生物、技术。
为什么要进行中考高考改革?学英语耗费学生过多精力和时间;外语对于很多人的实用价值有限;不利于城乡教育公平,分值越大对农村学生越不利。”针对进一步推进中考、高考英语科目改革,创新初中、高中英语教学,优化英语科目的设置,他提出了三个改革建议:***,将高考外语必考科目改为选考科目,中考英语实行等级考试。同时完善“一年两考”制度,避免因过度应试导致的不公平竞争。实施***性英语水平考试体系,完善中考英语等级划分标准。
第二,改进和优化中考、高考英语命题,侧重考查英语表达与沟通能力。逐步打破“应试英语”、“哑巴英语”的困境,突出英语教育的语言工具本位,强调语言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切实提升初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第三,取消初中、高中英语的主科地位。***取消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课程,降低英语课程在初高中教学中的比重,注重“个性化教育”,切实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引导社会对于英语学习“回归理性”。外语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过高,耗费学生过多精力和时间;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外语对于很多人的实用价值是有限的;不利于城乡教育公平,高考中外语分值越大对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学生越不利;学生实际用在外语学习的时间远超出课时分配比例。
新高考改革内容有哪些新高考改革内容如下:
新高考政策取消了文理分科,新高考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多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
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 3”或“3 1 2”的考试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二、高三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衔接融通,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健全终身教育体系,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3 3”模式理论上选科组合有20种,而“3 1 2”模式理论上选科组合有12种。但实际上大部分学校是无法提供这么多的选科组合的,一方面是学生学则这个组合的人数少的话,学校是无法开班的;另一方面是很多学校会着重突出本校强势的科目,而展开科目组合开班,学生能选择的范围就又缩小了,所以这时候就要尽可能考虑到学校会开设的科目而进行合理的组合。
新高考改革还有哪些变化2022年高考改革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 1 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2022年高考改革
“3”:为***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为***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按选考物理、选考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公布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
“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新高考改革还有哪些变化
加大艺考文化课考察力度
关于艺考的争议一直比较大,尤其是娱乐圈出现一些劣迹艺人后,大众发现一些明星素质非常差,应加大艺考的选拔制度,以此来净化娱乐圈。
艺考是文化课成绩 专业课成绩,此前文化课成绩只要通过学校的自主划线,专业课成绩过关,就能上大学。
如今艺考政策大变,扭转轻文化重专业的趋势,文化课分数线将大增,在艺考总成绩中占比50%以上。
也就是说,今年艺考生专业课成绩再好,文化课过不了分数线,都考不上理想的大学。
高考改革相关问题
为什么要建立并规范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展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而有个性地发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育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普通高中转变育人方式,为高等学校科学选拔人才提供重要参考。
2022年全国高考改革是什么 新高考改革怎么改2022年***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 1 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2022年全国高考改革
2022年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 1 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3”为***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改革有什么好处英语考两次,让学生不会因为发挥失常而耽误自己
英语是很多学生的一个短板,在每年的高考中,有大批学生都是被耽误在了英语这门科目上,这其中很多学生是发挥失常,新高考模式给到了学生两次考试机会,然后在高考中取学生***好的成绩作为高考成绩,这就表示学生失误一次不怕,只要第二次考好就可以了,可说给了学生两次高考机会,这一福利让很多学生为之高兴。
TAG:
热门标签: 保值(1) 研究对象(1) 六月飞雪(1) 金庸小说(6) 制成(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志愿时(志愿时长有什么用)
志愿时长到底有什么用?志愿时长可以加综测分。志愿时长达到一定的标准,可以在学生的综测成绩上加上相应的分数。不过每个院校在这方面的标准不一样,像在我们学校,志愿时长满48个小时,就可以在思想教育部分加上6分。我们思想教育部分占综测的30%,所以占的分值还是很大的。 其次,...
-
上一篇
文科分数线(文科本科分数线)
文科***底分数线是多少您好,根据不同的学校,文科***低分数线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文科***低分数线一般在450-500分之间,但也有部分学校的***低分数线可以达到550分以上文科本科分数线文科本科分数线如下: 1、北京市2022年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为425分。 2、天津市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