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孔融让梨的意思(成语孔融让梨是什么意思 孔融让梨典故介绍)

2023-08-13 15:24:25生活百科23
“孔融让梨”是什么意思?故事介绍在很久很久以前,孔融有一个小孩儿名字叫孔融他家有六个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儿,因为他性情活泼、随和,大家都喜欢他虽然家里兄弟多,但爸爸妈妈对他们每个人的要求都很严格:要勤奋读书;对人要懂礼貌;说话要和气;无论什么事,兄弟们都要互...
“孔融让梨”是什么意思?

故事介绍在很久很久以前,孔融有一个小孩儿名字叫孔融

他家有六个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儿,因为他性情活泼、随和,大家都喜欢他

虽然家里兄弟多,但爸爸妈妈对他们每个人的要求都很严格:要勤奋读书;对人要懂礼貌;说话要和气;无论什么事,兄弟们都要互相谦让,不要光想着自己;别人有困难要给予帮助

孔融年纪虽小,爸爸和妈妈的话,他都铭记于心

他喜欢做事,总抢着扫地呀,端碗什么的,非常讨人喜欢

在孔融四岁那年,爸爸的一个学生来看老师和师母,并带来了一大堆梨

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

在爸爸点头同意后,小孔融站起来给大家分梨

他先拿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再挑两个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

爸爸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后来,爸爸的学生便把孔融分梨、让梨的故事写成了文章

于是大家就把它传诵开了,从古代一直讲到现在

[1]教育意义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

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

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

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成语孔融让梨是什么意思 孔融让梨典故介绍

1、孔融让梨意思指孔融小时候就知道把大个的梨给哥哥吃的故事,教育小孩要懂得遵守公序良俗。

2、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3、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4、《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5、孔融(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中平初(185),举高第,为侍御史。后辟司空府为僚属,拜中军候,迁虎贲中郎将。后因忤董卓,转为议郎,出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为相。兴平二年(195)领青州刺史。曹操迁献帝都许昌,征孔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因不满曹操雄诈,被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退居闲职,好士待客,座上客满,奖掖推荐,声望甚高。终为曹操所忌,下狱弃市。

孔融让梨的意思 孔融让梨什么意思

孔融让梨就是谦让的意思。《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说的是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

“孔融让梨”的意思?

这个故事很多人都被习惯性地强加了一种认识和理解,那就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古人对道德常识非常重视。道德常识是启蒙教育的基本内容,融于日常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这个故事也许应该有另外的解读,如果孔融不让梨,他的哥哥们会揍他。这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也许在他哥哥们的眼里,他这不是谦让,而是一种屈服。在孩子的认知世界里,梨有大小,大梨代表着大利,小梨代表着小利。强者占大利,弱者占小利,是天经地义的。何来谦让?要是强者将占据大利的机会让给弱者,这才应该叫真正的谦让。

中国的传统美德故事里,有一些是不能过于仔细推敲的,就像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家中贫困,儿子为了奉养自己的老父亲,而杀掉自己小儿子,这样的美德文化,现在不能过于提倡,这不是真正的孝,这是残忍的杀子文化。

古文孔融让梨的意思(文言文孔融让梨的意思)

1、古文孔融让梨的意思。

2、文言文孔融让梨的意思。

3、古有孔融让梨,下一句是什么。

4、孔融让梨的词语。

1.《孔融让梨》原文:孔融,字文举,东汉曲阜人也。

2.孔子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次子。

3.融七岁时,某月某日,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

4.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

5.融遂按长幼次序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

6.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

7.父大喜。

8.译文: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二儿子。

9.孔融七岁的时候,某月某日,恰好是孔融祖父六十大寿,客人较多。

10.有一盘酢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让孔融为客人分梨。

11.于是孔融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一份,唯独自已的梨是最小的。

12.父亲奇怪地问孔融:别人都分到大梨,你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重长辈,是做人的道理。

13.孔融的父亲很高兴。

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宜先知的意思

意思是: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弟”通“悌”,尊敬友爱。原句是: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出自《三字经》。

《三字经》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常读《三字经》,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扩展资料

孔融让梨的典故

孔融让梨的意思

“孔融让梨”的意思本是弟弟尊重哥哥,把好的东西让给哥哥,是赞扬谦礼让的品德的故事


TAG:
热门标签: 玛莲娜(1) 卡塔尔(2) 表语(1) 破门(1) 增长(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