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资讯中心 > 生活百科

生活百科

清明节怎么来的故事(孩子们应该知道的清明节起源故事)

2023-08-13 15:24:25生活百科31
我们的清明节源自上古时期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集自然节气与传统节日为一体。而清明节的两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扫墓祭祖和踏春郊游。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北京观象台而清明节也不单单指清

我们的清明节源自上古时期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集自然节气与传统节日为一体。而清明节的两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扫墓祭祖和踏春郊游。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

北京观象台

而清明节也不单单指清明一个节气,它融合了古时的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习俗。

寒食节在后世的逐渐发展中添加了我们现在的祭祀扫墓,上巳节呢也称之为三月三节,主要是古时人们出门踏青游玩的节日。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历史故事说清明节起源于介子推的故事。

——清明节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耳,在政权交替之前,为了防止被害,而忍辱奔逃。逃亡路上艰难重重,忍饥挨饿,有一次逃亡路上几天没有找到粮食的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作为他最忠实的侍从“割股奉君”,从自己腿上割肉,并烤熟后献给了重耳,重耳也因此等到了粮草救援。

经年之后,晋文公终于夺权,并对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臣子大加封赏,其中独独漏了“割股奉君”的介子推。

然介子推并未想要高官厚禄,反而独自带着母亲隐居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不想有共事的文臣为其不干,写诗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晋文公才回想起往事,愧疚难当,便去请介子推重新出山,为其封赏。然而介子推拒而不见,隐于山中,晋文公又不想无功而返。

这时有人出主意说,不如烧山,三面点火,只留一方,推自而见。晋文公别无他法,下令放火烧山,不想大火三天三夜熄灭后也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找寻,才发现介子推母子二人抱着一颗烧焦的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懊悔不已,对着尸体叩首三拜,命人将他们分别安葬在了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诏令改绵山为“介山”,为其在山上建立了祠堂,并把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通晓全国,每年的这一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这个历史故事结尾还有一个版本就是和清明节有关了。

还有传言当时介子推死时有在大柳树的树洞中留诗一首,以敬主公。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痛哭不止,下山时公走时,他命人砍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做了双柳木屐,置于自己床头,时而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足下一词就来源于此。

第二年的时候,晋文公带领皇子大臣,身着素衣,徒步而上,到介山祭奠介子推。走到坟前,发现去年还是焦炭一样的柳树居然死而复生,绿意盎然,生机无限。晋文公心下大为感慨,柳树就像是自己中心的臣子又复活了一样。祭扫过后,晋文公按照介子推留下的诗文,给柳树赐名“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晓谕天下。

经此以后,晋文公年年清明带头祭奠介子推,并以此激励自己,做一位盛世明君。

图源网络:侵删

晋国的百姓也因此能够安居乐业,十分感念介子推,每逢清明当天就会禁烟,吃寒食,

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用以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用以教化儿孙尽忠守孝,不忘养育之恩。

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直到宋元时期,清明节、寒食节和上巳节渐渐融合,成为现在的以扫墓祭祖、踏青郊游为基本礼俗的清明节。

其实除了由来,我们成人最关心的是假期有几天,古时清明节也会放假,比我们现在还要多哦,据传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全国都放假的哦,唐宋之后才有了全国性质的清明假期。

古时以孝为天,所以清明时期总会有大小官员请假回乡扫墓,但是这样一来,就耽误工作了。所以唐玄宗颁布全国节假日令,规定放假4天。因为有的官员家乡距离较远,为不延误官员返乡祭祖,到贞元六年的时候假期更改到7天,从而一直延续到宋清两朝。

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2007年12月修改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所以到2008年,清明节才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休假一天;2009年,清明假期包含调休改成了3天。


TAG:
热门标签: 眼镜(1) 这么(7) 黑天鹅(1) 品质(2) 杰瑞(1)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