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头春水浓如(“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的诗句大意是怎样)
鸭头春水浓如染,出自宋代苏轼的《送别》。
全诗,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落叶飞。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苏轼进士及第。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文学作品中,其中又以诗歌最为淋漓酣畅。在二千七百多首苏诗中,干预社会现实和思考人生的题材十分突出。苏轼对社会现实中种种不合理的现象抱着“一肚皮不入时宜”的态度,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的诗句大意是怎样“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出自宋·苏轼《送别诗》。
鸭头:形容江水如鸭头的浓绿色。春脸:指美好的春色。这两句大意是:鸭头似的春水一片深绿,浓得就像染过一样;红桃与绿水相映,把春天的容貌打扮得更加娇艳。
《送别诗》原作为:“~。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黄叶飞。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本诗虽为送别诗,但没有凄楚悲凉、生离死别的情调,故此二句景色写得十分鲜美:春风和煦,江水如染;桃花嫣红,倒映水面。一幅多么优美的风景画!可用以形容大好春光。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苏轼《送别诗》这句话的意思是什正值春季,鸭子在水中嬉戏,水青得像被人染过似的
桃花的倒影在水面上,如少女端看整理着美丽的容颜
鸭头春水浓如( )送别
[作者]:苏轼
[年代]:宋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
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落叶飞。
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
http://brochure.printing.cisico-dict.cn/poem/search.aspx?field=scontent&q=鸭头春水浓如
"鸭头春水浓如染"的题目,原诗是什么【送别】苏轼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落叶飞。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
苏轼朋友情谊的诗句1. 苏轼关于朋友的诗句
苏轼关于朋友的诗句 1.有关苏轼写的有关友情的诗词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永遇乐》
又如“他时一醉画堂前。莫忘故人憔悴、老江边。”——《南歌子》
“知道故人相念否,携翠袖,倚朱栏。”——《江城子》
“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念故人老大,风流未减,空回首,烟波里。 推枕惘然不见,但空江、月明千里。料多情梦里,端来见我,也参差是。”——《水龙吟》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八声甘州》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销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行香子》
2.苏轼 写了哪些有关朋友的诗呢
【送别】苏轼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落叶飞。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陪欧阳公燕西湖
谓公方壮须似雪,谓公已老光浮颊。朅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湖边草木新着霜,芙蓉晚菊争煌煌。插花起舞为公寿,公言百岁如风狂。赤松共游也不恶,谁能忍饥啖仙药。已将寿夭付天公,彼徒辛苦吾差乐。城上乌栖暮霭生,银釭画烛照湖明。不辞歌诗劝公饮,坐无桓伊能抚筝。
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
山鸦噪处古灵湫,乱沫浮涎绕客舟。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使君惜别催歌管,村巷惊呼聚玃猴。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
3.关于苏轼思念友人得的诗句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4.写出苏轼与朋友交往的诗词
【送别】苏轼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落叶飞。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
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陪欧阳公燕西湖
谓公方壮须似雪,谓公已老光浮颊。朅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湖边草木新着霜,芙蓉晚菊争煌煌。插花起舞为公寿,公言百岁如风狂。赤松共游也不恶,谁能忍饥啖仙药。已将寿夭付天公,彼徒辛苦吾差乐。城上乌栖暮霭生,银釭画烛照湖明。不辞歌诗劝公饮,坐无桓伊能抚筝。
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
山鸦噪处古灵湫,乱沫浮涎绕客舟。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使君惜别催歌管,村巷惊呼聚玃猴。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
5.苏东坡与朋友相约的诗句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写的是自己夜不能寐,约朋友张怀民夜游承天寺的事情。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透过窗户洒入屋内,(于是我)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可以与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充满着月光,像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松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不汲汲于名利而又能从容流连光景)清闲的人罢了。
6.苏轼 写了哪些有关朋友的诗呢
【送别】苏轼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衰翁送客水边行,沙衬马蹄乌帽点。昂头问客几时归,客道秋风落叶飞。
系马绿杨开口笑,傍山依约见斜晖。【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江上同舟诗满箧,郑西分马涕垂膺。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官舍度秋惊岁晚,寺楼见雪与谁登。遥知读《易》东窗下,车马敲门定不应。
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朅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従儿嬉。
狂谋谬算百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拱矣归何时。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陪欧阳公燕西湖谓公方壮须似雪,谓公已老光浮颊。朅来湖上饮美酒,醉后剧谈犹激烈。
湖边草木新着霜,芙蓉晚菊争煌煌。插花起舞为公寿,公言百岁如风狂。
赤松共游也不恶,谁能忍饥啖仙药。已将寿夭付天公,彼徒辛苦吾差乐。
城上乌栖暮霭生,银釭画烛照湖明。不辞歌诗劝公饮,坐无桓伊能抚筝。
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山鸦噪处古灵湫,乱沫浮涎绕客舟。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
使君惜别催歌管,村巷惊呼聚玃猴。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
7.求苏轼写友情的诗句,顺便说下解析
纠正一下楼上的,《水调歌头》是写给他弟弟苏辙的,不是写友情…用在这里比较牵强了。
《记承天寺夜游》是写东坡与朋友张怀明的,文中虽没有直接写与张怀明的友情,但可以分析出来…(学过的话教材上有讲解)
如句子:
1.念无与为乐着,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只有张怀明可以跟我一起游乐)
2.怀民亦未寝 。 (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3.相与步于中庭。 (关系亲密)
解析:?si=1
------------------------------------------------------------------
-苏门学士。
关于桃花飘落的诗句1.关于桃花纷纷落下的诗句的诗句
描写桃花的诗句和描写桃花的古代名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夭夭:茂盛的样子。灼灼:鲜明的样子。
诗经·周南·桃夭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华鲜美,落英缤纷
芳华鲜美:一作芳草鲜美。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唐·宋之问《有所思》:“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
容:打扮。
唐·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然:燃。
唐·王维《辋川别业》
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唐·王维《田园乐》:“桃花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
唐·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
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
唐·杜甫《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桃蹊李径年虽古,栀子红椒艳复殊
栀子:栀实,可作黄色染料。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唐·贾至《春思二首》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桃花乱落如红雨
唐·李贺《将进酒》:“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
杜若:香草名。
唐·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蕙兰有恨枝尤绿,桃李无言花自红
宋·欧阳修《舞春风》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鸭头:形容春江江水如鸭头的浓绿色。
宋·苏轼《送别诗》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宋·苏轼《新城道中》
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
斗:比赛。
宋·秦观《江城子》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桃蹊:桃树下的小路。《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句意谓:桃柳成荫的小路,似乎把春天的美景分送到家家户户。
宋·秦观《望海潮》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宋·曾巩《城南》
梅花落尽桃花小,春事余多少。
宋·叶梦得《虞美人》
桃初破两三花,深浅散余霞
余霞:晚霞。
宋·李弥逊《诉衷情》
东风着意,先上小桃枝
宋·韩元吉《六州歌头·桃花》
夹岸桃花蘸水开
蘸水开:桃花拂着水面带水开放。
宋·徐俯《春游湖》
桃花初也笑春风,及到离披将谢日,颜色逾红
离披:花将谢的样子。
元·姚燧《浪淘沙》
柳叶乱飘千尺雨,桃花斜带一路烟
千尺雨;连天的细雨。一路烟:水上弥漫着云烟。
清·吴伟业《鸳湖曲》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碧桃:桃的变种,花重瓣。和:伴随。
唐·高蟾《上高侍郎》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碧桃:仙桃。栽和露:伴着玉露栽种。数:辈。
宋·秦观《虞美人》
我比较懒就复制一下了
2.描写桃花飘落到水中的诗句1、《桃花溪》——唐代张旭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吗?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2、《山中答俗人问》——唐代李白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文: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3、《绝句漫兴九首·其五》——唐代杜甫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译文: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4、《春日》——宋代晁冲之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译文:鹅鸭不知道春天已过,还争相随着流水去追赶桃花。
5、《送别诗》——宋代苏轼
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
译文:鸭头似的春水一片深绿,浓得就像染过一样;红桃与绿水相映,把春天的容貌打扮得更加娇艳。
6、《敷浅原见桃花》——宋代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译文:桃花纷纷离开枝头,和着雨水一个劲儿地往下落,一半去追逐清清的溪水,一半尽管力不从心,委落尘土,也依然芳香如故。
3.描写桃花飘落到水中的诗句1、《桃花溪》——唐代张旭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吗?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2、《山中答俗人问》——唐代李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译文: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3、《绝句漫兴九首·其五》——唐代杜甫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译文: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4、《春日》——宋代晁冲之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译文:鹅鸭不知道春天已过,还争相随着流水去追赶桃花。
5、《送别诗》——宋代苏轼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译文:鸭头似的春水一片深绿,浓得就像染过一样;红桃与绿水相映,把春天的容貌打扮得更加娇艳。
6、《敷浅原见桃花》——宋代刘次庄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译文:桃花纷纷离开枝头,和着雨水一个劲儿地往下落,一半去追逐清清的溪水,一半尽管力不从心,委落尘土,也依然芳香如故。
4.描写“桃花花瓣纷纷落下”的古诗是什么1.《将进酒·琉璃钟》
年代: 唐 作者: 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2.《曲江对酒》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春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3.《吹笙歌》
年代: 唐 作者: 殷尧藩
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
玉桃花片落不住,三十六簧能唤风。
4.《春雨》
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
柳色烟光正斗青,桃花落尽杏花惊。
风从窗眼空中入,雨在檐前滴到明。
5.《快轩书怀》
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
满树牡丹相次红,客来不放酒杯空。
三分春色二分去,一处风光是处同。
柳絮打残连夜雨,桃花飞落五更风。
与君饮到如泥烂,我欲明朝杖屦东。
5.形容桃花落的时候赞美的诗句1、《桃花溪》——唐代张旭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这不就是桃花源外的桃花溪吗?可知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2、《山中答俗人问》——唐代李白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译文: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3、《绝句漫兴九首·其五》——唐代杜甫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译文: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4、《春日》——宋代晁冲之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译文:鹅鸭不知道春天已过,还争相随着流水去追赶桃花。
5、《送别诗》——宋代苏轼鸭头春水浓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脸。译文:鸭头似的春水一片深绿,浓得就像染过一样;红桃与绿水相映,把春天的容貌打扮得更加娇艳。
6、《敷浅原见桃花》——宋代刘次庄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译文:桃花纷纷离开枝头,和着雨水一个劲儿地往下落,一半去追逐清清的溪水,一半尽管力不从心,委落尘土,也依然芳香如故。
6.关于“桃花雨”的经典诗词有哪些1、明·唐寅《桃花雨过图》
桃花雨过水连天,古树高岸乱玉泉。独立溪头穷物理,不知斜日落平川。
2、明·袁宏道《桃花雨》
浅碧深红大半残,恶风催雨剪刀寒。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却胭脂不耐看。
3、宋·刘次庄《敷浅原见桃花》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
4、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5、宋·卫宗武《春晚郊行》
盎若阳和气,融融满太空。水涵春屿碧,林镂夕阳红。过尽桃花雨,吹来杨柳风。韶光晚尤媚,游兴浩难穷。
7.形容桃花的唯美诗句形容桃花的唯美诗句
一、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赵孟《东城》
这是诗人在郊外所看到的景色,荒芜的野店之中,有一株桃树在那里盎然屹立,嫩嫩的枝丫上还没有叶子,只是几朵几朵地簇拥着桃花,粉红色的花瓣,嫩黄的花蕊,妖娆地在那里散发着幽香。田野里杨树柳树都焕发出了生机,叶子呈条状,细细的,这样的景色简直美极了。
二、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春天的桃花总是那么可爱,也是,在见惯了冬天的枯黄破败之后,难得能有这样鲜明的色彩,在大地回春,一片绿意的时候,看到野外一簇捂住的野桃花,任谁都会心生喜爱,但是诗人却有一个问题,是喜欢深红色的那一簇,还是浅一点的呢?其实这里无需纠结,无论是深红还是浅红,都是大自然的恩赐,都值得我们去观赏,去把玩。
三、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胡祗遹《阳春曲·春景》
自然界中的雨不足为奇,壮观的少,美丽的也不多,但是花雨却不同一般,尤其是大风吹过的时候,片片花瓣飘落,一层又一层的,置身于这样的场景里,不陶醉是假的,一侧是桃花雨,一侧是绿柳成荫。在着粉红与绿色相间的场景里就是最美的桃花源。
四、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这两句写得极其哀婉,这个吴兴才人因为求取功名失败,落榜而归,就要回家,因为自身的失意,他连春风都埋怨上了,这个充满愁绪的春风,将野外田野里的桃花都吹红了,一眼望不到边,绵延千里,这是何等壮观的场景啊。虽然有哀情,但是却有乐景,诗人一不小心就为我们营造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颇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意味。
五、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元稹《连昌宫词》
唐人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句,把红杏写得生动调皮。元稹这两句诗也不赖,桃花也变得调皮起来了,不再是妖娆的样子,春风吹过,桃花纷纷飘落。“簌簌”仿佛有一种花雨落下来的声音。不但把画面给我们勾画了出来,还给我们留下来大片的想象空间。
六、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这是这几首诗里最妖娆的一首,写出了桃花的美感,嫣然一笑,真是一个桃花美人,美美的头颅探出篱笆,仿佛在四处张望,韵味十足。更难得的是桃花似开未开,花开未半的时候是最让人回味的,也是最具韵味的一刻。诗人见到这样的景象,内心也是十分喜悦的,看花的人有情,花对人也有情,可谓两情相悦。
TAG:
热门标签: 匈牙利(1) 相关(3) 坡发(1) 后宫(13) 黑化(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宣纸生产(宣纸的制作工序有哪些)
生产宣纸的主要原料是什么1、宣纸原料主要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而稻草中以泾县优质沙田长秆籼稻草为最佳,这是因为此稻草比一般的稻草纤维性强、不易腐烂、容易自然漂白。一张宣纸要经过浸泡、灰掩、蒸煮、漂白、制浆、水捞、加胶、贴洪等十八道工序,历经一年方可制成。2、宣纸是指采用产...
-
上一篇
旋窝(旋窝是什么?)
旋窝的解释旋窝的解释(1).喻人或物的密集处。 元 杜仁杰 《耍孩儿· * 不识构阑》 曲:“抬头覰是个钟楼模样,往下覰却是人旋窝。” (2).酒涡。 元 乔吉 《清江引· 笑靥 儿》 曲:“红镌玉有痕,暖嵌花生晕,旋窝儿粉香都是春。” 词语分解 旋的解释 旋 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