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夜渡(夜渡寒舟的意思)

2023-08-13 15:24:25生活百科17
五律《夜渡》是谁的作品?你说的应该是五言律诗《夜渡湘水》吧,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夜渡寒舟的意思夜渡就是晚上渡啊,寒舟就是在船上很冷程敏政《夜渡两关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程敏政:夜渡两关记 程敏政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
五律《夜渡》是谁的作品?

你说的应该是五言律诗《夜渡湘水》吧,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夜渡寒舟的意思

夜渡就是晚上渡啊,寒舟就是在船上很冷

程敏政《夜渡两关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程敏政:夜渡两关记

程敏政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已问驿吏,吏绐言:“须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钲束燎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崯,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为应。时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计此关乃赵点检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冠绝。夜二鼓,抵滁阳。

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林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

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籍,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邪?尽二鼓,抵香林。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渡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

明宪宗成化十四年(1478),作者回乡省亲,因南归心切,冒险夜行,先后夜渡清流关、昭关,写下这篇文章,生动地记述了夜渡两关的险恶经历——一是山高路陡,二是山中有虎。这两种危险再加上“夜渡”,其惊险可想而知了。

不过,作者在叙事中,如没有奇妙变幻的笔法,层层深入的皴染,其惊险的艺术效果决不会如此叩人心弦。在夜渡清流关时,由于受驿吏的欺骗,引出了夜渡之举。但在渡关之前,作者听从者说“颇险恶,多虎”,已“心识之,”说明他对清流关的危险,已有思想准备。尽管如此,但这种夜行的险恶远非预料所及。一是山高路陡,“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只好“下马累肩而上”,其艰危之状令人心惊;二是气候恶劣,“寒风暴起,束燎皆灭”,草木有声,其凄厉之气摄人心魄,作者和从行者在这种情形下“渡关”,既有夜行阻道之险,又有闻风心寒之惊,更有猛虎出没之惧,因而“人人自危”,为了壮胆,制造声势,他们“呼噪不已,铜钲哄发,山谷响动”。这一段文字,写夜行情景,有声有色,把人们内心的恐惧写得活灵活现。文势至此却陡然转折,以悠然的笔调写出了:“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方才渡关时的惊恐忧惧顿然消去,变幻出一个全新的境界。在皎洁的月光下,山顶四望,一片清幽,此刻,作者化险为夷,“举手相庆”,领略月色之美。可是,由于惊恐过度,“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又进一步以心有余悸补上一笔,将惊恐心理写得更为突出。同时顺手拈出赵匡胤大破南唐,生擒姚凤、皇甫晖故事,点明此处乃兵家争战之地,目的也在于突出地势之险,然后总叙一笔,谓此游虽险而奇,冠绝平生,抒发出内心的快意。

接下去写夜渡昭关的情景。与上文相比,又变幻出不同写法。如果说夜渡清流关对危险早有认识,作了思想准备,那么夜渡昭关却是毫无准备。一开始,作者自以为“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轻松之情溢于言表。甚至以武陵桃源、甘肃仇池相比,对眼前“峦岫回合,桑田秩秩”的山村景色赞叹不已。不料“入益深,山益多”,进入了一个“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的荒凉无人之境。在山深路荒的绝境中,作者才意识到又陷于危险,“始大骇汗”。再加上老叟所说的前山“烈原以驱虎”,心头不觉怦然而动,又紧张起来,真是惊心方定,又生恐惧。此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连壮胆助威,虚张声势的器具也没有了,只好硬着头皮冒险夜行。在这段描写中,作者紧紧抓住夜行视物模糊不清的特点,极力渲染山中的恐怖:“怪石如林”,直如伏虎,马为之避易,人为之倒退颠仆。真虎虽未出现,但人们畏虎的神态已刻划得栩栩如生,如在目前。他们过清流关时尚能虚张声势,呼噪不已,这时候连虚张声势的“胆量”都吓飞了,竟至于“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甚至于“自分恐不可免,”难逃虎口。这样前后对比,就把谈虎色变,惊恐万分的情态、心理刻划得入木三分。再加上山高水深的描写、伍员遭厄的映衬和“如更生者”幸免于难的感叹,把夜渡昭关的恐惧、绝望和余生自庆的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结构上,作者独具匠心,写得首尾呼应,于变幻中见严密。文章一开篇,就交代了夜渡两关的缘起以及具体时间。接着写夜渡清流关,因先有准备,虽“人人自危,”却不至于十分狼狈。而且出人意表地翻出化险为夷的结局。夜渡昭关,由于心理松懈,毫无准备,结果狼狈不堪,陷于绝望。两次渡关,写得各具情采,毫不雷同,足见构思精妙。同时,两次渡关都点到“虎”,虽然都是虚写,但由于渡昭关无准备,人们的畏虎之情就格外强烈。最后一段,作者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点明两次历险的原因,与开始的“谒告南归”紧密呼应,再以“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总结两次遇险的教训,最后则以“谨志之以为后戒”,点出作记的用意。而后两点,意味深长,含有生活哲理,发人深省。总其全文结构,线索清晰,变而不乱,呼应严密,神完气足。

另外,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状物写人,善于抓住特点,用极为简炼的语言传神写照。如“累肩而上”写山路的陡起壁立;“如烂银盘”形容月光的皎洁;“却顾反走,颠仆枕籍”写人们极度惊恐,都堪称精到之笔。正如近人林纾评这篇文章说:“此篇非有意为文字,而文字颇奇恣。由沿道纪实,不欲奇而自奇。至文势之曲折回合,亦因其自然,无斧凿痕迹。”

夜渡湘水赏析

此诗叙述作者夜渡湘水时的所见、所感,表现出作者的淡雅、闲适以及对渔村生活的赞赏。全诗记叙自然,情感真挚而恬淡,反映渔村生活的宁静、和乐,描述采莲女和渔夫的劳动情景,生动真实。

首联“客行贪利涉,夜里渡湘川”两句,写作者为贪赶路程,急于渡河而错过了宿处,只好在夜里乘船渡湘水了。作者用白描手法记述了匆匆赶路的情况,同时也点明了题目“夜渡湘水”。

颔联“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两句表明,因为是夜渡,对于周围的一切看不清楚,但是,野草的芳香,却带着露水的潮润扑鼻而来,远处不时传来悠扬、清脆的歌声,那是采莲女劳动中的欢声笑语。

颈联“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两句写撑船人看到了对岸的光亮,以为是江边渔村,就把船向火光处驶去,等到了近前,才发现原来是渔人夜宿潭边,燃起的烟火。这两句是视觉所见,把渔家生活形象地展现出来。

尾联两句“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一个“时”字,表达出诗人的急切心情。因为诗人急于见到久别的好友,不时地问船夫:浔阳在什么地方?何时才能到达?连夜行舟诗人还嫌慢,可见他当时心情是何等急切。“浔阳”一作“涔阳”。涔阳在今湖南澧县涔阳浦。《九歌·湘君》有“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之句,诗人因联想及此而发问。

全诗记叙自然,情感真挚而恬淡,反映渔村生活的宁静、和乐,描述采莲女和渔夫的劳动情景,生动真实。

夜渡湘水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一作崔国辅诗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唐代·孟浩然《夜渡湘水》 夜渡湘水 一作崔国辅诗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

睿泽先寰海,功成展武韶。戈鋋清外垒,文物盛中朝。圣祚山河固,宸章日月昭。玉筵鸾鹄集,仙管凤凰调。御柳新低绿,宫莺乍啭娇。愿将亿兆庆,千祀奉神尧。——唐代·鲍君徽《奉和麟德殿宴百僚应制》

奉和麟德殿宴百僚应制

睿泽先寰海,功成展武韶。戈鋋清外垒,文物盛中朝。

圣祚山河固,宸章日月昭。玉筵鸾鹄集,仙管凤凰调。

御柳新低绿,宫莺乍啭娇。愿将亿兆庆,千祀奉神尧。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唐代·李世民《帝京篇十首》

帝京篇十首

唐代李世民

展开阅读全文∨ 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余。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玉酒泛云罍,兰肴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唐代·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唐诗三百首 , 写人伤怀

夜渡无人舟自横,还是野渡无人舟自横

是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夜渡巴山雨洗兵是岑参哪首诗歌鉴赏

1、夜渡巴山雨洗兵是岑参《奉和杜相公发益昌》中的诗句。

2、诗句鉴赏:“夜渡巴山雨洗兵”这一句诗极言诗人去益昌路途的艰难。诗中一个夜字,一个雨字,表现了前进路途中,环境的艰苦,又用一个洗字,突出雨势之大,不是淋雨,不浇雨,一个洗字,显出暴雨倾盘之力,使读者有如临其境之感。,

二、扩展知识:

1、全诗欣赏: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相国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千条拂去旌。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2、作者简介:(715-770)唐代诗人。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742-756)年间,两度出塞,居边塞六年,颇有雄心壮志。安史乱后回朝,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转起居舍人等职,大历(766-779)年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其诗题材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朓、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有《岑嘉州集》等.


TAG:
热门标签: 上海(8) 犬瘟热(1) 黄海波(1) 李卫(3) 白萝卜(3)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