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南京的历史简介(南京的历史)

2023-08-13 15:24:25生活百科13
关于南京的历史关于南京的历史有: 1.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也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故朱...
关于南京的历史

关于南京的历史有:

1.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也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2.约7000-8000年前,出现了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今栖霞地区已有农业文明产生。

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

3000年前,秦淮河流域出现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称为湖熟文化。春秋战国时,在这些聚落的基础上形成了南京地区最早的城邑

3.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开始,至2018年已有2589年。[30]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一带筑冶城,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

公元前473年,越国灭吴后,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长干里筑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4.六朝建康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开都城中轴对称布局的先例,其平面布局、建筑形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并深刻影响到东亚各国。

六朝皇宫台城,为北魏都城以及东亚各国争相效仿,上承秦汉下启隋唐,深远影响了后世都城建设的形制

5.宋元时期的金陵是东南地区的经济重镇,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3次以宰相之位担任江宁知府,并定居、终老在此。

1129年,宋高宗赵构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行都,为江南东路首府。1138年定建康为留都。南宋名将岳飞曾在南京牛首山一带大败金兵,并有抗金故垒遗存

南京的历史

南京一带在100-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 ,35-60多万年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是截至2010年已发现最早的南京的人类生活遗迹。溧水县神仙洞发现了距今1万年以前的“溧水人”遗址。

约7000-8000年前,出现了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今栖霞地区已有农业文明产生。在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3000多年前,已经相当密集地分布着青铜时代的居民聚落,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镇一带较为集中,被称为“湖熟文化”。春秋战国时,在这些聚落的基础上形成了南京地区最早的城邑。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于石头山筑城置金陵邑,金陵之称亦因此而得名。

秦汉时期,南京地区随经济发展而建县渐多。汉末三国鼎立之初,公元229年,孙权在武昌称帝,9月即迁都于此,称作建业,为南京建都之始。

公元317年,晋琅琊王司马睿建立东晋政权,以建康(今南京)为国都,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此后,南朝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史称“六代豪华”,南京由此有“六朝古都”的美称。

公元937年,南京成为南唐的首都,称为江宁府,这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以“应天”为“南京”,第一次成为一统天下的全国首都。由此,南京城市发展进入又一高峰期,南京都城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于此,改名天京。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7年,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

“金陵自古帝王州”,从中古到近现代,继孙吴之后,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朝、太平天国以及中华民国先后定都南京,共455年,史称“十代故都”,留下了丰富的文化文化遗产。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2年9月,南京为江苏省省辖市。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南京为江苏省省会。1994年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谁知道南京历史简介?

南京历史

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考古发现表明,大约30万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6000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聚居着本地原始居民,时至今日,已经历了无数世代的生息繁衍。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 。

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 2470年历史 。

公元229年,三国东吴迁都于此,始创建业城,而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在此定都。

1700年来,南京曾是十朝都会, 六朝金粉之地。

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明祖殿堂、天国烽火留下了历朝历代的众多遗迹,记载着多少惊心动魄的史话,传颂着多少可歌可泣的伟绩。

“南京”名称始于明代。

历史上先后称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尽管几番更换城名,依然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雄奇的丰姿、绮丽的风光,盛名百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远古居民和城市雏型

大约在六千年前南京市区的中心鼓楼岗一带,就有原始居民居住。

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这里挖掘了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北阴阳营原始村落遗址。

他们以采集、捕鱼、狩猎和原始农业为主,以陶器作为主要的生活用具。

到了三四千年以前,北阴阳营原始居民的后代们逐渐掌握了冶炼青铜的技术,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京市所辖的大江南北两岸已经发现了两百处左右这一时代的村落遗址,尤以秦淮河中游的江宁县湖熟镇一带最为密集,故有“湖熟文化”之称。

东吴

公元212年,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在金陵邑故址,利用西麓的天然石壁做基础修筑了石头城。

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可以贮藏兵械和粮饷。

因此,它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

石头城周长6里左右。

公元229年孙权在此建都,始创建业城,这是南京作为都城的正式开始,至今已有1700余年。

当年建业城的内外,人工运河与自然江河纵横相接,三吴地区(吴郡、吴兴和会稽)丰富的物资,可以通过江南水网直接运抵都城内的仓城。

石头城下的长江码头经常停泊有数以千计的船舰,曾经远航至台湾、海南岛和朝鲜半岛等地,并与日本及南海诸岛有着密切的文化往来。

东晋 南朝

东晋及被称为“南朝” 的宋、齐、梁、陈是年代相继的5个王朝(317-589年),她们的都城是在吴建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改名叫建康。

连同在此之前的东吴,常被人们称作“六朝”,所以南京又有六朝古都” 之称。

东晋至南朝时,农业、手工业有了重要进步,主要表现在开垦良田、炼钢术、造纸术和制瓷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带来商业繁荣。

都城内外的大小商市有100多个,商品的范围相当广泛。

与海外诸国的经济文化来往,也比东吴时更为频繁。

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北方和南方世家大族,以及佛教高僧和道家代表人物都会集建康,从而使它成为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

当时建康有儒学、玄学、文学和史学4座学馆,佛学、道家思想、书法、绘画、雕塑、数学、天文、化学和医药学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如思想家范缜;文学家郭璞、沈约和谢灵运;文艺评论家刘勰、肖统和钟嵘;史学家范晔、裴松之和肖子显;佛经翻译家法显、宝去和佛驮跋陀罗;道家兼化学和医药学家葛洪和陶弘景;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雕塑家戴逵父子;绘画家顾恺之;数学兼天文学家虞喜和祖冲之父子等先后在建康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东晋以来,佛教在江东逐渐盛行。

六朝时期,建康城内外寺宇比比皆是。

晚唐诗人杜牧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 当年建康城郊,帝王的离宫园囿,大族的府第别墅,与佛寺和陵墓错落其间,形成所谓“六代豪华” 的表面繁荣局面。

南 唐

经历了300余年的“六代豪华”以后,到隋唐时期金陵便步入了低潮,这是由于隋唐的统治者惧怕在金陵再出现割据政权。

唐代的金陵已降为一般的州县,六朝的城阙宫殿,在隋兵灭陈时即被平毁,六朝的历史遗迹,仅为文人学士、诗人词客的凭吊对象,故唐诗中有关金陵怀古的诗篇甚多。

不少著名的诗人都曾访问过金陵,尤以李白的访问次数最多。

到唐末五代十国期间的南唐,金陵再次被作为国都,部分地恢复了昔日东南重镇的地位。

南唐是一个不大的南方割据政权,管辖区域最大时仅有今苏、皖、赣、闽、湘5省之地,统治年限亦仅39年937-975年)。

但是,它的统治者先主李bian 、中主李景和后主李煜父子本身均能注意农业,奖励耕桑,并发展工商业。

南唐对于文化艺术事业特别重视,李景和李煜父子本身就是著名的词家,南唐画苑里也集中了像徐熙、董源、赵千、巨然、周文矩和王齐翰等很有才华的画家,为后来北宋画坛的兴盛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作为南唐国都的金陵城,在南京城市发展上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改变了六朝时建康都城将政治区与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分离的状况,而将城池南迁到以秦淮二十四航为中心的位置。

在南唐金陵城的范围内,千余年来一直是南京人口最密集、工商业最繁盛的地带。

明 代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明,下令以应天府为“南京” ,南京的名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1378年改南京为京师,明初建都南京,历洪武、建文、永乐三帝,前后53年。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仍保留着皇宫,设五府、六部、都察院等中央机构。

朱元璋称帝的前两年,即公元1366年就下令新建宫城和改筑应天府城。

历时21年之久,筑成号称方圆96里,实测为33.676公里的砖城。

南京城在现存的古城垣中,不仅是我国第一而且是世界之最。

明代南京皇宫位于城的东部,建筑宏伟壮丽。

曾为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代皇帝所使用。

明成祖迁都北京,建造北京皇宫时,就是以南京皇宫为蓝图的。

南京在明朝时期,尤其是明初的53年间,经济、文化发展很快,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

当时城内有100多个工商行业,其中与丝织业有关的达20多个,官营的丝织业以织造高级的锦缎、素缎和绫、罗、纱、绢为主,尤以织金锦和金银线织成的彩色妆花缎最为精工,单是织绵工匠集中的地点就有3个坊。

明代南京的建筑业和造船业是两项规模巨大的官营手工业。

明代南京的雕版印刷业亦闻名全国。

清代的南京和太平天国的天京

明清两代交替期间,南京城并未遭到什么破坏,清 *** 在此设立了两江总督衙门,管辖江苏、江西和安徽3省,仍然保持了南京作为东南重镇的地位。

在清代前期,南京的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特别是丝织业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清 *** 特设江宁织造署来管理丝织业,著名小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上就曾经先后担任江宁织造官近60年之久,从而构成了《红楼梦》书中内容的重要历史背景材料。

1853年3月,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的太平军进抵南京城。

天王洪秀全直接至两江总督署,不久即就此改建为“天朝宫殿”(1853-1864年)太平天国建都天京期间,曾经在此颁布了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为核心的“天朝田亩制度”,推行了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在太平军内部实行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并设立诸匠营和百工衙等统一管理各种手工业的机构,还实行了解放妇女和逐步开放商业的政策。

由于太平天国政权的种种失误,使清 *** 得以重新聚集力量来反扑。

1864年7月天京终于被攻陷。

清军入城后,洗劫了天王府及其他王府和仓库,并纵火焚烧,使金陵遭到了一次浩劫,连明故宫、明孝陵及大报恩寺琉璃塔亦均被毁。

此后,南京又被清 *** 用作统治东南地区的中心。

并根据被迫与英、法等资本主义列强所订的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将南京下关开放为商埠。

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的50年间,南京开办了几处以军火工业为主的近代机器的印刷、发电等工厂。

兴建的宁沪、津浦两条铁路,分别于1908年和1911年通车,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高等学堂,以及三江师范学堂(后改称两江师范学堂)等等。

我国近代的文豪鲁迅,曾于1898年至1902年间先后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中华民国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清王朝,埋葬了封建帝制。

同年12月,宣布起义的17省代表在南京 *** ,宣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以公元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以南京为临时首都,并选举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先生于1912年元旦从上海乘专车来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府就设在清代的两江总督署内,今遗址犹存。

其后,在经过了十余年的军阀统治以后,1927年至1949年期间,中华民国 *** 又再度建都于南京。

1927年国民 *** 定都南京后,对南京城市曾作了一些规划。

规划以明故宫一带为中央政治区,新街口一带为商业中心区,江苏路一带为花园住宅区,城南和城北为一般住宅区。

建造了“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央医院”、“黄埔军官学校”、明故宫机场等几项较大的建筑。

1929年建成中山路和陵园路。

当年,孙中山灵柩南下安葬时,即经这条大道。

后来又陆续修了几条柏油路。

在新街口、大行宫、太平路一带建了一批银行、商场、酒楼和旅馆等。

这样,明清以来的南京城区有了一定的改观。

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侵占上海后分三路进攻南京。

蒋介石于12月5日逃离南京, *** *** 所属机构分别迁往武汉和重庆。

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整个南京城。

日军一进入南京,就开始了灭绝人寰的大屠杀。

我无辜同胞惨遭杀害达30万人以上。

日军占领南京后,把侵华日军总司令部设在南京,后来,以汉奸梁鸿志为头子的维新 *** 和以汉奸汪精卫为头子的伪 *** 均设立于南京,使南京成为日、伪统治中心。

1945年8月14日,日军宣布投降,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在南京黄埔路陆军总部大礼堂举行。

1946年5月,国民 *** 还都南京。

1946年5月3日,以周恩来为首的 *** 代表团到南京,就维护停战协定和政协决议的问题,继续与 *** 进行谈判斗争。

11月15日, *** 反动派悍然推翻政协决议,发动了反人民的全面内战。

南京解放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以后, *** 的精锐主力部队几乎丧失殆尽。

1949年元旦,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者的授意下为了争取喘息时间又在南京玩弄假和平阴谋,发表了一个“引退求和”声明。

4月1日, *** *** 和谈代表团飞赴北平,4月20日北平和谈破裂,4月21日, *** 和朱德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我百万雄师,在千里长江分三路渡江作战。

4月23日深夜,人民 *** 渡过长江,4月24日晨 *** 先遣部队直奔“总统府”,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蒋介石“总统府”的门楼上。

从此,南京这座世界闻名的文化古城获得了新生,永远归入人民的怀抱。

捷报传到北平, *** 写下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人民 *** 占领南京》的不朽诗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为了纪念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渡江战役,南京市军民在下关热河路广场新建了渡江胜利纪念碑。

上有当年指挥渡江战役的 *** 手书的“渡江胜利纪念碑”七个大字。

南京的历史背景

南京,简称宁,是江苏省会,地处中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濒江近海。

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2013年建成区面积752.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18.78万,其中城镇人口659.1万人。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 、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截至2013年,南京有高等院校75所,其中211高校8所,仅次于北京上海;国家重点实验室25所、国家重点学科169个、两院院士83人,均居中国第三。

2016年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将于2016年9月在“世界轮滑之都”——南京举行,由国际轮滑联合会创新的首届全项目世界轮滑锦标赛将于2017年9月上旬在南京举行。

首座世界轮滑博物馆也将落户南京,地点确定在南京奥林匹克博物馆内

南京有多少年历史

南京有多少年历史

南京最初的历史:35万年;东郊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说明35万年前南京就是古人类聚居之地

南京建城的历史:2484年;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筑“越城”,距今已经两千多年

南京首都的历史:1783年;吴王孙权定都南京是公元229年,距今已经一千多年

南京明朝的历史: 644年;“南京”最早出现在明朝1368年,距今已经六百多年

南京明城墙有多少年历史

朱元璋攻入南京,于公元1366年到1386年间进行大规模改建。历时二十年,建成南京历史上最具规模的城墙。其后的五百多年,南京城垣基本上保持明代以来的格局。1955年1月起,因为各种原因,拆除了部分城墙。1983年,南京市人民 *** 公布了保护城墙的通告,1988年1月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十多年来,南京市 *** 与民间机构一直致力于南京城墙的恢复与保护工作。

南京明城墙不仅是我国现存的第一大城,而且是世界第一大城(巴黎城长29.5公里)。

南京的鸡鸣寺有多少年历史了?

西晋时代就建造了,应该有1500年了。

鸡鸣寺,又称古鸡鸣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鸡笼山东麓山阜上,始建于西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誉,是南朝时期中国南方的佛教中心。 寺址所在,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早在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

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527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寺,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

1958年起,在原住持宗诚法师的带领下,依明清时规模形制,鸡鸣寺逐步恢复并对外开放,成为南京一重要寺院。 鸡鸣晚钟是玄武十景之一,鸡鸣春晓则是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南京双门楼有多少年历史

双门楼宾馆吗?南京双门楼位于长江大桥南堍、虎踞北路(虎踞北路185号)与中山北路交汇之处.系原英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所在地。1953年定为江苏省 *** 外事宾馆,是第一批被批准的国际三星级旅游涉外宾馆,曾接待过前西德总理施密特、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海部俊树等国家元首及众多贵宾。

京剧有多少年历史?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

南昌有多少年历史

六千多年前,南昌就建有若干个原始居民点。至三千年前,南起青云谱北至艾溪湖,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命颖阴侯灌婴驻守南昌一带。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婴率部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四公里的皇城(黄安)寺附近修建了一个方圆十里八十四步、辟有六门的土城,时人称之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开始。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九江郡置豫章郡,并设南昌县为附郭县,属扬州,南昌之名始此。莽新改豫章郡为九江郡。东汉复故。晋属江州。南朝梁称豫章王国,陈复为豫章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罢郡置洪州,大业三年(607年)复为豫章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为洪州,贞观初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江南西道,天宝元年(742年)改洪州为豫章郡,至德元年(756年)豫章郡更名为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再称洪州。

五代南唐中主交泰二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

宋开宝八年(975年)复名洪州,天禧四年(1020年)属江南西路,隆兴元年(1163年)为隆兴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隆兴路,二十一年更名龙兴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昌、新建2县同城而治。

1914年为豫章道。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撤道,析南昌、新建县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辖。

1949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南昌政权,成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江西省辖市、江西省人民 *** 驻地。1955年南昌市设东湖、西湖、胜利、抚河4区。1958年增设青云谱区,南昌专区南昌(驻莲塘镇)、新建(驻生米镇)2县交由南昌市领导。1961年增设郊区,南昌、新建2县划归宜春专区。1971年南昌、新建(驻长堎镇)2县再次划入。1980年撤销胜利、抚河2区。1981年增设湾里区。1983年宜春地区安义县、抚州地区进贤县来属。

南宁有多少年历史

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从郁林郡分出晋兴郡,郡治设在晋兴县城即今南宁,这是南宁建制的开始,距今已有1680多年的历史。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 “邕”由此而来。元朝泰定元年(1314年),中央 *** 为取南疆安宁而定名,广西境内由“邕”改为“南宁”,南宁由此而得名。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设南宁为自治区首府;至此,南宁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南唐有多少年历史啊?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国时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权,定都江宁(今南京),传三世三帝,享国三十九年,是十国当中版图最大的王朝。

济南有多少年历史

济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考古发掘证明,早在八九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济南地区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目前这一时期的遗址全省发现约七八处,其中仅济南章丘就有4处。距今7300~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的遗址,已在境内发现8处,是山东省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此后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6100~4600年),各地先民在济南地区的活动更加频繁,因而遗留下来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遗址,其中章丘的王官、焦家,长清的大柳杭,平阴的周河等,内涵丰富,面积广大。与大汶口文化一脉相承的是山东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龙山文化于1928年在今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首次发现而被命名。通过对城子崖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发现在龙山文化时期,该处已有一座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城址,其规模居全国已发现的8处同时期城址之首。1961年国务院将城子崖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岳石文化(距今3900~3500年)是山东地区继龙山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夷人文化。目前,济南地区已发现该时期遗址达数十处,其中尤以章丘县境内数量最多,城子崖遗址仍是这一时期最为重要的遗址。遗址上的龙山文化城址之内,存在一个面积17万平方米左右的岳石文化城址,这是国内发现和确定的第一座夏代城址。已进入奴隶社会的商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在城子崖一带,建立了谭国。西周建国后,行分封制,济南地区属齐国。此时,谭国仍继续存在。中国首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收有谭国一位大夫所作的讽剌诗《大东》,是现存最早的一篇有关济南的文献。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此时的济南,仍地属齐国。春秋时期著名的齐晋“ ”之战,即发生在今济南市北郊马鞍山一带;战国时期的齐国大思想家邹衍,创立阴阳五行学说,为稷下学派著名学者,其墓即在章丘;卢人(今长清人)扁鹊,精通内科、妇科、五官科、小儿科,创立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郡县制。今济南市区地属济北郡,称历下邑。

汉初,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济南郡治设于东平陵(今章丘县平陵城)。汉文帝时,年过九旬的济南人、秦博士伏生口授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使之得以流传后世。汉武帝时的博士弟子济南人终军,先后出使匈奴和南越,为统一中国做出了贡献。东汉,为济南国。灵帝时,曹操任济南相,政绩颇著。位于长清县孝里镇的古建筑孝堂山郭氏墓石祠,建于东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面房屋建筑,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室内的画像及题字,被列为全国书法艺术名碑。

魏晋南北朝时期,济南多处于战乱之中。晋永嘉(307~312年)年间,济南郡治由东平陵移至历城。自此,历城便成为济南地区的政治中心。

进入隋唐,社会趋于稳定。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改济南郡为齐州,治所仍在历城。隋唐时期,佛教在济南十分兴盛,留下众多的佛教胜迹。主要遗存有历城柳埠四门塔、千佛崖石窟造像、龙虎塔、九顶塔,以及千佛山、青铜山、玉函山、龙洞等地的石窟造像等。四门塔为全国现存最古老的石塔,与其附近的千佛崖石窟造像(含龙虎塔、九顶塔),均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北魏的长清灵岩寺,唐代极为辉崇,今亦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高僧、长清人义净,继玄大壮之后赴印度取经,译佛经百余部,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宋开国后,济南沿称齐州。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升州为府,齐州遂为济南府。社会的长时期相对稳定,使济南呈现一派太平盛世景象。著名诗人黄庭坚曾以“济南潇洒似江南”的诗句赞美济南的湖光山色。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勤政之余,饱览胜迹,每至一地,总赋诗撰文,为济南山水锦上添彩。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入侵,在济南建立了金地方政权,遭到济南人民的强烈反抗。1161年,爆发了耿京、辛弃疾领导的农民起义。随后,红袄军、杨妙真领导的起义军均在济南地区活动过。北、南宋之交,济南“二安”相继蜚声文坛: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词作情真、意深、语新,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被称为“婉约派”之宗;“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字幼安),不仅是一位毕生致力于国家统一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高产的文学家,他创作的词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金代,济南仍为府,属山东东路。此时,在城北开凿了小清河,直通至海,使济南成为重要的盐运集散地,对后世本地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元代,济南为路,属元王朝的“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

金元之际,济南仍是文化繁荣之乡。著名散曲家、济南人杜仁杰博学多才,诗文俱佳,他曾多次同文学家元好问共游济南。元好问在遍游济南山水后,写下“羡煞济南山水好”、“有心常做济南人”等颂扬之词。元代,济南文风日盛。著名者有宋、辽、金三部正史的总裁官张起岩,戏曲作家武汉臣、康进之,散曲作家刘敏中、张养浩等。张养浩,济南人,他的散曲造诣极高,元代的散曲,至他达到高峰。书画家、湖南人赵孟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3年)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任职3年间留下许多诗画,最著名者当推《鹊华秋色》图,成为传世之作。地理学家、益都人于钦,亦曾在济南做官,他游览山川,走访故老,考察齐地风土人情,完成了著名地方志书《齐乘》。

明初,曾置山东行省,济南始为山东首府,是山东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及按察使司驻地。从此,济南成为山东地区的政治中心。清代,济南仍为山东省治。

明清两代,济南经济发展较快,清康熙以后,已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城市。与之相适应,文化事业相当发达,一批著名学者应运而生。明代文坛著名的“前七子”之一、历城人边贡,诗作以清新婉转、平淡和粹、兴象飘逸见长;“后七子”领袖李攀龙,则是文学复古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对明代文坛产生过较大影响;著名戏剧作家、章丘人李开先,有《宝剑记》等传世;清代著名学者、历城人周永年,是《四库全书》的主要编纂者之一;马国翰则穷其毕生精力,完成《玉函山房辑佚书》,成为中国辑佚学的煌煌巨著。余如许邦才、殷士儋、于慎行等,均在文坛享有盛名。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涌入中国,宰割掠夺,济南亦未幸免。1897年,德帝国主义侵占胶州湾,后又强修胶济路,从胶澳(今青岛)直达济南。1904年,济南自开商埠。城市区域随之扩大,工商各业有长足发展。1911年末,津浦铁路黄河大桥建成通车,济南成为南北交通枢纽。在此前后,德、日、英等国先后在济南设领事馆,开办银行、商店、教会、学校、医院等,济南进而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立足点之一。然而,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始终遭到济南人民的强烈反抗。山东地区义和团运动的首领朱红灯曾在长清一带活动,在“天下义和拳兴清灭洋”口号鼓动下,济南城乡的反帝爱国运动达到 *** 。

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府为道,济南初属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1929年设立济南市。

民国以后,济南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济南各界罢工、罢市、罢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五四”运动后,先进知识分子很快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夏秋,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生王尽美、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学生邓恩铭等人成立了共产主义学会,并在学生中发起组织进步团体“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1921年春,王尽美、邓恩铭在济南建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国内建立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之一。7月,王尽美、邓恩铭代表济南共产主义小组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 ***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次年5月, *** 济南独立组正式成立,王尽美任组长,有9名党员。到1927年5月,济南已建立津浦大厂、一中、一师等20个 *** 支部,党员发展到50人。 *** 济南党组织成立后,不但领导了济南工人运动,而且积极开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宣传和其他形式的革命斗争。1928年,日本侵略军在济南制造了举世震惊的“五三”惨案, *** 济南党组织立即号召民众起来,誓死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组织开展对日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 *** 济南市委选派党员和进步青年知识分子分赴山东各地,参加抗日武装起义和创建革命根据地。在中国 *** 的领导下,济南人民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开辟了南部山区抗日革命根据地。解放战争期间,济南党组织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1948年9月24日,人民解放军攻克济南,济南解放。济南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山东省人民 *** 、政协山东省委员会、济南军区和山东省军区机关均设驻于济南,济南继续保持着山东省的政治中心地位。

关于南京南京历史

一、【南京是历史上哪些朝代或国家的都城

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语.211年,孙权听从谋士张纮之言,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229年,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是为南京为国都之始.吴石头城遗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是为宋武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是为齐高帝,齐立国,都建康.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是为梁武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武帝,陈立国,都建康.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二、南京的历史

南京历史 南京是中国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

考古发现表明,大约30万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6000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聚居着本地原始居民,时至今日,已经历了无数世代的生息繁衍。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 。

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 2470年历史 。公元229年,三国东吴迁都于此,始创建业城,而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在此定都。

1700年来,南京曾是十朝都会, 六朝金粉之地。吴宫花草、晋代衣冠、明祖殿堂、天国烽火留下了历朝历代的众多遗迹,记载着多少惊心动魄的史话,传颂着多少可歌可泣的伟绩。

“南京”名称始于明代。历史上先后称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尽管几番更换城名,依然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雄奇的丰姿、绮丽的风光,盛名百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远古居民和城市雏型 大约在六千年前南京市区的中心鼓楼岗一带,就有原始居民居住。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这里挖掘了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北阴阳营原始村落遗址。

他们以采集、捕鱼、狩猎和原始农业为主,以陶器作为主要的生活用具。到了三四千年以前,北阴阳营原始居民的后代们逐渐掌握了冶炼青铜的技术,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南京市所辖的大江南北两岸已经发现了两百处左右这一时代的村落遗址,尤以秦淮河中游的江宁县湖熟镇一带最为密集,故有“湖熟文化”之称。 东吴 公元212年,三国时期的吴主孙权在金陵邑故址,利用西麓的天然石壁做基础修筑了石头城。

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可以贮藏兵械和粮饷。 因此,它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

石头城周长6里左右。公元229年孙权在此建都,始创建业城,这是南京作为都城的正式开始,至今已有1700余年。

当年建业城的内外,人工运河与自然江河纵横相接,三吴地区(吴郡、吴兴和会稽)丰富的物资,可以通过江南水网直接运抵都城内的仓城。 石头城下的长江码头经常停泊有数以千计的船舰,曾经远航至台湾、海南岛和朝鲜半岛等地,并与日本及南海诸岛有着密切的文化往来。

东晋 南朝 东晋及被称为“南朝” 的宋、齐、梁、陈是年代相继的5个王朝(317-589年),她们的都城是在吴建业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改名叫建康。 连同在此之前的东吴,常被人们称作“六朝”,所以南京又有六朝古都” 之称。

东晋至南朝时,农业、手工业有了重要进步,主要表现在开垦良田、炼钢术、造纸术和制瓷术,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带来商业繁荣。都城内外的大小商市有100多个,商品的范围相当广泛。

与海外诸国的经济文化来往,也比东吴时更为频繁。 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北方和南方世家大族,以及佛教高僧和道家代表人物都会集建康,从而使它成为当时全国的文化中心。

当时建康有儒学、玄学、文学和史学4座学馆,佛学、道家思想、书法、绘画、雕塑、数学、天文、化学和医药学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如思想家范缜;文学家郭璞、沈约和谢灵运;文艺评论家刘勰、肖统和钟嵘;史学家范晔、裴松之和肖子显;佛经翻译家法显、宝去和佛驮跋陀罗;道家兼化学和医药学家葛洪和陶弘景;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雕塑家戴逵父子;绘画家顾恺之;数学兼天文学家虞喜和祖冲之父子等先后在建康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东晋以来,佛教在江东逐渐盛行。六朝时期,建康城内外寺宇比比皆是。

晚唐诗人杜牧对此作了生动的描述:“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当年建康城郊,帝王的离宫园囿,大族的府第别墅,与佛寺和陵墓错落其间,形成所谓“六代豪华” 的表面繁荣局面。 南 唐 经历了300余年的“六代豪华”以后,到隋唐时期金陵便步入了低潮,这是由于隋唐的统治者惧怕在金陵再出现割据政权。

唐代的金陵已降为一般的州县,六朝的城阙宫殿,在隋兵灭陈时即被平毁,六朝的历史遗迹,仅为文人学士、诗人词客的凭吊对象,故唐诗中有关金陵怀古的诗篇甚多。 不少著名的诗人都曾访问过金陵,尤以李白的访问次数最多。

到唐末五代十国期间的南唐,金陵再次被作为国都,部分地恢复了昔日东南重镇的地位。南唐是一个不大的南方割据政权,管辖区域最大时仅有今苏、皖、赣、闽、湘5省之地,统治年限亦仅39年937-975年)。

但是,它的统治者先主李bian 、中主李景和后主李煜父子本身均能注意农业,奖励耕桑,并发展工商业。南唐对于文化艺术事业特别重视,李景和李煜父子本身就是著名的词家,南唐画苑里也集中了像徐熙、董源、赵千、巨然、周文矩和王齐翰等很有才华的画家,为后来北宋画坛的兴盛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作为南唐国都的金陵城,在南京城市发展上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即改变了六朝时建康都城将政治区与工商业区和居民区分离的状况,而将城池南迁到以秦淮二十四航为中心的位置。在南唐金陵城的范围内,千余年来一直是南京人口最密集、工商业最繁盛的地带。

明 代 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明。

三、求找南京的历史(详尽)

概述南京的历史 【范蠡筑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约830米处筑城,城周长约1。

2公里,面积约0。94平方公里。

后称越城,又名范蠡城。它是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军事性质的古城,被公认为南京城市的开端。

孙权定都建业 【孙权定都建业】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孙权将政治中心由京口(今江苏镇江)迁至秣陵(今南京秣陵关一带),次年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石头城,以资守御,并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称秣陵为建业。 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

同年九月,在朝野"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的呼声中,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

孙权以其兄孙策的长沙桓王故府为皇宫,规划并建造了周长约11公里的建业都城。 南唐立国金陵 【南唐立国金陵】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

金陵最初隶属建都广陵的杨吴政权的势力范围。徐温死后,徐知诰继任金陵府尹,操纵杨吴朝政。

933年,徐知诰采纳谋士宋齐丘建议,欲将杨吴迁都金陵,于是修缮金陵府治为皇宫。935年,杨吴皇帝封徐知诰为齐王,次年,以金陵府为西都,广陵为东都。

937年,徐知诰废杨吴皇帝自立,建立齐国,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 939年,复姓李,更名?,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南唐都城周长约19。35公里,贯秦淮河于城中。

西据石头 牵锇紫虑?今大中桥),南接长干山岗(今中华门),北止玄武桥(今北门桥)。历3代共39年,975年南唐国亡。

明初建都南京 【明初建都南京】1368年,元末红巾军领袖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奠都南京。在此之前,他作了一系列的准备。

1356年朱元璋攻入集庆路,改名应天府,并多次听取谋士陶安、冯国用、叶兑等人关于建都的建议。 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韩林儿封为吴国公,1364年自立为吴王,吴王府便设在应天。

1366年,改筑应天府城,作新宫于钟山之阳。洪武元年(1368)秋八月,正式下诏,以应天府为南京,大梁(开封)为北京,实行南北两京制。

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南京。 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为留都。

建筑世界第一大城 【建筑世界第一大城】明太祖朱元璋接受儒士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而筑成的南京城墙,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八月,至1386年筑成。 周长约33676米,连同瓮城全长37140米,开13个城门,上设垛口13000余个、窝铺200余座。

明南京城墙的长度大大超过周长29500米的法国巴黎城,成为世界第一大城。虽遭600多年的风雨兵火,现尚存21351米,仍为国内城市中最长的城墙。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南京条约》】1839年6月3~25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廷桢的协助下,在虎门海滩销毁英、美等国商人上缴的鸦片2万余箱,震动了全世界。为了保护臭名远扬的鸦片走私贸易,1840年2月20日,英国派遣义律等率领由40余艘舰船和4000名士兵组成的远征军,悍然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将战火引向中国沿海。

1841年4月30日,英国内阁不满足义律与清朝钦差大臣琦善谈判所取得的成果,作出停止广州谈判、扩大侵略战争的决议,改派富有殖民侵略经验的璞鼎查接替义律。1842年6月,英国由印度增派的援军抵达中国沿海后,璞鼎查率领的英军避实击虚,发动"扬子江战役"。

6月16日,英军攻占吴淞;19日,攻取南京;21日,攻陷镇江。8月4日,英舰进逼南京下关江面,随后英军从燕子矶登陆,察看地形,扬言进攻南京城。

在英军坚船利炮的威慑之下,清朝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两江总督牛鉴,妥协退让,委曲求全,被迫在静海寺、上江考棚等处与英军议和,并于1842年8月29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康华丽"号战舰上,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共13款,其主要内容是:割让香港,使香港沦为英国殖民统治,并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及远东的基地;补偿鸦片烟费与水陆军费,数目相当于清 *** 全年财政收入的1/3,中国人民从此所受压迫更甚;丧失关税自 *** ;允许英国人寄居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南京五大港口城市。

《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大门开始被打开,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太平天国定鼎天京 【太平天国定鼎天京】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决定挥戈金陵。

3月8日洪秀全率50万水陆大军兵临金陵城下。3月19日,攻陷金陵城,从而完成了据金陵为根本、进而完成进军江南的战略任务。

3月29日,洪秀全在杨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欢呼声中,进入金陵城,暂住藩习衙署,不久修缮两江总督衙门,改作天王府,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政权。随即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

1864年7月9日,清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孙中山创建民国 【孙中山创建民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普遍响应,有24个省宣布独立。

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迫切需。

南京是哪个朝代的首都 南京的介绍

1、南京为东吴、东晋、南朝(宋 、齐、梁、陈四朝)、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是中国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

2、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深远的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衣冠南渡使汉民族在金陵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被历代所传诵。

3、南京是中国古典文化和风雅文化的代表城市,象征着古典中华文明,有天下文枢之称,金陵和罗马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金陵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金陵、长安、洛阳、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TAG:
热门标签: 机电一体化(1) 实心砖(2) 马陆(1) 吉日(2) 王母(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