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自挽(自挽联怎么写!!!)

2023-08-13 15:24:25生活百科22
自挽什么意思“自挽”之“挽”为悼念之意,如挽联。“自挽”指人在活着时给自己写的悼念诗文或对联。如晋陶渊明、明人张岱都曾作自挽诗;又熊亨翰作狱中自挽绝笔联等。自挽联怎么写!!!自挽联怎么写?推荐给你以下内容:自挽联,是生前为自己写下的挽联。清代的许多文人学者,都撰写了自挽...
自挽什么意思

“自挽”之“挽”为悼念之意,如挽联。

“自挽”指人在活着时给自己写的悼念诗文或对联。如晋陶渊明、明人张岱都曾作自挽诗;又熊亨翰作狱中自挽绝笔联等。

自挽联怎么写!!!

自挽联怎么写?推荐给你以下内容:

自挽联,是生前为自己写下的挽联。清代的许多文人学者,都撰写了自挽联,今日读来,颇让人感慨。自挽联多属文人游戏之作,或叹身世之悲凉,或叹世态之苦寒,或情痴今世,或神往来生,不一而足,多突出一个“戏”字。从此可见作者旷达、风趣、从容不迫,表现了其人视死如归的乐观心态。

梁同书,清代著名书法家,“名满天下,求书者纸日数束”,与翁方纲、刘墉、王文治并称“乾隆四家”。他做官多年,但生活极其简朴,性格耿介而不媚俗,他曾作自挽联:“读书十年,作官十年,归田十年,生有涯如斯而已;儒林无传,循吏无传,隐逸无传,死之日尚何言哉。”上联概述平生经历,下联简评自身业绩,豁达自谦,工切可诵,有味可嚼。

国学大师俞樾给自己写的挽联是:“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乎!” 这副自挽联,是他给世人交出的一份精彩的自我鉴定。

把死看作是一次远游,这样的人是不多的。晚清文人杨绍基在临终前写过这样一副自挽联:

枉读十年书,叹今朝黄土埋文,当日悔抽人似茧;

休灰千里志,待再世青云得路,那时豪吐气如虹。

上联叹人生短促,读书枉费。下联笔锋一转,寄予再世,其中饱含酸甜苦辣之情。个中之味,读者从字里行间定会咀嚼一二。

请看下联:

我愧无能,册载功夫,可谓谣焉,终难活贫者病根,富家钱癖;

人死何知,五尺棺木,亦云足矣,更毋须经忏损产,苫块伤身。

联语带一腔正气,为不能治好世间贫富之病而成为憾事。下联嘱其家人丧世从简,莫劳命伤财,颇有进步思想,仁者之心,跃然纸上。

再看下联:

倘此日骑鲸西去,七尺躯萎残荒草,满腔血洒向空林,为谁来歌骚歌曲,鼓琵琶井畔,挂宝剑枝头,凭吊枯木秋魂魄,情激千秋,纵令黄土埋予,应呼雄鬼;

喜今朝化鹤东还,一瓣香祝完本性,三身月显出金身,愿以此为樵为渔,访鹿友山中,订鸥盟水上,销磨锦绣热心肠,逍遥半世,只怕苍天厄我,又作劳人。

这副楹联的作者左宗棠,是清代名臣、名将,一生战功赫赫。在其27岁之时,因重病不起,乃作此联自挽,从联语可以看出,左宗棠自年轻之时就满怀壮志、一身豁达。

在革命队伍中,也有许多同志题联自挽。

红花岗四烈士之一的钟光明,早年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1915年7月17日,他在暗杀袁世凯鹰犬、刽子手龙济光时不幸被捕,就义前撰写自挽联一副;

联曰:

国破家亡,千古英雄千古恨,

身歼名在,万年史记万年春。

自挽联表达了烈士对封建反动统治者的仇恨,对革命的热爱以及对正义事业无限忠诚的精神,堪称是“自挽联”的佳作。

清末民初的政治活动家杨度,1932年,他在上海病逝前,也为自己撰过一比自挽联。

联曰:

帝道真如,而今却成过去事,

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此联说明他对革命充满着坚强的信心。

1929年,共产党员熊亨瀚,被国民党反动派禁于狱中,临刑前,也写过一比自挽联。

联曰:

十余载劳苦奔波,秉春秋笔,执教士鞭,仗剑从军,矢忠于党,有志未能伸,此生空热心中血,

一家人悲伤哭泣,求父母恕,劝兄弟忍,温语慰妻,负荷嘱子,含冤终可白,再世当为天下雄!

此联道出烈士的忍辱负重,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的坚贞不渝的情操。

还有革命烈士俞作豫,在被叛徒出卖临刑前,也挥笔写下一比自挽联。

联曰:

十载英名宜自慰,

一腔热血岂叛徒!

此联彪炳出革命先烈的浩然正气,也是革命一定胜利的预言。

还有抗日名将谭天觉,黄埔六期毕业,抗战负伤被俘,日军将其押送南京,汪精卫汉奸政府逼诱其投降,谭严辞拒绝,殉难狱中。死前,他自撰挽联一副:

联曰:

有四亿炎黄子孙,誓洒血抛头,何难杀敌挥戈,踏平瀛岛;

集万千中华雄鬼,仗英魂烈魄,正好随征助战,收复神州。

此联写出作者惊天地,动神鬼,热血报国的赤子胸怀。

清代文学家俞樾临终前撰写的自挽联是什么? 内容

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道光年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休官后在苏州构置曲园,长期寓居苏州.俞樾是清末著名的朴学大师,也是一位楹联大家,著有《春在堂全书》,辑有《楹联录存》五卷.在曲园的春在堂内,悬有一副今人书写的俞樾自挽联,联云:“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欤. ”联中说:“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数半生三十多年事”.实际上俞樾长寿,活了八十六岁,著书五百余卷,联语的内容与俞樾的生平很不相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俞樾在六十余岁时撰了这副自挽联,并注云:“自挽”.又云:“此联既题于右台仙馆,又题于春在堂,由来久矣,未知何日果用,计亦不远也.”翻阅出版的许多联书,大都收录这副联语.

谁说对联不能写出真性情

大家在读到古诗词的时候,往往会被那里面所表达的情怀感动到,或悲或喜或愁或怒,仿佛自己感同身受一般。这就是情感的力量。而对联,大部分人的印象都停留在比较刻板的那一面,要么是挂于楼阁,要么是应酬贺挽,感觉里面真性情不宜过多。而殊不知发展到现在,对联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也越来越像诗词一样,可以被作者用来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怀了。小编从《中楹百家》中选取了一部分所谓的“个人情怀”对联,看看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否也能拨动你的心弦。

感人世无常(怀抱昆仑)

天理重循环,君不见万类蜉蝣,方明方灭;

人生凭造化,我愿对百年风雨,幻视幻听。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无题(飘萍浪子)

笑几个痴人,结成知己;

分一杯沧海,忘却平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怀半墨斋主(叶公好龙)

无数明花,相思碧沼;

不多晴日,独对遥山。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想法(一散人)

各有行藏,嵇康七不堪,杨秉三不惑;

非关吐属,情性若如此,恣横又如何?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不知所云(天风振衣)

沧桑无尽时,有几番朝雨挟寒,落霞携醉;

天海悠然向,谁忆取澄蓝着梦,空寂团心。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自题(水若兮)

抱肩怜瘦损;

避酒减妖娆。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有感(试剑)

誉而不矜,毁而不摇,独而不孤,方能见性;

物之所感,气之所动,心之所发,乃以成文。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签名联(来者)

偶遇山间云出岫;

坐观天下水朝东。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感怀(刘太品)

我亦漂零久,曾晞发北风,濯缨东海;

月是故乡明,欲归帆南浦,剪烛西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嵌“醉了眉弯”赠人(寂寞西风)

曾关着年华,曾关着梦,于无心提及,落成花瓣;

那么些故事,那么些人,又偶然想起,醉了眉弯。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自挽(雪舞麝梦)

我如沧海之微尘,无所谓来,无所谓去;

天降斯人以大任,何拘于死,何拘于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自题(白衣孤鸿)

苟水非沧浪,莫引白衣随意濯;

若世无知己,不将青眼与人看。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想回家(燕七)

青鸟啼如是,几梦家山,漫天风雨;

飞鸿散不堪,半生跌撞,一翼尘埃。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生日(北纬42度)

马齿惮深论,谈笑浮言,往日自知皆覆水;

牛毛终谬想,光阴奢物,春风一祈与忘年。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集宋词(太李白)

春风十里柔情,怎奈何青山招不来,明日留难住;

世事一场大梦,始信得皮袋非真我,梅花是故人。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命(集句)(莫非)

未老莫还乡,吾又不知何日死;

纵贫长有酒,年来转觉此生浮。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无题(燕子王)

有时而狂,有时而郁,对镜无言,我不知我为何物;

多情却痛,薄情却孤,仰天一问,谁又是谁的痴人?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自题(抱犊散仙)

独弹我调;

默契禅心。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无题(禾麦青青)

似痴傻人或可逍遥,有食则豕,得酒则仙,痛则哭,欢则笑。只一梦觉来,今日陶然复明日;

作无情物犹还罢了,遇春即华,逢秋即实,盛即宏,衰即芜。待九天雪舞,梅花开后又桃花。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有感(故园天籁)

忿为崩坼,怒作雷霆,嗟彼昊苍,所为所欲;

往时之往,来者之来,维吾家国,焉去焉从。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无题(大唐)

刑我相思非落叶;

策人不老是多情。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代女儿悲(琴瑟静好)

凯风自南,凯风自北,莽莽青林,宁知棘瘦;

黄鸟在叶,黄鸟在枝,悠悠归路,莫唱葛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无题(南唐猪三)

天若不容,我哭我笑;

身何以寄,潮去潮来。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想念一个人(海棠夜语)

有一段曾经,释之无计怀之痛;

任三春红绿,肥了相思瘦了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无题(山如是)

酒逢知己宜邀月;

人到中年怕看霜。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朝闻道夕死可矣,今而后吾知免夫 自挽对联大全

自挽对联大全

一死便成大自在;他生还愿减聪明。

六十年看破红尘,身非无之身,家非我之家,名利从今都摆脱;

一刹那超升碧落,来自无中来,去自无中去,梦魂何处不逍遥?

无才无学,生亦奚为?只怜半世苦吟,墨瘁只劳,徒供他蠹鱼一饱;

有子有孙,死复何憾,争奈高堂衰病,含悲茹痛,未遂我乌鸟私情。

月白风清其有意;

斗量车载已无名。

仗祖宗在天呵护,获享天年,明月清风是素抱;

愿子孙累世纯良,各谋自立,布衣蔬菜岂忧贫!

百年一刹那,把等闲富贵功名,付之云散;

再来成隔世,是这样夫妻儿女,切莫雷同。

这回来得忙,名心利心,毕竟糊涂到底;

此番去甚好,诗债酒债,何曾亏欠着谁?

贫不屑与人争利,弱不敢与人争权,素性极愚顽,即兹大袖宽袍,已足惹旁观嗤笑;

生未携一物而来,死未带一钱而去,空身无挂,从此十洲三岛,尽堪穷我悲逍遥。

忽然有忽然无,纵完成上寿百年,莫非做梦;

何处来何处去,倘果有轮回一说,更是伤心。

放眼千秋,说什么天上人间,到此无非幻镜;

回头一笑,历多少尘途魔劫,而今还我前身。

涕泣及牛衣,卅载都成断肠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读书经世即真儒,遑问他一席名山,千秋竹简;

学佛成仙皆幻想,终输我五湖明月,万树梅花。

疾自何成,都为二字功名,戕我身心戕我命;

死奚足惜,舍不得两父母,看儿生长看儿亡。

既死莫伤心,好料理身后事宜,莫弄得七颠八倒;

再来还是我,且撇下生前眷属,重去寻三党六亲。

朝闻道夕死可矣!今而后吾知免夫。

挽联怎么写

导语:挽联怎么写?对联为我国独有国宝,而挽联之叙事抒情,在对联家族中独具特色。它既有艺术价值,又有社会历史价值。它是时代与生活的回声,传统伦理,政治关系的表现。既纪念死者,又启迪生者,而那些名人名家的挽联,就更不同凡响了。

挽联怎么写

1.写作挽联需要一定的技巧,要求对仗,讲求平仄,句式对偶,字数相等,尽量做到言简意赅,简短而又独具韵味。

2.写作挽联的字体一般用楷体、行书、草书,有时也可以用隶书、篆书等。

3.花圈挽联一般分为上下两联,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上联写词,如“XXX千古”“沉痛悼念XXX”等;下联写送挽联的人,如“XXX拜挽”“友XXX敬挽”等。

挽联怎么写

挽长辈联

难忘淑德,永记慈恩

继承遗志,克颂先芬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挽丈夫/妻子联

碧水青山谁作主,落花遗孀总伤情

今宵杵捣蓝桥去,何日笙吹白鹤来

泪残秋雨遗罗衫,肠断春风殒玉娇

挽各界人士联

正气留千古,丹心照万年(政界)

南征北战功不朽,春去秋来名永留(军界)

著作等身身不死,子孙维业业长存(学界)

自挽联

涕泣及牛衣卅载都成断肠史,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陈寅恪自挽)

有天下画名何必忠臣孝子,无人间恶相不怕马面牛头(齐白石自挽)

横批

千古长存 名垂青史 流芳百世 遗爱千秋 留芳千古 功业长存

注意事项:

在写作挽联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挽联要具有真实性和针对性。真实性是挽联最基本的要求,是它的核心所在;针对性是指写挽联时不要用一些比较空的、不能表达实质内容的语句,这些语句放之四海而皆准,可以适用于很多人,这就没有达到挽联的悼念某人的目的。

2.在写挽联时,要注意立意的准确性,要能与时代精神相合,以起到一种正面的作用。

3.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的白纸上,也可以写在白布或白绢上。

作为祭奠先人的一种方式,很多人忽视了挽联写作的重要性。注意挽联写作的一些格式和上文谈到的一些基本问题,为先人献上带有诚意的`挽联,是很有必要的。蕴含真情的挽联表达出的不仅是自己的思念还有对先人的敬重,挽联应该是独一无二而不是批量生产的。

【内容相关】:

通用挽联:

1. 音容宛在 浩气常存 秋风鹤唳 夜月鹃啼

2. 恩泽四海 功高九天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3. 教诲永记 风范永存 常怀典范 寄托哀思

4. 秋日鹤唳 夜月鹃啼 寿终正寝 鹤驾西归

5. 寿高德望 子肖孙贤 千秋忠烈 百世流芳

6. 流芳千古 光启后人 情怀旧雨 泪洒凄凉

7. 严颜已逝 风木与悲 精神不死 风范永存

8. 功德无量 青史永垂 名流后世 德及乡里

9. 留芳百世 遗爱千秋 花凝泪痕 水放悲声

10. 花落水流 兰摧玉折 悲歌动地 哀乐惊天

11.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功德国标彤 史芳依白云

12. 欲祭疑君在 无语泪沾衣 哭灵心欲碎 弹泪眼将枯

13. 典型如在目 悉思向谁宣 疼心深似海 愁绪密如罗

14. 提耳言犹在 扪心齿欲寒 淑德标彤史 芳踪依白云

15. 天下皆春色 吾门独素风 星离成恨事 去散奈愁何

16. 女星沉宝婺 徒饮千行泪 天不留耆旧 人皆惜老成

17. 鹤梦归何处 猿啼在此间 百年三万日 一别几千秋

18. 魂魄昭日月 肝胆映山河 正气留千古 丹心照万年

19. 政绩今犹在 清名终古留 忧国身先殉 游仙梦不回

20. 星沉处士里 月冷瘐公楼 学子失师表 老成有典型

21. 知君以忧死 愧我犹独醉 美德垂千古 忠魂上九霄

22. 痛心伤永逝 挥泪忆深情 刚正炳千秋 丹心照日月

23. 高风传梓里 亮节昭后人 雨洒天流泪 风号地放悲

24. 门外奠云聚 堂中悼念多 户听凄风冷 楼空苦雨寒

25. 芳名垂千古 丹心照汗青 苍松长耸翠 古柏永垂青

26. 花为春寒泣 鸟因肠断哀 落花春已去 残月夜难圆

27. 玉梅含孝意 金柳动哀情 天不遗一老 人已是千秋

28.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 一生树美德 半世传嘉风

29. 安危谁与共 风雨忆同舟 欲祭疑君在 无语泪沾衣

30. 哭灵心欲碎 弹泪眼将枯 陇上留芳迹 堂前仰遗容

31. 画荻踪难觅 扶桐泪欲倾 遍地皆春色 吾门独素风

32. 一生行好事 千古流芳名

33. 素心悬夜月 高义薄秋云 直道至今犹存 清名终古常留

34. 音容笑貌依旧 亮节高风长存 青山永志贤德 绿水长咏雅风

35. 浩气长存天地 英灵含笑九泉 门外红梅绿竹 室内白衣素袍

36. 赤心光照日月 清名永世长留 终身辛勤劳作 一世淳朴为人

37. 友思今成永别 笑绪已为悲端 一生刚直无邪 终身清白光明

38. 身逝音容宛在 风遗德业长存 一夜顶风堆白雪 三年泪水滴红冰

39. 那知别意随波去 无复诗魂入卷来 白马素车挥别泪 青天碧海寄离里

40. 万里云天归落日 一门两泪洒麻衣 事业已归前辈绿 典型留在后人模

41. 春雨梨花千古恨 秋风桐叶一天愁 绿水青山悲陈迹 落花啼乌泣化身

42. 蓬门日影高轩过 蒿里歌声白马来 热泪常濡春雨湿 愁容暗逐白云飞

43. 风号万树子规啼 雪积重门白马咽 人间未遂青云志 天上先成白玉楼

44. 守孝不知红日落 思亲常望白云飞 想见音容空有泪 欲聆教训杳无声

45. 情凝雪片皆飞白 泪洒枫林尽染红 千山不语齐俯首 万水呜咽共吹萧

46. 祖国山河埋忠骨 神州十亿颂英雄 情深风木终天恸 泪点寒梅触景思

47. 三更月冷鹃犹泣 万里云空鹤自飞 流水夕阳千古恨 秋霜春雨万人思

48. 人皆贺节双眉喜 我独思亲一片悲 终生俭朴留典范 一世勤劳传清风

49. 山耸北郊埋忠骨 泽留乡里仰遗风 秋草独怜人去后 空林只见日斜时

50. 泪滴千行大地湿哭声一片墓云低 热血一腔化春雨 壮志千秋泣鬼神

51. 明月清风怀旧貌 残山剩水读遗诗 三径寒松含露泣 半窗残竹带风吟

52. 英灵已作蓬莱客 德范犹薰政乡人 生前爱国勤劳支 临终嘱儿多节俭

53. 眉间爽气无由见 座右清言不再闻 忠节似松凌霜雪 高风如水照苍天

54. 犹似昨日共笑语 不信今朝辞我别 彩落萧辰悲夜月 芳留梓里已青风

55. 白马素车挥别泪 青天碧海寄哀思 犹执兼恭延后代 尚留名望忆旧人

56. 伤心难禁千行泪 哀痛不觉九回肠 良操美德千秋在 亮节高风万古存

57. 万里山花凝血泪 一溪流水作哀声 有中皆碑留遗范 无言敬奉寄哀思

58. 桃华流水杳然去 清风明月何处寻 凄凉云树愁千里 惆怅春风恨隔年

59. 流水夕阳千古恨 凄风苦雨百年愁 九泉有泪流知已 万户同声哭善人

60. 地下又添高士伴 生前原当古人看 从今不复闻謦亥 此后何堪忆笑容

61. 老泪无多哭知已 苍天何要丧斯人 回忆田园欢乐会 不堪樽洒故人稀

62. 悼念不闻亲教诲 情怀仍忆旧音容 相逢至今犹可忆 旧游何处不堪愁

63. 千里吊君惟有泪 十年知已不因文 终生俭仆留模范 一世勤劳传好风

64. 往事昭昭传乡里 精忠耿耿在人间 月霁风光人共仰 山颓木朽天添愁

65. 雨霖杏蕊流红泪 雪压松枝着素装 有灵为子孙成材 多德让后代继业。


TAG:
热门标签: 简单(8) 秦怡(1) 决定放弃一段感情的话(1) 衢州(1) 锋范(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