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父亲(乾隆皇帝的父亲是谁)
这个问题应该是没有争议的,是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
你提这问题有可能是受野史或者民间传说的影响,比如金庸的《书剑恩仇录》中提到乾隆帝与红花会总舵主陈家洛为同胞兄弟,为海宁人
请试想,在清朝,满族人的朝廷,怎么可能让汉人做皇帝,雍正帝子嗣很多,即便他没有子嗣,也会有其他皇子的子嗣来继任
乾隆皇帝的父亲是谁爱新觉罗·胤禛(1678
12
13—1735
10
08),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雍亲王
在二废太子胤礽之后,胤禛积极经营争夺储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
乾隆的父亲是谁?乾隆的父亲是:雍正皇帝。
爱新觉罗·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为雍亲王。
总评:雍正帝与康熙帝一样勤于政事。后人收集他在位的13年中朱批过的折子就有360卷。雍正在位期间,“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乾隆是中国清代年号,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5年。在位帝王为清高宗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
乾隆帝一般指爱新觉罗·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任三年零四个月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
乾隆皇帝父亲是哪位皇帝乾隆皇帝的父亲是雍正皇帝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统治下的时期是清代最鼎盛时期,俗称康乾盛世
但是自从乾隆皇帝以后清朝开始慢慢走向没落
乾隆的父亲究竟是谁乾隆的身世,一直是历史学家苦苦探索的。
关于的他的生母,目前有三种说法。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说其是浙江海宁一个大盐商陈阁老的儿子。随着金庸大师的《书剑恩仇录》广泛流传,这种具有传奇色彩的说法更是深入人心。
相传,海宁有位盐商叫陈世倌,俗称陈阁老,在康熙年间入朝为官,与雍亲王一家常有往来。这一年,恰好雍亲王和陈阁老的两家夫人分别生了孩子,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雍亲王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来时,陈家老小个个目瞪口呆,自家的胖小子竟变成了个小丫头。那换入皇宫的胖小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但此种说法经考证基本不可信。因当时雍亲王已有一子,何必行此险招?陈阁老,也就是陈世倌,他在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担任内阁大学士以后时间不长,就因为起草谕旨出错被革职了,当时乾隆骂他:少才无能,实不称职。试想儿子怎么可能这么骂老子?
第二种说法是当年他的父亲在热河行宫打猎时和一个宫女生下了他。这只是一种传说,并无直接证据可考。
根据清朝皇家的家谱《玉牒》和乾隆时期的《实录》以及《圣训》,乾隆的亲生母亲是钮祜禄氏,即雍正的皇后。如果乾隆时期的《实录》以及《圣训》有被篡改的可能,那么《玉牒》被篡改的可能不大,所以根据史料,其生母为钮祜禄氏无疑。
如果说乾隆的生母已经定案了话,那么他的出生地则真的是一个谜了。
乾隆认为自己出生在雍和宫,也就是雍正做皇子时的雍亲王府。乾隆曾经多次以诗的形式表明自己是生在雍和宫。在一首雍和宫纪事诗中,乾隆更明确地写到:“斋阁东厢胥熟路,忆亲唯念我初生。”
可是,就在乾隆皇帝还在位的时候,就有人对乾隆皇帝的出生地有不同的议论。朝中有一个官员叫管世铭的,到避暑山庄的时候,写了三十首诗,其中有一首诗,就涉及乾隆皇帝的出生地:“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管世铭在这首诗的后面有个小注,这个小注说:“狮子园是乾隆皇帝的诞生地,因此乾隆常常到先帝雍正驾崩的忌日到那里小住几天。”
奇怪的是乾隆的儿子嘉庆也是这么认为,多次在自己的诗中提到父亲的出生地为避暑山庄。
更为奇怪的是乾隆自己对于这种说法并没有驳斥。上面的这些诗源源本本的流传下来了。如果他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为什么不加以纠正?
嘉庆的那些诗一直在流传,直到道光登基,为了定论雍和宫说,才下令将他父亲当年说乾隆生在山庄的诗作都改过来。由于嘉庆的诗早已公开流行天下,这样大张旗鼓地修改,结果是越抹越黑。
这样说来,又似乎避暑山庄说更为可靠,但乾隆为什么非要说自己出生在雍和宫呢?不解。
清朝乾隆皇帝的生父是谁?乾隆皇帝的生父是雍正皇帝,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公历9月25日)子夜,乾隆帝出生于北京雍亲王府东书院“如意室”,幼名“元寿”。生母熹妃是雍正帝的妾室格格。
此时,弘历的二兄弘昐两岁时早殇,未曾与序行次;而与序行次的长兄弘晖、三兄弘昀又先后去世,年长于弘历的只有弘时一人,所以弘历在胤禛诸子中排行第四而实为第二子。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雍正帝,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间重整机构并且对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特别是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一朝,整顿吏治,在中央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并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扩展资料:
人物成就
TAG:
热门标签: 刘去(3) 工资(11) 鱼缸(2) 互不(1) 阖闾(2)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