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涸辙之鲋的拼音(涸辙之鲋怎么读)

2023-08-13 15:29:19生活百科19
涸辙之鲋怎么读【读音】:hé zhé zhī fù 涸声母h,韵母e,声调第二声;辙声母zh,韵母e,声调第二声;之声母zh,韵母e,声调第一声;鲋声母f,韵母u,声调第四声。 【解释】: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
涸辙之鲋怎么读

【读音】:hé zhé zhī fù

涸声母h,韵母e,声调第二声;辙声母zh,韵母e,声调第二声;之声母zh,韵母e,声调第一声;鲋声母f,韵母u,声调第四声。

【解释】: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出自】:战国 庄子《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释义】:庄周昨天来的时候,有半路而呼喊的人,庄周回头看看车辙中,看到有一条鱼。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扩展资料:

【近义词】涸辙之鱼、嗷嗷待哺、涸辙之枯

【反义词】绝处逢生

1、绝处逢生

【解释】:绝处:死路。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出自】:元·关汉卿《钱大尹知勘绯衣梦·正名》:“李庆安绝处幸逢生。”

【释义】:李庆安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生命攸关。

2、嗷嗷待哺

【解释】: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出自】:周 夫名《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释义】: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于困境需要援助。

涸辙之鲋怎么读

涸辙之鲋的读音为:hé zhé zhī fù。

涸辙之鲋的解释为:涸:水竭;干涸;辙:车轮的迹;鲋:鲫鱼。指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助的人。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语法:涸辙之鲋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造句:

1、他们就像涸辙之鲋一样在戈壁滩上困了二十天。

2、内地雪灾十分严重,数以万计灾民如涸辙之鲋,受断电断粮之苦,正需要大家伸手援助。

3、常乐天已经是涸辙之鲋,鼎中之鱼。

4、涸辙之鲋,相煦以湿,不若相忘于江湖。

5、不敢,施主是朝廷一品大员,别看眼下似乎是涸辙之鲋,不久就可河清海晏。

6、涸辙之鲋的故事他是听说过的。

7、涸辙之鲋,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8、的确,涸辙之鲋,若不能相濡以沫,相煦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

9、大胆鸟怪,你已是强弩之末,涸辙之鲋,何必苦苦挣扎,还是随我去天庭受审吧!

10、若一旦堙塞,使蛟龙鱼鳖,同为涸辙之鲋。

涸辙之鲋的含义是什么?

涸辙之鲋(拼音:hé zhé zhī fù)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涸辙之鲋”的原义是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鲫鱼(涸:水干枯竭;辙:车辙,车轮压的痕迹;鲋:鲫鱼);指即将干渴而死的鱼,也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在句中一般充当主语、宾语。

故事:

庄子因为过分专注于著书,不太注重生产,所以家里很穷,经常因为没钱买粮而忍饥挨饿。一天,庄子家又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无奈之下,庄子只好硬着头皮到富有的监河候家去借粮。监河侯是一个很小气的人,当他看到连宰相都不去做,镇上最清高的庄子都登门求助自己,所以非常开心。于是,监河候爽快地答应借粮,但同时又说道:“借给先生粮食当然可以,我不借谁的粮食,也会借给你啊!不过得等我收了老百姓的租税之后才能借给你,到时候,我借给你三百斤,你觉得可以吗?”

清高的庄子第一次求人,就遭到对方的软拒绝,十分生气,就恼怒地对监河候说:“我走了很远的路才来到你这里。昨日走在半路上,突然听到喊救命的声音。回头一看,看到干枯的车辙里躺着一条小鲫鱼。我看看左右无人,就问小鲫鱼:‘是你在呼救吗?怎么了?’小鲫鱼见到我过来,非常开心,答道:‘我本是东海里的水族,今天不幸落在这车沟里,快要干死了,请你给我一升半斗的水,救救我吧!’”

说完,庄子停顿了一下。监河侯赶紧问:“那你有没有拿水救了小鲫鱼呢?”庄子冷冷地继续说道:“我爽快地答应了他:‘好吧,等我到了南方,去劝说吴越两国国王,请他们将西江里的水引来救济你,你看如何?’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时就气得变了脸色,说:‘我失去了依赖的水,没法活下去。我现在只要得到一点点的水,就能活命了。如果等你引来西江水,我早就死在这里了。那时候,你还是到干鱼铺子上见我吧!”

涸辙之鲋是什么意思?涸辙之鲋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 涸辙之鲋 hézhézhīfù

[成语解释]涸:水竭;干涸;辙:车轮的迹;鲋:鲫鱼。指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助的人。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声。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正音]涸;不能读作“ɡù”;辙;不能读作“chè”。

[辨形]涸;不能写作“河”;辙;不能写作“澈”。

[近义] 涸辙之枯 嗷嗷待哺

[反义] 绝处逢生

[用法]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也作“涸辙之鱼”、“涸辙枯鱼”。一般作主语、宾语。

[结构]偏正式。

[例句] 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急谋升斗之水一样;就要这较为切近的经济权;一面再想别的办法。"

[成语故事] 庄子因为过分专注于著书,不太注重生产,所以家里很穷,经常因为没钱买粮而忍饥挨饿。有一天,庄子家又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无奈之下,他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监河侯家去借粮。监河侯本是一个很小气的人,但看见这么清高的庄子登门求助,便爽快地答应借粮,同时说道:“借你粮食当然可以,不过得等我收了老百姓的租税之后才能借给你,你觉得可以吗?”庄子见监河侯不愿马上借粮,十分生气,他恼怒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从家里走了很远的路到你这里来,走在半路上,突然听到喊救命的声音。我当即朝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一看,原来是躺在干枯的车沟里的一条小鱼在呼救。”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我当时连忙上前去问道:‘小鱼啊,你为什么来到这里?’小鱼回答说:‘我原本住在东海,今天不幸落在这车沟里,快要干死了,请你给我一升半斗的水,救救我的命吧!’”

监河侯听了庄子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小鱼。庄子冷冷地说道:“我当时说:‘好吧,等我到了南方,去劝说吴、越两国国王,把西江里的水引来救济你,让你随江水愉快地游回东海去,你看怎么样?’”

监河侯一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便说:“那怎么行呢?”

“是啊,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气愤地说:‘我失去了依赖的水,没法活下去。我现在只要得到一升半斗的水,就能活命了。如果等你引来西江水,我早就死在这里了。那时候,你只能到卖鱼干的店铺里去找我了。’”

百科解释如下:

涸辙之鲋

涸辙之鲋(拼音:hé zhé zhī fù)在干涸了的车辙沟里的鲫鱼,比喻处于极度窘困境地、亟待救援的人。 涸:干 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选子《庄子 外物》

目录 • 作者简介

• 用法

• 原文

• 注释

• 翻译

• 道理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英汉词典解释

&gt&gt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作者简介[回目录]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寓意 比喻陷于困境、需要能解燃眉之急的人,讽刺达官贵人漠视穷人的苦难。新意:揭示以权谋私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

用法[回目录]

辨析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同时讽刺世人不从实际出发,做些无效的事。 鲋鱼的回答可以用“远水解不了近渴”概括。 例句 词语应用 ·示例:但人不能饿着静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也得留一点残喘,正如~,急谋升斗之水一样。 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近义词:涸辙之枯、嗷嗷待哺反义词:绝处逢生

原文[回目录]

庄周①家贫,故②往贷粟③于监河侯。监河侯④曰“诺⑤。我将得邑金⑥,将贷子⑦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⑧作色⑨,曰“周昨来,有中道⑩而呼者,周顾(11)视车辙(12)中有鲋鱼(13)焉(14)。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15)者耶(16)?’对曰:‘我,东海之波臣(17)也。君岂有(18)斗升之水而活(19)我哉?’周曰:‘诺,我且(20)南游(21)吴越之王(22),激(23)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24)与,我无所处(25)。吾得斗升之水然(26)活耳。君乃言此,曾(27)不如早索(28)我于枯鱼之肆(29)(30)!’”。

注释[回目录]

(1)庄周:庄子的姓名,战国时宋国人。

(2)故:因此。

(3)贷粟(sù):借粮。粟,谷子,去皮后称为小米。这里泛指粮食。贷,借。

(4)监河侯:即魏文侯。也有人认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

(5)诺(nuò):答应的声音,表示同意。

(6)邑金:封建统治者在自己的封地里剥削得来的收入。邑:古代贵族受封的领地。

(7)子:您,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8)忿(fèn)然:生气的样子。

(9)作色:脸上现出怒色。作,发作,发出。

(10)中道:道中,半路上。

(11)顾视:回头看。顾,回头。

(12)辙(zhé):车轮在地上碾出的痕迹。

(13)鲋(fù)鱼:鲫鱼。

(14)焉:在那里。

(15)何为:做什么。

(16)邪:通“耶(音‘yé’)”,疑问语气词,相当干现代汉语的“吗”“呢”。

(17)波臣:海神的臣子。

(18)岂有:有没有。

(19)活:使……活。

(20)且:将要。

(21)游:劝说,游说。

(22)吴越之王:吴: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越:周代诸侯国,国都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23)激:引(水)。遏阻水势,使它急流。

(24)常与:老朋友。这里指鱼所赖以生存的水。

(25)处:居住、存身的地方。

(26)然:则,就。

(27)曾(céng):还,简直。

(28)索:寻找。

(29)枯鱼之肆:卖鱼干的铺子。肆:店铺。

(30)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简直不如早些到卖鱼干的铺子里找我!

(31)肆:店铺

(32)涸:干涸

翻译[回目录]

庄周家里穷,所以到监河侯那里借粮米。

监河候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的答应了。他说:“可以,我将要收到封邑中的收入,借给你300两银子,好吗?”

道理[回目录]

庄周即庄子,他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就向富有的监河侯去借。作者用十分简练的文笔,描绘出监河侯这个吝啬鬼的形象,揭示出了一个道理: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绝不能只说大话,开空头支票。

百度百科地址:ke..com/view/78524.htm

SOSO百科地址:ke.soso.com/v151493.htm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涸辙之鲋 拼音

涸辙之鲋拼音:

[hé

zhé

zhī

fù]

涸辙之鲋_百度汉语

[释义]

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出处]

《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声。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

涸辙之鱼的意思

意思是指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涸辙之鱼,汉语成语,拼音是hé zhé zhī yú,意思是指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出自《四贤记·告贷》。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涸辙之鱼。”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近义词:涸辙之鲋

涸辙之鲋(拼音:hé zhé zhī fù)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涸辙之鲋”的原义是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鲫鱼(涸:水干枯竭;辙:车辙,车轮压的痕迹;鲋:鲫鱼);指即将干渴而死的鱼,也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在句中一般充当主语、宾语。

涸辙之鲋的意思

涸辙之鲋的意思是:指即将干渴而死的鱼,也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在句中一般充当主语、宾语。

原义是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鲫鱼(涸:水干枯竭;辙:车辙,车轮压的痕迹;鲋:鲫鱼)。

涸辙之鲋(拼音:hé zhé zhī fù)是一则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见于《庄子·外物》。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出自《庄子·外物》)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提炼出“涸辙之鲋”这个成语。

“涸辙之鲋”与“嗷嗷待哺”都有急待救援的意思,但“涸辙之鲋”多用于个人或者公司陷入困境后迫切地想要得到救援的场景当中,“嗷嗷待哺”多用于饥饿的婴儿身上或者雏鸟身上。


TAG:
热门标签: 营养成分(1) 升温(2) 平台(3) 凉水澡(1) 发行(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