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卓博识(闪卓博识的闪卓士)
闪卓博识译音来自英文Strobist喜欢摄影的人没有几个不知道Strobist(闪卓博识)网站的,在全球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网站流连。在这里你将会浏览到不断更新的免费教程,跟从专家学习闪光灯的使用技巧,渐渐地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是个摄影天才!闪卓博识在互联网上拥有超高的人气,每日的点击量超过80,000次。闪卓博识的创建人在3年前只是个地方报社的普通摄影记者;2年前他开始撰写博客时,还是个不懂任何互联网技术的网盲;而今,他被PDN推荐为网络上最红的五位摄影师之首,从而一跃成为摄影界最著名的摄影师。大卫·豪比(David Hobby),就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传奇。
闪卓博识的闪卓士当你路遇一个穿戴印有 “Strobist”字样衣帽的人,千万别对他们的身份怀疑,他们就是“闪卓士”。全球各地都有“闪卓士”们自发组成的俱乐部组织,那是他们引以为荣的称号——既然你已经来到了闪卓博识,请相信我的判断,不久以后你很有可能也成为其中一员。在这些勇敢而富有创造力的“闪卓士”中,获得成功的人有很多,他们从闪卓博识的低门槛进入摄影界,再出来的时候闪耀在他们身上的是闪卓士的标记——小型闪光灯和他们深植于灵魂中的那份自信——对自身智慧的自信和对技术的自信。
至今,闪卓博识(Storbist)在全球已经拥有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德语、丹麦语、中文等多语言版本,网站内容被多方转载,海量摄影师从中受益。
闪卓博识的闪卓社区在闪卓博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交流版块就是“闪卓社区”。由于 Strobist网站最初以博客的方式呈现,而博客有某种“单向性”的缺点,即:随着读者量的增加,产生了“多人对一人提问”的沟通困难。每天数不清的邮件带着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话题去轰炸大卫的信箱,谋杀他有限的工作时间。因此“闪卓社区”诞生了。在那里,诸多善用小型闪光灯的摄影高手和摄影爱好者,利用社区版块来深入探讨闪光灯使用的技术细节,互通有无,增长见识,结交同好,共同探讨闪光灯拍摄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而今,大卫已经是摄影界无人不知的大师,他的摄影观念被全球摄影爱好者广泛接受,他的摄影技巧也被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师学习和效仿。
闪卓博识的中国情况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这里的摄影爱好者的数量较之其他国家尤显巨大。作为互联网网民最多的一个国家,中国的网站门类繁多,当我们纵览中国摄影类门户网站时,大致可以将它们划分成如下类型:
放任型:论坛缺乏管理,七嘴八舌不知所云,色情内容充斥,乌烟瘴气;
测评、交易型:缺乏驻站摄影家资源,文章内容侧重器材推介和交易平台,多数文字都围绕新上市器材间的对比和测评;
闪卓博识型:只有一个主题——提高摄影水平。其中,1、2类型的网站占摄影类网站的绝大比例(达99%以上)。
但是相较而言,摄影爱好者的真正需求在于去闪卓博识这样有专家进行专业知识指导的知识平台汲获真知。这或许就是闪卓博识中文网站的建站初衷。2009年,闪卓博识终于在中国落地生根,这是中国互联网网民——至少是酷爱摄影的中国网民的一件大喜事。
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关注闪卓博识,或者,如果你也愿意——让我们一起去做个用便宜设备和小型闪光灯比拼高端器材的勇敢的中国闪卓士吧!
YN565与SP690近来网上出现了二个PK评测版本,一个是闪卓博识,一个是闪客日记,那个更具权威?你去仔细对比看看2个测试就知道了。
565虽然功能看着多,但夸张点是可以用金玉其表败絮其中来形容,跳线、热熔胶都用上了。
690虽然功能稍显不足,但在拆机图中可以看到,从元件到做工,各个细节都处理的很细致,这样设计和优良的加工,让人很容易相信这样的产品是质量可靠的,一只闪灯最重要的是它的可靠性,其次才是功能,没有可靠性,功能再多,也是摆设也是累赘。
实话说,在闪卓学习了很多用灯知识,一直认为那是个公正的开放的闪友之家,可惜,这次的测评有失公允,太令人失望。
看来洋砖家也不例外,和本土砖家没啥区别,都是砖家。
做淘宝室内拍摄鞋子,用闪光灯好还是常光等(摄影灯)好?闪光灯。喜欢摄影的人没有几个不知道
Strobist(闪卓博识)的,在全球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来网站流连。在这里你将会浏览到不断更新的免费教程,跟从专家学习闪光灯的使用技巧。
闪卓博识越办越专业,所带来的人群也越来越高端。美国摄影业同侪——那些同样痴迷于小型闪光灯运用的大名鼎鼎的摄影大师受到大卫的感召来到闪卓博识,他们一同探讨摄影技术,成为朋友、知己,进而构成“闪卓士”的最中坚分子和技术核心,他们的名字熠熠生辉,闪耀在当代国际高端摄影舞台,他们有:
乔·麦克那利
(Joe
McNally)
切斯·贾维斯
(Chase
Jarvis)戴夫·布莱克
(Dave
Black)
提姆·泰德
(Tim
Tadder)
尤里·艾库斯
(Yuri
Arcurs)
大卫·泰加塔(David
Tejada)
柯克·塔克
(Kirk
Tuck)
闪卓博识从建站伊始即打出最醒目的口号:精简装备,依靠你的布光智慧,拍下惊世骇俗的照片
大卫豪比在闪卓博识(Strobist)中设立了一系列免费的主题如:《闪光灯初级课》、《场记》、《新兵营》等,这些主题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自己的摄影理念和用光细节,同时采用图文并茂的手法,让每次有意义的外拍场记都呈现在读者面前。
其中《闪光灯初级课》是向读者传授如何掌握光线平衡和外置闪光灯的基础摄影技巧的栏目,它解答的是:拍摄高质量照片的初学者应该从何处下手,练习拍什么题材的照片。课程涉及许多就连大师级摄影师也懵懂的一些技术内容,因此作为互联网上对摄影知识进行讲解的最全的问题数据库,《闪光灯初级课》适合所有摄影师来阅读——无论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摄影师。
《场记》是对基础技能知识的有效补充,并以真实的拍摄实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那些善用闪光灯的专业摄影师获得该图片效果的详细过程。通过《场记》,摄影界的新手可以了解到一个职业摄影师面对任务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步骤,老手则可以在阅读的同时,用同样问题考问自己,找到和同业者的思路差异,从而取长补短,去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闪光灯
《新兵营》则是在全球范围内策动
Strobist网站的读者,发动内容既定的主题拍摄,让参加者以完成特定任务的方式去展开摄影实践,从中感悟闪光灯的妙用。在活动中,来自全球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摄影师同台竞技,相互点评同一任务主题下投稿的各路作品,有针对性地互相沟通交流,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许多人通过活动相识相知,随后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摄影这一共同爱好打破了国界和种族的界限,使我们对“艺术无国界”这句话多了一重切身领悟。
总之,在闪卓博识网站,你将通过循序渐进的网络教程(完全免费)和主题活动深入掌握闪光灯使用的诀窍,使摄影技巧迅速得到提高,通过阅读那些图文并茂的“场记”,让摄影爱好者快速掌握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如何平衡光线,如何合理使用外置闪光灯拍摄出高水平的照片。
编辑本段闪光灯的作用与使用
使用闪光灯也会出现弊端,例如在拍人物时,闪光灯的光线可能会在眼睛的瞳孔发生残留的现象,进而发生「红眼」的情形,因此许多相机商都将"消除红眼"这项功能加入设计,在闪光灯开启前先打出微弱光让瞳孔适应,然后再执行真正的闪光,避免红眼发生。中低档数码相机一般都具备三种闪光灯模式,即自动闪光、消除红眼与关闭闪光灯。再高级一点的产品还提供“强制闪光”,甚至“慢速闪光”功能。
闪光灯的用途:
闪光灯是一种补光设备,它可以保证在昏暗情况下拍摄画面的清晰明亮,在户外拍摄时候,闪光灯还可用作辅助光源,用以强调皮肤的色调。还可以根据摄影师的要求布置特殊效果。
1:改变色温。
2:改善被摄体照明条件
3:反射用光,不破坏被摄体现场环境
4:添加眼神光
5:多灯组合,塑造被摄体形象
6:减小或加大反差
7:瞬间凝固被摄体
8:补光
如何对付麻烦的拍摄对象?如果照片拍摄数量多了,时间一长你就会遇到这样的人:
1. 挑剔
2. 认为自己就知道该怎么拍摄
3. 拍摄对象长的有点困难。
当5岁的Ben Hobby帮我拍摄一张用于闪卓博识社群个人档案的照片时,“年轻而又热情”的他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那是周五晚上,妻子去陪7岁女儿Emily参加通宵的女童子军野营(太有趣了),家里就剩下我们两个男人。我们得以随意重新布置客厅,为所欲为地做想要做的事儿(只要在女士们回家前恢复原状就行)。
使用灯光拍照的方法与往日有别,因为这次使用了4只尼康SB闪光灯,比我这个懒人以往拍照多用了3只。
这是我最近研究主题的某种延续——它源自于上次闪卓博识场记中的《女子长曲棍球肖像照》。
精彩之处在于背景是空白墙,它由尼康SB-24闪光灯(带着束光筒装在灯架上)穿过无花果树而照亮。我喜欢闪光灯穿过室内盆栽植物来营造特殊灯光效果的拍摄手法。凑巧妻子是公认的园艺高手,否则只能让闪光灯穿过塑料盆景了。
从技术上讲,我把这种手法叫做“雕花投影”。如果此时你已经开始思考——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闪光灯透过别的东西达到另外一种灯光效果,很好,我的朋友,这说明你已经开始理解了。
总之,上图只是背景,它被右边高处带束光筒的闪光灯照亮(可在最下面图中看到)。这种雕花投影的图案很漂亮,随着闪光灯摆放位置的不同,其效果也不一样——尽情地去想吧。
(如果用一只闪光灯快速拍摄肖像照,可让灯光穿过植物,然后把拍摄对象放在独特的“雕花投影”图案中。只要拍摄对象能穿过叶子看到闪光灯,他的眼睛就处于灯光照射下,而不会被叶子的阴影挡住。但要注意让被摄对象离开墙,这样他的影子就不会出现在画面上。)
本来用一只闪光灯可以完成拍摄,但必胜客说由于某种原因,居然要在45分钟后才能送来外卖,这样也留给我们时间做更复杂的事儿了。
Ben在这次“活动”中帮了大忙,当我布置闪光灯时,他按需要移动相机,协助进行了多次试拍。
然后我把他放在椅子上,进一步调整灯光。
这样看上去有点儿像40年代的好莱坞,因为它和那个时代摄影棚里华丽的灯光有点儿相似。因为主光线用了很窄的束光筒(没有辅助光),看起来非常漂亮,在我看来有点儿复古的味道,也有点儿前卫的感觉。
这张广角照展示了整个灯光的布局方案:放在右边高些的闪光灯亮度为1/4,透过树将光线打到背景上。一只带束光筒、亮度为1/16的尼康SB闪光灯(放的稍微高点儿,位于相机左边)照在面部,还有两只带束光筒的尼康SB闪光灯亮度为1/64,作为背光和侧光。
关于本文中被置顶的那张照片:快门速度为1/250秒,可把现场光影响降到最小;而广角照则是用很慢的快门速度,这样就受到现场光影响,让你能够看到灯光布置。
一个大错误:等到比萨送来时才发现右边的背光(闪光灯)在无花果树的图案中出现了影子。本来能很轻松地搞定它,但比萨正热着,再说我俩也饿了。你知道的——民以食为先。
相机:尼康D2h
镜头:尼康85/ f1.4;尼康17-35/f2.8(广角照)
曝光:1/250秒f/8;1/4秒f/8(广角照)
闪光灯:4只(不同型号)尼康 SB系列 ,手动,安在灯架上
触发器:2只闪光灯用的是普威,2只(尼康SB-26)用的是内置感应器
TAG:
热门标签: 蹲坑(1) 装门(1) 膳食(1) 晋升(1) 王鞭(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