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黄瓜(秋黄瓜什么时候种植,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产?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黄瓜的吃法(做法)大全
一、炒
小炒黄瓜片
材料:黄瓜300g、油适量、干红椒适量、红油豆瓣酱、1/2汤匙白糖、1/2汤匙大蒜、适量。
做法:
1.黄瓜洗净切薄片。
2.把黄瓜片盛到盆子里,放少许精盐,腌渍20分钟杀水。
3.大蒜切薄片、红椒去籽切段。
4.锅里放油,油热后放入1/2汤匙红油豆瓣酱。放入辣椒段、大蒜片。
5.倒入控净水的黄瓜片,放入1/2汤匙白糖,翻炒均匀即可。
黄瓜炒鸡蛋
材料:鸡蛋3个、黄瓜一段、胡萝卜一块。
做法
1.胡萝卜削皮切薄片;黄瓜用盐擦洗干净外表后切成薄片;热油锅,放进胡萝卜片煸炒至软身。
2.鸡蛋先磕进大碗,加入2滴酒和一点盐搅拌均匀,把胡萝卜片拨到锅边,倒进鸡蛋液。
3.鸡蛋刚凝固就可以加入黄瓜片,翻炒几下。
4.放盐调味即可。
黄瓜炒虾仁
材料:虾仁、黄瓜、胡萝卜、鸡蛋、姜片、植物油、盐、胡椒粉、料酒、糖、鸡精、水。
做法:
1.将黄瓜、胡萝卜洗净,切成等同的大小扇型;姜片切成细丝;虾仁拭干水份,挑出泥筋,在背后切开,抹上少许盐和胡椒粉加入一个鸡蛋清用手捏均匀后入味30分钟。
2.黄瓜、胡萝卜片用热水煮熟,并在水中加入少许盐和滴入植物油,然后沥干备用。
3.炒锅中到入适量的植物油大火烧热,放入虾仁快炒到转色盛出。
4.剩下的鸡蛋黄加入少许盐和鸡精打散后炒成蛋块待用。
5.放少许植物油烧热炒锅,放入姜丝爆香,再放入黄瓜、胡萝卜片一起翻炒,放入虾仁和蛋块一起炒匀,滴入点料酒,最后放入盐和鸡精调味。
二、凉拌
黄瓜凉拌腐竹
原料:黄瓜、腐竹、盐、蒜、味精、白醋、糖、香油。
做法:
1.将黄瓜洗净,切去两头,再切成小块,放大碗内加盐拌匀,腌15分钟,轻轻挤去水分。
2.用水将腐竹泡胀,(一般腐竹要泡到1个小时以上的)洗净,下开水锅中氽一下,再用凉水过凉,捞起挤干,然后再切成小段。
3.将黄瓜、腐竹与精盐、蒜末,味精、白醋,少许糖,香油拌匀装盘即可。
蒜末拌黄瓜
材料:两根黄瓜、两瓣蒜、麻油、白醋、盐、味精、糖。
做法:
1.将黄瓜洗净切成块,放进餐盆内,放入葱花、蒜末、食盐、味精,腌制10分钟。
2.然后倒出水分,用少量花生油将部分蒜末炒出香味,倒入适量的醋,最后把辣油倒入腌制好的黄瓜上。
三、煮粥
香菇黄瓜粥
材料:大米、香菇、胡萝卜、黄瓜、姜、盐、电饭锅、水。
做法
1.大米淘干净,加入一小勺植物油泡半小时。
2.香菇四个、10cm长的黄瓜一节、胡萝卜一根、姜都切丁备用。
3.大米与姜一起下锅煮,煮开后倒入香菇丁煮5分钟,感觉香菇7分熟,再倒入胡萝卜丁,现在就要煮到米、香菇、胡萝卜都熟了,最后倒入黄瓜和匀盖上锅盖闷会就可以了。
4.最后撒点盐就更美味了。
四、煮汤
皮蛋黄瓜汤
材料:黄瓜300克、松花蛋(鸭蛋)100克、盐2克、味精1克、胡椒1克、淀粉(蚕豆)20克、植物油30克。
做法:
1.将黄瓜洗净,再改成4厘米长的片待用。
2.将皮蛋去壳,改成8块。
3.扑干豆粉,下油锅炸好待用。
4.烧鲜汤,下黄瓜、皮蛋煮沸后加入盐、味精、胡椒即可。
紫菜黄瓜汤
原料:紫菜适量、黄瓜100克、精盐、味精、酱油、香油适量。
做法:
紫菜水发后切段入锅,放水烧沸后再放入精盐、酱油、生姜末、黄瓜片,烧沸,最后加入味精和香油即可食用。
五、蓑衣黄瓜
材料:黄瓜、朝天椒、白芝麻、香醋、白砂糖、盐、香油。
做法:
1.做蓑衣黄瓜,最好选用大一些的黄瓜,从一端开始朝同一方向以45度的角度去切,每刀之间相距的距离越小,切出来的黄瓜就越柔软。
2.将朝天椒切丝,泡入冷水中。
3.白芝麻在干炒锅中用小火慢慢焙出黄色,盛出充分晾凉。
4.小火加热锅中的油,依次放入花椒和朝天椒丝,微变色后立即盛出,制成麻香油。
5.然后,在蓑衣黄瓜中调入香醋、白砂糖、盐和麻香油各少许,搅拌均匀后放入冰箱中腌制1小时。
6.食用时将黄瓜撕成小段,撒上白芝麻即可。
六、黄瓜汁
如果吃腻了炒黄瓜和拌黄瓜,偶尔喝一杯黄瓜汁,自是别有一番风味。黄瓜汁的口感和营养俱佳,在夏天可以用来预防多发的口腔疾病。
做法:把新鲜的黄瓜简单用糖腌一下,或者直接加冷开水在榨汁机中取汁直接饮用。
喝法:黄瓜汁可以在早晨喝一杯,能起到清爽肠胃的作用。因为黄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可以缓解一定的发炎症状,对口腔溃疡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饮用黄瓜汁的时候,如果觉得稀释后的黄瓜汁口感有点苦涩的话,可以适量加一点蜂蜜来调味。
哪些人不能吃黄瓜、黄瓜的注意事项
一、哪些人不能吃黄瓜?
脾胃虚弱、腹痛腹泻、肺寒咳嗽者;肝病、心血管病、肠胃病患者慎食。
二、黄瓜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热病患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水肿、癌症、嗜酒者、糖尿病人。
三、黄瓜的食用禁忌
1.体虚寒者少食黄瓜。黄瓜性凉,脾胃虚寒、久病体虚者宜少食,否则易致腹痛吐泻。
2.呼吸系统宿疾者少食黄瓜。有呼吸系统慢性病者,尤其是老年人宜少食,不然易动寒痰,以致肺寒咳嗽。
3.黄瓜不宜加碱或高热煮食。黄瓜生食最好,高温可使营养物质损失。
4.不宜弃汁制馅食用。
5.不宜与维生素C含量高的蔬菜同食。因黄瓜中含有一种维生素C分解酶,有可能破坏西红柿、辣椒、菜花、芹菜、苦瓜等蔬菜中的维生素C,降低其营养价值。
秋黄瓜什么时候种植,如何种植才能获得高产?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我们本地的秋黄瓜一般在八月初进行种植,因为秋黄瓜的生长周期比较短,而且要赶在霜降之前进行收获,秋黄瓜最迟播种时间尽量不要超过立秋,当然也可以在八月底种植。
秋黄瓜既可以播种种植也可以育苗种植,如果采取播种种植的话,一般会采用穴播法,每个穴撒播三两粒种子,出苗后可以简单间苗定苗,为后期秋黄瓜的提高产量打基础。
整体来说秋黄瓜生长受气温影响较大,对于种植时间要结合本区的自然条件来进行。
有些地区的秋黄瓜种植在七月中旬,也就是大暑节气的前五几天,有些地区也会选择在大暑节气的后三两天,但无论是那个时间段,结合本地气温变化是重点。
我国大多数地区在七八月正是降雨多,秋黄瓜栽种后要防止降水出现涝情,虽然秋黄瓜喜湿但是不喜涝,常说“涝不死的黄瓜,旱不死的葱”,但是土壤适度太大对秋黄瓜生长也不利。
对于个别地区而言,而且秋黄瓜多数都是露天栽培,也要防备昼夜温差太大,昼夜温差大对黄瓜开花结瓜和黄瓜生长也不利,所以昼夜温差尽量需要维持在十二三度。
秋黄瓜可以适当向后推迟,我们本地也有在九月份栽种秋黄瓜的例子,受高温影响长势也比较快,当最终在采摘期上或多或少会有问题,低温之后不适宜秋黄瓜生长,拔秧也快。
从当前秋黄瓜长期种植经验来看,生长周期多是八九十天,如果播种时间靠后推迟,收获采摘时间会靠近寒露或者霜降,气温降低既不利于秋黄瓜的生长也不利于病虫害防治。
在茬口不当的地块儿最好采用提前育苗的方式栽种。
秋黄瓜种子也有一层硬壳,种植也可以提前催芽,例如放入五十来度的温水浸泡七八分中,或者放入二三十度的水中浸泡五六个钟头,都可以起到一定的催芽作用。
如果播种过晚也可以先铺设底膜,然后扣穴种植,撒播种子之后进行浅土覆盖,一般在一二公分左右,覆盖细土之后需要浇足水,做到局部小范围足熵播种,会出芽很快。
秋黄瓜种植对土壤的需求也比较严格,种植在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有利于提高秋黄瓜的产量,又因为秋黄瓜的根系浅吸肥能力弱,所以秋黄瓜种植需要施足底肥。
秋黄瓜出苗很快,无论是直接播种还是移栽苗,都需要保证秋黄瓜苗期水肥充足,采用小水勤浇的方式进行提墒保墒,保证秋黄瓜苗期水肥足量供应,确保出苗整齐成活率高一些。
无论直播栽种还是移苗栽种秋黄瓜,都需要注意苗情变化,防止出现死苗缺苗造成缺蔸,影响后期的产量,对于出现死苗缺苗的地方要及时排查原因并进行补栽确保全苗。
当秋黄瓜开始抽蔓之时开始搭架,确保秋黄瓜爬蔓顺利,如果种植面积较大要提前进行搭架防治秋黄瓜抽蔓之后影响开花。秋黄瓜架子一般多用细长竹竿或枝条搭成人字架。
秋黄瓜虽然种植比较晚气温比较低,但是病虫害的防治不要放松警惕,很多时候春夏黄瓜容易发生的病害例如霜霉病、疫病等病害都会发生,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更重要的是要预防。
秋黄瓜常见的虫害例如蚜虫、蓟马、红蜘蛛等虫害,也需要做到在发现早防治,可以采用蚍虫林或者毒死蜱等药剂进行喷施,但是从黄瓜才是采摘就尽量不要喷施药剂。
秋黄瓜同样要适当的做好掐尖打杈工作,对于后期追肥上要酌情降低氮肥用量,增加钙磷钾肥的使用量,特别是微量元素肥例如钙镁硼锌肥的使用,均衡施肥提高秋黄瓜品质。
虽然秋黄瓜的适时采收也很重要,但是每一次秋黄瓜采收之后的浇水追肥更是必不可少,还是那句话,秋黄瓜喜湿不喜涝,适当的保持突然湿润有利于提高水肥利用效率。
水肥充足秋黄瓜产量会比较稳定,采摘期也比较长,生长的秋黄瓜品质口感也比较好,更重要的是病虫害问题也会少,秋黄瓜采摘时间长、品质高自然效益会好。
综合起来就是,秋黄瓜种植适宜在七八月份种植,个别农家可以在九月初,大棚种植时间可以靠后看要注意棚内温度,秋黄瓜要先高产还需要做好水肥管理,特别是大棚种植。
忘记重要一条,秋黄瓜开花期要做关注虫媒授粉问题,避免因为授粉质量问题引发秋黄瓜坐果少、开花不结果的问题,大棚种植更要注意这个问题避免减产。
秋黄瓜何时播种才最合适?秋黄瓜适合在8月初种植,种植前要选择抵抗性强、病害少、丰收性强的优质品种;播种前将种子泡浸3-4钟头,播种后遮盖小量土壤,1亩可移栽5000株之间的小苗;生长发育历程中能施农家肥2500KG左右;土壤层旱灾时要及时浇灌,下雨时要立即排水;可应用杀虫双乳油和农用链霉素来预防病害,后期要做好搭架绑蔓工作。
秋黄瓜的种植时间和管理方法秋黄瓜种植时间
1.秋黄瓜可挑选在8月初种植,这个时间的温度稍有减少,有益于降低病害的产生。
2.秋黄瓜结果实期的适合温度为30℃左右,因而能够防止陡长,又可防止花落掉果,而沿海地区种植,时间还能够再延迟一些。
选用良种
1.秋黄瓜在幼株期的温度略微有一些高,提议挑选属性强.病害少.丰收性强的优质品种。
2.各地可融合本地的降雨.温度.病害特性开展挑选,假如自身没有挑选的,能够咨询本地有工作经验的老农民。
播种与移栽
1.秋黄瓜一般是采取直播间,在播种前要将种子泡浸3-4钟头,播种后要遮盖小量土壤层,有益于减温保湿补水。或播种或移栽前6-7天,在丝瓜的田里播种速生树种蔬莱,如蕹菜.青菜等,能开维护小苗的功效。
2.育苗移栽时要防止伤苗,可以多带土开展浅栽,期内要立即补苗齐苗,移栽相对密度比春丝瓜相对密度稍大一些,1亩可移栽5000株左右,移栽的方法选用凹沟高畦,有益于下雨时立即排水,旱灾时注水。
液肥管理
1.秋黄瓜的成长和数据可与此同时开展,成熟短.涨势快,因此基肥可以用速效肥料,一般每株能施农家肥2500kg,或复合肥料50kg。
2.移栽后可融合浇灌,每过5-7天追肥1次较稀农家肥或速效性有机肥,在丰产期采摘秋黄瓜后,可在根外追肥1次基肥和磷钾肥。
3.夏.秋两个季节时秋黄瓜用水量大,但又不可以淹水,假如注水不合理,就会引起病害,造成秋黄瓜限产,因而注水要“看天、看地、看苗”灵便把握,保证下雨立即排水管道,旱灾沟灌“跑马水”,随灌随排。
配制培养土
倡导育苗移栽,由于直播间易导致大暴雨冲击性,高温瓜苗陡长,易遭受害虫危害,造成死苗断垅。一般在育苗前1-2个月运用梅雨天气和高温天气,推行高温沤肥,培养土规定养分全.富饶.松散且无病害的土饼肥。每方土饼肥加进口三元素复合肥料3-5斤,草灰10斤,沤肥菜饼6-7斤,翻拌堆捂,上边用日塑胶皮盖严,高温时土丘子里边温度可以达到60-70℃,可杀掉一些病原菌,做钵前再将培养土搅拌一次,使施肥充足结合,避免用旧墙土做培养土,避免灼伤幼苗。
浸种催芽
一般用55℃温浸水种10分钟或用50%三唑酮1500倍浸种一小时,随后用冷水清洗再催牙该方式关键是杀掉种子上的病原菌,夏天催牙比较好催,泡浸时间因温度而定,温度在30-35℃浸种1天半左右,不够30C浸种1天半,浸种前要清洗种子表层黏液,种子浸好后晾至微干待播。
秋黄瓜什么时候种最合适 秋黄瓜怎么种1、秋黄瓜在每年秋季的七月份到八月份进行种植最合适,在栽种的过程中,需要对种子进行育苗处理,等待种子长出幼苗后,即可将其栽种在疏松透气的土壤中,栽种后可以为秋黄瓜提供充足的水分,帮助幼苗适应环境。
2、秋黄瓜种子方法
(1)品种。
七八月中下旬正是温度高湿度大的时候,这个时候很容易受到病虫害威胁,所以在选择黄瓜品种时,应选择耐热、耐涝、长势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黄瓜品种。
(2)种植管理。
种植是可先育苗也可以直接种植。因为夏季温度高发芽快,可直接种植。种植前先施足底肥后整地做畦,底肥一般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为主,施好底肥后深耕土壤平地做畦,畦高10公分,宽度60公分,畦底宽度70公分,双行种植,每穴播2-3粒种子,覆土厚度为1公分,覆土后浇足水。
(3)定苗。
在黄瓜发芽长出3-4片真叶后定苗,每穴只要留一株苗,定苗后可追施氮肥,可以促进黄瓜苗生长。在黄瓜苗抽蔓后用竹竿或是树枝搭成人字架绑蔓,并施钾肥。在给黄瓜苗整枝时保留主蔓,侧蔓结1-2个瓜后摘心,并摘除老叶,黄叶。
(4)施肥。
在黄瓜开花结果时施钾肥提高黄瓜的开花座果率。每采收一次施肥一次,及时浇水并除草保墒。进入盛瓜期后每隔3-4天浇水一次,结瓜后期浇水次数逐渐减少。
(5)病虫害防治
秋黄瓜容易感染霜霉病、疫病、蚜虫、蓟马等病虫害,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通过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来消除病虫害发生的根源,防止病菌蔓延。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要注意的是,在黄瓜开始采摘后就不要喷任何农药了。
秋黄瓜的种植一方面是要注意品种选择,另一方面更加的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因为在七八月份是最热的时候,也是病虫害高发的时期,在这时候进行秋黄瓜种植,更加要多加费心。
TAG:
热门标签: 防范(1) 暖气(1) 华山(1) 邮箱(1) 和亲公主(3)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情绪化是什么意思(情绪化是什么意思)
情绪化是什么意思所谓情绪化,指的是一个人不能用理性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甚至会做出一些失去理智的行为。明明上一秒还兴高采烈,下一秒却是泪流满面,这句话就是对情绪化明显的人的生动叙述。 情绪化泛指人类、动物类、气候类的变化无常。在这里情绪化的属性应该把情绪激动、情绪低落、盲...
-
上一篇
锰酸钾什么颜色(锰酸钾是什么颜色的物质)
锰酸钾是什么颜色高锰酸钾是黑紫色的。1、外观与性状:紫色的结晶固体2、溶解性:溶于水、碱液,微溶于甲醇、丙酮、硫酸3、密度:1.01g/mLat 25°C4、熔点:240°C5、水溶解性:6.4 g/100 mL (20 ºC)6、稳定性:稳定,但接触易燃材料可能引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