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麦斜岩(作文《麦斜岩》300字)

2023-08-13 15:28:55生活百科18
仙游麦斜岩爬多久攀登仙游县麦斜岩平均需要2至3个小时。麦斜岩位于仙游县钟山镇麦斜村,以石奇洞多闻名,有“小武夷”之称。据说麦斜岩以前的名字叫“灭邪岩”,后来由于莆仙本地话的发音更像“麦斜”,所以最终改称为麦斜岩。山上有成片成片的竹林,其中有几棵竹子神奇地长在巨石的夹缝之...
仙游麦斜岩爬多久

攀登仙游县麦斜岩平均需要2至3个小时。

麦斜岩位于仙游县钟山镇麦斜村,以石奇洞多闻名,有“小武夷”之称。据说麦斜岩以前的名字叫“灭邪岩”,后来由于莆仙本地话的发音更像“麦斜”,所以最终改称为麦斜岩。

山上有成片成片的竹林,其中有几棵竹子神奇地长在巨石的夹缝之中,真正的“夹缝生存”!(见下图)

印象比较深的还有一个由几块巨石形成的洞穴,进去后感觉很有压迫感,可以体验一波当山顶洞人的感觉。

还有一块“灭邪石”,据导游说这座山以前有个神仙,这位神仙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于是把山里的妖魔鬼怪全都抓来,用这块大石头镇压住,以维护一方平安,所以这块大石头叫“灭邪石”。

总体来说是一个不错的登山景点,推荐!

作文《麦斜岩》300字

麦斜岩,又称“灭邪岩”(含有驱邪之意),位于福建省仙游县九鲤湖以北约8公里的石所山上,距仙游县城40公里,海拔1006米,以石奇洞多闻名,有“小武夷”之称。

中文名麦斜岩

又 称灭邪岩

位 置仙游县九鲤湖以北约8公里石所山

海 拔1006米 岩脚有座山亭,右侧是巍巍铁衣峰,称为护岩“铁衣将军”,左侧是拔地而起的千仞石崖,上刻“樵谷山”三个大字。相传乃元世祖亲书。山上怪石万状,有的突兀如剑,有的收缩似拳,有的雄踞如虎豹,有的展翅似山鹰。更饶有趣味的是,溪东有两石如龟,一只昂首仰望,有吞日吐月之势,一只俯首引颈,仿佛饥渴难忍。沿着奇石夹峙、古木掩映的石径继续攀登,沿途峰回路转,风光奇秀。许多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天然石洞,渐次映入眼帘。玉泉洞深百余米,春夏流水淙淙,秋冬则干涸可行。附近还有印真洞、环竹洞、梅花洞等,引无数游人为之驻足观赏、浮想联翩。

过诸洞,不远处就是背倚巨大石崖而建的麦斜寺。寺系八百多年前宋代自永禅师创建的,飞檐翼然,气势雄伟。数年前大加修葺,焕燃一新。寺的东北有条小径直通山巅,沿途怪石林立

福建仙游:红尘之外麦斜岩

秀石满山景致奇,怪洞充谷天地远。绿树碧潭石径斜,最是幽寂麦斜岩。仙游麦斜岩,不愧古人称之为“小武夷”。

11月14日,冷雨微微的飘着,山里人部落10多位驴友在芦絮翻飞,山色斑斓中行走麦斜岩。只见沿途怪石林立,或如莲花盛开,或如猴子抱瓜,或如观音坐地,或如龟蛇相会,形态万千,不论是绵延成片,还是单独成景,无不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

悬崖边上,山谷之间,分布着诸多的石洞,大的如厅房,小的似过道,有的洞上有洞,有的几洞相连,令人深感天地之悠远,人间多变化。

山上绿树成荫,山间点缀着如绿玛瑙般的水库。楠木、柯木、青桐等把山路覆盖成幽深的绿色隧道。一条条纵横交错的“隧道”把号称有108个之多的景点连在一起。让人难以割舍,走这条路,就会错过另一方的风景。

由于时间所限,我们没有徘徊溜达,只沿着驴友留下的轨迹匆匆行走,还是留下许多感慨。

行走天地间,灵魂最自由。麦斜岩的奇石万千,每一块石头,都可以触发驴友们的无限想象。像啥就说啥,说啥就像啥。没有羁绊,没有规矩,发自灵魂深处的自由,不被世俗捆绑的想象,仿佛把自己想成神仙,就可以飞着上天。

行走天地间,内心最宁静。麦斜岩峰顶有一块形状像石椅的“占星石”,为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夜观天象之处。在这里观天看云,果然视野阔远,要是在晚间观星望月,眼前必是星明月朗之景。怪不得他在此隐居,写出了300多卷巨著。我等凡夫俗子,行走天地间,与花草树木、山川河流,蓝天白云对话,是不是可以慢慢找回心田里失落许久的安宁、淡泊与超脱浮躁的愉悦?

行走天地间,最重要的是快乐!麦斜岩不是游人喧嚷的景点,许多石径已经荒芜不堪,显得有点落寞凄凉,可是它亘古以来的奇秀和静美是不会被草木所遮盖的。红尘滚滚,也许只有像麦斜岩一样坚守,坚守自己的内心清净与宁静,永远就不会褪去自己的笑颜!

行走麦斜岩,行走在红尘之外,行走在快乐的路上!

仙游大济有哪些可以游玩的山

1、麦斜岩:麦斜岩位于仙游县城北约35公里的钟山镇麦斜村,海拔1006米。麦斜岩景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这里地势险峻、悬崖陡峭,石奇洞幽,被宋代理学家林光朝誉之为小武夷。

2、塔斗山:塔斗山位于枫亭镇东北面,海拔118米,面积700多亩,其山形似螺,亦称青螺峰。山顶矗立一座建造于宋代初期的石塔,名天中万寿塔,俗名青螺塔,也叫望海塔,塔形像西班牙国王阿育王王冠,名闻海内外。

3、大蜚山:古称飞山,分为大小,位于仙游县城北,系境内五大山脉之一,蜚山乃自九座山绵延而来,蜿蜒百里,矗为大蜚、小蜚二峰,是鲤城盆地的屏障,有九龙岩、富洋道场等十八胜景。

4、天马山:位于福建省仙游县城东面15公里的榜头镇境内,海拔655米,是仙游四大景点之一。天马山巍峨雄峻,气势磅礴,直插霄汉,似天马行空,因此得名。

5、仙游山:位于仙游县西部,与永春德化接壤,平均海拔800米,因传说太乙天尊云游至此而得名。

麦斜岩的人文景观

1、丹崖古篆

在麦斜岩顶峰“占星石”巨崖,石平如砥,大约可坐百余人,石面上有许多古篆,犹如龙蛇纠缠,自古至今,无人能够辨认,因而被人们称为“仙篆”——即仙人写的文字。

清朝光绪年间,邑人王伯秀有一首《登石所山观石上古篆》诗写道:

鲤湖春水散烟雨,中藏琼楼与玉宇。

我观鲤湖最佳绝,难与石所争奇石。

樵谷山前山盘行,山中怪石立门户。

人行石上声咚咚,客到麦斜日初午。

危峰叠嶂皆石积,不见尺地与寸土。

试登绝顶手摩天,八壶三山近指数。

占星石上苍穹生,樵谷先生读书苦。

丹崔古篆百余字,奇奇怪怪同石鼓。

韩公苏公生已遥,何必寻幽到峋嵝。

麦斜岩上的石篆,是我国至今尚未完全揭开的故字之谜。其中有二个认识,一是闽越族的作品,另一是畲民的作品。据记载,麦斜岩上的“仙篆”是古代七闽先民的遗迹。

2、“开创岩碑”题刻

“开创岩碑”四字位于占星石上,四个大字依稀可辨,据说这是郑樵手书,每个字约七、八厘米见方,雄健古朴,赫赫入目。再仔细琢磨长方形的岩石上,从右到左竖立有数行宋体小楷,因年久剥蚀,大多数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在岩体左下侧,有“正甲午年腊月惟忠立”以宋体小楷,字径约3cm,字迹清晰,且这些字不是宋代史学家郑椎手书,而是元代僧人惟忠所写。据明周华《游洋志》载,元代夹漈书院训导黄哲有一篇《麦斜岩记》:“游洋地方高显者曰麦斜,而麦斜因林樵谷归隐却聘,元世祖出樵谷山三字赐之,勒于石,遂亦名樵谷山。山高绝顶,为石所山,高入云表,冠九鲤而瞰七闽,踞八壶而挟三山。啸咏而明霞片片,披襟而霁风晒晒。故觉真悟玄者,莫不癖爱焉。”考黄哲《麦斜岩记》与“开创岩碑”题刻,均有“……瞰七闽,踞八壶而挟三山”之句,题刻的正文未句还有“夹漈书院训导黄哲”几字清晰可见,可以断定这幅石碑正文内容是元代夹漈书院的训导黄哲《麦斜岩记》无疑。附文则是重修麦斜岩寺时捐助的田谷数目录表。碑刻是寺僧惟忠于元至正甲午年十二月镌刻的,这是一块元代题刻。

3、自永与麦斜岩

自永,又称自隐。据明·周华《游洋志》和清乾隆《仙游县志》载,他于唐初来麦斜岩参禅,“结茅庵于石壁间”。因他是第一位到麦斜岩的僧人,且静修有法,替村民做了许多善事,所以在他八十多岁圆寂之后,被尊为麦斜岩开山鼻祖,并塑像奉祀。当地至今还广泛流传他当年在麦斜岩除妖灭魔的故事。

4、仲渔书院

郑樵(1104-1162)字仲渔,莆田县广业里霞溪人,是宋著名的史学家和星象学家。

在麦斜岩顶云居寨中,有一处古代建筑遗址,据说这是宋郑樵建的书院,人称仲渔书院。并在此撰写《通志》等史学著作,在他写《天文略》之前,常常在秋夜登上岩顶那个大石崖观察星象,故把此崖石称为“占星石”。自从郑樵在麦斜岩隐居著述,研究星象之后,历代有许多文人墨客登临麦斜岩寺怀古吟哦,追思前贤。

5、隐士在麦斜岩

在交通不便的时代,麦斜岩显得更加幽静,那些知识分子有些仕途无望,有些官宦逃避政治斗争,来到麦斜岩,尤其在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改朝换代时期更加突出。在众多的隐士中,除林璧卿和郑樵外,较有影响的还有:

①何九仙,五代后唐人,因避五代十国之乱,曾隐居麦斜岩三年,后转隐居九鲤湖。

②陈易,人称陈聘君,宋兴化县人,好学之致,王安石邀他到相府相见,他竟不辞而归,先隐居麦斜岩,并常与董公偃以诗词相唱。在岩所“静和轩”并题一诗:

酒吸阳春入肺腑,茶罢清风生时腋。

安知石所洞中人,不是武陵溪上客。

后来,陈易转隐莱溪岩,不荤不娶。在麦斜岩还留下一幅“片石悬今古,万山拜圣贤”的楹联。

③董公偃,字安义,宋兴化县人,大观年间(1106-1110)转运使陈觉民将他推荐给朝廷,他不愿出仕,在麦斜岩建一“静和轩”,并与陈易钦酒唱酬,过着无拘无束的山民生活。

④谢洪,字范卿,宋兴化县来苏里人(今麦斜人)少时读书麦斜岩,后在梅花洞著书教徒,于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登进士第,先后任海丰县主簿,永丰县丞之职,颇有政声,晚年隐居麦斜岩,筑精舍与竹楼。

⑤黄钟,字器之,号定斋,宋兴化来苏里人(今钟山村)宋乾道五年(1169年)登进士第,授翰林编修,晚年隐居麦斜岩,潜心著述,有《周礼集解》、《荀杨续注》、《杜诗注》、《释史要》等书传世。

⑥陈圣可,宋代人,官判院,晚年隐居麦斜岩,凿池种荷养鲤,人们将其该池称为“陈公池”。

⑦周真官,宋末元初人,曾任宋太守之职,辞官隐居麦斜岩二十多年,信佛甚笃。在陈景瑜题刻中可以看出,宋末麦斜岩进行一次较大规模修建,周是这次修建总负责人。

⑧陈景瑜,字少高,宋末元初人,家仙游钟山麦斜岩下西麓,隐居麦斜岩多年,捐资建寺,应真境前石壁上有他镌刻于宋咸淳丙寅年(1266年)篆字石刻,据清·乾隆《仙游县志》记载,其刻字内容是:

“真圣笔,结众缘。伊郭地,舍十方。架佛宇,功未就。予助金,圆胜事。成二殿,暨诸处。屋宇金,斋粮缺。捐己田,谷五石,号上朱,永布施,作倡焉,劝来者。周真官,僧道钦,董斯役,清刻石,传不朽。余嘉此,泉石胜,可隐遯,因铭之。石所垒垒,麦斜湾湾,武当道窟,弥陀禅关。名公子才,笑咏游观。梵游僧侣,往止盘桓,清吾心境,定吾性湍。竹溪遗逸,不羡金銮。

⑨卓晚春,生于明嘉靖年间,自号无山子,又名上阳子。幼年丧父母,无依无靠,行乞于道。十四岁能解诗,十六岁善写书章和绘画。无师自通,名冠闽中,曾隐居麦斜岩三年,留下两首七言诗,耐人寻味。

其一

云锁麦斜不见家,寻真洞口老烟霞。

时人不识桃源路,西向天台问花落。

其二

闻道麦斜有神仙,山头丹灶知何年?

跨鹤仙人今去后,楼阁空虚倚碧天。

⑩黄希贤,明代尚书,曾辞官筑室隐居麦斜岩之北,他住过的地方人称:黄阁。

6、李耕画迹

李耕,我国著名古典人物画家,字砚农,度尾镇中岳村人,他的画,笔法超脱老练,形、神、韵三者兼备,在画坛上独树一帜。他曾二次来麦斜画画。第一次是1901年17岁时,随父亲来的;第二次是1961年重阳节前,在他的徒弟陪同下再次到麦斜岩,并在禅寺佛厅两傍壁上,分为四幅,画十八罗汉肖像,均为墨笔画。以上画,毁于文革运动,使麦斜岩失去一件珍贵文物。

7、工农红军108团创建简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由高潮转入低潮,大批优秀革命领导和骨干先后牺牲,一些不坚定分子有的悲观失望,有的消极动摇,更有的自首叛变。全国党员总数由原来的6万多人聚减到1万多人,革命力量受到极大的摧残。此时革命运动被迫转入地下,1927年4年28日,朱、毛率领红军井岗山会师后,5月4日正式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6月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同年8月7日,中央召开特别会议,纠正了陈独秀有右倾机会主义路线,12月决定把武装斗争由城市转入农村,并建立革命根据地,据此,福建省委于1929年8月5日召开省委第四次全体会议,制定了“准备武装暴动,争取全国胜利”的政治路线。10月,省委根据中央的决定精神,派邓子恢同志来莆田、仙游巡视,并指示仙游县委以武装夺取政权,促进土地革命,建立工农经军游击队。仙游临时县委召开紧急会议,确定武装斗争策略,决定在国民党统治力量簿弱又有全局影响的地区,率工展武装斗争,以点带面,掀起武装斗争的热潮。针对当时的形势,县委认真分析了各区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决定在西区(即大济一带)先开展武装斗争。由黄英等人组成的游击队,利用大济民防团大肆进行迷信游神活动的有利时机,组成二支突击队,直捣大济国民党民防团总部,给了民防团及几个土豪劣绅一个措手不及的惩处,当场将民防团团长林冠三等头目击毙。另一支迅速冲进民团团丁宿舍,击毙4人,击伤3人,缴获枪枝21支,弹药一千余发。这次战斗的胜利,为成立108团打下了基础。在袭击民防团取的胜利后,游击队即转移到麦斜岩,组建了一支正式的地方武装队伍--仙游工农经红军第108团。林植(仙游龙华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30年夏从上海回仙游参加地方武装斗争的工作,1933年5月被国民党杀害,历任中共仙游县委委员,闽中游击大队二支队副队长等职)同志任该团政治委员;黄英同志任团长;蔡园(明善)任没收队队长。参加108团组建的还有罗迎祥、罗元滔、谢景岳、谢景榕兄弟等20多人。

108团成立后,面临着许多困难。当时仙游地区的革命斗争正处在低潮,国民党的统治力量还非常强大,人民群众的觉悟还有待提高,红军队伍的成份还很复杂,有贫苦农民,也有进步学生,还有一部分旧军人,各种人参加革命的动机不同,所以,108团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为了打开局面,巩固武装队伍,林植政委提出:稳定队伍和建设百里根据地的两项任务。108团抓住时机,深入各村群众,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和思想鼓动,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策和主张,消除群众的顾虑,组织抗捐、抗税、抗粮、抗租、抗债活动。并惩处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处决了马埔地保谢敢、和浔阳地保张贵,刹住了麦斜地区的反动势力的嚣张气焰,建立了根据地,从而使红军有了立足之地,也稳定了民心,鼓舞了斗志,使人民由暗里支持红军变为公开拥护,一批热血青年涌跃参加红军队伍,使108团在不到两个月内兵员增加到近百人。

红军108团的武装斗争声势,使国民党当局惊慌失措,他们调动国民党海军陆战混合旅林寿国的一部分正规部队和仙游保安团常备队等反动势力约200多人,对驻麦斜岩的红军队伍大举进攻。面对强大的进攻,红军采取避实就虚的游击战术,穿梭于崇山峻岭之中,开展游击战。由于红军的武器装备差,弹药不足,粮食给养困难。面临当时的紧张局势,红军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逼退攻之敌。并兵二路,一路由富有战斗经验、精明强干8个人组成突袭队,袭击仙游县城,逼敌撒出包围,一队主力连夜突围转移到古邑(即游洋)一带坚持斗争。由于突袭队在行动中途受到榜头发队的袭击,队员伤亡惨重,蔡园同志也在这次执行任务中受伤被捕,后经党组织多方面营救免遭迫害。其他人员也被打散,突袭缓兵之计未能实现。榜头受挫后鉴于当时的形势,中共仙游县委决定暂时将红军队伍化整为零转入地下,把林植、黄英、罗元滔、罗迎祥等青年抽调到莆田等地,继续坚持斗争活动。其余人员均分散隐蔽下来,继续坚持斗争。

从此,林植、黄英、蔡园等同志转战于莆、仙、永等地,与闽中游击队一、二支队一起战斗。有的同志直到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走完了光辉的历程。蔡园同志被营救出狱后,立即又投入了革命斗争中去,他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转战南北,参加过辽沈、平津等大战役。为人民立下不朽功勋。108团的光辉历程,启迪着后人,老区人民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8、蔡园

蔡园,原名蔡明善,1915年出生于鲤城,1930年15岁的他就在麦斜岩参加组建中国工农红军108团任没收队队长兼擎旗手,从此后,转战闽中,突围皖南,浴血淮海、饮马长江,挥师福建,戎马春秋60年,历任军事教导作战科长,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和军分区参谋长,副师长,空军师长,广州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空军副军长,1955年被授于大校军街,1979年以行政九级,正军职待遇离休,有《蔡园诗草》问世。他称麦斜是他第二故乡。在麦斜岩留下诗草有:

钟山筑烽台,麦斜红旗开。农妇齐造反,横槊缚蛇来。(1975年)

钟山林深逐风烟,麦斜放晴庆新年。

云居光华今胜昔,茶香麦绿映蓝天。

沓沓钟山道,盈盈鲤水滨。危蹬上樵谷,一览麦斜新。(1984年)

纪念红军108团命名六十周年

麦斜义举红旗鲜,复地翻天六十年。

初战何关征虫吏,钟山烽火正腾烟。

纪念麦斜起义五一周年(1982年)

钟山烽火耀仙游,高擎赤旗震邑州。

直上麦斜高处插,长驱何岭集同仇。

垂髻入伍今斑白,革命征途不逗留。

迈步紧跟共产党,为民为国立新猷。

蔡园十分关心麦斜老区建设和教育事业,前多次捐资修建麦斜校舍,1992年9月,将其座落在鲤城因旧城改建被拆除的旧舍补偿费21368元,全数捐给麦斜小学,作为该校的教学奖励金。 一、岩隐宋郑樵

青章回环画屏绮,晴窗倒入春湖水。村村丛树绿于兰,历历行人去如蚁。

新秧未插水田平,高低麦陇相纵横。黄昏孤客忘归去,孤月亭亭云外生。

二、麦斜精舍歌宋谢洪

山门长日乱云过,山上开云多种石。危楼月断天无际,荒径经年没客迹。

歌罢陶今秋未晚,露淡空山冷巾帻。手中弄月寒生肩,仰笑一声天外白。

三、题静和轩宋陈易

酒吸阳春入肺腑,茶罢清风生肘腋。安知石所洞中人,不是武陵溪上客。

四、题夹沶草堂宋刘克荘

雄石松风大,公曾半席分。帝尝招此老,天未丧斯文。

人去留青竹,山空只白云。登临时想象,金石恍犹闻。

五、题石所山明郑纪

石上题诗天近,山头回首云低。攀藤去时露湿,着屐归来日西。

六、麦斜岩明御史李元阳

雁堂金刹入青冥,樵谷山如绿玉屏。谷转山门翻失寺,石敲无径但闻经。

猿驯厨槛暮还至,僧去岩龛昼不扁。乃信华簪妨杖屐,攀萝欲上为谁停。

七、麦斜岩明万应侁

苍茫麦陇斜,秋色冷蒹葭。幽谷樵人迳,高岩处士家。

花飞千嶂雨,枫染一林霞。日暮凭栏望,烟村处处花。

八、览胜明张直夫

山城佳丽旧仙家,游兴未消日已斜。明日整衣登绝顶,五云深处看梅花。

九、麦斜岩明余翔

何处寻樵谷,空山路转微。岳莲飞入座,岩桂朴行衣。

众壑趋云窦,孤峰对石扉。徘徊珠树鹤,明发又分飞。

十、麦斜岩明尚书林俊

(一)

地幽尘不到,僧定午犹关。山雨螟从竹,松涛喧暗湍。

角猿衔果落,度鸟见人还,束缚超何响,凭高意渺漫。

(二)

林壑心期老未灰,盘云飞蹬历崔鬼,径依斗折萝生合,石作门含水迸开。

梵阁眼明天一隘,仙龛月冷梦初回。古梅布满何人迹,鹤引孤山柱杖来。

十一、麦斜岩明按察史林有年

凌云高阁坐来幽,老近稀龄快一游。峭壁云封樵谷洞,飞天雨泻玉龙秋。

风扶瘦杖力犹健,夕照寒岩味可休。可是山灵真有意,琪花瑶草漫相留。

十二、麦斜岩明兴化郡守吴逵

幽岩绝谷海天长,云外金仙有法堂。席上烟霞变昏晓,人间寒暑隔阴阳。

野兴直须临绝献,病躯因欲借丹房。阁山玉笋甚终老,见说藤萝满石床。

十三、游麦斜岩明吏部尚书郑善夫

今我不乐游麦斜,石田璠草摇春华。洞门玲珑骇初见,细路窈窕行未涯。

是日春风正骀动,黄鹏布谷声相向,远树青葱色已齐,古术洁曲神犹壮。

岩下山翁供酒脯,赏心岂复犹行厨。云端尚遇林樵谷,为尔分张石室书。

十四、石所山明御史陈德

樵谷山行叠叠幽,黄花翠竹足仙游。才惊灵境雄涛处,又敝洞天明月头。

扫石拨云还有意,知津何日豁今眸。逸情记取石门去,鸡犬桑麻别一丘。

十五、寄刘居士药地和尚

麦斜连石所,仙径护桃源。穷谷阴风疾,悬崖古木尊。

樵夫尝引路,隐者不开门。病返图余梦,南泉奇一村。

十六、复无可上人明刘尧章

已矣复奚道,滔滔不可还。乾坤存一老,瓢笠奇千山。

易向艰危悟,诗同冰雪看。不知岩际月,照破儿蒲团。

十七、麦斜明卓晚春

云锁麦斜不见家,寻真洞口绕烟霞。时人不识桃花路,西向天台问落花。

十八、游麦斜明林龙江

一别逢莱云路賖,此时重泛日边槎,春风不尽江梅意,又着红桃树树花。

十九、游麦斜明陈经邦

日临大野荒荒白,山隔浮云渺渺苍。千户寒砧惊落中,百年短鬓霜。

二十、游麦斜明黄仲昭

瘦节吟倚上苔梯,路入青林望转迷。料得仙家应不远,白云深处午鸡啼。

二十一、游麦斜岩明陈宜大

余受神仙窟,非关幻梦求。何当真诀授,不惹世缘愁。

二十二麦斜清左都御史江春霖

浓烟迷谷口,洞底结繁霜。林际层层树,岩边猗猗篁。

地心流水响,音类歌钟撞。怪石乱重叠,洞天无数藏。

院楼存遗址,土石淤池塘。古篆蚀蝌蚪,老梅占春光。

玉泉幽而遂,必道深难量。化龛悬神迹,真境辟仙乡。

铁衣雄旧垒,占星云渺茫。千里山罗拜,九天泉泻淙。

尘染蒲团座,苔生隐士堂。登临清兴发,即景写数行。

二十三麦斜岩清庄大椿

我拙乘于人,天公恰怜许。能开衡山云,韩子亦偶尔。

何如兹游胜,日日逢晴霁。湖中兴巳门,嫩钓九仙鲤。

春光益贻荡,触境皆可喜。麦斜岩最奇,石所山更美。

计程路非远,此云十余里。度纤复越陌,村舍如栉比。

长红间小白,璀灿烂眸子。遥岭翠黛横,娟秀映流水。

曲径往复返,摩霄石齿齿。舆台忽欣笑,云已到山矣。

愕然顾盼惊,似带不盈尺。疏皇凑琴筑,锦石罗绣奇。

野花不知名,超超若霞起。疲极憇路隅,呀喘汗流趾。

石洞敞于窦,殿阁列山嘴。遂登五云堂,癯僧二三耳。

蔬笋供盘餐,一饱万缘止。沙弥导我前,步行岵与屺。

直上千仞余,有石平如砥。披襟一危坐,万山等聚米。

苍崖共峻岭,尽出双舃底。飘渺乘长风,尘世如脱屣。

苍然来暮色,欲去复翘企。恍如餐沅瀣,胸次绝纤滓。

惭愧浩荡恩,获此新福祉。曩游恐非真,游自此山始。

二十五(一)访夹沶旧居清王伯秀

何岭直上十余里,丹岸翠壁参差起。众峰罗列如儿孙,石所高撑天尺咫

试登绝顶摩穹苍,占星石上苔纹紫。夹沶风流已千年,名士高山齐仰止。

先生山筑一草堂,日有井边多阳里。书声长作松风鸣,清泉足洗俗人耳。

三间茅屋剩苍烟,通志琳琅传万纪。

(二)游麦斜王伯秀

家无长物一身轻,胡不渔樵过此生,猿鸟相逢犹避路,山灵应笑远来人。

(三)登石所山观上篆王伯秀

鲤湖春水散烟雨,中藏琼楼与玉宇。我观鲤湖最佳绝,难与石所争奇石。

樵谷山前山盘纡,山中怪石立门户。人行石上声冬冬,步到麦斜日初午。

危峰叠嶂皆石积,不见尺地与寸土。试登绝顶手摩天,八壶三山近指数。

占星石上苍苔生,樵谷先生读书苦。丹岸古篆百余字,奇奇怪怪同石鼓。

韩公苏公生已遥,谁把新诗纪视缕。仙谷山水自清幽,何必寻幽到峋嵝。

二十六、游麦斜岩二绝清秀才刘卓卿

其一

笋舆屈曲几千弯,乘兴登临樵谷山。转过应真翘首望,浑忘梵响是人间

其二

洞天无数有门开,怪石嵯峨实壮哉,可惜米颠游不到,千岩拱手待余采。

二十七、云居山石鼓清拨贡生柯起东

云居一片石,仙侣好横箫。宿雨篆痕蚀,微风石发娇。

山秋清欲洗,叶脱不须樵。发箧有渔仲,应将此一敲。

二十八游麦斜岩朝鲜志士白仁海

洞天云锁望中开,峭壁悬崖实怪哉。可惜名山居僻壤,幸余海外问津津

二十九、麦斜岩寺周承烈

天生巨石作石门,岩内宁容车马宣。松树拿空龙欲,山光悦性鸟能言。

涧深古有硕人宿,寺废今无僧侣存。世事沦桑儿度变,林泉胜慨复奚论。

三十、游樵谷山张观澜

廿年种桔忙田间,咫尺罕游樵谷山。今日相逢僧共话,先生米若老僧问。

三十一、登麦斜岩谢芹庭

攀藤附葛上山巅,俯视峰峦儿点烟。长啸一声林木动,余音犹绕白云边。

三十二、游麦斜岩徐鲤九

绝顶四时霜,万山舃下伏。老龙带甲伟,闲矣守梅鹤。

名胜韫山陬,洞天开佛国。景行仰古人,自愧风尘仆。

三十三、麦斜林翰

林泉流绕铁衣前,一曲澯沟隐碧天。同泉那得深如许,涵养由来不计年。 岩麦斜岩寺位于仙游县钟山镇九鲤湖风景区境内,海拔1006米,是仙游县四大景点之一,寺建于唐代,土木结构。宋理学家林光朝称为“小武夷 ”。

元世祖忽必烈亲书“ 樵谷山” 三字题刻入囗处岩壁上。整座山形如一只横卧的雄狮, 气势磅磗。以石奇洞异而著称于世。

1930年蔡园将军(仼108团没收队长,后仼华东野战军101师参谋长,解放后仼空四军副军长等职)在中共仙游地下党进步人士的配合下,以麦斜岩寺作掩护,建立革命游击根据地,积极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活动,后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108团,为闽中游击战争奠定了基础并做出贡献。

为缅怀先烈,继承革命传统,该寺已扩建成108团红军纪念碑和革命烈士图片陈列室,作为仙游县进一步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文《麦斜岩》300字字

生命拒绝噪音听一场美妙的音乐会让你心宽神怡;可如果生活在噪音中却你心烦急躁.

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消息;

在湖北宜昌市一个离街道很近的居民小区,由于噪音污染,那里的小学生好多人的耳朵整天嗡嗡作响,久而久之,听力越来越差,头也经常发晕。经噪音监测站监测,小区周边汽车鸣笛声达85分贝,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极限。

还有一次,我看见报纸上写着,在一个国家,科学家要找几个人做实验,几个人自己愿意去做实验。让飞机在人上方5米处飞,结果当场死亡。这是为什么呢?科学家经过仔细调查知道了,飞机从这么低飞过,噪音超过了人类能承受的范围。

身边的噪音从哪来?怎么减少?我希望人们少制造噪音,让世界多一份宁静。

仙游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莆田仙游旅游景点有哪些

1、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总投资额达21亿,占地面积345亩,规模非常大的集休闲餐饮和旅游娱乐于一体的市场。

2、仙游九鲤湖风景区

九鲤湖风景区以湖、洞、潭、石四奇著称,这里曾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可以来这里感受一下。

3、海峡艺雕旅游城

仙游海峡艺雕旅游城,顶级商业配套,“一站式”商贸服务,红木艺雕收藏品种最多的商贸城,淘一点小玩意放家里蛮好的。

4、百松村

“暮色苍茫看劲松,悠悠驿道听松涛。”这里可全都是百年古松林,这里的松树和黄山的迎客松相比也不相上下的。

5、仙游乌石村

乌石村地处大济西北部,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就是一个可爱的小康村,感受一下新农村风貌也是极好的。

6、仙游兰石村

兰石村系书峰乡第一大行政村,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山头绿树和枇杷树,还有鳗鱼养殖场,好吃的……

7、龙纪寺

龙纪寺始建于唐,清光绪重建,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寺院,也是研究寺院建筑艺术的实物资料,还有新建的月帝庙和观音庙。

8、麦斜岩

麦斜岩位于仙游县城北约35公里的钟山镇麦斜村,海拔1006米。被称为是小武夷,斜斜的山体还是很雄伟的。

9、莆田塔斗山

塔斗山位于枫亭镇东北面,面积700多亩,山形像一个大螺因此得名,有种粗狂简单的美感,半山腰处还有一座兴建于盛唐的佛寺。

10、中共上宫支部旧址

民国16年(1927年)4月中旬,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陈国柱(廖华),在兴太上宫馨山书院建立仙游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上宫支部,是“近代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TAG:
热门标签: 半岛(1) 紫菜(1) 男人遇到真爱有多怂(1) 断电(1) 财源(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