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简介(南极简介,50个字全面概括)
南极洲简介:
南极洲,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等。南极洲由大陆、陆缘冰、岛屿组成,总面积1424.5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陆面积1239.3万平方公里,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公里,岛屿面积7.6万平方公里。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大陆冰川从中央延伸到海上,形成巨大的罗斯冰障,周围海上漂浮着冰山。
整个大陆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动植物能够生存。气候酷寒,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1983年)。风速一般达每秒17~18米,最大达每秒90米以上,为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在南极圈内暖季有连续的极昼,寒季则有连续的极夜,并有绚丽的弧形极光出现。动物有企鹅、海象、海狮、信天翁等。附近海洋产南极鳕鱼、大口鱼等,磷虾产量全球最大。已发现矿物有煤、石油、天然气、金、银、镍、钼、锰、铁、铜、铀等,主要分布在南极半岛及沿海岛屿地区。
南极简介,50个字全面概括南极洲又称第七大陆是唯一没有土著人居住的大陆
据科学家推算,已有几亿年的历史
它的中心位于南极点,从任何海边到南极点的距离都很远
东南极洲平均海拔高度2500米,最大高度4800米
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 239
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158
2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7
6万平方千米
“南磁极”是地球两个磁极之一
它位于地理南极的附近,但是它的位置也在缓慢并不断的变化着
1909年1月16日,由欧内斯特·沙克尔顿(Ernest Shackleton)带领的探险队发现了南磁极
南极洲包括南极大陆及其周围岛屿,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其中大陆面积为1239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约7
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达2.47万千米
南极洲另有约158
2万平方千米的冰架
南极洲的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一个半中华人民共和国大
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据已查明的资源分布来看,煤、铁和石油的储量为世界第一,其它的矿产资源还正在勘测过程中
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再加上冰雪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等,使得南极大陆成为世界上最为寒冷的地区,其平均气温比北极要低20℃
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
南极沿海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为-17~20℃左右;而内陆地区为年平均温度则为-40~50℃;东南极高原地区最为寒冷,年平均气温低达-57℃
到现在为止,地球上观测到的最低气温为摄氏-89
6℃
不止50个字了 50个字 实在说不清楚,
大洋洲,南极洲简介大洋洲概况 英文名称: Oceania洲名释义:源于西班牙文,原名澳大利亚洲又被称为“南方大陆”。国家:共有14个独立国家,其余十几个地区为美、英、法等国的属地。面积:897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人口:2900万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语言:绝大部分居民使用英语。宗教:绝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数信奉天主教、印度教。
【地理概况】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西邻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并与南北美洲遥遥相对。其狭义的范围是指东部的波利尼西亚、中部的密克罗尼西亚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亚三大岛群。广义的范围是指除上述三大岛群外,还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等。成为亚非之间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处,在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面积:大洋洲陆地总面积约897万平方千米,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地理区域:大洋洲有14个独立国家,其余十几个地区尚在美、英、法等国的管辖之下。在地理上划分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六区。
【居民概况】全洲65%的人口分布在澳大利亚大陆。各岛国人口密度差异显著。巴布亚人、澳大利亚人,塔斯马尼亚人、毛利人、美拉尼西亚人、密克罗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等当地居民约占总人口的20%,欧洲人后裔约占70%以上,此外还有混血种人、印度人、华人和日本人等。土著居民为黄种人和黑种人。
语言:绝大部分居民使用英语,三大岛群上的当地居民分别使用美拉尼西亚语、密克罗尼西亚语和波利尼西亚语。宗教:绝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数信奉天主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居民:绝大部分居民信基督教,少数信天主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绝大部分居民通用英语,太平洋三大岛群上的当地居民,分别用美拉尼西亚语、密克罗尼西亚语和波利尼西亚语。 自然环境:大陆海岸线长约19000千米。岛屿面积约为133万平方千米,其中新几内亚岛为最大,是世界第二大岛。地形分为大陆和岛屿两部分: 大洋洲大部分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除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外,其余地区属海洋性气候。
海岸线 大陆海岸线长约19 000千米。全洲除少数山地海拔超过2 000米外,一般海拔在600米以下,地势低缓。一般分为大陆和岛屿两部分:澳大利亚大陆西部高原。海拔200米,大部分为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 000米以上的山脉;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尔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为大洋洲的最低点;东部山地海拔800米,山地东坡较陡,西坡缓斜。新几内亚岛、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是大陆岛,岛上平原狭小,多海拔2 000米以上的高山,新几内亚岛上的查亚峰,海拔5 029米,是大洋洲的最高点。美拉尼西亚的岛屿多属大陆型,系大陆边缘弧状山脉的延续部分,各列岛弧之间有深海盆和深海沟。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绝大部分岛屿属珊瑚礁型,面积小,地势低平,不少岛屿有由珊瑚礁环绕形成的礁湖,成为天然的船只停泊地和水上飞机场。此外还有少量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火山型岛屿,如夏威夷群岛、帕劳群岛、所罗门群岛、新赫布里底群岛等,地形特点是山岭高峻,形势险要,多天然掩护的良港。 水系 外流区域约占总面积的48%,墨累河是外流区域中最长和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内流区域(包括无流区)约占总面积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亚中部及西部地区,主要内流河均注入北艾尔湖。大洋洲的河流与其它洲比较显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水量较少,雨季暴涨,旱季有时断流,大多不利航行,但所有河流几乎终年不冻。大洋洲的湖泊较少,最大湖泊是澳大利亚境内的北艾尔湖,面积约8 200平方千米,随降水而变化;最深的湖泊是新西兰南岛西南端的蒂阿瑙湖,深达276米。澳大利亚大陆多构造湖。新西兰除构造湖外,还有由熔岩阻塞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夏威夷岛上则有火山湖。此外许多岛屿上有由珊瑚礁环绕而形成的礁湖。新乔治亚岛上的礁湖是世界上的大礁湖之一,帕劳群岛中的科梅科尔礁湖也很有名。
众多岛屿、群岛成因各异:
① 大陆岛: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新西兰南北两岛等。
原为大陆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同大陆分离,面积较大,地势较高
②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而成,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
③珊瑚岛:由珊瑚虫的遗体堆积而成,面积不大,地势低平,如图瓦卢群岛
因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珊瑚岛易被淹没,图瓦卢举国迁徙至 新西兰 ;
因 土地居住 资源面临枯竭, 图瓦卢 (国家名)的经济形势非常困难。
南极洲概况: 名称:南极洲(英文:Antarctica)。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 。
位置: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同时也是跨经度最多的一个大洲。其中包含南极点。
面积:总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 位于七大洲面积的第五位。
范围: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239.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7.6万平方千米。
地理分区:南极洲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南极点。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玛丽·伯德地等,面积229万平方千米。
地理常识:在南极点不管向哪面走都是向北方。
居民: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简史:1738~1739年,法国人布韦航海时发现了南极附近的一个岛屿(今布韦岛)。1772~1775年,英国人库克船长到达南极附近的南设得兰群岛。1820~1821年,美国人帕尔默、沙俄人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英国人布兰斯菲尔德先后发现了南极大陆。1838~1842年,英国人罗斯、法国人迪尔维尔、美国人威尔克斯等先后考察了南极大陆。1911年12月阿蒙森等四名挪威人首次到达南极极点。1928~1929年,美国人作了几次南极飞行考察,并建立了“小亚美利加基地”。
南极洲大陆海岸线长约24700千米。
边缘海与岛屿 南极洲边缘海有属于南太平洋的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属于南大西洋的威德尔海等。主要岛屿有奥克兰群岛、布韦岛、南设得兰群岛、南奥克尼群岛、阿德莱德岛、亚历山大岛、彼得一世岛、南乔治亚岛、爱德华王子群岛、南桑威奇群岛。
地形:横贯南极的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两部分。东南极洲,面积较大,为一古老的地盾和准平原,横贯南极山脉绵延于地盾的边缘;西南极洲面积较小,为一褶皱带,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西两部分之间有一沉陷地带,从罗斯海一直延伸到威德尔海。南极洲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是地球上最高的洲。最高点玛丽·伯德地的文森山海拔5140米。大陆几乎全部被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 有1880米,最厚达4000米以上。大陆周围的海洋上有许多高大的冰障和冰山。全洲仅2%的土地无长年冰雪覆盖,被称为南极冰原的“绿洲”,是动植物主要生息之地。“绿洲”上有高峰、悬崖、湖泊和火山。南极大陆共有两座活火山,那就是欺骗岛上的欺骗岛火山和罗斯岛上的埃里伯斯火山(又译埃拉波斯火山)。欺骗岛火山在1969年2月曾经喷发过,使设在那里的科学考察站顷刻间化为灰烬,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对此心有余悸。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风大和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8℃,为世界最冷的陆地。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风速常达4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50毫米,仅大陆边缘地区可达500毫米左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季节与昼夜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在极点附近寒季为极夜,这时在南极圈附近常出现光彩夺目的极光;暖季则相反,为极昼,太阳总是倾斜照射。
南磁极与难达之极南磁极即地磁的南极,1985年南磁极的位置约为东经139° 24′,南纬65°36′。“难达之极”是约以南纬82°和东经55°-60°为中心的高地,由于地势高峻,成为大陆冰川外流的一大分冰线,是难于接近或到达的地区。
关于南极洲有哪些介绍?地球最南端,有一块常年被冰雪覆盖的陆地,连同附近的岛屿在内,总面积达1350万平方公里,这就是地球上的“冰库”——南极洲
白茫茫的冰原覆盖着南极洲面积的93%以上,冰层平均厚约1700米,最厚的地方达4200米
南极大陆内冰的总储量约有2400万立方公里
巨厚的冰盖使南极洲的平均海拔高度达到2400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大陆
据科学家分析,南极洲有可能不是一整块陆地,而是巨大的冰盖把下面的一些小岛屿盖住了
地球上70%的淡水集中在这里,假如这些冰全部融化,将使地球海平面升高60米
南极海域中的冰山达22万个之多,比北冰洋冰山多14倍
南极洲简介南极洲
位于地球的南端,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是最后被人类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面积约1,405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陆面积1,239.4万平方公里,陆缘冰面积 158万平方公里,岛屿面积7.6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面积的9.4%左右。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等十多个海,海岸线长2.4万公里。地理位置极为孤立,隔970公里宽的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相望,距澳大利亚为3,500公里,距南非约4,000公里。是世界最高的洲,平均海拔约为2,350米,内陆高原达3,700米。最高点阿蒙森海西南的文森山,海拔6,096米。有一系列巍峨的横断山脉。全洲几乎全为冰所覆盖,露岩只占 2%,被称为南极冰原的“绿洲”,是南极大陆动植物活跃的地方。大陆冰平均厚度1,880米,最厚处达4,000米以上,因此除去上层冰盖之后的大陆基盘,平均高度仅410米,而西南极洲平均高度在海平面以下140米。大陆冰的体积 2,400万立方公里,占世界冰量的89%,淡水的70%。冰原大体呈圆丘形,从中部高原缓慢外流,延伸成300多个陆缘冰。周围海上漂浮的冰山约有22万个,平均寿命约为 13年,最大冰山长333公里、宽96公里。世界上最寒冷、十分干燥和风力最强的洲。年平均气温-25℃,内陆高原为-56℃。极点的最低气温为-94.5℃(1967年); 11月至次年3月为暖季,1月平均气温皆在0℃以下,由南极圈至南极点的连续永昼天数逐渐增加;4月至11月为寒季,7月平均气温在-20--70℃。由南极圈向南极点连续永夜的天数逐渐增加,并有绚丽的极光出现,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称“南极光”。年平均降水量仅55毫米,中部为5毫米,极点为3毫米,只南极半岛能达500毫米左右。由于温度很低,降雪几乎不溶化,每年除外流1,200-2,000立方公里的冰外,还净累积 200-1,000立方公里的冰。风速一般达17-18米/秒,最强风速达100米/秒,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仅有藻类、苔藓、地衣和两种微小的种子植物,生长干无长年冰雪覆盖的绿洲上。海中和岸栖的动物很多,有海豹、海象、鲸、企鹅、海燕、海鸥和信天翁,由于一些国家的滥捕,鲸类数量锐减,海豹等更濒临灭绝。甲壳类浮游动物繁多,仅每年磷虾的产量多达几亿至50亿吨,已成为重要捕捞对象。矿物资源丰富,有金、银、铜、铁、镍、铂、锡、铝土、锰、钴、锌、锑、钚、煤、石油、天然气、石墨、石英、金刚石等220种,尤以煤、铁、石油、天然气和放射性矿物重要,大多分布在南极半岛及沿海岛屿上。全洲没有人类定居,只有一些从事科研考察人员和捕捞船队。1772年开始南极探险之后,不少国家对南极洲提出领土权,1959年签订《南极条约》,对各国的领土要求权冻结30年。许多国家对南极洲领土与资源开发的斗争仍很激烈。不少国家在南极洲设有考察站。中国在乔治岛设有长城站,在东南极洲普里兹湾设有中山站。
【概况】
名称:南极洲(Antarctica)。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
位置: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面积:总面积约1 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
范围:由围绕南极的大陆、陆缘冰和岛屿组成,其中大陆面积1 239.3万平方千米,陆缘冰面积158.2万平方千米,岛屿面积7.6万平方千米。
地理分区:南极洲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极点。面积1 018万平方千米。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等,面积229万平方千米。
居民: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查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简史:1738-1739年,法国人布韦航海时发现了南极附近的一个岛屿(今布韦岛)。1772-1775年,英国人库克到达南极附近的南设得兰群岛。1820?821年,美国人帕尔默、沙俄人别林斯高晋和拉扎列夫、英国人布兰斯菲尔德先后发现了南极大陆。1838-1842年,英国人罗斯、法国人迪尔维尔、美国人威尔克斯等先后考察了南极大陆。1911年12月阿蒙森等四名挪威人首次到达南极极点。1928-1929年,美国人作了几次南极飞行考察,并建立了“小亚美利加基地”。
【南极考察】
国际活动
1959年12月,由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保证在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废物,冻结对南极的领土要求等。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加入了《南极条约》。
我国与南极
1984年11月20日,我国派出591人组成的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考察船首次赴南极建站与考察。1985年2月中国南极长城站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端落成,地理坐标为南纬62°12′59〃,西经58°57′52〃,距北京17501.9千米。1988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0日中国东南极考察队在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上建立了中国南极中山站,中山站地理坐标为南纬69°22′24〃,东经76°22′24〃,距北京12553.2千米,距南极点2903千米
【自然环境】
海岸线
南极洲大陆海岸线长约24 700千米。
边缘海与岛屿
南极洲边缘海有属于南太平洋的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属于南大西洋的威德尔海等。主要岛屿有奥克兰群岛、布韦岛、南设得兰群岛、南奥克尼群岛、阿德莱德岛、亚历山大岛、彼得一世岛、南乔治亚岛、爱德华王子群岛、南桑威奇群岛。
地形
横贯南极的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两部分。东南极洲,面积较大,为一古老的地盾和准平原,横贯南极山脉绵延于地盾的边缘;西南极洲面积较小,为一褶皱带,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西两部分之间有一沉陷地带,从罗斯海一直延伸到威德尔海。南极洲大陆平均海拔2 350米,是地球上最高的洲。最高点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的文森山海拔5 140米。大陆几乎全部被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有1 880米,最厚达4 000米以上。大陆周围的海洋上有许多高大的冰障和冰山。全洲仅2%的土地无长年冰雪覆盖,被称为南极冰原的“绿洲”,是动植物主要生息之地。“绿洲”上有高峰、悬崖、湖泊和火山。罗斯岛上的埃里伯斯火山是著名的活火山。
气候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风大和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为世界最冷的陆地。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风速常达4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50毫米,仅大陆边缘地区可达500毫米左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季节与昼夜
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在极点附近寒季为连续黑夜,这时在南极圈附近常出现光彩夺目的极光;暖季则相反,为连续白昼,太阳总是倾斜照射。
南磁极与难达之极
南磁极即地磁的南极,1985年南磁极的位置约为东经139° 24′,南纬65°36′。“难达之极”是约以南纬82°和东经55°- 60°为中心的高地,由于地势高峻,成为大陆冰川外流的一大分冰线,是难于接近或到达的地区。
【自然资源】
矿物
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铂、铀、铁、锰、铜、镍、钴、铬、铅、锡、锌、金、铜、铝、锑、石墨、银、金刚石等。主要分布在东南极洲、南极半岛和沿海岛屿地区。如维多利亚地有大面积煤田,南部有金、银和石墨矿,整个西部大陆架的石油、天然气均很丰富,查尔斯王子山发现巨大铁矿带,乔治五世海岸蕴藏有锡、铅、锑、钼、锌、铜等,南极半岛中央部分有锰和铜矿,沿海的阿斯普兰岛有镍、钴、铬等矿,桑威奇岛和埃里伯斯火山储有硫磺。
生物
南极洲植物稀少,仅有苔藓、藻类、地衣和几种显花植物。海水中或陆地边缘的常见动物有海豹、海狮和海豚,鸟类有企鹅、信天翁、海鸥、海燕等;海洋中盛产鲸类,有蓝鲸、鲱鲸和驼背鲸等,是世界上产鲸最多的地区。南极周围海洋中还盛产磷虾,估计年捕获量可达10.5亿吨,可供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
水资源
南极洲是个巨大的天然“冷库”,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藏地。
根据近 30 多年在南极进行地球物 理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和依据板块构造理论对有亲缘板块拼接的结果证实,南极洲存在着丰富的煤、铁、石油与天然气。煤资源主要存在于南极横断山脉,为二叠纪煤,贮相较浅,煤块呈凹凸状。铁矿贮存于东南极的因德比地到威尔科斯地之间的地区,但是最大的铁矿在查尔斯王子山脉 , 其范围绵延数十千米 , 此外,南极洲还有金、银、铂、铬、锡、铅等多种金属矿藏。
南极洲原是古冈瓦那大陆的核心部分。大约在1.85亿年前古冈瓦那大陆先后分裂为非洲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澳洲板块并相继与之脱离。大约在1.35亿年前非洲南美板块一分为二,形成了非洲板块与南美板块。大约在5500万年前澳洲板块最后从古冈瓦那大陆上断裂下来飘然北上,于是只剩下了南极洲。东南极与西南极在地质上截然不同。东南极是一个古老的地盾,距今约30亿年。而西南极是由若干板块组成,在地质年龄上远比东南极年轻。
发现经过 18 世纪起,探险家们纷纷南下去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1772~1775 年英国J.库克船长历时 3年8个月,航行97000千米、环南极航行一周,几次进入极圈 ,但他最终未发现陆地。
1819年沙俄派别林斯高晋率东方号与和平号两船,历时两年零21天分别在南纬69°53′、西经82°19′和南纬 68°43′、西经73°10′发现了两个岛。1823年2月英国人J.威德尔南下到南纬 74° 15′ , 创造了当时南下的最高纬度。1837年9月~1840年11月法国 D.迪尔维尔曾力图超过威德尔创造高纬度纪录未成,但他以夫人的名字命名他于 1840年1月19日发现的岛屿为阿德雷地,并命名其沿海水域为迪尔维尔海,后人还以其夫人的名字命名了一种企鹅,即阿德雷企鹅。随后,英国的J.罗斯于1841年驶入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罗斯湾,,但他为冰障所阻无法到达他预测的南磁极——南纬75°30′、东经154°。1908年英国的 E.沙克尔顿挺进到南纬88°23′,离南极点仅差180千米 ,但由于食品耗尽而折回。1909年 D.莫森 、E.戴维斯和 A.麦凯首次到达当时为南纬72°24′,东经155°18′的南磁极。1911年12月14日和1912年1月17日挪威的L.阿蒙森和英国的R.斯科特率领的探险队先后到达南极点。
从1772年库克扬帆南下到19世纪末,先后有很多探险家驾帆船去寻 找南方大陆 , 历史上把这一时 期称为帆船时代。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尽管时间短暂,但人类先后征服了南磁 极和南极点 , 涌现了不少可 歌可泣的探险英雄。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英雄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50年代中期 , 人类在 南极探 险逐 渐用 机械设 备取代了 狗拉雪橇。1928年英国的H.威尔金驾机飞越南极半岛,1929年美国人R.伯德驾机飞越南极点,同年另一美国人L.艾尔斯沃斯驾机从南极半岛顶端飞至罗斯冰架。飞机在南极探险方面为人类宏观正确地认识南极大陆提供了可靠的手段,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机械化时代。从1957~1958年的国际地球物理年起至今,众多的科学家涌往南极,他们在那里建立常年考察站,进行多学科的科学考察,人们称这一时期为科学考察时代。
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从 1908~1941年,共有7个国家先后对南极洲提出了领土要求 。1908 年英国首先宣布对西经20°~50°、南纬50°以南和西经 50°~ 80°、南纬 58°以南包括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和南极半岛在内的扇形地块及其水域拥有主权 ;1923 年英国又对从东经 160°到西经150°、南纬 60° 以南的罗斯扇形地区提出领土要求并委托新西兰总督管理,这也是新西兰所要求的那块扇形大陆。实际上英国当时的真正企图是要将整个南极大陆纳入其版图。1929~1931年由澳大利亚人莫森率领的英-澳-新西兰联合考察队对上述地区进行了考察。接着,英国在1933年代表澳大利 亚对 南纬 60°以 南 、东经45°~ 136° 和东经142°~160°相当于南极大陆40%的650 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和水域提出了领土要求。
法国以他们的探险者最早发现阿德雷沿岸为由于1924年对东经136°~142°、南纬67°以南的一块狭长地域提出领土要求,1938年又重申并将这块地域延伸到极点和南纬60°。
1938年德国派测绘船对毛德皇后地一带进行闪电式考察,在6天半时间内用飞机对毛德皇后地 60 万平方千米的地区进行了航空调查与拍照,并每隔25千米空投一颗曲十字金属标记物。挪威在 1939 年1月也声明对东经 45°至西经 20°之间的地域拥有主权,但既没向南延伸到极点,也没有规定其北部边界的纬度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 德国舰艇以凯尔盖朗岛为基地在西南极水域时常出没拦劫商船和捕鲸船,从而突出了南美大陆与南极半 岛之间德 雷克海 峡的军事意义。为此,智利在1940年宣布对西经 53°~ 90°之间 、南纬60°以南的地域拥有主权。阿根廷于1941年宣布对西经25°~74°、南纬60°以南的地域拥有主权;他们的依据是南美大陆与南极半岛地质上的亲缘关系、有效占领理论以及西班牙原来所宣称的对南极领土要求的继承。英国 、智利 、阿根廷3国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大部分地区相重叠,致使 3 国之间发生争论。英国于1947 年和 1955 年为此上诉国际法院,但智利、阿根廷认为南极 半岛是他们的领土, 拒绝由国际法院审理。美国自30年代末开始,为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作准备 。1939年罗斯福总统即明确指示美国当时进行南极考察的人员在南极多设置一些美国标记物。伯德在其第三次考察时在无人要求的伯德地(玛丽•伯德地)两侧各建了一个站。美国在 1945~ 1947年间进行了代号为跃进的大规模考察,并在1948年邀请英、法、挪威、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阿根廷7国共同商讨南极问题,提出由 8 国共管或由联合国托管。但与会国中有6国坚持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 ,会议无任何结果。
上述8国的活动引起了苏联的关注。1950 年6月8日苏联照会上述8 国政府 ,表示不承认任何国家以任何方式对南极提出的领土要求,不承认在没有苏联参加的情况下做出有关南极的任何决定。前苏的坚决立场以及俄早期探险者(如别林斯高晋)在南极考察史中所占有的地位,使美、英等 8 国不得不重新考虑解决南极领土纷争的途径。
到20世纪40年代,英国、法国、挪威、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新西兰 7 国已对 83% 的南极大陆提出了领土要求。其中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挪威 4 国互相承认各自的领土要求,阿根廷、智利、英国 3 国要求的领土互相重叠,各方坚持各自的主权要求,互不承认他方的主权要求;美、苏不承认任何国家对南极的领土要求,同时保留他们自己对南极提出领土要求的权利。由于对领土要求的纷争,致使南极大陆成了多种矛盾的焦点。这些矛盾的存在与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制定一个多边条约以缓解各种矛盾与纷争。1959年12月 1 日 ,阿根廷 、澳大利亚 、比利时 、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英国、美国、苏联12国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南极条约》。
探访南极洲
南极洲是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大陆,那里是寒冷严酷的冰雪世界,有不可思议的神奇动物和摄人心魄的绝色美景,是远离人类文明的净土。纯净、遥远、神秘,曾是人们对南极的想象。但随着现代 科技 的发展,前往南极已不再遥不可及。南极以其纯净的世界和特有的动物而成为世人向往的 旅游 目的地。
南极洲(Antarctica)是人类最后到达的大陆,也叫“第七大陆”。南极(south pole)是根据地球旋转方式决定的最南点。它通常表示地理上的南极区域,有一个固定的位置。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概念,南纬60 以南的地区称为南极,它是南大洋及其岛屿和南极大陆的总称。南极大陆是指南极洲除周围岛屿以外的陆地,是世界上发现最晚的大陆,它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
南极,南极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 向东延伸到东经170 ,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极点。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 —160 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等,面积229万平方千米。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南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极端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原始恢宏的自然景观和千奇百态的动植物世界,从冷清玉洁的冰山、浮冰到绚丽珍奇的极光、极夜,从其它陆地上罕见的地吹雪、白化天气到可爱的企鹅、海豹、磷虾、地衣等南极植物。南极已成为世人向往的 旅游 目的地。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曾经推测在地球的最南端应该有一块很大的陆地,只有这样才能和北方的大陆保持平衡。他们称之为“未知的南方大陆”。此后,库克船长,沙克尔顿爵士,无数探险家一次又一次接近南极,但是他们始终与南极大陆失之交臂。虽然人类早就对南极洲心驰神往,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南极洲只不过是印在地图上的一片白色魅影。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末,很多探险家驾帆船寻找南方大陆。1772年至1775年间,詹姆斯·库克船长展开 探索 ,此次虽未发现南极大陆,但已成为人类首次进入南极圈之记录。1820年前后,一些猎取海豹的猎人来到南极洲,他们可能就是最早到达南极的人。据记载,人类最早证实看见南极洲可认定发生在1820年,美国人纳撒尼尔·帕尔默、沙俄人冯·别林斯高晋、英国人爱德华·布兰斯菲尔德先后发现了南极大陆。1901年,罗伯特·斯科特率领英国探险队前往南极,但是没有成功。
1911年12月14日,挪威极地探险家罗尔德·亚孟森的探险队乘着船舰前进号,自鲸鱼湾启程、航上海伯格冰川,是人类首次抵达地理南极。从1958年6月起,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新西兰、挪威、南非、美国、英国、苏联等12国代表经过60多次会议,在1959年12月1日签署了《南极条约》(1961年6月23日生效)。南极条约规定,南极洲的利用只限于和平目的,禁止在南极洲进行一切军事活动,核爆炸,处理放射性物质。此后,南极条约协商国又于1964年签订了《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1972年签订了《南极海豹保护公约》,1980年签订了《南极生物资源保护公约》。1983年中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极光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极光是常常出现于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上空大气中的彩色发光现象。极光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放射状,这些形状有时稳定有时作连续性变化。在北半球观察到的极光称北极光,南半球观察到的极光称南极光,经常出现的地方是在南北纬度67 附近的两个环带状区域内,五彩缤纷、变幻莫测的极光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
南极死光:科学家已证实它与极光无关,但也是一种异常的天气现象,也是南极洲的自然奇观之一。由于极地上空云层密度小,含水气少,吸收阳光的能力较弱,所以当那里的阳光透过阴沉的天空照射到冰雪覆盖的地面时,光线在冰雪与低云之间来回反射,从而产生一种类似于万花筒的“镜筒效应”。经过“镜筒”多次反射,如此来回反射的结果,便产生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乳白色光线,天空、地面、海洋和周围的冰雪全达到同一亮度,这会令人失去方向感。
死光会使周围的景观突然全部“消失”,无论远处的洋面、冰山,还是近处的海岸、雪原、以至帐篷、旗帜等都会无影无踪,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形成乳白天空。死光是极地探险家、科学家和极地飞行器的一个大敌。遇到死光,即便是有经验的极地考察者也很难逃过厄运,正在滑雪的滑雪者会突然摔倒,正在行驶的车辆会突然翻车肇祸,正在飞行的飞机会失去控制而坠机殒命。
死亡冰柱:死亡冰柱是一种在地球两极、发生在海底的自然现象。当海水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海水里的盐分被析出,海水发生结冰现象,并呈柱状向海底延伸,所到之处,海洋生物被冻死,这一现象被称为死亡冰柱。
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南极考察的科学家们发现,在一座巨大的漂浮的冰山上面,有许多冰雕,这些冰雕全是巨型的,高约50米,有巨大的人像和海豚、海狮、企鹅等多种动物的造型。
南极企鹅:南极企鹅是南极大陆最有代表性的动物,被视为南极的象征。南极共有21种企鹅,分布在广泛的区域内,但其主要群落大都生活在南纬45 —55 地区。在南极高纬度地区常见有阿德雷企鹅、帝企鹅、项带企鹅。在气候较温和的南极大陆周围的岛屿上常见的有帝企鹅、跳岩企鹅、马卡罗内企鹅等。
南极海豹:在南极沿海及其附近的海冰,以及亚南极岛屿上至少生活着6种海豹。海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生活在海水中,其游泳速度很快,且能潜水。因为海豹需要呼吸空气,因而不能在水下呆得太久,大多数种类的海豹生活在水面附近,以鳞虾、鱼、乌贼为食。
南极地区虽然只有6种海豹,但的数量却有3 200万头,占世界海豹总数的90%。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海豹家族有锯齿海豹、威德尔海豹、罗斯海豹、象海豹、豹海豹和海狮等6种,它们组成南极的海豹家族 。
南极地区的蓝鲸,身长37.8米,为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动物。20世纪50年代,一些国家的船队到南极附近海域大量捕杀蓝鲸,使蓝鲸的数量大为减少。
南极海域的特色之一是浮游生物如甲壳动物丰富,其中磷虾的蕴藏量就有10亿吨至50亿吨。有些科学家认为,如果每年捕获l亿吨至1.5亿吨,也不会影响南大洋的生态平衡。
南极洲的许多岛上还生活着另一些鸟类,包括雪鸟、信天翁、海鸥、燕鸥等。南极大陆上现仅存340余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伞状菌等。南极大陆上仅有一些微生物和少数无脊椎动物生存于植物丛、地衣和泥沼中。
此外,南极洲地域广阔,潜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铂、铀、铁、锰、铜、镍、钴、铬、铅、锡、锌、金、铜、铝、锑、石墨、银、金刚石等。南极洲的有色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西南极洲的安第斯成矿区,含南极半岛、埃尔斯沃思地、玛丽伯德地。
南极洲是由冈瓦纳大陆分离解体而成,是世界上第四高的大陆,平均海拔几十到几百米。横贯南极山脉将南极大陆分成东西两部分。这两部分在地理和地质上差别很大。南极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陆地的极地。南极洲平均海拔达23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一个洲。最高点文森山(Vinson)海拔5140米。
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污染的大陆,南极洲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多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50多个科学考察基地和众多的考察站,根据其功能大体可分为:常年科学考察站、夏季科学考察站、无人自动观测站三类。
南极洲,亿万年来,因为人类足迹罕至,而成为地球上最后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然而,至静至净的南极环境,正在面临威胁,因为 旅游 者近年来在南极兴起的深度 旅游 探险项目,正在影响着南极的各个角落。极地 旅游 不可避免地成为最新的 旅游 热点,南极洲日渐盛行的“极地之旅”加剧了全球变暖;然而,每一位造访者爱护这里的生态环境是保持极地可持续 旅游 发展的重要前提。
孙博、孙克勤撰文,孙博摄影
参考文献
孙克勤,孙博主编,2017,世界 旅游 文化(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孙博,女,“白日梦”旅行机构创始人、剑桥大学EMBA硕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两次赴南极考察,走遍世界160多个国家。
南极资料 南极简单介绍1、南极(Antarctica),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
2、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3、南极分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两部分。东南极洲从西经30°向东延伸到东经170°,包括科茨地、毛德皇后地、恩德比地、威尔克斯地、乔治五世海岸、维多利亚地、南极高原和极点。面积1018万平方千米。西南极洲位于西经50°-160°之间,包括南极半岛、亚历山大岛、埃尔斯沃思地以及伯德地(玛丽·伯德地)等,面积229万平方千米。南极洲仅有一些来自其他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以及捕鲸队。
TAG:
热门标签: 故乡(1) 风情(1) 工钱(1) emo(1) 优惠券(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