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小学生如何做好文明礼仪)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养成教育践行活动细则(6)
六、家庭篇
1、放学到家后,要和父母爷爷奶奶打招呼,做到“返必面”。
2、在家物品摆放有序,将鞋子摆好,把书包放在固定位置,不乱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护学习用品。做到“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3、到家后就开始写作业,不看电视,主动做功课,不用人催,不增加家人负担,按时完成作业,养成好习惯。牢记“宽为限,紧用功”。
4、书放正,人坐正,字写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记住“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不一边做作业,一边玩。
5、做完一项作业,再做第二项作业。记住“此未终,彼勿起。”完成作业后要预习第二天的新课。
6、做完功课,收拾好书籍文具。爱惜学习、生活用品。做到“列典籍 有定位 读看毕 还原处”。
7、选择益智、提升道德品质性的课外书,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音像和网上信息 ,收听、收看内容健康的广播电视节目。不看各种污染心志的书和电视节目。“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怀心志。”
8、吃晚饭,全家和乐融融。帮忙拿碗筷、端菜。请长辈先用餐,自己再开动。做到“长者先,幼者后”。不挑食、不多吃,不浪费,爱惜粮食。做到“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不吸烟、不喝酒。“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饭后帮忙整理。
9、“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批评教育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强词夺理,使父母亲生气伤心。
10、父母打电话或处理事务时不打扰。记住“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11、整理自己的房间,使房间整洁、卫生。“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衣物用品摆放整齐,学会收拾房间、洗衣服、洗餐具等家务劳动。
12、在家要注意防火、防溺水、防触电、防盗、防中毒,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13、按时休息,九点半以前要上床睡觉。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做到“居有常,业无变。”
14、睡前先洗漱完毕,将书包整理好,要和父母爷爷奶奶道晚安后,再上床睡觉。
TAG:
热门标签: 韩惠珍(1) 竹浆纸(1) 刘欣(1) 体重(2) 石金(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二十四孝的故事内容梗概(孝敬父母二十四孝的经典故事)
游子吟 【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二十四孝应该是指《二十四孝图》上所描绘的二十四个故事:01、孝感动天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
-
上一篇
清明扫墓的意义何在(清明为什么要扫墓)
清明,是一场盛大的“狂悲”。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人间四月,梨花风起,今天的主旋律,是相聚,也是别离;是哀思,也是安慰。图1图2|zhang kaiyv©小时候跟着大人去扫墓,听着他们年复一年讲着相同的故事,心里多少有点不以为意,更感兴趣的是那一套“描漆、换纸、上香、烧纸钱、放鞭炮”的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