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瓶口(中国历史中都江堰宝瓶口的作用是什么)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
中国历史中都江堰宝瓶口的作用是什么起“节制闸”的作用的河口,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
离堆的东侧是内江的进水口,俗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清清内江水通过这里流入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
宝瓶口同飞沙堰配合具有节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内江进水量的关键。内江水流经过宝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在洪水期间,内江水位提升高过飞沙堰,洪水就进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宝瓶口对水流的约束,达到了防洪的作用。
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万亩农田。
扩展资料:
为什么人们把都江堰凿开的山洞叫宝瓶口1、宝瓶口的修建过程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
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
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宝瓶口”是如何开凿出来的?李冰父子邀集了许多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但玉垒山山石坚硬,民工们用铁具凿、挖、撬,工程进度极其缓慢。后来,一个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应当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草,点火燃烧,岩石在柴草的燃烧下就会爆裂,可以加快挖的速度。实践证明这个办法非常有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在玉垒山开凿了一个20米宽、40米高、80米长的口子,因形状很像瓶口,因此叫“宝瓶口”。奔流不息的岷江水通过宝瓶口源源不断地流向东部旱区,这样,东部的农田得到了灌溉。都江堰的第一大工程终于完成了。
宝瓶口的详细介绍宝瓶口,是指起“节制闸”的作用的河口,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
是在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
古蜀国杜宇称帝时期,丞相开明带领人民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岷江左岸玉垒山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
宝瓶口的沿革:
宝瓶口右侧过去有一个末凿去的岩柱与其相连,形如大象鼻子,故名“象鼻子”。象鼻子因长期水流冲刷、漂木撞击,已于1947年被洪水冲毁培塌。宝瓶口岩基,干百年为飞流急湍的江水冲击,出现了极大的悬空洞穴。
毛泽东1958年视察都江堰时说一千年一万年后将如何!为了加固岩基,1970年冬,灌区人民第一次堵口截流,抽干深潭,从两岸基础起,共浇注混凝土8100多立方米,给离堆、宝瓶口筑起了铜墙铁壁,使这个自动控制内江水量的瓶口,更加坚实可靠。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宝瓶口
宝瓶口的简介李冰根据水流及地形特点,在坡度较缓处,凿开一道底宽17米的楔形口子。峡口枯水季节宽19米,洪水季节宽23米。据《永康军志》载“春耕之际,需之如金,号曰‘金灌口’”。因此宝瓶口古时又名金灌口。宝瓶口是内江进水咽喉,是内江能够“水旱从人”的关键水利设施。由于宝瓶口自然景观瑰丽,有“离堆锁峡”之称,属历史上著名的“灌阳十景”之一。
宝瓶口宽度和底高都有极严格的控制,古人在岩壁上刻了几十条分划,取名“水则”,那是我国最早的水位标尺。
TAG:
热门标签: 编程(2) 招生(1) 习性(1) 分享(4) 可以(47)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芭蕾舞怎么跳(如何跳芭蕾舞)
芭蕾舞怎么跳芭蕾舞跳法:7个基本手位。 学习手的位置之前必须学好手的形态:大拇指尖要轻轻地碰到中指的指根处,其它的手指稍弯一些挨在一起放好。这种形态只是在初学时才要求这样做。 因为那时学生还不能有意识地支配,控制自己的动作,因而手指容易紧张。以后,手的形态变得比较自然,...
-
上一篇
伴笔画(伴的笔顺?)
陪字的音序是什么陪音序:p释义:1.跟随在一起,在旁边做伴:~伴。~同。~客。~葬。~嫁。失~。2.从旁协助,辅佐:~臣。~审。3.增加的,非主要的:~衬。~都。4.古同“赔”,偿还。伴的笔顺?伴字的笔顺:撇、竖、点、撇、横、横、竖。 伴 拼音:bàn,部首:亻, 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