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慢悠悠的是什么性格的人(慢性子的人有什么特征优势)
现如今,我们生活在快餐式的时代里,凡事都在求一个“快”字。
因此,很多人都成了急性子,说话快言快语、走路匆匆忙忙、做事风风火火。
而慢性子的人,通常被定义为反应迟钝、做事拖拉、漫不经心。
其实,凡事都有两面性,慢性子的人,有他独特的优势。
慢性子的人,会拥有自己的节奏
闺蜜娟子就是个慢性子,她做什么事情都不慌不忙、不争不抢,也不和谁比较。只能按照自己的节奏,一点点进步成长。
考大学时,同学们都报了热门的金融、工程等专业,娟子则遵从自己的内心,选了身边人并不看好的设计专业。
在多年的“慢”生活里,娟子练就了一种沉稳的个性,从不匆忙追赶别人的脚步,凡事总是先停下来,想清楚自己的方向。
这些年,大家都忙着恋爱、结婚、生子,只有她慢慢悠悠的,从不着急。
上大学时,她说自己还没找到方向;大学毕业,又说要先努力工作。直到27岁,才开始谈恋爱。
其实,娟子和男友早就认识,对方一开始就对她有好感,但娟子不想仓促地开始恋情。她说,要互相了解以后,才知道彼此适不适合。
这两年,有些快速步入婚姻的同学离婚了;有些人则感叹婚后的不如意,后悔自己当初太过草率,并不了解对方的脾气和个性。而娟子与男友的感情却越来越甜蜜,跨入婚姻殿堂。
在如今这个“闪婚”、“闪离”的年代,已经很少有人愿意付出时间,去经营一段细水长流的感情。
但是,经过时间洗礼的爱情,才更成熟,更稳固,也更长久。
村上春树曾说:“无论别人怎么看,我决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真正聪明的人,从不会被外界裹挟着向前,而是坚守本心,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
慢一些不要紧,只要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步履不停,终会遇见属于自己的幸福。
慢性子的人,做事沉稳有条理
弘一法师曾说:“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自顾不暇,何暇治事?”
意思是,处理事情最忌讳急躁。一时急躁,安排自己都来不及,哪里还能从容办事呢?
一个人如果心浮气躁,盲目求快,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公司里有两个司机,其中一个是急性子,说话办事都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你说去哪,立马就出发,开车速度也快。
开始时,大家出去办事都喜欢找这个司机。但是后来却发现,虽然他开车快,但走的路线经常会堵车,有时一堵就是半个多小时,非但没有节省时间,反而耽误了办事。
更让人受不了的是,他会经常紧急刹车,每一次都让人心惊肉跳的。有几次,还出现了剐蹭事故。
反而是那个慢性子司机,每次出发前都会研究好路线,选择又顺又近的。有时候要去两、三个地方,他还会根据你办事的重要程度,规划出一条最优路线,以节省时间。
更重要的是,他开车很稳,能快时快,该慢时慢。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放心。如果累了,还可以安心地在车上眯一会儿,快到目的地之前,他会叫醒你让你准备一下。
后来,那个急性子司机被解雇了,而慢性子司机一干就是好几年。
很多事,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质量。
做事急的人,未必能得到好的结果。做事慢的人,也未必就会落于人后。
做事之前,先沉下心来观察形势、做好规划,才能不急不躁,稳中求胜。
急性子的人,看似风风火火,但往往缺乏耐心,做事鲁莽草率。
慢性子的人,虽然给人的感觉是慢悠悠的,但是却做事沉稳,有条有理。
其实,急性子和慢性子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心态。
真正的成熟,是能够以平和的心态,谨慎的态度,来处理每一件事。
慢性子的人,更懂得享受生活
作家林清玄说:“在人生的历程,我不着急。我不急着看见每一回的结局,我只要在每一个过程慢慢慢慢地长大。”
对于林清玄而言,慢慢吃饭,慢慢喝茶,慢慢走,慢慢变老都是生活的情趣。而这种情趣,是那些忙着低头赶路的人,可望不可即的幸福。
慢慢来,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
漫画家朱德庸也是一位享受慢生活的人。对他来说,生活比创作更为真实。
每天早上起床后,他会先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再弄一份简单的早餐,然后坐下来画画。画到十点多,太太起床后。朱德庸会再陪她吃一次早餐,一边吃,一边聊天。
下午去散步,他会花很多时间去观察树木的变化,在树的光影变化中感悟生命。
晚餐后,他通常和太太呆在家里,看电视、听音乐,或读会书、玩玩猫。
每到一个新的地方,他不会刻意去参观什么,只是在城市里慢慢地行走,去吃当地人吃的菜,去当地人平常会去的地方,感受当地的生活。
他说:“慢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动作,现代人太讲究效率了。效率并非不好,但如果一切都以效率为第一,就丧失了生活的本质。”
只有将心态放慢下来,才能感受到身边细小的美好,体会到不一样的心境。
在《问答神州》节目中,朱德庸坦言,自己创作的速度很慢,平均一到两年出一本书,每本书里的题材可能花到10年的时间。
他说:“我一直是一个用自己的速度在行走或做任何事情的一个人。”
作家苏芩说:“人生路,谁也来不了第二次,走慢一些,看细一点,别太急,其实你没有那么赶时间。”
人生短暂,不要只顾着低头赶路,而错过路边似锦繁花。
只有在慢下来的时候,你才会离真实的自己更近,才能对生活更有掌控感。若一味追求速度,只会让人增长焦虑,离幸福越来越远。
人生有如登山,迷人的不只是山顶的风景,还有沿途的风光。
心急的人,往往会错失很多美好;慢性子的人,才更懂得享受生活。
很喜欢《雪梅·其一》中的两句诗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不如雪花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就如生活中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一种性格也都有各自的长处。
慢性子的人,更懂得坚持,有条不紊,懂得遵从自己的每一个选择。
慢性子的人,更细致谨慎,思虑周全,能够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
慢性子的人,更懂得生活,淡定从容,能将平凡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如果你是个慢性子的人,不必因为暂时落后于人而苦恼,更不必着急追赶别人的脚步。
保持本心,做好自己就好。
愿每一个“慢性子”的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自己的赛道里稳步向前,迎接属于自己的美好。
TAG: 什么 特征 性格 慢性子 优势 做事 慢悠悠
热门标签: 涂山之会(1) 秦淮八艳(4) 开导(2) 魏学洢(1) 防狼(1)
注
部分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举报邮箱:1356571586@qq.com
最终版权归原著所有,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上一篇
暗示做人别太过分(如何正确理解做人别太过分的说法)
人生阅历几十年,真正地觉得,有时候人不是有颗好心就能办好事,不是聪明能干、有背景,别人就能服你。 如果不懂得做人,处世不掌握方法,干得越多反而越落下埋怨,付出越多甚至还不如不做。 别抱怨做人太难,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法则,做人虽然没有固定的章法,但是肯定有它的技巧。人性是最难琢磨的,把握得好就能成事,把握不好就能坏事。 什么叫做人?做人就是成为你应该成为的人,成为你自己想做的人,能独立解决人生
-
上一篇
喜欢不停贬低自己女儿的母亲(贬低式教育的缺点有哪些)
知名心理学者武志红老师认为,没有父母不爱孩子,这句话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之一。 深以为然。 这不仅仅因为我们在生活中能够见到虐待孩子的父母,还因为很多父母在“无意”间伤害着孩子。 “婚姻教皇”约翰·戈德曼曾对119个家庭进行深入研究,观察到父母的行为会对孩子的情商,以及性格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他发现,父母总是讥讽、蔑视或贬低孩子,是直接导致孩子低自尊的元凶。 其实,习惯贬低孩子的父母有很