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雷(滚雷的奇异现象是什么样子?)
【滚雷】的意思是什么?【滚雷】是什么意思?
【滚雷】的意思是:滚雷gǔn léi1.接连不断的雷声。●郭小川《祝酒歌》:「森林铁路上,火车似滚雷。」●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喊声像滚雷一样响。」●管桦《镜子》:「话没落音,像火山爆发似的,人群发出滚雷般的吼声。」2.手雷的一种。●孙继先《强渡大渡河》:「勇士们已经冲上了台阶,敌人慌乱地把滚雷和手榴弹乱扔下来。」★「滚雷」在《汉语大词典》第8016页 第6卷 33★「滚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93页参见:滚雷
滚雷的拼音gǔn léi
滚雷是什么意思
滚雷gǔn léi 1. 接连不断的雷声。●郭小川《祝酒歌》:「森林铁路上,火车似滚雷。」●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一章:「喊声像滚雷一样响。」●管桦《镜子》:「话没落音,像火山爆发似的,人群发出滚雷般的吼声。」 2. 手雷的一种。●孙继先《强渡大渡河》:「勇士们已经冲上了台阶,敌人慌乱地把滚雷和手榴弹乱扔下来。」
★「滚雷」在《汉语大词典》第8016页 第6卷 33 ★「滚雷」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93页参见:滚雷
滚雷的奇异现象是什么样子?
球状闪电俗称“滚雷”,它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奇异现象
这种明亮而无声的火球会在空气中慢慢地飘过,能持续几秒钟的时间
有时,它能穿过玻璃窗而不被损坏,有时,它又会把玻璃打碎;有时,它可以飘进建筑物内;有时,它还会进入飞机舱内;有时,它可以在导线上滑动,遇人遇物后立即发生爆裂,造成伤亡、火灾等事故
为什么会出现滚雷?闪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夏天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突然出现一道白光,紧接着就是“轰隆隆”的响声。闪电和响声,这就是雷电的基本特征。
在雷电发生的时候,还能看到它的形状,大多是像倒置的树枝形,也有条状和片状,都是一闪而过,给人强烈的印象。
有一种奇特的闪电,总是飘飘忽忽,缓慢地移动,能持续几秒钟,民间称它为“滚雷”,科学家叫它“球状闪电”。球状闪电是一个无声的火球,直径大多为0.1—0.2米,消失的时候可能有爆炸声,也可能无声无息。球状闪电不放白光,可能是红色、黄色,也可能是橙色。它有时会出现在高空。
1962年7月的一天,在著名的泰山上,一个球状闪电通过窗户钻进一间民房,缓慢地在室内飘动,最后钻进了烟囱,在烟囱口爆炸,只炸掉烟囱的一个角,而房内仅仅震倒一个热水瓶。
在欧洲,一个雷声隆隆的夜晚,有人看到一个黄色的火球从树上滚下来,接着由黄色变蓝色,再由蓝色变红色,越滚越大,落到地面,发出一声巨响,变成三道光,向三个方向飞去,其中一道光击倒了一个人。
200多年前,俄国科学家里奇曼研究雷电,重复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没料想一个球状闪电脱离避雷针,无声无息地飘进实验室内。这个只有拳头大的火球在靠近里奇曼脸部的时候突然爆炸。里奇曼立即倒地身亡,其脸上留下了一块红斑,一只鞋也被打穿了两个洞。
球状闪电是怎么形成的?至目前为止,还只能说不知道。曾经有科学家做过一些解释,但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美国科学家提出来的。他们在北美洲平原拍下了12万张闪电照片,得出一个看法:球状闪电是从常见的闪电末端分离出来,是由一些等离子体聚集而成的。
另一种看法是苏联科学家提出来的。1956年,大气物理学家德米特里耶夫有一次巧遇,当时他在奥涅加河边度假。有一天傍晚,遇上了暴风雨和雷电,突然他看到一个淡红色的火球在离地面一人高的地方朝着他滚来,火球边缘放出黄色、绿色和紫色的小火花,发出“噗噗”的声音。火球滚到他眼前,拐了个弯向上升起,之后滚到树丛中消失了。德米特里耶夫出于职业的敏感,立即采集了球状闪电经过的地方的空气,拿到实验室分析,知道空气里的臭氧和二氧化碳增加了。
于是,有些科学家就做了一些理论分析,估计球状闪电内部的温度达到1500—2000度,在这样的温度下,空气中的氮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不活泼变得活泼起来,并能与空气中的氧生成二氧化氮。同时,在2000度的高温下,也容易形成臭氧,但臭氧很不稳定,又分解并放出能量,空气的温度迅速上升,人们就看到了火球。
实验证明,二氧化氮和臭氧两种气体同时存在的时间,大约为14—2400秒。这种说法可以归结为空气中存在着发光气体。还有两种看法是:等离子层内的微波辐射,以及空气和气体活动出现反常。
问友们,帮我具体介绍下传说中的自然现象“滚雷”?滚雷是一种自然现象
也被说做是球状闪电
球状闪电至今仍是人们不能解释的奇怪自然现象。许多目击者认为,球状闪电的运动就像是 有智慧的,好像它知道要去哪里,如果它进到一个房间,它通常是穿过门口或窗户再到走廊 。当然,这只是人们的想像。
根据众多的目击材料,我们大概可以勾勒出球状闪电的基本轮廓。这种发光的球体大小在高 尔夫球和足球之间,颜色有白、绿、黄、橙之分,其亮度可与100瓦灯泡相当。球状闪电持 续时间一般在5~10秒左右,它会随气流的起伏在近地的空中自在飘飞,有时逆风而行,可 穿门窗,进室内,甚至穿过炉子烟筒。有时会悬停,有时会无声消失,有时又会碰到障碍物 爆炸发出巨响而消失。球状闪电运行速度缓慢,有时与人跑速度差不多,极少情况下它会发 出轻微的唿哨声、嘁嘁声或咝咝声。一个共同的特点是,球状闪电几乎总是发生在雷暴天。
下面是球状闪电的特点:
大小 球状闪电直径从15~30厘米不等,但也有人见过直径1~2厘米和5~10米大小的。能 以固定的频率改变其直径大小,可逐渐衰弱变小,爆炸可使其体积增加并使其终结。能靠分 解或重组改变大小。
形状 大部分报道为球形或卵形,还有扁长方形、立方体、圆环状、哑铃形、云雾形、圆柱 形、子弹形、雪茄形、锥形、透镜形、盾形和螺旋形等。
颜色 两种最常见的颜色是白色和橘黄色,其他较常见的是红、蓝、黄和绿色,银色和黑色 很少见。有些球状闪电会变色。
速度 可从静止到难以想像的高速(每小时2万多公里,但这种情况不是在雷暴中),一般速 度约为每秒5米,即每小时18公里。
结构 似乎是某种等离子体或云雾状物质,有的球状闪电中心是透明的,有的是中空的,或 根本没有明显的固定结构,有些球状闪电似乎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运动性 有时是静止的。大部分为直线运动,有些是在一静止位置旋转,有些是不停地转动 ,有些是按明显的复杂路径来运行的
寿命 球状闪电一般会持续几秒钟,如7~8秒钟,有些可长达1分钟以上。
行为 有些会模仿周围的物体运动,有些直冲大地。有些球状闪电似乎在“调查”其他物体 。大部分被引向金属性的或磁性物体,会发生强烈碰撞,有时会造成很大损伤。闪电球会跳 动、分解、重组、衰减、爆炸或同时发生这些变化。
声音 极少情况会形成噼哩啪啦或嘶嘶的声音。
味道 目击者说有烧焦的或硫磺的味道。还说有时有烧焦油或氨水或臭氧的气味。
混合性状
温度:触到球状闪电的人都说它相当凉——即没有热的感觉。但它却可以煮开锅、熔电线和 加热金属。
亮度:球状闪电一般都像路灯一样亮。它们有时白天即可见到,但人们通常是夜间见到它们 照亮了大地。
发生:它们通常发生在雷暴之时,但极少也会发生在之前之后。大多数的球状闪电都伴随着 普通闪电——盘旋着待机而发,但有时它们也像普通闪电一样从云端直击大地。
谢谢啊!!
军人中的滚雷是什么意思滚雷在汉字词典中的解释是:连续不断的打雷或者是滚动身体去引爆地雷。在军人中滚雷的意思肯定是滚动身体去引爆地雷,这也是大家所听说的滚雷英雄的由来。
像是前一段时间以抗美援朝为主题的电影长津湖里面的战士有冻死但是仍然坚守岗位的,在那里面也有为了人民为了自己的同伴的先辈们用自己的身体去滚地雷去保护大家的安全,我们不像美军一样有飞机有坦克,我们有的只是人,所以先辈们用自己的身躯开出来一条生命的道路。他们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但是同时我们也要做到勿忘国耻。
如何解开滚雷之谜?闪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夏天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突然出现一道白光,紧接着就是轰隆隆的响声。闪电和响声,这是雷电的基本特征。在雷电发生的时候,还能看到它的形状,大多是“ㄅ”形,也有条状和片状,都是一闪而过,给人强烈的印象。
这是常见的闪电,还有一种奇特的闪电不是来去匆匆一闪而过,而是飘飘忽忽,缓慢地移动,能持续几秒钟,民间称它为“滚雷”,科学家叫它是“球状闪电”。球状闪电是一个无声的火球,直径大多在10~20厘米之间,消失的时候,可能有爆炸声,也可能无声无息。球状闪电不放白光,可能是红色、黄色,也可能是橙色,还有,它不一定出现在高空,也会出现在地面附近,甚至会穿过玻璃(不损坏玻璃)闯进建筑物,飘进密闭密闭(mìbì):严密封闭。的飞机机舱。
1962年7月的一天,在著名的泰山上,一个球状闪电穿过紧闭的玻璃窗,钻进一间民房,缓慢地在室内飘动,最后钻进了烟囱,在烟囱口爆炸,只炸掉烟囱的一个角。民房内,仅仅震倒一个热水瓶。
1981年1月的一天,球状闪电光顾了一架飞行中的“伊尔—18”飞机。这架前苏联的飞机从索契市起飞,刚飞到1200米的空中,一个球状闪电突然钻进了客舱,它只有10厘米大,却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奇怪的是,人们原以为球状闪电已经消失,谁知几秒钟后,它又重新出现,惊呆了的旅客看着这个“球”在头顶飘忽,到达后舱时裂成两个半月形,随后又合到一起,发出不大的声音而消失了,担心的驾驶员立即驾机降落,发现飞机头部和尾部各有一个大窟窿,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损害损害(sǔnhài):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乘客也没有受到伤害。
在欧洲,一个雷声隆隆的夜晚,有人看到一个黄色的火球从树上滚下来,黄色变蓝色,蓝色变红色,越滚越大,落到地面,一声巨响,变成3道光,向3个方向飞去,其中一道光击倒了一个人。
1989年,我国青岛的黄岛油库,就是由于球状闪电的爆炸,引起了油罐的大爆炸。
200多年前,俄国科学家里奇曼研究雷电,重复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没料想一个球状闪电脱离避雷针,无声无息地飘在实验室内。这个只有拳头大的火球在靠近里奇曼脸部的时候,突然爆炸。里奇曼立即倒地死去,脸上留下了一块红斑,有一只鞋打穿了两个洞。
球状闪电是怎么形成的?到今天为止,还只能说“不知道”。曾经有科学家做过一些解释,但还没有统一的看法,至少有4种看法。
有一种看法是美国科学家提出来的,他们在北美洲平原拍下了12万张闪电照片,得出一个看法:球状闪电是从常见的闪电末端分离出来,是一些等离子体凝结而成的。
第二种看法是前苏联科学家提出来的。大气物理学家德米特里耶夫有一次巧遇,1956年,他在奥涅加河边度假。他休息也不忘收集收集(shōují):使聚集在一起。资料,因此在背包里总是放着一些烧瓶,以便随时采集空气样品。有一天傍晚,遇上了暴风雨和雷电,突然他看到一个淡红色的火球,在离地面一人高的地方朝着他滚来,火球边缘放出黄色、绿色和紫色的小火花,发出“噗噗”的声音。火球滚到他眼前,拐了个弯,向上升起,滚到树丛中去了。在树丛上,急速地转了几个圈,很快就消失了。德米特里耶夫由于职业的敏感,立即采集了球状闪电经过的地方的空气,拿到实验室一分析,知道空气里的臭氧和二氧化氮增加了。
于是,有些科学家就做了一些理论分析,估计球状闪电内部的温度达到1500~2000℃,在这样的温度下,空气中的氮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从不活泼变得活泼起来,并能与空气中的氧生成二氧化氮。同时,在2000℃的高温下,也容易形成臭氧,臭氧很不稳定,又分解开来并放出能量,空气的温度迅速上升,人们就看到了火球。实验证明,这两种气体同时存在的时间,大约在14秒到2400秒之间。这种说法可以归结为空气中存在着发光气体。
还有两种看法是:等离子层内的微波辐射;空气和气体活动活动(huódònɡ):动弹,运动。出现反常。
滚雷行动的基本信息若提起越战--这场美国二战以后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为重大的战争(伊拉克战争虽然结束,但其所造成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准确评估),就不得不提起从1965年3月2日一直绵延到1968年11月1日的“滚雷行动”。这次行动是冷战时期进行的最激烈的空中战斗,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德国的轰炸之后,美国海空军参与的最艰难的战斗。
坦率而言,“滚雷行动”完全是美国不得已之下的无奈行动。之前,美国的政策一直建立在南越吴庭艳政权能够自保的基础上,但到了1965年初,事实已经很明显:美国再不采取行动的话,西贡政府将无法继续存在下去。这时,美国政府和军方领导迫切需要解决一个燃眉之急,那就是如何迫使北越终止行动。于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以及现实局势之下,对越南进行战略轰炸的政策出台了。美国人的推理是,北越是如此弱小,并且直到第一次印支战争(越南对法抗战)后才发展了极小工业基础规模,不会情愿拿新建的经济体系冒险。“滚雷行动”的第一个任务是在3月2日轰炸一座位于寨邦附近的弹药库。同一天,南越空军的19架A-1向位于广溪的北越海军基地发起了攻击。但万没有想到的是,其中竟有6架飞机被击落,美国人听到消息之后大吃一惊。而更大的悲剧还在后面,这只是美军一连串噩梦的前兆。
1966年4月5日,美国通过侦察发现北越正在建造防空导弹阵地。空军和海军联合向华盛顿请求进攻,但是遭到了拒绝,因为大多数导弹阵地都位于禁飞地带的市区附近。3天之后,攻击要求竟然被批准了。但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落入了一个精心设置的陷阱中:两个导弹阵地都是伪装的,周围有密集的防空火力。一个美国飞行员后来说这次行动“看起来就像世界末日”,行动中共有6架飞机被击落。
“滚雷行动”仅仅持续了不到一年,美国空军便出动了25971架次的飞机,扔下了32063吨炸弹,海军出动了28168架次的飞机,扔下了11144吨炸弹。与如此巨大的轰炸规模相比,美军对此的效果评估却着实令人沮丧。更让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如此微弱的战果还伴随着惨重的损失。一年未到,美国已损失了170架飞机(其中85架为空军战机,94架为海军战机,1架为海军陆战队战机)。南越空军也损失了8架飞机。
长期低效而代价高昂的行动使得美国国内对于这场连绵已久的战事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国内反战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约翰逊总统原本表现优异的支持率也随着战事的低迷而步步下降。出于对国内政治挫败的失望,和对河内采取和谈的期望。1968年3月31日约翰逊宣布停止所有对北纬19度线以北的轰炸行动。而在得到北越一定的善意回应之后,约翰逊在美国总统大选之前宣布自1968年11月1日起完全停止对北越的轰炸活动。
这次行动是冷战时期进行的最激烈的空中/地面战斗,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德国的轰炸之后,美国空军参与的最艰难的战斗。由于盟国的援助,北越拥有了精良的空对空和地对空武器系统,使得美国的空中轰炸与地面攻击皆十分困难。这是美国空军遇到的最有效的空防系统。
美国一些对此行动的研究将它看作是典型的胜利,但也有一些研究将它看作是典型的失败。没有国家之前发动过如此长久的空中战役,而且它确实阻碍了北越对南越的行动,但是许多美国军事专家都总结“滚雷行动”无疑是一次失败,因为这个行动没有达成任何一个任务目标。美国空军吸取滚雷行动的教训,对训练和装备都作了重大改变,因此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空中战役就变得更为有效,这次改变亦直接衍生了美国军队现在的空中战术。 背景
1956年南越总统吴庭艳宣告关于越南重新统一的选举结果无效,随后南越政府开始迫害共产主义者。自此之后,北越开始向南越境内制造暴动反抗西贡政府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共)游击队提供武器装备和物资。为了对抗越共并支援南越政权,美国一开始便向南越提供金钱,军事顾问和物资援助。1957 年至1963年间美国采取围堵政策,需守住南越以阻止共产主义蔓延的多米诺效应。
美国政府和军方领导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迫使北越(被认为是南越暴动的起源地)终止行动。他们似乎认为使用空军武力就是答案。1964年约翰逊总统身边的文职官员大都在一定程度认可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战略轰炸信念。他们的推理是,像北越这样小,并且第一次印支战争后才发展了极小工业基础规模的国家,不会情愿冒险用新建的经济体系支持南越的暴动。对于苏联或中国直接干预的惧怕一直影响着美国的决策。文职官员与军人对于如何阻止河内支援南越反叛者有分歧。文职人员想改变北越政权的行为,而军方则要打垮敌人的斗志。
1964年8月的东京湾事件中,美国海军船只声称遭到北越巡逻艇的袭击,随后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就宣布对北越进行报复性空袭(Pierce Arrow行动)。但是,这个行动并没有满足军方高层,他们想要发起的是一场范围更广的攻势战役。 8月底,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列出了94个目标,摧毁它们的将是一次对北越运输系统为时8个星期的协同空袭。目标中包括了桥梁,铁路,码头,兵营和军需品存放地点。约翰逊害怕这样一次战役会导致中国和苏联的直接干预,这就可能升级为世界大战。在麦克纳马拉的支持下,他没有批准发起这样一场没有限度的战役。
最后,美国发起了更有针对性的报复性空袭,“火箭行动I”是1965年2月7日越共对波来古的袭击的报复,“火箭行动II”是2月10日对袭击归仁美军营房的报复。这些小规模的行动都发生在北越南部,这里有大量的北越地面部队和补给仓库。
但是越共并没有停止向南越派出人员,在来自这和参谋长联席会的共同压力下,约翰逊总统正式批准了一个持续轰炸计划,代号为“滚雷行动”,这个行动不会受北越的隐秘性所约束。“滚雷行动”将是一次约翰逊和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的控制之内持续八星期的空袭。如果北越继续支持南越暴乱的话,对北越的空袭将会变成对位于北纬19度线以北的目标更猛烈的空袭。
人们相信,华盛顿会限制对北越的压力,再加上外交上的攻势,将会使河内停止敌对性的行动。但是军方对这个不满意,因为这次空袭的目标全部都位于北纬19度线以南,并且必须经过总统和国防部长的批准才能攻击。
这个行动的第一个任务是在3月2日轰炸一个位于寨邦附近的弹药库。在同一天,南越空军的19架A-1向位于广溪的海军基地发起了攻击。在那次任务中有6架飞机被击落,美国人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大吃了一惊。 幸运的是,坠毁战机的机组人员中有5个人被救回,但这却是之后一连串事件的前兆。
TAG:
热门标签: 硬核(1) 新鲜感没了都会分手吗(1) 赛程(4) 亚光亮光(1) 兰陵王(3)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光着我的脚丫子(光着我的脚丫子的歌曲MV)
光着我的脚丫子歌词 光着我的脚丫子歌词是什么1、《光着我的脚丫子》歌词如下: 光着我的脚丫子我不烦 就算多了个牵绊 因为你给得很坦然 从不担心 我要了怎么还 我早已不管 就算别人喜欢看 因为我过得很自然 从不怀疑我要的很简单 简单就是觉得冷的时候求个温暖 简单就是寂寞孤...
-
上一篇
广野君(花甲之年投靠刘邦,郦食其在历史上有哪些成就?)
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的以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任命郦食其为广野君花甲之年投靠刘邦,郦食其在历史上有哪些成就?作为说客,郦食其没花一兵一卒就说服了齐王投靠了刘邦。 花甲之年投靠刘邦,郦食其在历史上有哪些成就?协助刘邦轻松拿下家乡陈留郡。作为说客,劝说武关的秦朝守将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