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杏馆(王维《辋川集。文杏馆》原文及翻译赏析)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这首诗浅浅地读,能感受到一种禅意的美。反正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大都讲求的是“意境”,是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这样的读诗体验却不能再满足我。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仍旧是山。我追求美学的升华,不破不立。
破
诗人在诗中提到几种物质。
第一是植物——文杏与香茅。
1. 文杏,就是银杏。 在深秋里,银杏树满树的金黄景象,让人趋之若鹜,观为叹止。
银杏为中生代子遗的稀有树种,系中国特产,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状态的树木。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黄壤、排水良好地带的天然林中,常与柳杉、榧树、蓝果树等针阔叶树种混生,生长旺盛。
银杏为速生珍贵的用材树种,边材淡黄色,心材淡黄褐色,结构细,质轻软,富弹性,易加工,有光泽,比重0.45-0.48,不易开裂,不反挠,为优良木材,供建筑、家具、室内装饰、雕刻、绘图版等用。
银杏的栽培区甚广:北自东北沈阳,南达广州,东起华东海拔40-1000米地带,西南至贵州、云南西部(腾冲)海拔2000米以下地带均有栽培,江苏省邳州市居多,以生产种子为目的,或作园林树种。
据《西京杂记》卷一记载,当初修建上林苑时,群臣和外地纷纷贡献名果异卉,其中杏树珍品两种,即文杏和蓬莱杏。以后文杏在关中一带逐渐普及。
在朝鲜、日本及欧美各国庭园均有栽培。
据传,王维修建辋川别墅,就在文杏馆前亲手栽种了一棵文杏。至今,这棵文杏树树龄已经有1200年,树高20米,胸围5.20米,冠幅18米,现在仍然枝繁叶茂,成为当地一景。
2. 香茅 ,是一种有香味的茅草,因有柠檬香气,故又被称为柠檬草。亦有名约茅菁或琼茅。
其气味可以驱除蚊子、跳蚤,减少房中的细菌。
生长分布区域: 中国的广东、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地。
第二是建筑的部位:梁、栋和宇。
1. 梁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 梁 承托着建筑物上部构架中的构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筑上部构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2. 栋 :架构在屋至高处之木是栋之范式。房屋的脊檩。
现代人常用“栋梁”,意思就是指:屋顶最高处的水平木梁,支承着椽子的上端。
3. 宇 :房檐,泛指房屋。
第三是自然现象:云和雨。
1. 云 :在空中悬浮的由水滴、冰晶聚集形成的物体,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
2. 雨 :水蒸气升到空中遇冷凝成云,云里的小水滴增大到不能浮悬在空中时,就下降成雨。
问题:
1. 诗人真的采用文杏、香茅作为建造的材料吗?
如果真的话,采用珍贵的文杏树作为房梁,这个建筑物一定非常的坚固。当诗人将焦点放在建筑上的时候,他的焦点一直是非常清晰的,他知道建筑物房梁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建得牢固才能使建筑物安全,并且存在的时间可以久远。另外,诗人除了泛泛地提到房梁的建筑材料之外,还在第三句提到了房梁当中最重要的那一根梁木——栋。诗人不但明白建造的原则,还带领我们去看那重中之重的部位。并且,在最重要的部位,带领我们从物质的世界升华到精神世界。
香茅虽然不产在辋川地区,但是,由于唐朝,终南别业等郊外皇族文士的园林建造。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材料并不难找,而且,诗人对茅草的选择也是选用比较高档的。诗人在建造自己的精神园林,自然不会选择普通的低矮茅舍可用的材料。而空间的气味,当然也是要关注的点。
如果诗人并没有真的采用文杏和香茅作为建筑材料,那么本诗就是像部分解读所说,诗人都是采用象征的方式,把内心的禅境赋予在一些可见的物质上了。但这与诗人大兴土木花费巨资建造辋川别业似乎有点接合不上。
所以,我宁愿相信,诗人真的采用了这些建筑材料,而当时,他也真的被这样真实的环境所环绕。
2. 云和雨究竟象征了什么?
云、雨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物质。但老百姓一般都很务实,尤其是农民,雨水对稼穑的生长有价值,对农事有价值。自然地,老百姓的角度也是现实的。
但在诗人的眼中,云和雨往往是诗意化的,象征化的。
诗人诗中提到的云,是他在登临高山,来到自己修筑在高处的文杏馆后,坐在山的高处,所见的。这云不是在触不可及的天空之中,而是在自己的文杏馆里,也就是说,诗人很有可能是被云所包围的,犹如羽化登仙的状态。
于是他采用了一个词组来表达:栋里云。
而云越积越多,诗人想到了另外一群人,另外一个空间维度的人——山下百姓。这些百姓,也有很多就是为诗人工作的农夫,或者是辋川别业附近生活的农夫,他们正期待着雨水的降临。
他希望自己所见的风景能成为农夫们的甘露。
事实上,王维的山居生活,虽然恬静,却不是鸦雀无声的,他经常到田里,去溪边,看农夫樵夫工作,看浣洗女,看打渔人归来。这也是他山居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他欣赏他们的劳作,也关心他们的劳作。
云和雨的变换,也同时提供了一个空间的连接——栋里云,成了人间雨。
王维的诗总能三言两句就勾画出静与动的变化,也能体会到诗人非常善于将“文杏、香茅”转化成“梁、宇”。
王维《辋川集。文杏馆》原文及翻译赏析辋川集
文杏馆原文: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诗词作品: 辋川集
文杏馆 诗词作者:【 唐代 】 王维 诗词归类: 【咏史怀古】、【赞美】、【爱国】、【志士】
辋川集二十首。文杏馆原文_翻译及赏析迢迢文杏馆,跻攀日已屡。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唐代·裴迪《辋川集二十首。文杏馆》 辋川集二十首。文杏馆 迢迢文杏馆,跻攀日已屡。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裴迪(716-?),唐代诗人,河东(今山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与大诗人王维、杜甫关系密切。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谖。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王维答赠裴迪的。受王维的影响,裴迪的诗大多为五绝,描写的也常是幽寂的景色,大抵和王维山水诗相近。
裴迪
管磬升,膻芗集。上公进,嘉币执。信以通,僾如及。恢帝功,锡后邑。四维张,百度立。绵亿载,邈难挹。——唐代·佚名《郊庙歌辞。释奠武成王乐章。奠币登歌》郊庙歌辞。释奠武成王乐章。奠币登歌
管磬升,膻芗集。上公进,嘉币执。信以通,僾如及。恢帝功,锡后邑。四维张,百度立。绵亿载,邈难挹。苍震有位,黄离蔽明。江充祸结,戾据灾成。衔冤昔痛,赠典今荣。享灵有秩,奉乐以迎。——唐代·佚名《郊庙歌辞。隐太子庙乐章。迎神》
郊庙歌辞。隐太子庙乐章。迎神
苍震有位,黄离蔽明。江充祸结,戾据灾成。衔冤昔痛,赠典今荣。享灵有秩,奉乐以迎。于穆文考,圣神昭章。肃勺群慝,含光远方。万物茂遂,九夷宾王。愔愔云韶,德音不忘。——唐代·郭子仪《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保大舞》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保大舞
于穆文考,圣神昭章。肃勺群慝,含光远方。万物茂遂,九夷宾王。愔愔云韶,德音不忘。
王维写银杏的诗有哪些?
王维写银杏的诗有《辋川集·文杏馆》。全诗为: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文杏馆全文翻译(译文):用白果树木作为支撑房顶的横木,用香茅草搭建房子的屋檐和屋顶。不知道山野中的岚雾。化作了人间的雨水。
文杏:即银杏,俗称白果树。
香茅:是禾本科香茅属约55种芳香性植物的统称,亦称为香茅草,为常见的香草之一。
栋里云:山野中的岚雾。
“文杏裁为梁,香芋结为宇”,是一番山野茅庐的构筑。用美丽的文杏树来装饰房梁,用香茅草来搭建屋檐,空气中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不知此时山野中的岚雾,是否早已化作了人间的雨水,那该是多浪漫的事。
其它诗词
1、《赠古泉上人》明代刘熠
花深竹石迷过客,露冷莲塘问远公;尽日苔阶闲不扫,满园银杏落秋风。
古寺幽静,花丛深处,修竹青翠,怪石嶙峋,来访的客人都为之痴迷。庭院也不去打扫,任由这秋风吹落银杏叶,掉得满园都是,真是好看极了。
2、《浣溪沙·寄严荪友》清代纳兰性德
藕荡桥边理钓筒,苎萝西去五湖东。笔床茶灶太从容。况有短墙银杏雨,更兼高阁玉兰风。画眉闲了画芙蓉。
南归故里的友人从藕荡垂钓、五湖泛舟,到执笔挥墨、烹茶品茗。斜斜细雨滋润着矮墙边的银杏树,书架上的玉兰花也散发出芳香,这样闲适而美好的日子,谁会不向往呢?
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 【辋川集二十首 文杏馆】 这句诗什么意思《辋川集》二十首
文杏馆 作者 王维、裴迪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王维)
迢迢文杏馆,跻攀日已屡。
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裴迪)
根据传世的《辋川集》中王维和同代诗人裴迪所赋绝句,对照后人所摹的《辋川图》,可以把辋川别业大致描述意思如下:
从山口进,迎面是“孟城坳”,山谷低地残存古城,坳背山冈叫“华子岗”,山势高峻,林木森森,多青松和秋色树,因而有“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和“落日松风起”句。背冈面谷,隐处可居,建有辋口庄,于是有“新家孟城口”和“结庐古城”下句。
越过山冈,到了“南岭与北湖,前看复回顾”的背岭面湖的胜处,有文杏馆,“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大概是山野茅庐。馆后崇岭高起,岭上多大竹,题名“斤竹岭”。这里“一径通山路”,沿溪而筑,有“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句,状其景色。
缘溪通往另一区,题名“木兰柴”(木兰花),这里景致幽深,有诗说“苍苍落日时,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溪流之源的山冈,跟斤竹岭对峙,叫“茱萸片”,大概因山冈多“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的山茱萸而题名。翻过茱萸片,为一谷地,有“仄径荫宫槐”句,题名“宫槐陌”,“是向欹湖道”。
登冈岭,至人迹稀少的山中深处,题名“鹿柴”,那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山冈下为“北宅”,一面临欹湖,盖有屋宇,所谓“南山北宅下,结宇临欹湖”。北宅的山冈尽处,峭壁陡立,壁下就是湖。从这里到南宅、竹里馆等处,因有水隔,必须舟渡,所以“轻舟南宅去,北宅渺难即”。以上供参考。
王维《文杏馆》的主要内容,思想感情文杏馆
年代:唐 作者:王维
文杏裁为梁,
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
去作人间雨。
山馆结构精致、屋宇精美,筑于高峻之地,略带夸饰地写出山馆的结构的精致。栋里彩云化为人间雨,强调了山馆的地势之高,又令人产生极为漂渺的遐想:山馆与世隔绝,诗人的才华不能得以施展。诗人甚感悲凉,只得寄意淡远,以景物之静来平自己之心。
还有木兰柴中秋山残照将敛,夕岚飞鸟相伴;斤竹岭中林荫藏碧泉的幽远,栾家濑中清流惊白鹭的宁静……这一幅幅风景图,使人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让人感到泣神凄骨,寒气凛凛,映照出诗人的孤独和隐愤,抒发了作者受排挤的苦闷。但从诗中,我们也可以让人领受到幽谧、宁静的自然美趣。这些诗作都是从静处着意,写出了诗人努力沉浸在静谧之中,细细体味山水这灵秀,以解愤世之苦,寻求心灵安慰和精神寄托,解除心理的痛苦。
咏银杏 古诗词《咏银杏》宋代李清照: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白话释义:风度韵致,仪态雍容,看起来并不十分奢侈华丽,即使如此,而酒尊前的柑桔,还是显得逊色几分。流落江湖,有谁怜?有谁惜?玉洁的肌肤,冰清的风骨,依然故我,不肯枯竭。
是谁将这并蒂连理果双双摘下?恰似那酒醉之后的唐明皇与太真贵妃相拥相依。居士擘开连理果,情真意切,两人分享,品尝风味,醇香清新,心心相惜。
注释:
1、甘橘可为奴:甘橘别称银杏。银杏,又名白果,其树为高大乔木,名公孙树,又称帝王树。
2、玉骨冰肌:清澈高洁。
扩展资料:
结尾句“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的妙处在于使用谐声字:易安居士亲手将两枚洁白鲜亮的银杏掰开,夫妻二人一人一颗,情真意切。要吟诵它的滋味如何,是否清纯香美,这却深深地蕴藏在两人的心底。“两家新”的“新”字,在这里显然是取其谐音“心”。
此词采用拟人手法,将双银杏比作玉洁冰清、永葆气节的贤士,比作患难与共、不离不分的恋人,贴切深刻;尾句使用谐音手法,不仅略带诙谐而且起脱俗之效。
TAG:
热门标签: 新增(1) 优势(2) 脸红(1) 口臭(2) 苦味(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我今年13岁了用英语怎么说(今年13岁了用英语怎么说)
我今年13岁了用英语怎么写Im 13 years old now. Im 英 [am] I am 我是。 thirteen 英 [θ:ti:n] 美 [θ:rti:n] 十三;十三岁;十三个。十三;十三的;十三个的。 years英 [j:z] 美 [j:z] 年( y...
-
上一篇
微信指数怎么查(怎么查看微信指数)
微信指数怎么查可以直接通过搜索功能查询。 工具:微信,版本:3.8.1.26。 首先打开手机上的“微信”之后,点击微信中的“小程序”,点击“小程序”之后,搜索“微信指数”,搜索“微信指数”之后,输入“微信指数”之后,即可“查看微信指数”。 这是微信官方提供的基于微信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