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人民公社化时间(公社化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2023-08-13 15:29:48生活百科36
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的?1958年7月1日开始-1983年10月12日结束。 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7月1日,到10月底,有74万个农业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农村人民公社,参加人民公社的农户有12000多万个公社化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
人民公社化运动 是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的?

1958年7月1日开始-1983年10月12日结束。

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7月1日,到10月底,有74万个农业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农村人民公社,参加人民公社的农户有12000多万个

公社化是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人民公社化运动始于1958年8月中央政治局北戴河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8~10月,全国74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2.6万个人民公社。结束于1980年,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责任制迅速推广,人民公社体制随之在全国逐步废除。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意见指出:“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会后,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有的地方出现了“共产主义公社”、“集体农庄”,有的地方出现了“人民公社”。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一文中,比较明确地提出“把一个合作社变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这是在报刊上第一次提“人民公社”的名字。8月6日,毛泽东视察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时,说人民公社名字好。9日,在与山东领导谈话时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并指出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谈话在报纸上发表后,各地掀起了办人民公社的热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下达后,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到10月底,全国74万多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成2.6万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1.2亿户,占全国总农户的99%以上,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

人民公社化运动何时进行

1958年7月1日开始-1983年10月12日结束。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十年代后期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一项重大决策。它违背了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关系。

由于在合作化运动的后期已出现了过急过猛的问题,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出现了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情况,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

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第一次郑州会议)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始逐步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

扩展资料: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许多地方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界限,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刮起了一股“共产风”,严重侵犯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挫伤了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党中央和毛泽东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并给予了纠正。

195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第一次郑州会议)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开始逐步纠正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1961年,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明确了在现阶段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克服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人民公社哪年开始到哪年结束?

人民公社成立于1958年7月1日,1983年10月12日取消。

人民公社建立的时间:

1958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会议上,作出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要求全国各地尽快地将小社并大社,转为人民公社。

主要内容是:

一、确定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工农兵学商相结合。

二、强调小社并大社的方法,首先由原来的各小社联合选出大社的管理委员会,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

三、在并社过程中,要以“共产主义精神”去对待各个小社的公共财产和债务方面的差别。

四、指出人民公社目前是集体所有制,以后可以变为全民所有制,并为向共产主义过渡作准备。9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此后,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公社化。

人民公社的取消的时间:

1983年以后,取消人民公社制度,在人民公社的基础上重建乡体制,乡重新被确立为农村基层行政单位。

人民公社哪一年开始哪一年结束?

1958年7月1日开始~1983年10月12日结束。

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组织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化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都“一大二公”。

特点:

人民公社会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规模大;所谓公,就是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级政权机构;既要负责全社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也要管理工农商学兵等各方面的工作。

人民公社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实行最为普遍的吃饭不要钱的粮食供给制和伙食供给制,是社员收入中的主要部分。人民公社还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劳动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何时结束的?为何直到1983年才撤销了农村的人民公社?

人民公社化运动在1960年底结束,1961年对人民公社制度进行改革,各地出现了生产队将土地包产到户的做法

1963-64年制定了农业七十条,规范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

1962年10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后,包产到户被称为“三自一包”遭到批判

文革期间1967-1971年农村极左思潮盛行,农民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以及城乡自由市场全面绝迹,弄得农民很苦,当时不少农民的生活可以说比旧社会强不了多少,今年吃上饭不太挨饿,但是滋味很难受

1972年周总理批判极左思潮,稍稍肃清了些左的那一套,1975年小平同志整顿农业,农村人民公社逐步规范,农村的社队企业多了起来,农民的处境有所改善

基本上与1956-57年农民生活水平相当

部分农村发展的要相对好些

比如大寨,大寨的确是干出来的典型,国家也给了不少优惠,因此成为样板

江苏的华西村其实就是那个年代就富起来的典型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好处是农民负担轻,组织化程度高,利于社会化大生产

弊端是脱离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水平的实际,不利于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1979年开始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人民公社发展的很好,农民即享受到集体制度的好处,又享受到个体的经营的灵活性

1984-1985年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是出于改革的整体需要,因为人民公社体制已经不适应中国改革的要求了

但是废除的太急太快,转制应当慢慢来

当时许多地方领导还是搞一刀切的

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1958-1983 1961年毛主席改进了人民公社, 恢复了农民积极性

减弱了人民公社的弊端 一般不称后来的人民公社为人民公社


TAG:
热门标签: 爱河(1) 断桥(3) 男生其实已经暗示了喜欢你(1) 6月(1) 面板(2)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