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言(什么是玄言诗??)
题库内容:
玄言的解释
(1).指 魏晋 间 崇尚 老庄 玄理的言论或言谈。《晋书·简文帝纪》:“﹝ 简文帝 ﹞及长, 清虚 寡欲,尤善玄言。” 唐 杨炯 《从甥梁錡墓 志铭 》:“ 阳元 既没,瞻旧宅而无成; 康伯 不存,对玄言而谁与?” 明 袁宗道 《访陈晦伯 先生 》诗:“兕觥湛绿醑,麈尾发玄言。” 章炳麟 《学变》:“载其 厌世 ,至导引求神仙,而皆崇法 老 庄 ,玄言自此作矣。” 参见 “ 玄谈 ”、“ 玄学 ”。 (2).指 老庄 之书。《南史·张敷传》:“﹝ 张敷 ﹞性整贵, 风韵 甚高,好读玄言。”《旧唐书·傅奕传》:“﹝ 奕 曰﹞佛是胡中桀黠……模写 老 庄 玄言,文饰妖幻之教耳。” (3).指道教义理。 唐 张祜 《硫黄》诗:“一粒硫黄入贵门,寝堂深处问玄言。” 明 杨珽 《龙膏记·开阁》:“慕你 轩轩 眉宇,望吐玄言。”
词语分解
玄的解释 玄 á 深奥不容易理解的:玄妙。玄奥。玄理(.深奥的 道理 ;.魏晋玄学所标榜的道理)。玄学。玄秘。 虚伪,不真实,不可靠:玄想。玄虚。 黑色:玄青(深黑色)。玄武(.道教所奉的北方之神,它的形象为龟蛇合 言的解释 言 á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恘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 言语 。言简意赅。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 洋洋 万言。 语助词,无义:
什么是玄言诗??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玄言诗是东晋的诗歌流派,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代表作家有孙绰、许询、庚亮、桓温等;其特点是玄理入诗,以诗为老庄哲学的说教和注解,严重脱离社会生活。 自魏晋以后,社会动荡不安,士大夫托意玄虚以求全身远祸。到了西晋后期,这种风气,逐步影响到诗歌创作。尤其是东晋时代,更因佛教的盛行,使玄学与佛教逐步结合,许多诗人都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玄理的领悟。《文心雕龙•时序》篇说:“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老子)之旨归,赋乃漆园(庄子)之义疏。”《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还指出“过江(指东晋)佛理尤盛”。晋元帝司马睿
这个诗派的出现,虽反映了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但其实质则与王弼、何晏、阮籍、嵇康等早期玄学家不尽相同。西晋后期,玄学已成为门阀士族的思想理论,这种理论又经东晋支遁诸人之手,与佛教思想结合起来,反映当时士大夫逃避现实的精神状态。于玄言诗的特点,《续晋阳秋》、《宋书•谢灵运传论》、钟嵘《诗品》皆有一致的看法:玄释合流。成为东晋孙、许等人玄言诗的重要特点。钟嵘《诗品序》评玄言诗特点
玄释合流,在当时相当普遍,如王导、谢安、简文帝、孙绰、许询、王羲之、殷浩等人与名僧支道林、竺法深、释道安、竺法汰等过从甚密,佛学与玄学受到同样的尊重。名士如孙绰、许询皆精通佛理,名僧支遁等又深于老庄之学,玄佛互相渗透。《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支遁在瓦官寺讲《小品》,竺法深、孙绰等皆共听。又载:“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即后来的简文帝)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另外,名士孙绰曾作《道贤论》,以“竹林七贤”配七位名僧。孙绰那篇自诩为“掷地作金石声”的《游天台山赋》,即将玄言与佛理融合为一,如“散以象外之说,畅以无生之篇。悟遣有之不尽,觉涉无之有间。泯色空以合迹,忽即有而得玄。释二名之同出,消一无于三幡”。亦玄亦佛,老释参用。东晋玄言诗的特点,钟嵘《诗品序》说:“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从现存玄言诗来看的确淡乎寡味,缺乏形象。玄言诗人虽多与名僧交往,但玄释合流,主要体现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上,在现存的玄言诗中,没有多少佛学的痕迹,即使在名僧支遁的诗中,也是以抒发老庄玄理为主。玄言诗中也有形象性较强的作品,大都借山水以抒情,试以孙绰《秋日诗》为例:“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霜。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澹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此诗写仲秋时分万木萧条的景物和作者的感慨。“抚菌”句用《庄子•逍遥游》
“朝菌不知晦朔”语义,写悲秋之感,寓人生短促之意。“攀松”句用《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语义,写自己的节操志向。“垂纶”二句直抒厌弃市朝之情。末二句用《庄子•秋水》的典故,说自己这种逍遥林野的生活,跟庄子的濠上之游没有什么区别。支遁的《咏怀诗》五首也是典型的玄言诗,第一、二首直叙老庄哲理,语言枯燥,内容玄虚;后三首有游仙诗的意味,形象与玄理也未能统一。第四首中所说“近非域中客,远非世外臣”,正是东晋士人“心隐”生活的绝妙写照。释道安的弟子慧远及其道友、文友,开始以佛理入诗,如慧远的《庐山东林杂诗》,在写山水游乐的同时,抒发佛理。刘程之、王乔之、张野各有一首《奉和慧远游庐山诗》。其馀如张翼有《赠沙门竺法頵》三首、《答庾僧渊诗》,王齐之有《念佛三昧诗》四首,或咏佛理,或写佛境,也受到玄言诗的影响。
什么是玄言清谈玄言清谈是指魏晋时期士大夫崇尚老庄,空谈玄理,不做文章而流为清谈。后泛指不切实务的谈论。
玄言清谈与魏晋玄学同始于魏正始年间。清谈与玄学相结合,所谓正始玄风或正始之音,即指这时期的玄言清谈。
玄言清谈的名士以王弼、何晏为代表,清谈内容主要涉及究天人之际的玄学义理。清谈的玄学发挥《老》、《庄》义理,又以《老》、《庄》思想解释《易》,故《老》、《庄》、《易》号称“三玄”。王弼、何晏提倡的玄学极大地提高了哲学的抽象思辨性。在复杂尖锐的社会矛盾中,士族借玄学观察宇宙人生,玄学遂成为士族社会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以无为本,开物成务。这样,“贵无”哲学便成为时代精神。王弼、何晏提出“贵无”思想,主要是发挥了《老子》和《周易》中的哲学思想。玄学以王弼为代表提出“以无为本”的主张,“无”是天地万物的本源。王弼将“无”解说为“未形无名之时”,未形即没有形象,无名即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因此,“无”的性质乃绝言超象,唯其无形无名乃可成为有形有名之本。他从“体”、“用”两方面谈“有”、“无”之辩证关系。体用不能脱离有体即有用,有用即有体,而由体统率用,此即“以寡统众”。王弼认为,“道”即是“无”,无形无名,不具有任何属性,故具有普遍的抽象意义,而能成为万物存在的依据,即“本体”。而具体事物,有形有名,具备一定属性,即有其特殊的质的规定,因而有一定的局限,不可能成为万物存在的根据。这种“以无为本”的思想是很深刻的,它直接探寻宇宙的本质,试图抓住万物得以存在的共性,具有很高的哲学思维水平。
玄言诗的特点是什么?谢谢!【中文名】:玄言诗
【特 点】: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
【解 释】:一种以阐释老庄和佛教哲理为主要内容的诗歌。
【起源年代】:东晋
【代表诗人】:孙绰、许询、庚亮、桓温
【代表诗作】:《赠谢安》《兰亭》《秋日》
【影 响】:
约起于西晋之末而盛行于东晋。自魏晋以后,社会动荡不安,士大夫托意玄虚以求全身远祸。到了西晋后期,这种风气,逐步影响到诗歌创作。尤其是东晋时代,更因佛教的盛行,使玄学与佛教逐步结合,许多诗人都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玄理的领悟。《文心雕龙·时序》篇说:“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老子)之旨归,赋乃漆园(庄子)之义疏。”《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还指出“过江(指东晋)佛理尤盛”。这个诗派的出现,虽反映了魏晋玄学对文学的影响,但其实质则与王弼、何晏、阮籍、嵇康等早期玄学家不尽相同。西晋后期,玄学已成为门阀士族的思想理论,这种理论又经东晋支遁诸人之手,与佛教思想结合起来,反映当时士大夫逃避现实的精神状态。孙绰、许询是玄言诗人的代表。由于玄言诗大多“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诗品序》),缺乏艺术形象及真挚感情,文学价值不高,所以作品绝大多数失传。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有孙绰诗12首、许询诗3首。此外,谢安、王羲之等所作的《兰亭诗》,也是典型的玄言诗。不过由于魏晋玄学提倡“得意忘象”,所以自然景物也往往作为领略玄趣的:“言象”出现在玄言诗人的笔下。 如孙绰《秋日》诗就写得较有文采。许询也有“青松凝素髓,秋菊落芳英”的写景佳句。《兰亭诗》中也有较为生动的景物描写。谢灵运那种夹带玄言的山水诗,和陶渊明一些诗所创造的恬淡意境,似也多少受到玄言诗的影响。
玄言诗的风格特点关于玄言诗的特点,《续晋阳秋》、《宋书·谢灵运传论》、钟嵘《诗品》皆有一致的看法:玄释合流。成为东晋孙、许等人玄言诗的重要特点。玄释合流,在当时佛教徒相当普遍,如孙绰、名僧支道林、竺法深、释道安、竺法汰、支遁等等皆深于老庄之学,欲使以佛附会玄学。
《世说新语·文学》记载支遁在瓦官寺讲《小品》,竺法深、孙绰等皆共听。又载:“支道林、许掾诸人共在会稽王(即后来的简文帝)斋头。支为法师,许为都讲。支通一义,四坐莫不厌心。许送一难,众人莫不抃舞。但共嗟咏二家之美,不辩其理之所在 。”另外,佛教徒孙绰曾作《道贤论》,以七位僧人附会“竹林七贤”。孙绰那篇自诩为“掷地作金石声”的《游天台山赋》,即将玄言与佛理融合为一,如“散以象外之说,畅以无生之篇。悟遣有之不尽,觉涉无之有间。泯色空以合迹,忽即有而得玄。释二名之同出,消一无于三幡”。亦玄亦佛,老释参用。
东晋玄言诗的特点,钟嵘《诗品序》说:“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从现存玄言诗来看的确淡乎寡味,缺乏形象。玄言诗人多佛教徒,但僧人玄释合流,主要体现在思想和生活方式上,即使在名僧支遁的诗中,也是以抒发老庄玄理为主。玄言诗中也有形象性较强的作品,大都借山水以抒情,试以孙绰《秋日诗》为例:“萧瑟仲秋月,飂戾风云高。山居感时变,远客兴长谣。疏林积凉风,虚岫结凝霜。湛露洒庭林,密叶辞荣条。抚菌悲先落,攀松羡后凋。垂纶在林野,交情远市朝。澹然古怀心,濠上岂伊遥。” 此诗写仲秋时分万木萧条的景物和作者的感慨。“抚菌”句用《庄子·逍遥游》 “朝菌不知晦朔”语义,写悲秋之感,寓人生短促之意。“攀松”句用《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语义,写自己的节操志向。“垂纶”二句直抒厌弃市朝之情。末二句用《庄子·秋水》的典故,说自己这种逍遥林野的生活,跟庄子的濠上之游没有什么区别。
释道安的弟子慧远及其道友、文友,开始以佛理入诗,如慧远的《庐山东林杂诗》,在写山水游乐的同时,抒发佛理。刘程之、王乔之、张野各有一首《奉和慧远游庐山诗》。其馀如张翼有《赠沙门竺法頵》三首、《答庾僧渊诗》,王齐之有《念佛三昧诗》四首,或咏佛理,或写佛境,也受到玄言诗的影响。
寝堂深处问玄言的上一句是什么寝堂深处问玄言的上一句:一粒硫黄入贵门。诗词名称:《硫黄·一粒硫黄入贵门》。本名:张祜。所处时代:唐代。主要作品:《宫词》《赠内人》《集灵台二首》《千秋乐》《题金陵渡》等。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寝堂深处问玄言”的详细介绍:
一、《硫黄·一粒硫黄入贵门》的全文点此查看《硫黄·一粒硫黄入贵门》的详细内容
一粒硫黄入贵门,寝堂深处问玄言。
时人尽说韦山甫,昨日馀干吊子孙。
二、张祜其他诗词
《题金陵渡》、《正月十五夜灯》、《集灵台二首》、《塞上闻笛(一作董家笛)》、《书愤》。相同朝代的诗歌
《三姑石》、《暖翠》、《赠别徐侃》、《幽恨诗》、《题贾岛墓》、《天台禅院联句》、《长恨歌》、《忆江南》、《钱塘湖春行》、《暮江吟》。
TAG:
热门标签: 双性恋(1) 俗语(3) 男人会重新爱上前任吗(1) 跳操(4) 有人(4)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性本爱(性本爱丘山上一句)
性本爱丘山上一句性本爱丘山的上一句是旷达不世士。 “性本爱丘山”出自《题侯贰守归去来辞画其一》,(元陈颢),原文:旷达不世士,性本爱丘山。一为利禄縻,役役簿领间。田园已将荒,不归诚厚颜。敛裳中宵逝,遥遥驾舟还。矫首睇孤鸿,高举谢尘樊。 作者介绍 陈颢,字仲明,其先居卢...
-
上一篇
野生枸杞能吃吗(农村路边野生枸杞有毒吗)
野生的枸杞能吃吗?怎么食用呢?有什么药用价值?可以吃的。 直接用嘴嚼,对枸杞子中营养成分的吸收会更加充分,更有利于发挥枸杞的保健效果。但嚼服枸杞子时要注意,在吃的数量上最好减半,否则容易滋补过度。 枸杞的药用价值: 1、枸杞子对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