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数:888888 已用完请联系开发者*** 风光不与四时同的上一句
大家好,小耶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 次数:888888 已用完请联系开发者*** 风光不与四时同的上一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创作背景林子方举进士后,曾担任直阁秘书(负责给皇帝草拟诏书的文官,可以说是皇帝的秘书)。
5、时任秘书少监、太子侍读的杨万里是林子方的上级兼好友,两人经常聚在一起畅谈强国主张、抗金建议,也曾一同切磋诗词文艺,两人志同道合、互视对方为知己。
6、后来,林子方被调离皇帝身边,赴福州任职,职位知福州。
7、林子方甚是高兴,自以为是仕途升迁。
8、杨万里则不这么想,送林子方赴福州时,写下此诗,劝告林子方不要去福州。
9、鉴赏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六月美丽景色的诗。
10、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1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12、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
13、“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
14、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
15、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16、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7、”这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无际的碧色;在这一片碧色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
18、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仅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
19、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括而又贴切。
20、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
21、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22、杨万里的诗以白描见长,就这点来说,这是诗不失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23、从艺术上来说,出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
24、前两句直陈,只是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
25、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26、二是刚柔相济。
27、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
28、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
29、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3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出自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古诗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全文如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31、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TAG:
热门标签: 正义(1) 顾常在(2) 快速(5) 分子(1) 坎儿井(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