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左移名词解释(核左移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核左移一般指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中性粒细胞核象在病理情况下的一种变化。
正常情况下,在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以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为主,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杆状核占0-5%。如果核左移伴有白细胞总数增高野称再生性左移,这个表示机体的反应性比较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释放大量的粒细胞至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急性感染,也可见于其他一些急性中毒、急性失血等。
病理情况:
核左移常见于感染(尤其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对于有发热等表现着,常表示有细菌感染。病理情况下,在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的百分率增高。
粒细胞白血病病理性中性粒细胞核向左移位,与细胞分化成熟障碍有关。细菌感染相关的髓系白血病反应可导致极端的核左移现象,这与机体对中性粒细胞的大量需求和粒细胞的释放有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核左移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核左移全称为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是指粒细胞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指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
相关信息:
杆状核粒细胞>5%,称轻度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为重度核左移,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核左移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外周血中杆状核细胞增多或/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均称为核左移。
最常见于各种病原体所致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时。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时也可见到核左移。核左移时常伴有明显的中毒颗粒、空泡变性、核变性等质的改变。
分类
杆状核粒细胞>5%,称轻度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10%并伴有少数晚幼粒细胞者为中度核左移。
杆状核粒细胞>25%并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为重度核左移,常见于粒细胞性白血病或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样反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核左移
《核左移》和《核右移》该怎么解释?核左移名词解释:相对不成熟的杆状核中性粒细胞等幼稚中性粒白细胞所占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超过5%),或同时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等早期细胞称为核左移。
核右移名词解释:分为再生性核左移和退行性核左移,常见于多种严重感染。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5叶核以上者超过3%)的粒细胞象称为核右移。
核左移和核右移名词解释?1,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指外周血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
2,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TAG:
热门标签: 下等婚(1) 乌克兰(9) 吸渣(1) 钢筋(3) 武松杀嫂(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荷花瓣(荷花的花瓣有什么作用?)
荷花的花瓣有什么作用荷花瓣具有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1、可以泡茶: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清心凉血、解热解毒。2、可以食用:荷花摘下,晒干后,可以与百合、莲子熬粥,可以养颜美容。做法:“软炸荷花”是一款取材新奇,成菜美观的菜式。采用鲜荷花的花瓣漂净,裹上蛋清糊炸后,撒上...
-
上一篇
涸辙之鲋的拼音(涸辙之鲋怎么读)
涸辙之鲋怎么读【读音】:hé zhé zhī fù 涸声母h,韵母e,声调第二声;辙声母zh,韵母e,声调第二声;之声母zh,韵母e,声调第一声;鲋声母f,韵母u,声调第四声。 【解释】:涸:干;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鲋:鲫鱼。水干了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