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三部曲(茅盾的“蚀”三部曲指哪三部作品?)
主要指的是《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
“蚀”三部曲简介初载于上海《小说月报》1927年第18卷第9—10号,1928年第19卷第1—3号、6—9号。1928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单行本,1930年5月由上海开明书店合集为《蚀》出版。《蚀》以1925年至1928年间中国大革命为历史背景,描写了一群苦闷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反映了时代的大动荡。
《幻灭》以大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汉为背景,描写主人公章静向往读书的静谧、爱情的甜蜜、革命的轰轰烈烈等一系列幻想的破灭。
《动摇》描写武汉附近一个小县城从革命高潮到失败的变化,及从事革命活动的知识分子方罗兰等人在时局变化中生活的不安定和思想的动摇。
《追求》描写一群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失败后于苦闷、迷惘中仍然作种种追求,结果都是失败。
茅盾自述《蚀》表现了“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过的三个时期:
1、革命前夕的亢昂兴奋和革命既到面前时的幻灭;
2、革命斗争剧烈时的动摇;
3、幻灭动摇后不甘寂寞尚思作最后之追求”。
《蚀》通过描写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这个侧面反映了大革命时代的风貌,表现了革命的壮举、反革命的猖獗及阶级冲突的尖锐激烈。作品的背景壮阔;人物心理刻画细腻,同时代联结紧密,有立体感。它是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初步形成作家的独特风格。但它的过于沉闷黯淡的氛围,也反映了作家当时思想的消沉。《蚀》是现代小说中出现较早的长篇之一,它开创了“三部曲”的形式。作品发表后曾引起文坛的广泛注意, 后来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参考文献:徐廼翔 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词典·小说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第417页.
茅盾的“蚀”三部曲指哪三部作品?《幻灭》、《动摇》、《追求》
蚀三部曲是茅盾的三部系列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整个三部曲都是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幻灭》、《动摇》、《追求》三部中篇小说构成了矛盾的蚀三部曲,它们都是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的。
《幻灭》
写的是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汉。女主人公章静情感脆弱而富于幻想。她缺乏斗争的勇气;意志软弱。她对生活容易燃起希望,也容易感到失望。章静讨厌上海的喧嚣和拜金主义化,在读书和爱情两方面都感到了幻灭。为革命形势所鼓舞,她到革命中心的武汉。她换了三次工作,但是每次都只增加些幻灭的悲哀。章静抱着这种脆弱的感情和幻想,寻求个人心灵的寄托和安慰,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感到幻灭,这些都反映了革命浪潮冲击下某些知识分子共同的特点和命运。
《动摇》
写的是大革命时期武汉附近一个小县城的故事。作为革命联盟的国民党县党部负责人方罗兰,在革命形势急剧变化的时候,动摇妥协,助长了反革命的气焰。他知道混入革命内部的胡国光的罪恶而不敢揭露和斗争。他害怕人民群众的力量。当革命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不但束手无策,而且为了个人的安全而决定离开革命。胡国光是一个积年的老狐狸,他利用种种卑污手段混进革命阵营,用伪装的革命面具掩盖自己的投机破坏行为。关于革命者李克,用墨不多,但多少勾勒出了他的敏锐果断、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当革命危机已经显露的时候,李克以特派员的身份来到这个县城,是他指出了这个县过去工作的病根,是他冒着生命的危险去说服那些被胡国光所欺蒙和煽动了的群众,是他当革命遭受了失败,把革命的武装力量转移到南乡去准备继续战斗。正是由于这些斗争生活的反映,由于李克这个人物的出现,《动摇》成为三部曲中低沉气氛最少的一部。
《追求》
如茅盾在《读〈倪焕之〉》中所说,意图在于暴露一九二八年春初的知识分子的病态和迷惘。其中所写的人物,在革命高潮期间都曾有过一度的昂奋,当革命处于低潮、****笼罩全国的时候,他们既不肯与反动派同流合污,但又囿于阶级的局限,认不清自己的正确道路,故虽各有所追求,而最终都不免于失败。张曼青的教育救国和王仲昭的新闻救国的道路没有走通;章秋柳只能在官能享受的自我麻醉中毁灭着自己,也毁灭着别人;另一人物史循,则由怀疑、颓废以致求死不得。理想与事实不相应合,是这些人在追求失败后得出的共同结论。
矛盾的<蚀>三部曲是什么?矛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整个三部曲都是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幻灭》描绘的是一个抱着美好幻想参加革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静女士的悲剧。每一次希望,只是失望,每一个美丽的憧憬,本身就是丑恶,这就是幻灭。
《动摇》描述的是湖北一个县城在武汉政府蜕变以前的风波,作品向我们反映了那一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中各色人物的心理状态。其中描写的最为成功就是主人公方罗兰。这是一个表面稳重,成熟,冷静。而实质是一个摇摆不定,懦弱的伪君子。方罗兰的形象揭示出大革命时期国民党“左派”的许多精神特质,他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稳健的“君子”,充任着县党部委员和商民部长等要职,但在爱情与革命上他却始终的摇摆不定。
《追求》其中所写的人物,在革命高潮期间都曾有过一度的昂奋,当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时候,他们既不肯与反动派同流合污,但又囿于阶级的局限,认不清自己的正确道路,故虽各有所追求,而最终都不免于失败。张曼青的“教育救国”和王仲昭的“新闻救国”的道路没有走通;章秋柳只能在官能享受的自我麻醉中毁灭着自己,也毁灭着别人;另一人物史循,则由怀疑、颓废以致求死不得。“理想与事实不相应合”,是这些人在“追求”失败后得出的共同结论。
沈雁冰的《蚀》三部曲分别是?《蚀》三部曲,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发表于1927年)、《动摇》《追求》(1928年先后完成)
通过对革命分子心灵世界细腻的描写,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大革命前后革命营垒中存在的矛盾与分化
《蚀》从在中国革命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理历程的独特角度来反映大革命,丝毫不回避历史教训,显示了茅盾对中国革命及中国社会的认识、把握以及清醒的现实主义批判精神
茅盾“蚀”三部曲<<蚀>>包括三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幻灭》、《动摇》、《追求》,以大革命前后某些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经历为题材
《幻灭》写的是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汉
《动摇》写的是大革命时期武汉附近一个小县城的故事
《蚀》的第三部《追求》,意图在于“暴露一九二八年春初的知识分子的病态和迷惘”
其中所写的人物,在革命高潮期间都曾有过一度的昂奋,当革命处于低潮、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的时候,他们既不肯与反动派同流合污,但又囿于阶级的局限,认不清自己的正确道路,故虽各有所追求,而最终都不免于失败
TAG:
热门标签: 大闸蟹(1) 宇文士及(1) 油炸锅(1) 越界(1) 软件(9)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盛开的盛什么意思(鲜花盛开的盛是什么意思)
盛开的盛字的含义盛,读音shèng意为兴盛、繁盛、盛大隆重,如桃花盛开、盛宴。也有强烈、旺盛、的意思,如年轻气盛。表示盛行,如盛传。也表示程度深、用力大,如盛赞。另作姓。鲜花盛开的盛是什么意思鲜花盛开的”盛“的意思是:形容花开得又多又好。【词条】:盛开【读音】:shèn...
-
上一篇
时代峰峻老板(时代峰峻老板是谁?)
时代峰峻老板是谁李飞,时代峰峻的老板是李飞,据说说是前房地产商,在2007年左右通过一份在中国建立类日本杰尼斯偶像体系的策划案而结识黄锐,两人一起手把手搭建了时代峰峻,并成功推出了一代团TFBOYS(饭圈一般常称之为“帝国”)。之后时代峰峻趁热打铁,接着一代团的热度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