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苦艾有什么作用 苦艾有哪些作用)
目录 1 拼音 2 出处 3 拼音名 4 英文名 5 苦艾的别名 6 来源 7 原形态 8 生境分布 9 化学成份 10 苦艾的药理作用 11 性味 12 功能主治 13 苦艾的用法用量 14 各家论述 15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苦艾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苦艾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苦艾 1 拼音
kǔ ài
2 出处始载于《生药学》。
3 拼音名Kǔ ài
4 英文名Common Wormwood
5 苦艾的别名苦蒿、啤酒蒿
6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中亚苦蒿的叶和花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absinthum L.
采收和储藏:夏季开花前割取花枝或采叶,晒干。
7 原形态中亚苦蒿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主根单一,垂直,稍木质化,径达3cm。根状茎稍粗短,垂直。茎单一或23个,直立,密被灰白色短柔毛,上部斜上分枝。茎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长卵形或卵形,长812cm,宽79cm,叶柄长612cm,中部叶长卵开或卵形,二回羽状全裂,长69cm,宽37cm;叶柄长26cm;上部叶羽状全裂或5全裂,长46cm,宽24cm,近无柄;苞片叶3深裂或不分裂。头状花序球形或近球形,下垂,于茎端或分枝上排成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总苞片34层,中、外层总苞片有白色柔毛,内层者的膜质,几无毛;花序托密生白毛;雌花1层,1525朵,花冠狭圆锥状,花冠桅部有2裂齿,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先端分叉长两性花46层,3090朵,花冠管状,花药披针形,花柱与花冠等长,先端2叉,柱头有睫毛。瘦果长圆形,先端微有不对称的冠状边缘。花、果期811月。
8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1500m的山坡、草原、林缘及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我国南京等地有栽培。
9 化学成份地上部分含有洋艾双内酯(artenolide)[1],帕氏万带兰素(parishin)B、C[2],1[(E)8异丙基1,5二甲基4,8壬二烯]4甲基2,3二氧双环[2,2,2]5辛烯
10 药理作用洋艾所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β侧柏酮,能科生与樟脑相似的中枢兴奋作用。若猫或兔静脉主射洋艾油0.030.06ml,能引起知觉消失和惊劂等症状[1]。
洋艾乙醇提取物中得到的24ξ乙基胆甾7,22二烯3ξ醇,对酵母菌所致家兔发热有解热作用,肯未观察到明显毒性[2]。
11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12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驱蛔;健胃。主关节肿痛;湿疹瘙痒;疖肿疮毒;蛔虫病;食欲不振
13 苦艾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熬膏敷。
14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叶和花枝;味苦,性寒,有毒。有清热燥湿,健胃的功能。用于增进食欲,开胃助消化。口服苦艾素 ansumin 能降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炎症程度,且能促进胃壁的再生。
15 摘录《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苦艾的方剂 葶苈苦酒汤
kǔjiǔtāng处方:苦酒1升半(即米醋),生艾汁半升(无生艾,煮熟艾汁,或用艾根捣取汁用),葶...
苍松烘疗条硫黄31g,红砒3g。制法:上为细末,取10g和艾绒90g,混卷如艾灸条状。功能主治:慢性湿疹。用...
光明洗眼方频频洗之。各家论述:铜性清肃,可以胜热明目;黄连苦燥,可以泻热坚肤;艾叶辛温,可使驱风胜湿;杏仁辛...
黄连滴眼方肿疼痛。用法用量:仰卧,以帛蘸,滴入眼中,鼻内见苦味,即药透也。或新水浸黄连,瓷器盛,重汤炖浓汁,...
三黄熟艾汤功效主治:《伤寒全生集》卷三方之三黄熟艾汤功在酸苦泄热,芳香利湿。主治伤寒,协热下利不止。用法用量...
更多用到中药苦艾的方剂用到中药苦艾的中成药 艾汤
方苦酒(即米醋)300毫升葶苈(熬,杵膏)9克生艾汁(无生艾,以熟艾,或用艾根捣取汁)100毫升功...
艾煎丸),大黄6铢,黄连6铢,凝水石6铢,栝楼根6铢,苦参6铢,亭苈6铢。制法上为末,以艾煎和为丸,如梧...
调经化瘀丸打光、干燥,即得。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浓缩丸;味微苦。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艾附暖宫丸品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苦、辛。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T字形...
清艾绒柔毛,质柔软而韧,手捻之不易散开;气清香,味辛、苦。功能与主治: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痛。用于心腹...
更多用到中药苦艾的中成药古籍中的苦艾 《伤寒总病论》:[卷第三]发汗吐下后杂病证
皆可治。阳微恶寒四逆,阴弱发热为内热病,宜苦酒、艾之类。)大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
《本草新编》:[卷之三(角集)]艾叶艾叶,味苦,气温,阴中之阳,无毒。世人俱以蕲艾为佳。然野艾佳于蕲艾。盖蕲艾乃九牛草也,似艾而非艾,...
《普济方》:[卷二百七十二诸疮肿门]诸疮首乌散(出杨氏家藏方)淋渫诸疮。何首乌威灵仙苦参艾叶荷叶(上五味各三两)上件咀。用水五升。煎数沸。...
《千金翼方》:[卷第一·药录纂要用药处方第四]下部第三十七石硫黄雄黄雌黄苦参艾叶大蒜盐马鞭草蚺蛇胆《千金翼方》唐·开耀二年孙思邈公元682年...
《本草从新》:[卷三草部]艾叶苦艾有什么作用 苦艾有哪些作用1、苦艾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消炎,泻火解毒。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牙痛,慢性气管炎,口腔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炎,疟疾;外用治眼结膜炎,中耳炎,疮疡,湿疹,外伤出血。
2、苦艾又称作“金龙胆草”;也有地区称作:龙胆蒿; 鱼胆草; 苦龙胆草; 苦蒿; 苦丁; 细苦蒿; 矮脚苦蒿; 熊胆草; 油蒿; 毛苦蒿; 劲直假蓬; 中药金龙胆草为菊科假蓬属植物小苦蒿的全草入药。秋季采收,去杂质,鲜用或阴干。
甜艾草和苦艾草的区别甜艾草和苦艾草的区别?
1、定义不同
甜艾草指的是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有冰台、香艾、蕲艾、艾蒿、艾绒等;而苦艾草指的是苦艾,学名中亚苦蒿,多年生丛生植物,虽然都是菊科蒿属的植物,但两者不是同一种东西。
2、分布范围不同
艾草主要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苦艾产于东南欧、西亚,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朝鲜半岛、日本,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东、西南以及陕西、甘肃等地区均有分布,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3、用途不同
艾草的植株具有浓烈的香气,晒干捣碎后可以得到艾绒,制成艾条可用于艾灸使用;还可以作为食物,艾草是制作青团的主要材料之一。苦艾常被用于制作花露水,擦于皮肤上具有防蚊防蝇的效果;苦艾因特殊的叶形及色彩,常被作为花材用于花艺;苦艾叶子可以用来泡茶,也可放于洗澡水中泡澡。
艾草的功效与作用
(一)艾草的营养价值
现代药理发现,艾叶挥发油含量多,1.8-桉叶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侧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风干叶含矿物质10.13%,脂肪2.59%,蛋白质 25.85%,以及维生素A、B1、B2、C等。灸用艾叶,一般以越陈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说法。
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二)艾草的功效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本品捣绒,制成艾条、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温煦气血。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
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说明用艾叶作施灸材料,有通经活络,祛除阴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等作用。
(三)艾草的作用
艾叶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草药可以就地取材,且现代医学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是一种广谱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它对好多病毒和细菌都有抑制和杀伤作用,对呼吸系统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叶烟薰防疫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防疫法。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产生奇特的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常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中医针灸里面的灸法,把艾叶加工成的“艾绒”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艾草和苦艾的区别苦艾又叫针叶火绒草,别名钻叶火绒草、小火草、火绒草、白特.
而艾草别名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蒿、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艾叶、青.
苦艾,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主根单一,垂直,稍木质化,径达3cm.根状茎稍粗短,垂直.茎单一或2-3个,直立,密被灰白色短柔毛,上部斜上分枝.茎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全裂,长卵形或卵形,长8-12cm,宽7-9cm,叶柄长6-12cm,中部叶长卵开或卵形,二回羽状全裂,长6-9cm,宽3-7cm;叶柄长2-6cm;上部叶羽状全裂或5全裂,长4-6cm,宽2-4cm,近无柄;苞片叶3深裂或不分裂.头状花序球形或近球形,下垂,于茎端或分枝上排成穗状花序式的总状花序;总苞片3-4层,中、外层总苞片有白色柔毛,内层者的膜质,几无毛;花序托密生白毛;雌花1层,15-25朵,花冠狭圆锥状,花冠桅部有2裂齿,花柱线形,伸出花冠外,先端分叉长两性花4-6层,30-90朵,花冠管状,花药披针形,花柱与花冠等长,先端2叉,柱头有睫毛.瘦果长圆形,先端微有不对称的冠状边缘.花、果期8-11月.
艾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单生或少数,高80一150(一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具长柄,花期萎谢;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每侧具裂片2—3枚,裂片椭圆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齿,干后背面主、侧脉多为深褐色或锈色,叶柄长0.5一o.8厘米;中部叶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菱形,长5一8厘米,宽4一7厘米,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至半裂,每侧裂片2—3枚,裂片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5—2厘米,不再分裂或每侧有1—2枚缺齿,叶基部宽楔形渐狭成短柄,叶脉明显,在背面凸起,干时锈色,叶柄长0.2一0.5厘米,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浅裂或3深裂或3浅裂,或不分裂,而为椭圆形、长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头状花序椭圆形,直径2.5—3(一3.5)毫米,无梗或近无梗,每数枚至10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圆锥花序,花后头状花序下倾;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小,草质,卵形或狭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绵毛,边缘膜质,中层总苞片较外层长,长卵形,背面被蛛丝状绵毛,内层总苞片质薄,背面近无毛;花序托小;雌花6一1O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紫色,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2叉;两性花8—12朵,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檐部紫色,花药狭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不明显的小尖头,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先端2叉,花后向外弯曲,叉端截形,并有睫毛.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
同属菊科.
苦艾的拼音拼音: kǔài
中亚苦蒿,又名洋艾。多年生草本。主根明显,单一,垂直,有时木质化,直径达3厘米;根状茎稍粗短,垂直,直径1-2.5厘米,常有短小的营养枝,枝上密生营养叶。茎单生或2-3枚,直立,高60-150厘米,有纵棱,密被灰白色短柔毛,上半部多分枝,枝长10-20厘米,斜向上。叶纸质,叶两面幼时密被黄白色或灰黄色稍带绢质的短柔毛,后叶面毛渐稀疏。
背面毛宿存;茎下部与营养枝的叶长卵形或卵形,长8-12厘米,宽7-9厘米,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每侧有裂片4-5枚,裂片长卵形或椭圆形,再次羽状全裂,小裂片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8-15毫米,宽2-4(-7)毫米,先端钝尖,叶柄长6-12厘米;中部叶长卵形或卵形,长6-9厘米,宽3-7厘米,宽2-4厘米,羽状全裂或,全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8-12毫米,宽2-4(-6)毫米,近无柄;
拓展:苦艾酒是一种有茴芹茴香味的高酒精度酒,主要原料是茴芹,茴香及苦艾(wormwood)药草(即洋艾(Artemisiaabsinthium))这三样经常被称作「圣三一」。此酒芳香浓郁,口感清淡而略带苦味,并含有45度以上高酒精度,有的地区译为艾苦酒,在台湾absinthe直译为“艾碧斯”。酒液呈蓝绿色,草绿色,棕黄色,或者无色。捷克苦艾酒为绿色,也有黑色,红色,棕黄色。
西班牙等为草绿色,法国苦艾酒棕黄色,瑞士为无色。根据产地,品牌,配方不同酒体呈现不同颜色,现在有的品牌也出现了蓝黑红等颜色。有茴香成分的苦艾酒加入冰水时变为混浊的乳白色,即悬乳效果,其效果是否明显取决于茴香成分的高低。
苦艾是什么意思苦艾的解释
[absinthium]
普通 苦艾的干燥叶及花头,一度用作苦味强壮剂和健胃剂
词语分解
苦的解释 苦 ǔ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 相对 :甘苦。苦胆。苦瓜。 感觉 难受 的:苦境。 苦海 (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 苦闷 。 含辛茹苦 。吃苦耐劳。 苦恼 。 为 某种 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于(a.对某种 艾的解释 艾 à 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老叶制成绒,供针灸用:艾子。艾蒿。艾绒。 止,绝: 方兴未艾 。 美好 :少(刼 )艾(年轻美好的女子)。 姓。 部首 :艹。
苦艾是什么苦艾
【药 名】:苦艾
【别名】:详艾(《拉汉种子植物名称》)
【拉丁名】:Artemisia absinihium L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苦艾的叶和花枝。
【功 效】:清热燥湿、健胃消食。
【主 治】:治湿热症、食欲不振。
【性味归经】:苦,寒。入脾、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6一9克,煎服。
【别 名】:详艾(《拉汉种子植物名称》)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新疆,北京有栽培。
【考 证】:始载于《生药学》。
【中药化学成分】:全草含苦艾素(absinthin)、安苦艾素(anabsinthin)、艾黄素(artemisetin)、详艾内酯(artabsin)等,还含挥发油,成分有侧柏醇、侧柏酮、蒎烯等。
美国研究员发现,中药常用的苦艾(Wormwood)含有一种化学成份,十六个小时之内就可把辐射线都奈何不了的乳癌细胞杀死,研究小组希望能够研制成药丸,治疗乳癌等癌症。
华盛顿大学研究小组在十一月号“生命科学”期刊发表论文说,苦艾素(Artemisinin)对癌细胞具有高度的毒性,不过对正常细胞也有影响。
中国人早就知道提炼苦艾素用来治疗虐疾等疾病,不过失传了很久,一九七零年代被“重新发掘”出来后,许多亚洲和非洲地区的人民拿来治疗蚊虫传染的疾病。
研究小组发现,苦艾素能够治疗虐疾,是因为它对铁分集中的细菌特别狠毒,能够集中力量杀死受到感染的细胞。
研究员赖亨利(译音)等人发现,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癌细胞。他们把癌细胞的铁分增加,再让癌细胞和苦艾素接触,结果癌细胞很快就被“毒死”。
乳癌细胞实验之前,他们曾经对铁分含量高的血癌细胞做过实验,效果很好,下一步打算对动物做实验。
赖亨利说,苦艾素对人类很安全,“苦艾素丸”可能成为治疗癌症便宜又有效的新药。“中国人使用苦艾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们只是拿来做不同的运用而已。”
这篇研究报告由赖亨利和辛赫共同具名发表。他们都是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生物工程系教授。
TAG:
热门标签: 滕王阁(1) 住宅(3) 安史之乱(6) 适用(1) 处分(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刘禹锡读音(刘禹锡怎么读)
刘禹锡怎么读刘禹锡的读音:liú yǔ xī。 刘禹锡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详见籍贯争议目录),生于河南郑州荥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进士及第,释褐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进入节度使杜佑幕府...
-
上一篇
孔雀寿命(孔雀寿命多少年)
孔雀寿命孔雀的寿命是15到25年。 如果是人工养殖的孔雀,并且能够提供舒适的环境和充足的食物,满足它们的生活所需,那么它们有可能活到15-18年。不同品种的孔雀寿命也有所不同。一般绿孔雀的寿命相对较短,而蓝孔雀的寿命要更长一些。如果能够仔细照顾,蓝孔雀的寿命最长可以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