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山药产地(山药产地是哪里山药有哪些品种)

2023-08-13 15:24:25生活百科14
山药产地 山药产于朝鲜、中国、日本。在中国,主要产于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山药学名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缠绕草质藤本,一般生长于山坡、山谷林下或者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块茎富含淀粉,可供蔬食。 一、...
山药产地

山药产于朝鲜、中国、日本。在中国,主要产于河南、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山药学名薯蓣,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缠绕草质藤本,一般生长于山坡、山谷林下或者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块茎富含淀粉,可供蔬食。

一、山药产地

1、山药主要分布在朝鲜、日本和中国等国家。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北部、四川、甘肃东部和陕西南部等地,可以入药,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

2、山药主要生长在海拔150-15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苗期时的生长适宜温度在15-20℃左右,生长盛期时的适宜温度在25-28℃左右,低于20℃生长速度较慢,适宜种植在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区,土壤中的水分不宜过高,一般在18%左右比较适合。

二、山药粉如何制作

1、干品打粉法

(1)挑选品质较好的山药,使用清水将山药上的泥土冲洗干净,然后使用去皮刀刮掉山药的表皮以及黑色的斑眼。

(2)将山药切成薄片,厚度大约在0.2-0.3cm左右;将薄片浸入0.5%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浸泡2-3小时左右。

(3)将浸泡好的山药捞出,使用清水洗掉薄片上残留的药液,然后放入锅中用沸水煮6-8分钟左右。

(4)捞出山药薄片清洗,然后放入60-65℃的烘箱中烘20小时左右。在这过程中需要注意倒盘1-2次,保证受热均匀,避免山药黏在烘盘上。

(5)用电磨打成粉。

2、预煮制备法

(1)挑选品质较好的山药,使用清水将山药上的泥土冲洗干净,然后将山药放入0.8%-5%的氢氧化钠 0.2%-2%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浸泡后,捞出去皮,放入护色液中(0.01%亚硫酸钠 0.5%氯化钙)。

(2)将水煮沸后,放入山药,煮5-10分钟左右,然后使用打浆机将山药打碎。其中山药:水=1:1.5。

(3)将山药浆液加热到70-80℃,25MPa,二次均质。

(4)在低温下去除水分后,将山药浆液喷雾成细微的雾滴,让雾滴悬浮在空气中的一瞬间蒸发掉水分,最后获得球状小颗粒粉末。

3、家中自制

在制作山药粉的过程中,可以加入适量的红豆和薏仁。制作时,把山药片和红豆以及薏仁分别入锅炒熟并把山药中的水分炒干,再把它们研成细末即可。

山药产地是哪里山药有哪些品种

现在国内出名的山药主要有四种,分别为:长山山药产自山东邹平;“铁棍山药”产自河南焦作温县、孟州等地;“陈集山药”产自山东省菏泽市陈集镇;“佛手山药”产地为湖北武穴。下面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山药产地与简介。

山药产地与简介

山药品种之---参薯:栽培品的块茎变异大,有长圆柱形、圆锥形、球形、扁圆形而重叠,或有各种分枝。圆锥形或球形的块茎通常外皮为褐色或紫黑色,断面白色带紫色。其茎具4条狭翅,叶片绿色或带紫红色,卵形至卵圆形,顶端尾尖或凸尖,基部心形、深心形至箭形;叶柄绿色或带紫红色;雄花通常2至数个簇生或单生于花序轴上排列成圆锥花序。

蒴果长1.5~2.5厘米,宽2.5~4.5厘米。花期11月至翌年1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药材名淮山,又名理毛条、方山药。

主要产地有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广东、贵州、四川、云南。其中福建、广东有大量栽培。

山药品种之---褐色薯蓣:叶表面网脉明显,茎具有4~8条棱,茎、叶柄和叶片干时常呈红褐色。花期7月至翌年1月,果期9月至翌年1月。生长于海拔100~1950米的山坡、路旁、山谷杂木林中或灌木丛中。

主要产地有广西、湖南、广东、贵州、云南、福建及浙江等地有分布。

山药品种之---山薯:为块茎长圆柱形,干时外皮不脱落。叶片纸质,宽披针形,长椭圆状卵形。长4~14厘米,宽1.5~8厘米,顶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变异大,近截形、圆形、浅心形、宽心形、深心形至箭形,有时为戟形,两耳稍开展。有时重叠。

蒴果三棱状扁圆形,长1.5~3厘米,宽2~4.5厘米,花期10月至翌年1月,果期12月至翌年1月,生长于海拔50~1150米的山坡、山凹、溪沟边或路旁的杂木林中。

主要产地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筹地。

山药品种之---野山药:又名戟叶薯蓣,叶片短三角状卵形,叶基深心耳形。叶缘常3浅裂至3深裂,质薄,叶腋无珠芽。主产地位于宝岛台湾。

山药品种之---日本薯蓣:叶片三角状披针形,长椭圆状狭三角形至长卵形,基部心形至箭形或戟形,有时近截形或圆形,叶缘无明显3裂,雄穗状花序通常2至数个或单个着生于叶腋。蒴果长1.5~2厘米,宽1.5~3厘米。花期5~10月,果期7~11月。

产地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等地,日本、朝鲜也有分布,日本的山药需求量每年85吨左右。

山药丰产新方法

1、浅追肥、巧浇水:施肥时应施入浅土层以供山药根系吸收,浅追肥或少追肥,都能确保山药高产,山药怕涝也不宜太旱,若太旱会严重影响山药的膨大,喷施新高脂膜合理匹配水肥分配。

2、架要牢:出苗后及时搭架,架高在2米左右,正面呈“人”字型,侧面斜向交叉,隔7~8米用粗竹竿或木棒加固,总之一定搭牢,以防歪倒。

3、防病虫害:病虫害防治要跟上,病虫害在重茬地块发病较重,头一年种植的地块发病较轻,在山药蔓上架后,喷施农药的同时加新高脂膜在植物表面,提高药效,防止病菌侵染,驱逐虫害。

4、成长期:山药追肥主要在生长的中后期,前期需肥较少。地下块茎进入旺盛生长盛期时,应重施1次追肥,叶面喷施药材根大灵,可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确保块茎伸长和膨大有充足的养分,有效物质含量大大提高,达到大丰收的目的。

山药薯蓣栽培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

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大和芋”山药等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抗病性强、产量高、有发展前途的品种。彭军田就是选用的日本“大和芋”山药品种。

选地开沟整畦

山药的种植应尽量避免重茬,一般隔三年轮作一次,并忌种花生、红芋茬。要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地块为好,要求上下土质一致,如下层有粘重土层和白沙岗土层,打沟时应彻底打碎,至少1~1.2米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土壤以中性为宜,目前开沟一般都采用机械开沟。山药栽培以南北方向为宜,可采取双行种植或单行种植根据个别地块需东西种植时你可采取行距加宽,双行种植时,大行距1.7~1.8米,小行距沟内两趟山药的行距40厘米,株距在20~25厘米,沟深85~100厘米,沟宽70厘米。整地整畦时要整平,预防浇水时浇不均匀。还要做好排水设计,确保田间畦内无积水。单行种植时行距80~100厘米,沟宽30厘米,沟深90~100厘米,株距20~25厘米。

适期播种

大棚山药一般都在元旦左右开始种植,一般要求地表5厘米地温稳定超过9~10℃。播种前把山药苗晾晒一下,这样可以活化种薯,又能起到杀菌、出芽率高的作用。若用山药茎块切断做种薯,可在切口处及时用石灰粉沾好,起到消毒作用。在下种时要做到有芽的一块下,大小一般大的一块下,这样芽会出的齐,另外,还要用500倍的多菌灵、1000倍的粉锈宁、72%的百菌清1000倍浸种3~5分钟,晾干后即可播种,播种前可在种子表面喷洒新高脂膜。

山药以有机肥如腐熟的饼肥、鸡粪、鸭粪或人畜粪等为主,无机肥为辅,用量一般每亩可施2000~4000公斤,外加高钾复合肥40~60公斤,或用山药专用生物有机肥200~300公斤,与土充分混合均匀,以防烧苗。

田间管理

1、浅追肥。如果基肥施用较多,则少追肥或者不追肥,为确保山药高产,一般追施2~3次,在地上植株长到1米左右时追施一次高氮复合肥,以后每隔一星期左右追施一次,3次即可。山药膨大期以磷钾含量较高的多元素复合肥为主山药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是1.5:2:5,每亩30公斤左右,最好采取冲施的方法。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防早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山药的吸收根系分布浅,发生早,呈水平方向伸展,施肥时应施入浅土层以供山药根系吸收。

2、架要牢。插架及除草山药在播种后盖上6~10厘米浮土,浇后用“山药专用除草剂”150~200克对水100公斤均匀喷洒,再盖地膜、出苗后及时搭架,架高在2米左右,正面呈“人”字型,侧面斜向交叉,隔7~8米用粗竹竿或木棒加固,总之一定搭牢,以防歪倒。

3、巧浇水。山药怕涝也不宜太旱,若太旱会严重影响山药的膨大,特别是在块茎膨大期,时间约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这期间一般10天左右浇一次透水,5月下旬以后浇水要根据土壤溼度适当浇水。

4、病虫害防治要跟上。病虫害在重茬地块发病较重,头一年种植的地块发病较轻,在山药蔓上架后,开始喷药防治。 山药的主要病害为炭疽病,属于真菌性病害,老百姓称落叶病,表现初期叶片发黄,叶片出现小斑点,最后茎枯叶落,此病以防为主,做好轮作换茬,选用无病种薯,播种前用25%多菌灵粉剂500倍浸种25~30分钟进行种薯消毒,栽培后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

一般可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500~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交替喷雾,发病重时可用日本“大和芋”山药专用配方农药,发病初期隔7~10天进行喷雾,一般连续喷施2~3次即可。

收获

正常露地山药的收获期很长,从8月20日到第二年的4、5月份,山药在地下不腐烂,不变质,一般霜降前后为集中收获期,以供春节市场。但是大棚山药就不同,由于收获时间在6月20日左右,山药本身淀粉含量少,水分含量高,因此不耐长时间贮存,大棚山药应在收获后及时销售。另外,由于种植规模等因素,大棚山药现在多采用人工采挖,因山药皮很薄,在挖山药时要防止机械损伤,山药带泥包皮堆放,以待销售。

或者

第一种:它适宜在穴管内生长。 除了穴管栽培外,合理施肥或完全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可以增进山药的产量与品质。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成分,提供充分的营养,延长营养物质的释放与利用的时间,增进根的呼吸作用,以及提供足够的水分。刚开始长出新芽的山药植株,其养分来自母薯,进入发育初期的山药需要较多的氮肥,以促进它的生长,到薯块开始形成期,钾肥就特别重要。山药似乎很容易从土壤中吸收磷肥,此外,若能增添镁肥,也有助于产量的增加。

第二种:栽培山药薯蓣,必须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通气性好、排灌方便的沙质土壤深翻35~45厘米,深翻土地时,要先将上面20~30厘米的表土层翻在一边,再继续深翻至35~45厘米,切忌翻乱土层。土地深翻后,就形成了栽培沟,可将基肥施入栽培沟内。基肥一般亩施过磷酸钙20千克、腐熟有机肥3000千克、草木灰200~300千克。施肥时可先将栽植沟底部填上原来翻上来的表土,厚度为15厘米,再把基肥施于土层之上,最后再覆土15厘米。

山药追肥主要在生长的中后期,前期需肥较少。山药出苗整齐后施1次20%的人粪尿肥,以后每隔20~30天施1次。施肥可在离植株30厘米处挖1条6~10厘米深的施肥沟,亩施人粪尿700~1000千克。地下块茎进入旺盛生长盛期时,应重施1次追肥。亩用复混肥20~30千克、饼肥40~60千克穴施或沟施,施肥后覆土,以保证块茎伸长和膨大有充足的养分。以后视植株生长情况再确定是否追肥。

淮山药的正宗产地是哪里?

淮山药的正宗产地在江苏安徽附近。

在我国,淮山的原产地就在江苏安徽附近,也只有那里产出的才能被称为淮山,而其他地方产出的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山药。现在很多地区也种植了这种淮山药,不仅可以做成蔬菜来吃,还可以把它当作治病的食疗来用。

伪品类别

(1)参薯:块茎变异较大,有圆柱形,圆锥形,球形,表面浅棕黄色至棕黄色,有纵皱纹,常有未去尽的外皮。质坚实,断面淡黄白色,粗糙,有裂隙。微土腥气。

(2)木薯:常用斜切片,外皮多除去,切断面乳白色,粉性,近边缘外可见形成层环纹,中央部位有的可见放射状管群,有的有裂隙,味淡,嚼之有纤维性。

山药产地

山药主要产地在中国的湖北、湖南、浙江、江西、陕西、甘肃以及日本和朝鲜等地方,山药是短日照作用,适宜生长在海拔150-1500米的地区中,养殖山药时,要为其提供土层深厚且疏松肥沃的土壤,使山药健康生长。

山药产自哪里

1、生产地区

山药主要产地在中国、日本和朝鲜,其中中国的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南、广东、贵州、四川、陕西、江苏等地区,且山药适宜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它是短日照作物,并且山药的果期在每年的7-11月份。

2、土壤条件

山药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且疏松肥沃的土壤中,不宜生长在黏重且潮湿的土壤里,养殖山药时,要翻耕土壤,翻耕深度要在1米以上,并且要往土壤中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料,为山药提供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使其健康生长。

3、整枝搭架

山药是攀藤植物,养殖山药时,要在植株苗长到30厘米的时候,在田地上搭建支架,且支架高度为1.5-1.7米,在山药发芽后,要将其生长过多的茎蔓剪掉,以免植株流失多余的养分,再把山药的主茎牵引到支架上。

4、施肥管理

山药是喜肥植物,对氮磷钾等养分需求较高,养殖山药时,需要在植株生长期间,每隔一个月施加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料和氮磷钾复合肥料,促进山药旺盛生长,而在山药块茎生长期,要向其追施磷肥和钾肥,使山药产量提高。

山药哪里产的最好正宗

山药河南焦作的最好最正宗。

焦作,位于河南省的西北部,是全国著名的“百年煤城”,也是司马懿、韩愈、李商隐等名人的故里。焦作地处太行山与黄河之间的狭长冲击平原,土壤中的矿物质含量较多,加上当地气候、日照等特点,给山药的生长,提供了非常好的天然环境。

说到焦作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怀山药,大家或许会比较陌生,但提到“铁棍山药”,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至少略有耳闻。铁棍山药属于怀山药中的一个品种,也是山药中的“极品”。

山药特性:

1.外观:一般在超市里看到的山药,山药块茎长圆柱形,个头粗大,根茎粗短,根毛多,品质好,肉质洁白细嫩,淀粉含量高;褐色的表皮,长有坑点,有点像铁锈般的坑点,无法洗掉;断面干时白色。

2.品质:山药质地比较坚硬,不易折断,而且拿起来有点像拿石头的感觉。

在国内,山药的产地有很多,以广西、广东(中山牛头山)、河北、河南等为几大产地,其品种也很多,所以也有非常多的别称,例如:怀山药、淮山药、白山药、土薯、山薯等。

哪里的山药最好?

山药最好的就是河南温县铁棍山药。那个是最好的。它的营养价值最高。

温县铁棍山药介绍

闻名遐尔的太极之乡,司马故里-----温县,是“四大怀药”的主要产地。因受水土、气候等条件的影响,所产“四大怀药”的药用价值极高,品质极佳。山药乃“四大怀药”之首,素有“怀参”之美称。铁棍山药是温县名优土特产,又是山药中的“极品”,曾为历代皇室之贡品,誉为国药之宝。可四季食用,老少皆宜,常用之为“补品”,94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该产品畅销韩国、新加坡、美国、德四等地,享誉海内外。

主要成份:据中科院化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铁棍山药富含16%淀粉、粘液质、糖蛋白、胆碱、维生素C、甘露骤糖;还含有:谷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等18种氨基酸和铁、钙、锌、磷、锰、钴、铜等十余种微量元素。

根据药理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该产品有以下特点:

一、补中益气:铁棍山药因富含18种氨基酸和十佘种微量元素及其他矿物质,所以有健脾胃、补肺肾、补肾益气、健脾补虚、固肾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

二、消渴生津:该山药有消渴之功效;中医治疗虚劳消渴处方中常有山药单味使用,或与其它药物合用,

效果更佳。

三、保健:由于鲜铁棍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氨酸和矿物质,可以防治人体脂质代谢异常,以及动脉

硬化,对维生护胰岛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益心定神,定咳定喘,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

四、养颜:元代脾胃专家李景说:“治皮肤干燥以此物润之”,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到:“山药能润皮毛”,山药对滋养皮肤,健美养颜有独特疗效。

五、特殊药理功能:山药中的铜离子与结

缔组织对人体发育有极大帮助,对血管系统疾病有明显疗效,铁棍山药中的钙,对伤筋损骨、骨质疏松、牙齿脱落有极高的疗效,对冻疮、糖尿病、肝炎、小儿泄泻、遗尿很好的疗效,久用可耳聪目明,延年益寿。

用法及用量:蒸、煮、炖、炒食用均可,每日进食150--200克,对人体有极高的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作用。

山药产地

山药产地主要分布在朝鲜、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山药的主要产地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北部、四川、甘肃东部和陕西南部等地。

山药

山药,又叫薯蓣,是短日照、喜温作物,生长于海拔150-15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

山药比较耐旱,但不耐涝,不宜种在地下水位太浅或过分潮湿的土壤中。砂质土和壤土含水量以18%左右为宜。

山药在中国蜀南及两广地区可在3月定植,四川在3月下旬至4月,华北地区4月中、下旬定植,东北5月上旬定植。采收在10月下旬至11月。


TAG:
热门标签: 摆脱(1) 气体(1) 石墨烯(3) 太极(1) 油麦菜(2)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