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风俗由来(八月十五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
中秋节由来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盛行于宋朝,寓意着团圆安康的节日。
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而习俗上,出门在外的异乡人,在这一天也都应该合家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也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满月
中秋节习俗
【祭月、拜月神】
祭月
在这天晚上,都会在屋外庭院摆设香案,案上放置香炉、烛台,燃烛焚香,用柚子、西瓜、月饼来敬奉月神,并且由妇女儿童负责祭拜。
【赏月】
赏月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寄托情怀,期盼家人团聚。民间中秋赏月活动大约始于魏晋时期,盛行于唐朝,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朝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活动。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吃月饼】
品月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和土地公的重要祭品,祭月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平均分配给全家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遗漏每个家庭成员。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猜灯谜】
邀月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
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燃灯】
映月
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则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
【插碗花】
花好
碗花在我国的历史上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历史了。它盛行于宋代,插作时从“极点”出枝,由主枝、客枝、使枝和天心。人们总会说花好月圆人团圆,在这样的节日里,花材的点缀一定可以让人赏心悦目,花朵的气味则可以让人心旷神怡。
【观潮】
钱塘江大潮
观潮也是备受欢迎的又一中秋盛事,最早记录可追溯至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在明《增补武林旧事》和宋《梦梁录》中也有着详尽的对于观潮的记述。
【舞火龙】
舞龙灯
舞火龙是中国香港在中秋节时期最具传统特色的习俗之一,从古至今,每到农历八月十四,铜锣湾大坑地区在晚上就会举办长达70多米的舞火龙活动,并且一连举办三晚,而每到这个时间,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人们就会在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玩兔儿爷】
兔儿爷
玩兔爷是起源于明末时期的流行于北京地带的风俗习惯,到了清代,竖着两只大耳朵,兔首人身用泥做的兔儿爷就从祭月的功能变成了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祭兔儿爷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中秋民俗。
【饮桂花酒】
桂花酒
每到中秋节,桂花就相继开放,丹桂飘香,而中秋月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花香,配上一杯用桂花和黄冰糖酿制的桂花蜜酒,于家人一起吃着月饼合家甜甜蜜蜜成为了这个节日的美妙享受。
天涯共此时
中国人的中秋,是一个团圆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无论哪种节日习俗,一轮满月,足以饱含了大家对美好生活的无限企盼:月圆人团圆。
TAG:
热门标签: 双职工(1) 生脉(1) 绿茶(10) 夫妻没有感情的七个表现(1) 消脂(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立即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随机关键词:

资源联系人
-
上一篇
草船借箭读后感500字五年级(五年级下册语文写读后感范文)
习作:写 读 后 感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2.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对我们的人生有重大影响。同学们,相信你们现在已经看过很多书,回忆一下,有没有一篇文章或一本书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有没有
-
上一篇
中秋节的名句佳篇(中秋最好的一首诗明月千里寄相思)
时至开元4718年八月十五日(阳历2020年10月1日),庚子年。这一天是国庆节,也是中秋节。全年已过大半,这一年人类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纵观全球疫情依旧严重,唯独中国这边景色一片美好,庆幸中华。今年的“中秋佳节”不寻常,祝愿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团圆,心想事成。闲暇时品几首诗词,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