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野客资源整合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门资讯

热门资讯

(人民幸福生活)“毒海重生”二十年的广州禁毒宣讲员杨伟根

2023-08-13 15:29:43热门资讯137
  中新网广州6月26日电 题:“毒海重生”二十年的广州禁毒宣讲员杨伟根  中新网记者 方伟彬  “2005年6月26日,在从化第三中学,我...

  中新网广州6月26日电 题:“毒海重生”二十年的广州禁毒宣讲员杨伟根

  中新网记者 方伟彬

  “2005年6月26日,在从化第三中学,我开始了第一场宣讲,题目为毒海重生。”广州市从化区街口街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社工杨伟根告诉记者,自2002年走出戒毒所,成功戒毒二十年里,他走上了禁毒宣传的道路。

  杨伟根是广州市禁毒宣讲员,昔日却是一个“三进宫”的瘾君子。多年来他一直投身禁毒宣传,当地的中小学生都叫他根叔,更是在2017年被评为广州市首届“民间禁毒人士”。日前,记者探访了根叔所在的康复工作站。

  工作站内的根叔工作室布置简单,在一堵墙面上粉刷了一副落地彩画特别醒目,画面是长城并用红色字书写着“筑牢禁毒长城”。杨伟根告诉记者,每次宣讲他都是用自己亲身经历去告诫年轻人,尤其是在校的学生,要把禁毒长城筑牢在青少年的内心。

  记者从广东省禁毒办了解到,境外毒品在广东中转集散问题依然暗流涌动。继传统毒品、新型毒品之后,第三代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层出不穷、多形态渗透。杨伟根说:“现在的禁毒工作挑战更大了,如今的毒品种类丰富,新型毒品对青少年迷惑性更强。”

  十多年来,杨伟根一直坚持禁毒宣讲,至今已经开展了禁毒宣传、宣讲活动500多场次,影响了10多万人。

中新网记者专访。 陈楚红 摄" src="http://i2.chinanews.com.cn/simg/ypt/2022/220626/c573ea5f-6c15-4895-9d78-8e80f745198f_zsite.jpg" title="杨伟根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 陈楚红 摄" />杨伟根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 陈楚红 摄

  “一朝吸毒,终身想毒,心‘毒’最难戒掉。”杨伟根谈及过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下海经商并迅速挖到人生第一桶金。但他却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沾染上海洛因,从此开启十多年三进三出的戒毒生涯。

  这些经历成了杨伟根在禁毒宣讲中引人入胜的鲜活经历。由于多次反复进出戒毒所,他的儿子说:“总是犯同样错误的人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人。”而这句话一直敲打着杨伟根,2002年他成功戒毒。

  “戒毒出来后,其实内心是很彷徨的,一方面是害怕社会对我歧视,另一方面是对未来没有信心。幸好,有家人的支持,还有政府的关心。”2005年,根叔无意中得知,从化区禁毒部门在招禁毒社工,于是,他写信毛遂自荐,为了从化区第一位禁毒志愿队志愿者。

  因为禁毒工作,杨伟根成了当地名人,在此后的2018年,“根叔禁毒志愿服务队”成立,团队成员除在平日禁毒活动中结识的警察、社工、心理咨询师,还有和他一样的“过来人”。

  杨伟根强调,很多吸过毒的人是很自卑的。根叔曾从2008年开始,陪伴鼓励小黄(化名)到2020年,期间小黄数次戒毒没有成功,根叔一直没有放弃,坚持用行动感化小黄。

  根叔积极参与各项禁毒宣传活动,帮助一个又一个的吸毒人员摆脱毒品的控制,也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残障人士阿东(化名)有多年吸食海洛因成瘾的经历,杨伟根一直很关注阿东的情况,并多次接送阿东参加美沙酮治疗;华叔(化名)曾经因吸毒变卖房产,一度无家可归流落天桥,根叔主动帮他申请保障性住房,并将他收入服务队工作。

  在根叔的鼓励下,从化区街口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都会主动到相关部门参与检测和报到,并积极履行相关戒毒康复协议。截至目前,从化街口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出所衔接率、报到率、执行率均达到100%。

  在根叔办公桌旁抬头可见的一幅标语:禁毒帮教工作要有三心:爱心、耐心、恒心;三不弃:不嫌弃、不放弃、不抛弃。(完)

【编辑:黄钰涵】
TAG:
热门标签: 打法(1) 衣香丽影(1) 古风(1) 翼点(1) 喇叭(2)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最终版权归原著所有,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