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檄文的意思(檄文是什么意思?)

2023-08-13 15:29:31生活百科18
“檄文”是什么意思? 檄文的意思是: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全拼】xíwén 【释义】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例句】 1、亚特兰大人读着这封信,知道檄文已经发布,于是他们这些忠诚的南部联盟拥...
“檄文”是什么意思?

檄文的意思是: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全拼】xíwén

【释义】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例句】

1、亚特兰大人读着这封信,知道檄文已经发布,于是他们这些忠诚的南部联盟拥护者赶快起来撵走巴特勒。

2、 可是现在却不同了:布道词好像成了带刺的檄文,好像是指着鼻子骂那些罪大恶极而又想蒙混过关的人。

3、 上面这八条,就是我们申讨党八股的檄文。

4、 美国总统布什的伊拉克战争檄文同胞们,我们已经开始了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我们要解除伊拉克的武装,解放伊拉克的人民,避免世界陷入危险。

檄文是什么意思?

檄文就是古代的官方文书,主要的作用是声讨敌人或者叛徒的文书,类似于通告布告一样

就像现在白纸黑字的声讨文章,只不过在古代是写在木简上的文书

檄文是什么意思

檄文的意思是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出处:

1、《汉书·朱博传》:合下书佐入,博口占檄文。

2、《北史·孙搴传》:会神武西征,登风陵。命中外府司马李义深、相府城局李士略共作檄文,皆辞,请以搴代。

3、《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三回:使者去后,樊於期草就檄文。略曰:长安君成峤布告中外臣民知悉。

4、清代孔尚任《桃花扇·草檄》:清君侧,走檄文,雄兵义旗遮路尘。

5、《反对八股》:上面这八条,就是我们申讨八股的檄文。

檄文造句:

1、换句话说,如果他去打仗,可以写一篇震惊天下的讨伐檄文,但是敌人看不懂。可以一枪击中几公里外敌人眉心,但是不知道怎么给子弹上膛。可以制订改变战局的旷世奇谋,但很可能错打盟友。

2、作为向封建势力讨还血债的檄文和鼓舞青年掌握自己命运的号角,它对于三、四十年代许多知识青年冲出旧家庭的藩篱,走向革命,起到启蒙的作用。

3、这檄文应该找个名头响亮的人来夸自己几句,这样才会应者云集,总不能自己夸自己吧,那样太没有说服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檄文

檄文是什么意思

“檄文”意思是古代用于声讨敌人或叛逆者罪行的文书。

1、拼音:[xí wén]。

2、释义:古代文书、文告的一种。而通常所说的檄文,就是声讨书,现在也对对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

3、出处:《文心雕龙》对檄文的起源有过考证:“昔有虞始戒于国,夏后初誓于军,殷誓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至周穆西征,祭公谋父称古有威让之令,有文告之辞,即檄之本源也。”

3、词性:用作名词、动词,常用对某人的讨伐,含贬义。

4、近义词:文书、战书。

用檄文造句有:

1、他奋笔疾书,飞文染翰,顷刻檄文已成。

2、将军在出兵讨伐之前,宣读了一篇令人义愤填膺的檄文。

3、这篇檄文把敌人的反动谬论驳斥得体无完肤。

4、这篇铿锵的应工人要求的檄文在四个居住区引起了不同反响。

5、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檄文是什么意思

题库内容:

文檄的解释

[call (summons) to war]

古代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所有文檄。——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详细解释 即檄文。古代 用于 征召或声讨等的文书。 《史记·张仪列传》 :“ 张仪 既相 秦 ,为文檄告 楚 相。” 《隋书·韦世康传》 :“ 杨玄感 之作乱也,以兵逼 东都 , 福嗣 从 卫玄 战於城北,军败,为 玄感 所摛,令作文檄,辞甚不逊。” 清 袁枚 《 随园 诗话》 卷一:“ 夫人 博极羣书,兼通 政治 。 文良公 之奏疏文檄等作,每与商定。”

词语分解

文的解释 文 é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 文锦 。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 价值 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 檄的解释 檄 í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檄文。羽檄。檄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 责备 )。 笔画数:; 部首 :木; 笔顺

檄的意思是什么

檄的意思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

【释义】檄(xí),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下行文种名称之一。原是文书载体名称,指比较长的竹木简,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文书。以后用檄书写的文书也称为檄。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此臣之所谓传檄而千里定者也”。檄文。羽檄。檄移(文体名,“檄文”与“移文”的合称。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出处】出自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堂奥之间,疑檄不绝。

【示例】遇有紧急军情,檄书插上标志加快传递的羽毛,称为“羽檄”。

【用法】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

相关句子

1、以忠谨清慎为元帝所拔,恒亲侍左右,遂从渡江,转安东府舍人,专掌文檄。

2、希腊逻辑学家,一说是檄谴者悖论的作者。

3、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顾终不成。

4、而此时,多尔衮又连连飞檄传令追问宝藏下落,多铎恼怒之下放纵士兵一路大肆烧杀抢掠,搅得整个中华大地谈清色变。

5、将军在出兵讨伐之前,宣读了一篇令人义愤填膺的檄文。

6、这篇檄文把敌人的反动谬论驳斥得体无完肤。


TAG:
热门标签: 孝康章皇后(2) 图形(4) 策划(1) 间距(1) 离合器(15)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