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孔子是诗人吗(孔子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2023-08-13 15:26:38生活百科19
大家晚上好 孔子是诗人还是文学家?孔子是思想家,也算诗人,亦算文学家。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应是孔子。两千多年以来,人们只关注到他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的一面,却忽略了他的另一面,就是诗人的本质和诗人的一生。当孔子站在大河岸边咏叹出「逝者如逝夫,不舍昼夜」的诗句,就已经奠定...
大家晚上好 孔子是诗人还是文学家?

孔子是思想家,也算诗人,亦算文学家。

中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应是孔子。两千多年以来,人们只关注到他作为思想家和教育家的一面,却忽略了他的另一面,就是诗人的本质和诗人的一生。

当孔子站在大河岸边咏叹出「逝者如逝夫,不舍昼夜」的诗句,就已经奠定了他作为中国第一个伟大诗人的形象,定格在千古时空的画面上。

孔子作为诗人的理由相当充足。首先,他编篡了一部千古传诵的伟大的《诗经》。孔子自己如果不是诗人,如果没有诗人的秉性天赋,如果没有诗人的美学情操,他不会这麼执著地迷恋《诗经》。看看一部《论语》,孔子动辄就引述《诗经》中的篇章,例如: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第二)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季氏第十六)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阳货第十七)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阳货第十七)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泰伯第八)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脩第三)

《论语》中论及《诗经》的章节还有不少。其中最具深意的有两段: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学而第一)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後素。」曰:「礼後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脩第三)

孔子很看重与人能够言诗,看到子贡和子夏已经达到这个标准,他显得非常高兴。《论语》中涉及《诗经》的内容很多,可以这麼说,一部《论语》治天下,至少半部《诗经》兴天下。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孔子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朝代:

东周春秋末期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孔子生年一般按《史记·孔子世家》所记为鲁襄公二十二年,而生月生日《史记》未记,按《谷梁传》所记“十月庚子孔子生”。换算为当今之公历应为公元前551年9月8日生。

孔子生在鲁国。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

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赋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受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孟子、列子、孔子都是中国古代的伟大的诗人,他们生平简介是什么?

孟子、列子、孔子的生平简介如下:

1、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尊称为“亚圣”,著有《孟子》一书,倡导“以仁为本”。

2、列子(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道家,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列子》又名《冲虚经》,(于前450至前375年所撰)是道家重要典籍。

3、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人。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圣人之孝十首·孔子》

年代: 宋 作者: 林同

事亲良不易,战战复兢兢。

学得如夫子,犹言丘未能。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年代: 唐 作者: 唐玄宗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

《训儿童二首·孔子》

年代: 宋 作者: 陈淳

孔子生东鲁,斯文实在兹。

六经垂训法,万世共宗师。

《咏史上·孔子》

年代: 宋 作者: 陈普

绝粮之愠鲜知德,浮海之喜无取材。

子思孟轲缘底事,列之舜禹与颜回。

《太公孔子》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禔身涉世谩多忧,运去时来不自由。

孔子三千难变鲁,太公八十尚兴周。

星辰岁久常差度,江海潮生会倒流。

万有盈亏理如是,可须悭作醉乡游。

孔子为什么没有成为诗人?

孔子为什么没有成为诗人?

丁启阵

孔子为什么没有成为诗人?这实在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因为:

一、春秋时期,在社交场合朗诵诗歌蔚成风气。

二、孔子非常重视诗歌的作用;

三、孔子对《诗三百篇》(后来叫《诗经》)不但熟悉,而且很有研究;

四、孔子是一个相当有诗人气质的人。

春秋时期,君王贵族乃至普通百姓,无论是会盟、宴饮之类社交场合,还是家庭日常生活,开口说话,都有一个特点:喜欢引用、背诵《诗经》中的整首作品或个别诗句,来直接表达或辅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换言之,诗歌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个时代,引用、背诵《诗经》风气之盛,是令人惊诧的。有学者统计过,单是《左传》一书记载的历史人物在社交场合引用、背诵《诗经》的次数,就多达150次。情况有如《汉书·艺文志》所言,那个时代,诸侯君主、贵族大夫接待邻国使者,会面交谈,“必称诗以喻其志”。据说,引用、背诵诗歌的目的是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时观察对方国家的国力盛衰。《左传》、《国语》等史书中,也的确记载了不少君王大夫因为恰当引用、背诵了《诗经》中的作品,而达到预期目的的故事。例如,晋国流亡王子重耳就因为在跟秦穆公会面的时候,巧妙地引用了几首《诗经》中的作品,使得秦穆公派出军队,帮助自己复国做了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

从《论语》记载看,孔子对《诗经》是相当熟悉的。《论语》中,孔子在跟学生谈话时,曾经多次脱口引用、背诵《诗经》中的诗句。如:“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八佾》,诗句出自《诗·周颂》);“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罕》,诗句出自《诗·邶风·雄雉》);“诚不以富,亦祗以异”(《颜渊》,诗句出自《诗·小雅·我行其野》)。事实上,《诗经》很可能是孔子教育弟子的重要教材之一。《论语》中记载了好几次孔子解答弟子关于《诗经》的问题。例如,有一次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什么意思,孔子告诉他是“以白色打底,再上颜色”的意思(《八佾》)。孔子也曾因为弟子正确地理解了《诗经》的诗句,而加以肯定乃至赞扬。例如,子贡有一次因为正确地引用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孔子就对他说:“赐(子贡,姓端木,名赐)啊,可以跟你讨论《诗》了,告诉你一个道理你就能知道其他道理了。”(《学而》)其实,对于《诗经》,孔子不但熟悉,而且非常有研究。孔子自己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见,孔子对《诗经》做过校订工作——根据音乐校正诗句错误。司马迁所言孔子删诗——即对《诗经》重新进行编订,虽然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反对,几乎可以说被彻底否定了。但是,孔子对《诗经》作过研究,这是不成问题的。

纵观孔子一生,为人处世,言谈举止,经常可以看出,他是相当有诗人气质,具备诗人语言修养的:孔子办学,上课的地点经常不是教室,而是山上、水边、树下;跑到齐国原本是为了谋求仕进,但是一听到《韶乐》,立即全情投入,学习演奏技能;做到大司寇代理宰相了,却因为鲁国国王接受了齐国女子乐队,愤然离开鲁国,踏上周游列国的道路;周游列国期间,历尽坎坷,屡涉险境,落魄时分,被人讥笑为丧家之狗,但是他依然乐此不疲,一游就是十多年……当然,最能反映孔子诗人气质的,还是他的几次抒情性言论。有一次,不知道什么事情触发了他,孔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有一次站在河边,孔子说出这样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这些话,实在都是很地道的诗歌语言。还有一次,众弟子侍坐,孔子让他们说出各自的人生理想。当曾皙说自己理想的生活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时,孔子立即表示赞同(《先进》)。这又可以看出,孔子也跟一般诗人一样,喜欢登山临水,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跟山水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陶渊明,何其相似乃尔。

以上种种情况,都说明,孔子距离诗人,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纸。然而,孔子终于没有捅破这一张薄纸,成为诗人。原因何在?我不揣谫陋,姑且做如下几点推测:

其一是,孔子时代,写诗尚未成为文人士大夫的一项人生事业。中国诗歌虽然源远流长,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许多优秀诗作流传于世了——《诗经》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把诗人的名字跟诗歌作品紧密联系在一起,则始自楚国人屈原(公元前340—前278年),晚于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近二百年。再者,屈原之所以成为最早的署名诗人,很可能也是由于喜爱他的楚国百姓的口耳相传,屈原本人并无做诗人的心思。最早有意识地把做诗看作人生能够藉以不朽的事业,始于汉末的曹操父子。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其二是,孔子没有立下做诗人的志向。孔子一生的最大理想,就是恢复古代圣贤周公等人创立的礼乐治国思想体系,并且将其付诸实施。也就是说,在孔子那里,政治理想始终高于学术理想和文学创作理想。

其三是,孔子的写作观失之偏颇。孔子对于创造性的写作——创作,显然并无特别的兴趣。他曾经表示,自己是一个“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之人(《述而》)。他晚年回到鲁国之后,研读、整理《易》、《诗》等古代文献,遵循的也都是述而不作的原则。

其四是,孔子时代,写诗还是一件没有任何回报的事情,既无法把它当作谋生手段,也不能将其作为名山事业。孔子一生的大多数时间,并非“体制内”人物,他是自由职业者,果腹、谋生问题始终摆在他的面前,容不得他整天去推敲诗句。孔子当然也有垂名后世的想法,但是,他的方法是广泛招收弟子和撰写《春秋》一类学术著作,文学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或者说,入不了他的法眼。

假设历史,无用但有趣:倘若孔子突发奇想,成了诗人,他日后恐怕就成不了千古膜拜的圣人。因为,诗人思想中的自由、性情成分,是历代统治者所很不喜欢的东西。

孔子属于诗人吗

不是的、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 思想家还是什么人

孔子是谁?

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

孔子距离我们很远,他生活在2500年前春秋时代那遥远的历史深处。

孔子距离我们很近,穿过历史的云烟,他的思想依然滋润着炎黄子孙的心灵。

孔子很博学,他上知天文能预报天气,下知地理会考古挖掘,绝对算得上“最强大脑”的冠军。

孔子很谦虚,他认为三人中就有一个能做他的老师,他到处拜师学习,勤奋好学的精神奠定了他思想大师的地位。

孔子很高大,他虽不如姚明那样会打篮球,但擅长驾车射箭等体育运动,据说速度能追得上野兔。

孔子很伟大,他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作为史上最牛的校长和导师,他的徒子徒孙遍布古今中外。

孔子很“悲催”,他周游列国十四年,参加了很多次“面试”,是不折不扣的“面霸”,但不是坐冷板凳就是被炒鱿鱼。

孔子很“小资”,他吃饭“挑食”,穿着讲究,一言一行规矩很多,请他吃饭要特别小心翼翼。

孔子很“麦霸”,他精通音乐,会作词能谱曲,听见别人歌唱得好,总会跟着别人学。

孔子很励志,他幼年丧父、少年丧母,家境贫寒,通过自学成才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的心灵导师。

孔子很坚强,他面对苦难百折不挠,“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中华民族勇于进取精神的化身。

孔子很诚实,他知错就改,勇于自省,从不掩饰自己的错误和过失。

孔子很感性,他既是爱家爱国爱天下的政治家,又是爱哭爱笑爱幽默的平凡人。

孔子很知名,他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好多诺贝尔获奖者都对他顶礼膜拜。

孔子很无奈,他心怀天下,梦想建立“小康社会”和“大同世界”,但最终梦想破灭,孤独老去。

孔子很仁爱,他要我们爱自己爱父母爱别人,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宽容别人。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享受赞美和承受诋毁最多的人。

孔子是丰富多彩的多面体,他是诗人和歌者,做过法官和外交官,他放过羊,算过账,是多才多艺的吹鼓手和主持人。

孔子是情感丰富的普通人,他高兴时手舞足蹈,忧伤时泪如雨下。他不是神,而是我们的朋友、师长和长辈。

孔子是心灵鸡汤的制造者。我敢打赌,你们家书房和学校教室的墙上,必定悬挂着孔子的名言。


TAG:
热门标签: 计划(4) 减轻(1) 封面(1) 黄月季(1) 演艺圈(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