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是哪个朝代的(想知道蔡伦是哪个朝代的?)
蔡伦是东汉时期的人。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改进了造纸术,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建光元年,因权力斗争自杀身亡。
蔡伦人物评价
中国东汉的蔡伦是纸的发明者,由于他发明了纸,从而引起中国以及世界在传播的媒介技术方面,发生历史上第一次革命性的重大变革,蔡伦以其发明,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特别是改变世界文化面貌的中国第一位伟大发明家。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中蔡伦上榜,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特别展示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蔡伦
想知道蔡伦是哪个朝代的?蔡伦是东汉朝代的。
蔡伦,字敬仲,桂阳郡宋阳(今湖南宋阳)人,生于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卒于建光元年(公元121年)。
公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渔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由他监制的纸被称为“蔡侯纸”。
造纸术的进步与传播
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朝鲜和越南随后传到了日本。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朝鲜半岛各国先后都学会了造纸的技术。
纸浆主要由大麻、藤条、竹子、麦杆中的纤维提取。大约公元四世纪末,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此后高丽造纸的技术不断提高,到了唐宋时,高丽的皮纸反向中国出口。
西晋时,越南人也掌握了造纸技术。公元610年,朝鲜和尚昙征渡海到日本,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推广全国,后来日本人民称他为纸神。
蔡伦是哪个朝代的蔡伦是东汉时期的。
蔡伦(?-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章和二年(公元88年),蔡伦因有功于太后而升为中常侍,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改进了造纸术,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
主要成就
改进造纸术时的蔡伦主管监督制造宫中用的各种器物。他挑选出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让工匠们把它们切碎剪断,放在一个大水池中浸泡。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的杂物烂掉了,而纤维不易腐烂,就保留了下来。他再让工匠们把浸泡过的原料捞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搅拌,直到它们成为浆状物,然后再用竹篾把这粘乎乎的东西挑起来,等干燥后揭下来就变成了纸。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试制出既轻薄柔韧,又取材容易、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纸。
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向汉和帝献纸,蔡伦将造纸的方法写成奏折,连同纸张呈献皇帝,得到皇帝的赞赏,便诏令天下朝廷内外使用并推广,朝廷各官署、全国各地都视作奇迹。九年后,蔡伦被封为“龙亭侯”,食邑300户。由于在全国各地逐步推行的新造纸方法是蔡伦发明的,人们便把这种纸都称为“蔡侯纸”。
蔡伦是什么朝代的?蔡伦(61?~121)字敬仲,汉族,东汉桂阳郡人
我国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发明者
作为一名古代宦官,他曾在昂贵的丝绸和竹板上书写过,但是,他发明了造纸术,用树皮、鱼网和竹子压制成纸
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后世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也使蔡伦屹立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列
TAG:
热门标签: 冷榨(1) 北周(5) 蛋托(1) 酸奶(2) 赋予(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成的结构(成的结构是什么?)
成是什么结构一、成是单一结构的字,拼音chéng。 二、释义: 1、完成;成功(跟“败”相对):大功告成。事情成了。 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3、成为;变为:百炼成钢。雪化成水。 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无成。 5、生物生长到定形、成熟的阶段:成虫。成人。...
-
上一篇
菪怎么读(菪怎么读)
“莨”、“菪”怎么读? 莨是多音字,有以下三种读音。 【拼音】: liáng làng láng 【拼音】: dàng 莨【释义】: 1、莨[ làng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块状,叶互生,长椭圆形。种子和根茎、叶均可入药。 【出处】:《史记.淳于意传》∶“淄川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