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减肥拔罐的位置图(拔罐减肥的位置图3个部位穴位拔罐瘦身)

2023-08-13 15:26:19生活百科14
减肥拔罐的位置图图解哪些穴位1、背部穴位减肥。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 5分钟,每周2~3次。脾俞穴(图示中最上面的一个)功效:发散脾胃之热。三焦俞穴(图示中下面的一个)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2、腹部穴位减肥以下穴位。用闪火...
减肥拔罐的位置图图解哪些穴位

1、背部穴位减肥。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 5分钟,每周2~3次。脾俞穴(图示中最上面的一个)功效:发散脾胃之热。三焦俞穴(图示中下面的一个)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2、腹部穴位减肥以下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3、下肢穴位减肥。以下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 5分钟。每周2~3次。血海穴(图示中上面的那个)功效:减肥,清血利湿。足三里穴(图示中下面的那个)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扩展资料

拔罐减肥的位置图3个部位穴位拔罐瘦身

拔罐通过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加强脾肾的功能,扶正祛邪来达到减肥这一目的。它能够根据肥胖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穴位,局部取穴循经疏导,促进局部代谢,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那么,拔罐减肥的具体位置图在哪呢?想利用拔罐减肥,就得清楚身上各处的减肥穴位哦。

拔罐减肥的位置图之背部穴位

以下背部的穴位,采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2~3次。

1、脾俞穴

取穴:找到两侧肩胛骨下角,往中间划水平线,相对的是第七胸椎,然后下属四个椎体左右旁开1.5寸是脾俞穴。

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2、三焦俞穴

取穴:采用俯卧姿势,三焦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拔罐减肥的位置图之腹部穴位

以下腹部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1、中脘穴

取穴:位于肚脐上方。

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

2、大横穴

取穴:位于肚脐右侧。

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

3、关元穴

取穴:位于肚脐下面。

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拔罐减肥的位置图之下肢穴位

以下下肢的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5分钟。每周2~3次。

1、血海穴

取穴: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普通腧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功效:减肥,清血利湿。

2、足三里穴

取穴: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拔罐通过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加强脾肾的功能,扶正祛邪来达到减肥这一目的。它能够根据肥胖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穴位,局部取穴循经疏导,促进局部代谢,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那么,拔罐减肥的具体位置图在哪呢?想利用拔罐减肥,就得清楚身上各处的减肥穴位哦。

拔罐减肥的位置图之背部穴位

以下背部的穴位,采用闪火法在穴位上拔罐,留罐10~15分钟,每周2~3次。

1、脾俞穴

取穴:找到两侧肩胛骨下角,往中间划水平线,相对的是第七胸椎,然后下属四个椎体左右旁开1.5寸是脾俞穴。

功效:发散脾胃之热。

2、三焦俞穴

取穴:采用俯卧姿势,三焦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左右旁开2指宽处。

功效:将全身水湿气通调至膀胱经,再排出体外。

拔罐减肥的位置图之腹部穴位

以下腹部穴位,用闪火法,在穴位留罐20分钟,每周2~3次。

1、中脘穴

取穴:位于肚脐上方。

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

2、大横穴

取穴:位于肚脐右侧。

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

3、关元穴

取穴:位于肚脐下面。

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拔罐减肥的位置图之下肢穴位

以下下肢的穴位选择适宜体位,用闪火法将罐吸拔在穴位上留罐l5分钟。每周2~3次。

1、血海穴

取穴: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普通腧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有股动、静脉肌支;布有股前皮神经及股神经肌支。

功效:减肥,清血利湿。

2、足三里穴

取穴: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右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

功效:通经活络、补中益气。

拔罐减肥穴位图

拔罐减肥选穴参考方:

后背:华佗夹脊穴(胸1至腰5,旁开0.5寸);腹部:天枢、大横、气海、关元;腿部:梁丘、足三里、丰隆、血海;足部:公孙等等。

意见建议:

注意:每日一次,留罐时间10~15分钟,不要过久,否则可能会拔出血泡(尤其后背)。具体穴位找不准,建议搜一下穴图,有时叙述说不太清处,找懂经络的人指点一下很简单。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功效:聚集及传导水液和脂肪。大横穴(位于肚脐右侧)功效:通腹去脂,调理脾胃。关元穴(肚脐下面)功效:募集小肠经气血、传导任脉水湿的效用。

学会如何用中医的经络、穴位正确的减肥,如何达到有效的减肥、瘦身!中医减肥是需要辨证的,不是千篇一律的,每个人的肥胖部位不同,肥胖原因不同,那么减肥的穴位自然不同!如何辨证的运用穴位,首先就需要辨证归经选穴!

拔罐减肥拔什么部位

1、中脘穴背部的脾腧、肝腧、大肠腧和肾腧等经穴也是有利于减肥的穴位。

2、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其中的“运”是运水的意思。当脾的能力不足,也就是中医所说人体处于“脾虚”的状态时,人体运送废水的能力就不足。当脾脏的能力不足时,人体经络中的体液就不易流动,心包容易产生积液,使得心脏的能力不足,心脏是人体血液的泵,当泵的扬程不足时,整个身体的活力都会降低,自然废物就无法排出了,这就是“肥人多痰多湿,多气虚”。

3、其他中医拔罐减肥穴位:后背穴位:华佗夹脊穴。腹部穴位:天枢穴、大横穴、气海穴和元穴。腿部穴位:梁丘穴、足三里穴、丰隆穴和血海穴。穴位:公孙穴。

拔罐能调理哪些疾病 拔罐减肥的位置图36个

5 拔罐减肥的位置图36个 神阙穴

位置:在脐中部,脐中央。

功效:培元固本、回阳救脱、和胃理肠。主治泄痢,绕脐腹痛,脱肛,五淋,妇人血冷不受胎,中风脱证等。

肾俞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取定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功效: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

大椎穴

位置: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功效:益气壮阳。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

涌泉穴

位置: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功效:散热生气。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

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三阴交

位置: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内关穴

位置: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现代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

百会穴

位置: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

功效:开窍醒脑、回阳固脱。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中风、失语、脱肛、阴挺、久泻久痢等。

中脘穴

位置: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具体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即为此穴。

功效: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

关元穴

位置:其位于脐下三寸处。

功效: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阳陵泉

位置: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功效: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小儿惊风。

6 拔罐的方法有哪些 单罐疗法

用于病变范围较小的疾病或压痛点。可按病中耽穴变或压痛的范围大小,选用适当口径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冈上肌肌腱炎在肩髑穴拔罐等。

多罐疗法

用于病变范围比较广泛的疾病。可按病变部位的解剖形态等情况,酌量吸拔数个乃至数十个部位。如某一肌束劳损时可按肌束的位置成排列吸拔多个火罐,称为“排罐法”。治疗某些内脏或器官的瘀血时,可按脏器的解剖部位的范围在相应的体表部位纵横并列吸附几个罐子进行拔罐治疗。

闪罐疗法

罐子吸上后,立即取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多用于局部皮肤麻木或功能减退的虚证病例。

留罐疗法

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时间,一般留置5~ 15分钟。罐大吸拔力强的应适当减少留罐时间,夏季及肌肤菲薄处,留罐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损伤皮肤。

推罐疗法

又称走罐疗法,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位。先在罐口涂一些润滑油脂,待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倾斜,即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

留针拔罐疗法

先在相关的部位施行针刺,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将针留在原处,再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如果与药罐结合,称为“针药罐”,多用于风湿病。

刺络拔罐疗法

用3三棱针、陶瓷片、粗毫针、小眉刀、皮肤针、滚刺筒等,先按病变部位的大小和出血要求,按刺血祛刺破小血管,然后拔以火罐,可以加强刺血法的效果。适用于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丹毒、神经衰弱、胃肠神经官能症等。

灸罐疗法

吸拔罐,留罐10分钟,起罐后用艾条点燃温灸各穴10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为宜。

7 拔罐的注意事项

1.如果使用的是火罐,拔罐前需用镊子夹紧1一2个棉球蘸取酒精。注意酒精棉球取出时要将棉球靠着酒精瓶壁挤压去多余的酒精,以防操作过程中点燃的酒精棉球烧伤皮肤。

2.使用火罐还要把握好火焰在罐内停留的时间。时间过长,罐口温度过高,容易烫伤患者:时间过短,罐内空气较多,罐子不容易吸住皮肤,或者虽然吸住了但是力量较小。最好的方法是火焰进罐直进直出,无需停留,然后迅速将罐子扣在皮肤上。

3.拔罐时间不要太长或者太短,一般15分钟左右为宜。时间太短效果不会好,时间太长则会吸出水疱或血疱。如果皮肤较敏感者,一旦发现皮肤充血,应停止。

4.协助拔罐的家人时刻要注意拔罐者的皮肤变化,尤其是背部。

5.起罐时,不可强力硬拔。应一手抓住罐子,一手指按下罐口边沿的皮肤,待罐内放人少量空气后,轻柔起罐。

6.起罐后,应及时穿好衣服,做好保暖。拔罐后1小时内,不宜洗澡。而且也不要立即到户外活动,以免再次受风着凉。

7.拔罐前不宜空腹或吃太饱。饮食后,最好1小时后才拔罐。

8.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有大血管的地方,皮肤过敏、水肿或者溃疡的地方,都不能拔罐,孕妇的腰骶部和腹部也禁止拔罐,以防流产。

拔罐减肥图

拔罐减肥图如下:

拔罐减肥是纯物理的减肥方式,通过拔罐的方式刺激人体的各个相应穴位,从而达到让身体瘦下来的目的。拔罐减肥通过疏通穴位使得身体内的脂肪得到分解消解,燃烧脂肪甚至是可以达到皮肤之下的八厘米深度,具有非常好的排出积存的毒素,调理身体五脏六腑的平衡,调理身体内分泌,从而可以达到消除便秘、疏通穴道、深度自然减肥的目的。

大肚子拔罐减肥一般是拔哪里?

大肚子拔罐减肥一般是拔中脘穴。

中脘穴在我们的肚脐上方,主要功效就是聚集和传导体内的水分和脂肪;大横穴位于我们肚脐的右侧,主要功效就是令腹部通畅、祛除脂肪,同时还有调理脾胃的功效。关元穴在我们的肚脐下方,主要功效就是聚集小肠的气血,然后排出任脉的水湿气。


TAG:
热门标签: 法宝(1) 消气(1) 高楼(1) 交点(1) 扶手(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